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当代小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s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佳云接到女儿从新泽西打来的电话,让她处理掉房子赶紧回美国。机票返程期限快到了,不要改签,美国的机票要涨价,如果改签的话,花的钱比重新买一张往返票还要多。家里的东西什么也不要带,无非就是些锅碗瓢勺、破衣烂衫,到美国都用不着。咱美国家里什么都不缺,你要什么我开车带你去超市,什么样式的随你挑。你就孤身一人回来就行了,按现在时尚的说法,来个“裸奔”、“裸退”,就把房子卖掉就行了!
  佳云现在真的是“裸奔”了,女儿早些年去了美国,在那里成了家。她和老伴重光退休后去帮女儿带孩子,三年后获得绿卡。老伴在的时候,青岛还有单位分的房子,那是回来落脚的地方,还算是有个家。如今重光去世了,家塌了一大半,自己也年近八十,这里还有“家”可回吗?想到这里,佳云不禁有些伤感。
  女儿说“把房子卖掉就行了”,卖房子就那么简单?所有与产权、继承权有关的人,都得开证明,作公证。你爸去世了,有死亡证明;来时也带来你的材料,还要公证。连你爷爷、你奶奶的材料都得要。佳云对房产交易中心的人说,我丈夫七十多撒手人间,他爹、他妈少说也有九十了,早已死了好多年,上哪去弄他们的材料?这不是要我证明“我妈是我妈”吗?你猜人家怎么说:不但要证明“你妈是你妈”,还得证明“你爸不是你爸”。哪天要是有个人出来说是你爸,争房子的继承权怎么办,就得证明“你爸不是你爸”,法律有时合理未必合情,合情未必合理。
  没办法,佳云只好跑到河南丈夫的老家,去证明“你爸不是你爸”。这倒不难证明:公公婆婆早些年先后去世了,村里开个证明就行了,可乡亲们个个“不依不饶”。今天你到俺家来吃饭吧,明天你到俺家来吃饭吧,连排都排不下。不去吧,人家说,你别看不起俺,俺可不图你美国的稀罕物件。电视机是海信的,电冰箱是格力的,洗衣机是小天鹅的,老三件没人要了,自行车换上农用三轮,俺就想让大嫂看看今儿个的好日子。你爸那个“发小”铁头叔更行了,非要我到他家去不可,说是欠了你爸的情,多少年想还没还上,人死了,这情更得还。公社食堂的时候,假期回家你爸去打饭,瓦罐里三勺菜粥,手里抓着一个半窝头,这是一家三口人的午饭。路上碰到你铁头叔,跟你爸说,咱俩是不是好朋友?是。咱俩是不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是。那把半个窝头给我吧!是。铁头拿过半个窝头,三口两口就吞下去了,也顾不得手黑鼻涕流。你爸到了家里,少了一个人的饭,爷爷奶奶让他吃,他什么都不吃,说是在路上吃了。自那以后,我问你爸,这辈子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爸回答就一个字:饿!
  你铁头叔割了肉、杀了鸡,摆了一大桌子菜,还包了饺子。我说,兄弟呀,你这是做啥哩?咱吃得了那么些个?你铁头叔说,不光是你,还有我那老哥哥。你先別坐下,咱们到村头。说着提起个竹篮子,里面荤素菜肴各有一碟,一碗饺子,还有一瓶杜康老酒。他带我到了村头路口上,面朝东跪下。他颤抖着手,摆下菜肴、饺子。说:重光哥哥呀,今天是我请你回来吃饭。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没有你那块窝头,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今天!自那以后我一直想请你吃饭,可你在东边工作,咱俩没法见面。今天就让我还了这个愿吧!他拿起酒瓶,向黄表纸上洒了三杯酒,用打火机点着。火轰轰地烧着,烧得我身上热烘烘的。重光啊,这回你该不说“饿”了吧。我扭头看看你铁头叔那红红的脸上,两行眼泪流下来。这是什么样的眼泪呀?村北那条黄河,流了千年万年。
  铁头兄弟的祭品虽然有酒有菜有饺子,但缺了一样:馒头。也许他觉得馒头太普通了,上不得台面,可那是重光最喜欢吃的。这佳云最清楚。到了美国,天天洋面包,重光總觉得带着一股甜腻腻的香精味道,不如家乡的馒头好吃。收了麦子,磨了新面,用酵子发出来的馒头,带着大地的气息,带着丰收的喜悦,越嚼越甜。那甜味是咀嚼出来的,有南风吹麦子黄的大地景象,有躺在拉麦子的大车上摇摇晃晃的醉意。重光说的“饿”,大概就是说的这大馒头没有吃够。佳云这次品味出来了。铁头兄弟家七个盘子八个碗做了那么多菜,她最爱吃的还是那大馒头,又柔软又有嚼头,筋筋道道的越嚼越甜,还有一股淡淡的面肥味。吃着这大馒头,佳云仿佛不是回来开证明的,而是专门回来寻找这馒头味儿的。在美国,怎么就蒸不出这个味道?
