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有利于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新的运行模式,使语文教学的内容空间更为广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多媒体教学 整合运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展现教学内容所表现的场景,这种图、文、声、光相结合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可以再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疑难之处,通过再现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启发学生进行综合概括,并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此外,多媒体教学还能通过图片的播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和发现问题,通过高品位的构图、鲜明生动的色彩、优美的配音朗读,培养学生的欣赏品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恰当地选用多媒体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知识的传授,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而多媒体的辅助,让学生的学习资源不再局限于教材、课堂和学校,而可以延伸到社会、网络,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进行自主拓展阅读与交流,真正体现生活处处皆语文,实现语文教学“小课本,大课堂”的目标。例如执教《向沙漠进军》一课之后,针对学生对土地沙化的现实忧虑,让学生围绕“防沙”“治沙”的探究专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拓展和延伸,可上网或从课外书上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写出活动后的感想、设想、报告等,在全班进行交流,既增加了知识,又增添了环保意识,还培养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活动、合作探究、交流表述等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学到语文,并将在语文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个方面。
二、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新的运行模式
1.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化组合
多媒体的优化组合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媒体(如录像、电影、投影、网络等)和传统媒体(挂图、模型、自制教具等)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可以使教学目标圆满完成。
2.“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学习——学生的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的优化动态组合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多媒体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形成“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学习——学生的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优化组合。当然,在实际中要凸显合作学习的多向化、自主化、个性化,培养学生有个性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多媒体的运用使语文教学的内容空间更为广阔
除了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增加外,多媒体也拓展了教学内容,使教和学的空间更为广阔。比如针对近年来中考话题作文已成为热点,给作文拟个好题目至关重要这一点,在进行话题作文的拟题指导时,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从五个方面加以引导:巧用借鉴法、移植化用法、妙用词语法、善用修辞法、直接增删法。及时导出相应的材料,学生对其拟题方法感性的掌握了,然后再辅以相应的训练,当堂进行训练,最终理性的掌握。授课中,提供给学生这样一则材料:2005年10月17日,一代文豪巴金老人离我们而去。他101年的生命历程,影射了一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独特的心灵轨迹。他真诚而善良的人格,他丰富而独特的人生,他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他对中华民族曾经经历浩劫的反思,他对中国知识分子使命的忧虑,无不表现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对于时代的良知。他的《随想录》是解剖自我、拷问自我、审视自我的“良心记录”,他是20世纪的良心符号。请以“良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拟出了一系列好的题目,我再提供给学生一系列题目:“人是否缺乏良知”试验报告/感悟良知/出卖良知/感谢良知/良知+认知/与良知同时/把良知刻成光盘/良知啊良知,你在哪?/关爱良知/拥良知而生/我与良知/唤醒良知的心灵/让良知的花朵开放/找回良知/摸摸你的胸口吧/良知三部曲/良知是人心/“良知”总统之死/世界上有一服药叫良知/良知追债/别把良知弄丢了/良知,应当永存于心/良知自白/用良知画出生命的轨迹/良知,是无价的/为什么不问问良知/良知——无法替代之重/不可缺少的良知/良知——丈量人灵魂的天平等,既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加大了课堂容量,让学生见识了方方面面的好题目,从而真正掌握了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
四、多媒体的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效率就是生命。教学也是如此。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仅板书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现在,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只要用鼠标轻轻点击,所要板书的内容就投影到大屏幕上了。决不会因为书写潦草杂乱而带来视觉困难,可以轻松地做到一目了然,重点突出。教师将板书的时间节省出来后,有着充裕的时间讲析更多的内容,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在过去,两个课时的教学任务,现在一个课时就能轻松完成,而且质量更好。特别是诗歌的教学,效率更好。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味诗歌的意境,这比用优美的言语去阐述诗歌的意境效果好,因为学生更相信自己的切实感受,并且通过自己的切实感受深层地领悟作者的情感。在这种情境教学设计中,我们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多媒体教学就是要充分地应用声、像、图、文为学生创设一个立体的信息源体,模拟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特别是有厌学情绪的同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收效最大。