中西医治疗高血压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ulong1988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日趋升高,需合理用药保证其身体健康。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不但要控制患者的血压,还要减少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1高血压的基本概念
  1.1 高血压的基本概念
  在临床中,高血压疾病主要是指患者血液流动过程中,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较正常范围更高。对于冠心病、脑卒中等患者而言,高血压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未实施有效的降压药物,患者的血压值将较正常患者更高。一般情况下,患者非同日三次测血压,舒张压值≥90 mmHg,和或收缩压≥140 mmHg,则为高血压。
  1.2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如果家族存在高血压疾病史,出现高血压的概率较高。
  (2)年龄因素。患者年龄和高血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即年龄越大产生高血压的风险性就越高。有关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群产生高血压的发生率比较高。
  (3)钠盐摄入过多。患者如果摄入过多钠盐,会出现血管平滑肌肿胀现象,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同时导致血容量增加,加重患者的心脏前负荷,同时导致肾排钠障碍,因此血压随之升高。一般情况下,患者的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 g,会将舒张压增高1.2 mmH g,将收缩压增高2.0 mmH g。
  (4)高血脂。患者整体的脂肪量增高,动脉粥样硬化,增加了氧的输送量,加重心排出量负担,导致血压持续升高现象。与此同时,高血脂影响患者的糖代谢功能,糖耐量异常现象是高血压发展的重要因素。
  (5)吸烟。和不吸烟者进行比较,吸烟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性明显较高。如果患者吸烟,短时间因儿茶酚胺作用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长期则损伤内皮功能,改变了血管的弹性,且血管内膜逐渐增厚,进而引发高血压。
  2高血压的临床症状
  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多种多样,且疾病具有隐匿性,患者在发病初期无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出现靶器官损伤,甚至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后颈部不适等。患者典型的症状为头晕、头痛、心率失常等。如果患者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会出现水肿、蛋白尿等症状,病情加重后會产生抽搐症状,甚至威胁生命安全。更年期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四肢浮肿、腰膝酸软等症状。肾性高血压患者的症状为腹部疼痛和腰背部疼痛等。但是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够明显,只有在体检的时候出现血压升高现象。
  3高血压的治疗方案
  3.1 高血压的西医治疗方案
  (1)实施利尿剂进行治疗。针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可给予利尿剂治疗方案,能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为高血压治疗夯实基础。
  (2)实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通过此类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同时促进脂肪代谢,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可获得理想的降压效果。
  (3)通过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β受体阻滞剂治疗方案,可降低患者血压,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效果更佳。
  (4)钙离子拮抗剂进行治疗。给予高血压患者钙离子拮抗剂,比如硝苯地平等药物进行治疗,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但是年轻患者治疗效果不够理想。
  3.2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案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典型的症状为眩晕、面红目赤、心烦不安等,通过中医治疗方案,充分发挥其优势,有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通常情况下,患者肝阳上火,患者病程时间比较长,损伤了肝肾功能。患者症状为腰酸乏力、心悸等。从中医的角度看,肝肾亏虚、风火痰瘀是主要的症状。高血压患者的证型主要包括: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上扰等。患者体质和疾病证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因此,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熟悉掌握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在治疗期间,清热泻火、平肝熄风等是主要的中医治疗方法。在药方中,采用钩藤、虎杖、地骨皮、天麻以及石决明等药物,具有明显的效果。针对虚实夹杂患者,辅助实施活血化痰、补益肝肾等治疗方案,可选择黄芪、杜仲、桑寄生等药物,可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4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
  高血压疾病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坚持平稳降压是主要的治疗原则。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一定程度后,可维持服用药物。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波动范围在70~110 mmHg,导致心脏疾病的发病率增加,患者需实施长期有效的治疗,从而保证生命安全。现如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降压药物的种类繁多且效果不一,应该选择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证型选择适宜的药物配方,在降压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水平。同时也应该分析患者的疾病特点,以病理生理学作为基础,选择针对性的西药。因此,患者单一用药效果不够理想,可选择中西医联合用药的方式,但是需要注意药物剂量,有助于减少毒副作用。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患者血容量变化以及交感神经活动等,从而减少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肺部感染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以及在内的肺实质炎症,感染是常见病因,而理化、免疫、药物等原因也可能导致肺部感染。资料显示,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每年约为0.5%~1.1%,且老年人居多,感染比较严重者需要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病因复杂,表现多样,治疗方案存在差异,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下面分享一些关于肺部感染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警惕肺部感染高发人群  婴幼儿:婴幼儿年龄小,身体各项器官功能