  重光走了以后,那些日子她老蒸馒头,一直蒸了三七二十一天。外孙子问:外婆你怎么老蒸馒头啊,我们都吃腻了!什么吃腻了,你天天吃洋面包就不腻?我就是要你们记住家乡馒头的味道。对外孙子话是这么说,可她也搞不明白为什么老蒸馒头,还是蒸不出家乡味儿。重光病了三年,先在家里,后来住院,美国的医院服务可周到了,但说洗澡,把人吊起来五天一洗,佳云她都做不到。吃的盒饭配餐,营养均衡,重光还是说,这辈子他印象最深的还是“饿”。每顿饭你吃不完,还“饿”什么?“饿”家乡的馒头?佳云蒸馒头。人们说,死了老伴,七七四十九天缓不过劲来,别人劝也没用。那些日子里,她不知道为什么老蒸馒头。蒸出馒头来还觉着不是那个味儿,她再蒸;还不是那个味儿,还蒸。发酵粉,泡打粉,样样不缺,可蒸出来就不出那个家乡味。
  她想起初到美国时,移民不移民这问题困扰着她。不移吧,这年头人们都变着法儿往美国跑,跑去了就想怎么获得绿卡;移吧,真要离开故土了,心里飘忽忽的,从此我就没了根儿了?她和重光出去旅游,一个为旅行社开大巴的华人说:你们别来美国,人们都以为美国是天堂,美国不是天堂。在美国你吃不着北京的炸酱面,吃不着山东的大馒头。美国的鸡没鸡味儿,肉没肉味儿,人没人味儿。可不是吗,就是进中餐馆,也还是一样的番茄酱调出来的味道。美国的东西个头大,螃蟹腿有鸡腿那么粗,可不是海鲜味儿。他们刚到青岛,学生送来螃蟹,吃着那个鲜呵,连蟹壳煮了汤都是鲜的。怪不得以后朋友们见面,张口就说,到青岛你请我吃海鲜啊,海鲜就有那么鲜。
  馒头也是,发酵粉、面包粉都放了,按着比例用厨房电子称称得分毫不差,可蒸出来就是没有老家的馒头味儿,倒像个土面包。后来她明白了,这得怪锅——电蒸锅。定温、定时按钮都按好了,去打扫房间,孩子们回来揭锅就吃,可怎么也蒸不出老家的馒头味儿。重光活着没有吃够大馒头,就让他“饿”着走了。想到这里,佳云眼睛湿乎乎的。   佳云决定把家里的铁锅带上。你看人家铁头媳妇就烧铁锅,揉好馒头醒着,抱来一抱芝麻秸,填到灶里,忽地一下子锅开了,两袋烟的工夫甭管了,余火把馒头蒸得圆圆的,胖胖的。听说现如今,青岛打出名牌的王哥庄大馒头,就是铁锅茅柴蒸出来的。铁锅做的饭、炒的菜就是好吃。她明白过来了,这次走得把铁锅带上,到美国用铁锅给重光蒸一锅馒头吃,也算是没白回一趟老家。
  父亲母亲去世的证明开好了,铁头兄弟到乡里盖了章。佳云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青岛。
  这几天佳云在家收拾东西,按着女儿说的:扔!可扔得出去吗?这些东西就是家,每一件东西都连着一段日子,扔了就把“家”给扔了!这组合柜是他们涨了工资以后,与重光一起上街买的。八十年代,学校分了房子,置上家具,总算是有了“家”,不再一只箱子走南闯北了。她往衣柜里收拾着东西,兴奋得睡不着觉,如今又扯出来全扔了?再说,扔谁要?