原因是:多媒体是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新鲜事物,自然怀有一种猎奇心,进而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其中。使用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学生的厌学情绪荡然无存,学习兴趣倍增,这自然有利于活跃我们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五、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提高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有时由于学生缺乏感性经验或无法再现某些场景,而通过想象力也无法理解时,这时有必要使用多媒体形式来展现相关内容。教师可以或以解词析句为手段,或以剖析结构为依据,或以时空范围为线索,都要披文入情,出情入理。抓住情感与情理的联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丰富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刻领会作品创造的艺术意境,完成由情入理,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如教学《黄河颂》,便可播放《黄河大合唱》片段,激发学生的感情,展示黄河的图片增加学生对黄河的认识。可见,在学生理解、想象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事物的动态,引导学生赏读内化,还可激发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情,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升华。
又如设计课外阅读《茶花赋》时,特别强调“醉了”就是传神之笔,为了讲透这个“醉”,就可用“前呼后拥”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感意境中:前是身在异乡的思念之情,却因“画不成”而总难释怀,而回国的机会让他久藏心头的情感一下喷涌而出,就像喝了葡萄酒一样感到甜美、欣喜、兴奋和陶醉。在这种情感意境的想象中,学生自然能体会作者的深情。再比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忧”“乐”情;《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悲”“恨”情;《黄鹤楼》中崔灏的思乡情。例如教完《故乡》一文后,针对作者文后抒情,有的教师就布置一道这样的题:中年以后的“水生”和“宏儿”,他们将怎样?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情”,反衬封建社会的“恶”,起到了“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让学生在愉悦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只要我们将多媒体技术跟传统教学的优点结合起来,在透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地开发、不失时机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就一定能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最大化的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刘雪梅.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2]陈金玲.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D].西南大学,2009
[3]吕志平.网络环境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放策略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4
[4]杨世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类型[J].语文建设,2004,10
关键词:语文课堂 多媒体教学 整合运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展现教学内容所表现的场景,这种图、文、声、光相结合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可以再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疑难之处,通过再现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启发学生进行综合概括,并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此外,多媒体教学还能通过图片的播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和发现问题,通过高品位的构图、鲜明生动的色彩、优美的配音朗读,培养学生的欣赏品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恰当地选用多媒体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知识的传授,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而多媒体的辅助,让学生的学习资源不再局限于教材、课堂和学校,而可以延伸到社会、网络,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进行自主拓展阅读与交流,真正体现生活处处皆语文,实现语文教学“小课本,大课堂”的目标。例如执教《向沙漠进军》一课之后,针对学生对土地沙化的现实忧虑,让学生围绕“防沙”“治沙”的探究专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拓展和延伸,可上网或从课外书上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写出活动后的感想、设想、报告等,在全班进行交流,既增加了知识,又增添了环保意识,还培养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活动、合作探究、交流表述等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学到语文,并将在语文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个方面。
二、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新的运行模式
1.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化组合
多媒体的优化组合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媒体(如录像、电影、投影、网络等)和传统媒体(挂图、模型、自制教具等)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可以使教学目标圆满完成。
2.“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学习——学生的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的优化动态组合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多媒体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形成“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学习——学生的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优化组合。当然,在实际中要凸显合作学习的多向化、自主化、个性化,培养学生有个性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多媒体的运用使语文教学的内容空间更为广阔