期刊
孕期和哺乳期乳腺健康的问题,一直不被人重视,有些人甚至会认为这个时期乳腺不会出什么问题,也不重视这个时期的乳腺检查。其实在这个时期,乳腺组织在孕期高水平的激素刺激下,要比其它时候更容易出现问题,而且由于这个时期的特殊性,如果出现问题后处理不当,还会影响到胎儿的安全。所以,孕期乳腺健康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对待。进行乳腺癌治疗是否会对母亲和胎儿产生影响?乳腺癌患者究竟该不该终止妊娠?  1
期刊
很多在体检当中发现自己肺部CT报告有异常描述内容的人群,都不会对自身报告进行正确的解读,只是因为自身报告当中有病变、结节、肿块、阴影等非常扎眼的字眼就立刻产生了恐慌情绪,担心自身是否出现了肺部的肿瘤或是更加严重的疾病。为了消除广大群众的恐惧情绪,临床医师提醒人们,并不是肺部CT报告上有对于病情的异常描述就意味着患者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病变,这些字眼往往都是对于症状的描述,并不是最终的病情诊断,到底是何
期刊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ovscular Life Support, ACLS)對于患者而言是一种最基础的生命支持延续措施,这也是通过辅助设备以及特殊技术的运用来促进患者血液正常循环及通气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及循环的有效措施。在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中主要包含呼吸道管理、静脉通道的建立以及予以对症药物治疗干预、人工电除颤、起搏以及电复律等多项措施。  在高级
期刊
针灸是中国特有的“内病外治”治疗手段,其基于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配合操作手法进行疾病治疗。通过调节气血、疏通经脉,实现人体阴阳平衡,促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以此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作为我国重要医学遗产的针灸疗法,千百年来一直守护着人们的健康,发展至今也广受人们信赖。但在具体使用和操作中也存在一定的利弊,本文就此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针灸的注意事项。  1针灸的好处  1.1 调和阴阳  针灸在调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饮食类型变得越来越丰富,营养的摄入大幅度增加,也导致身体的负担随之增加,比如摄入的营养以及嘌呤类化合物过高,或者是体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血液当中的尿酸浓度便会增加,形成高尿酸血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和尿毒症、高血压等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当前,高尿酸血症导致心血管疾病的诱发机制尚未明确,文章进一步探究了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期刊
在更新发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版本中,对妊娠高血压做出了新的规定,也让人们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妊娠高血压作为孕期的隐形杀手,长期以来都是危害孕妈及胎儿健康的最大因素之一。很多孕妈也都有听过妊娠高血压,但是一部分孕妈却不以为然,以为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妇产科疾病。殊不知妊娠高血压控制不住会带来很多危害。下面就带大家聊一聊妊娠高血压控制不住的危害,以及科学的治疗方法。
期刊
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中也被称为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慢性溃疡,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及胃部。而导致消化性溃疡病症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主要包括胃黏膜保护作用降低、精神脆弱、情绪低落、胃酸过多分泌、基因遗传、胆汁反流、胃排空延缓、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反应、胃肠肽作用及环境因素等。消化性溃疡通常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疼痛感,同时还影响食欲,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因此,必须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优质护理,防止病症复发,
期刊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也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VA),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者由于血管阻塞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上,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两类,而缺血性出血所占比例较高,在全部脑卒中大约占60%~70%。偏瘫是脑卒中常见临床表现,增加了治疗难度,不利于疾病预后。学者们发现,脑卒中偏瘫通过中医康复干预,有助于恢复肢体功能,改善患者
期刊
中医的骨科学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研究如何预防治疗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和内伤的一门学科。从人体解剖学角度来研究中医骨科疾病的发展规律,能够对中医骨科疾病发生规律有更清晰的认识。骨科疾病的发生有什么规律吗?很多人会对此好奇,还有些人认为根本没有什么发生规律,就是因为不小心或外伤所导致骨科疾病的发生。其实从中医角度探索骨科疾病的发生,它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要想了解这些,还涉及到解剖学。今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