  就是扔,我也没那个力气。给收废品的,往下扛,一层楼十块钱,三层楼就得三十块钱。衣服,扔!扔又觉得可惜。四清的时候,我们在村里访贫问苦,找了个一辈子当长工的人家。进门一看,家徒四壁,炕上一床破席子,坐个大叔叼着烟袋一声不吭。我问他,你给地主扛活,是不是吃不饱?吃不饱怎么干活啊!生硬的一句话甩过来。我又问,是不是穿不暖呀?东家一年给做两件衣裳,一件棉,一件单。又把我们噎回来了。谈不下去,赶紧走吧。可这话一直没敢说,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才敢说出来。不知这家大叔现在穿的怎么样?是不是也像铁头家过上好日子了?这些衣服有单的,有棉的,那家大叔还要不要?还有被子呢,给了那家大叔,他也不至于睡炕席了。佳云停下收拾东西的手,暗笑了一声:唉,我这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你看人家铁头家,不是大红大绿的铺盖堆满炕,我睡的就是“新里新表新棉花”的被子,像是到了“朝阳沟”。
  美国没有“朝阳沟”,可家里确实有“新里新表新棉花”的被子。佳云从衣柜里扯出一床棉被,那是去美国之前老家的人给寄来的,说是“饱带干粮热带衣”。你们到了美国,虽说什么也缺不着,但这是咱家乡产的,盖着暖和。那次走的时候。女儿嫌累赘不让带。可到了美国,盖的那些被子都是腈纶棉的,轻飘飘的,总觉着睡不踏实。这次她决定把这床被子带上,它还带着“家”的气息。房子卖了,没了屋顶,没了地板,中间还有一床被呢。佳云把被子用床单包了,往箱子里塞,可肥肥厚厚的新棉被把箱子撑满了还盖不上盖。放上它,随身用的东西就没法带了。她塞进去拿出来,拿出来塞进去,反复好几遍还是把被子搁到床上,权当底下是长工炕上的破炕席。
  厨房的东西没有太多可以留恋的了,大都熏得黑乎乎的,几年没用,没熏黑的挂满尘土污渍。只有那口铁锅,她是要带的。这口锅是那年她与重光到明水追寻李清照的遗迹,在章丘买的。章丘是铁匠之乡,唐代以来这里的冶铁、打铁工艺就誉满全国。他们走在章丘街道上,铁匠炉红红火火,师傅一小锤,徒弟一大锤,叮叮当当火星四溅,他们又好像回到小的时候。铁匠铺前有农具,有铁锅,他们买了这口铸铁的锅。那些年人们说,铝质厨具释放铝,让人得老年痴呆;不锈钢厨具大多锰超标,也诱发多种疾病;还是铁锅好。铁锅预热慢,油不冒烟,铁锅散热慢,炒菜特别好吃,还能释放铁原子,有益身体健康。出国前,她一直用这个铁锅炒菜,放上笼屉用它蒸馒头。这次离家,什么不带,也得带上这口铁锅。一家人天天吃这口铁锅做的饭,有锅就有家,有锅就有饭吃,有锅就有亲人,有锅就有过去,有锅就有回忆。这锅无论如何不能丢。
  佳云找了个纸箱把铁锅装进去。这纸箱是万圣节女儿网购发过来的——一盒美国糖果。女儿说,分给你的老同事和他们的孩子吃。这不是喜糖,权作告別。美国的女儿按着美国的风俗,万圣节准备糖果,谁家去要糖的孩子多,谁家兴旺。佳云照女儿的话做了。顺便说一声,我和老伴作为“老同事”也得了一包糖果。正如那个华人司机说的,美国的东西咱吃不惯,那糖有点酸,带有柠檬味儿。我那小孙子可吃得津津有味,连榴莲糖他都爱吃,他一吃我们都说好臭好臭。
  打点好行装,佳云松了一口气。她给女儿打电话:可以在机票返程期限之内回美国,几月几日从上海出境。
  从青岛坐高铁,直达上海,一路轻快、顺利。到了机场,却出了麻烦——铁锅不让带。
  行李过安检时被查出:金属器物,不能带上飞机。佳云向安检人员申辩:这不是危险品、爆炸品,不过是一口铁锅,说着用马克笔在纸盒上写下“铁锅一口”。黑衣服的安检人员比铁锅还“铁”:金属器物,按规定不能带上飞机。佳云说,我离开家乡,离开故国什么都没带,就这口铁锅,一家人往时的日子,往时的记忆,就在这里边了,让我带上吧。佳云眼里泪汪汪的,说得安检女孩儿也不那么“铁”了。她不敢做主,请机组人员来决定吧。