除了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增加外,多媒体也拓展了教学内容,使教和学的空间更为广阔。比如针对近年来中考话题作文已成为热点,给作文拟个好题目至关重要这一点,在进行话题作文的拟题指导时,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从五个方面加以引导:巧用借鉴法、移植化用法、妙用词语法、善用修辞法、直接增删法。及时导出相应的材料,学生对其拟题方法感性的掌握了,然后再辅以相应的训练,当堂进行训练,最终理性的掌握。授课中,提供给学生这样一则材料:2005年10月17日,一代文豪巴金老人离我们而去。他101年的生命历程,影射了一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独特的心灵轨迹。他真诚而善良的人格,他丰富而独特的人生,他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他对中华民族曾经经历浩劫的反思,他对中国知识分子使命的忧虑,无不表现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对于时代的良知。他的《随想录》是解剖自我、拷问自我、审视自我的“良心记录”,他是20世纪的良心符号。请以“良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拟出了一系列好的题目,我再提供给学生一系列题目:“人是否缺乏良知”试验报告/感悟良知/出卖良知/感谢良知/良知+认知/与良知同时/把良知刻成光盘/良知啊良知,你在哪?/关爱良知/拥良知而生/我与良知/唤醒良知的心灵/让良知的花朵开放/找回良知/摸摸你的胸口吧/良知三部曲/良知是人心/“良知”总统之死/世界上有一服药叫良知/良知追债/别把良知弄丢了/良知,应当永存于心/良知自白/用良知画出生命的轨迹/良知,是无价的/为什么不问问良知/良知——无法替代之重/不可缺少的良知/良知——丈量人灵魂的天平等,既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加大了课堂容量,让学生见识了方方面面的好题目,从而真正掌握了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
四、多媒体的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效率就是生命。教学也是如此。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仅板书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现在,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只要用鼠标轻轻点击,所要板书的内容就投影到大屏幕上了。决不会因为书写潦草杂乱而带来视觉困难,可以轻松地做到一目了然,重点突出。教师将板书的时间节省出来后,有着充裕的时间讲析更多的内容,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在过去,两个课时的教学任务,现在一个课时就能轻松完成,而且质量更好。特别是诗歌的教学,效率更好。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味诗歌的意境,这比用优美的言语去阐述诗歌的意境效果好,因为学生更相信自己的切实感受,并且通过自己的切实感受深层地领悟作者的情感。在这种情境教学设计中,我们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多媒体教学就是要充分地应用声、像、图、文为学生创设一个立体的信息源体,模拟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特别是有厌学情绪的同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收效最大。原因是:多媒体是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新鲜事物,自然怀有一种猎奇心,进而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其中。使用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学生的厌学情绪荡然无存,学习兴趣倍增,这自然有利于活跃我们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五、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提高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有时由于学生缺乏感性经验或无法再现某些场景,而通过想象力也无法理解时,这时有必要使用多媒体形式来展现相关内容。教师可以或以解词析句为手段,或以剖析结构为依据,或以时空范围为线索,都要披文入情,出情入理。抓住情感与情理的联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丰富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刻领会作品创造的艺术意境,完成由情入理,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如教学《黄河颂》,便可播放《黄河大合唱》片段,激发学生的感情,展示黄河的图片增加学生对黄河的认识。可见,在学生理解、想象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事物的动态,引导学生赏读内化,还可激发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情,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升华。
又如设计课外阅读《茶花赋》时,特别强调“醉了”就是传神之笔,为了讲透这个“醉”,就可用“前呼后拥”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感意境中:前是身在异乡的思念之情,却因“画不成”而总难释怀,而回国的机会让他久藏心头的情感一下喷涌而出,就像喝了葡萄酒一样感到甜美、欣喜、兴奋和陶醉。在这种情感意境的想象中,学生自然能体会作者的深情。再比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忧”“乐”情;《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悲”“恨”情;《黄鹤楼》中崔灏的思乡情。例如教完《故乡》一文后,针对作者文后抒情,有的教师就布置一道这样的题:中年以后的“水生”和“宏儿”,他们将怎样?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情”,反衬封建社会的“恶”,起到了“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让学生在愉悦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只要我们将多媒体技术跟传统教学的优点结合起来,在透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地开发、不失时机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就一定能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最大化的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刘雪梅.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2]陈金玲.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D].西南大学,2009
[3]吕志平.网络环境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放策略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4
[4]杨世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类型[J].语文建设,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