  电话打过去,一会儿机组人员来了。这可不是我们中国飞机上的空姐,长得漂漂亮亮的,说话柔声细气的,来人是一条大汉,美联航的“空哥”。我方安检女孩给他说了几句,他搬起纸盒看了看,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铁锅一口”,一口铁嘴钢牙会咬人的。佳云忙说,这“口”不是嘴,不能咬人。“空哥”指指嘴巴说,口不是嘴吗?佳云觉着一时说不清,急中生智,竟“引经据典”起来:你看过《刘三姐》吗,里头有唱词:什么有嘴不说话 ?什么无嘴叫喳喳 ?急得她竟唱起来:茶壶有嘴不说话,铜锣无嘴叫喳喳。唱得对方如坠五里云雾之中,依旧拨浪着头。佳云用手比划个圆,锅口、锣口,没有牙齿,没有利刃,不会伤人。佳云甚至用美国人听得懂的歌曲说明,“故乡的风,故乡的云,为我抚平伤痕”,它不过是家乡的一捧土,不是利器。美国“空哥”说,怎么不是利器?现在是圆的,打碎了就是尖的,是两件利器,三件利器,很多利器!“空哥”不耐烦了,抄起纸箱丢到安检查扣的物品里边,和打火机、矿泉水、充电宝为伍,然后扬长而去。
  佳云再也忍不住了,两行眼泪流了下来。这眼泪在老家铁头烧纸时没有流下来,刚才和安检女孩说明时没有流下来,这回却怎么也止不住了。这点故土念想就这样被轻轻弃若废品?锅上积了多年的柴灰,记了多年的好日子,多少次团圆饭是用它做的,就这样被甩掉了?她真想跑过去抱住那纸箱不走了,但那边女儿、女婿、外孙在等着呢,不能准时到达,他们会以为出了什么事故。
  佳云回头看了一眼铁锅,转身进入候机大厅……
  责任编辑:王方晨
其他文献
2016年夏天的邵洋在身体上已经起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就像画家手中的一幅经过反复修改和打磨的画稿最终定稿了一样,不会再有多大的变化了。在这之前,邵洋的身体好像还没有完全成熟,胖了,瘦了还没个准,有时候到理发店里去理个头都会让他完全变个样子,以至于他每次去他前妻那见两岁半的儿子,儿子都要嚷嚷着将他扫地出门。  现在的邵洋看起来成熟了许多,如同初秋季节的苹果一样,酸中带甜,咬起来是那种脆脆的感觉。他的发
期刊
1  黄昏已然离散。耿茹娟骑着电动车,行驶在鼓楼南路向南,一条沿河的小道上。路边高大的行道树、散发着腐臭味道的垃圾桶以及远处化工厂隐约的硫化氢气息,一路尾随,掉入了暗处。  对于38岁、离过两次婚的她来说,在相亲这件事上,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她不算漂亮,甚至也不算可爱,肚皮上还有道长长的伤疤,有时她觉得它像条蜈蚣。蜈蚣深陷,将肚皮分成了两半。蜈蚣是她第二次婚姻带来的,是她惟一的孩子带来的。无数次
期刊
1  1990年代初的那天清晨,兰城的天空飘洒着含蓄又黏稠的雨丝。小伙子杨小果本不打算去晨跑。但他转念一想,好不容易坚持了十八天的晨跑,怎么能被几缕雨丝击退?  杨小果不是天生的晨跑爱好者。杨小果让自己坚持晨跑,动机很单纯,是为了追陶晴。陶晴曾经说过,肥胖的男人猪都不如!可现实是,杨小果的单位是兰城有线电厂,国营企业,福利好,油水富足。肥胖成了单位的一种物候,特别是已婚男士,胖得螃蟹般,横行霸道。
期刊
我正在家里吃晚饭,忽然听到了一阵“咕咕哒”的叫声。我知道这是吉祥给我发的暗号,是找我出去玩的。吉祥是个很不害臊的家伙,他喜欢模仿刚下完蛋的母鸡的叫声,还大言不惭地说这是口技,曾当着全班同学和老师的面表演过。同学们都哈哈大笑,小夏老师竞对吉祥赞不绝口,说他学习不中个屁用,倒是有点歪才,还说学校举行元旦晚会的时候,要推荐他去上节目。听了小夏老师的话,吉祥在他的口技事业上更用心了,他不仅学母鸡下蛋,还学
期刊
龙观拄着硬木拐杖,“笃笃笃”,从东走到西,“笃笃笃”,又从西走到东。  许方堃的头皮一阵发麻,下意识地一缩脖子,好像那拐杖敲在他头上似的,他掉头就走,没走几步,又重新踅回来,硬着头皮,走近龙观,脸上挤出一堆假笑,奶奶,你在散步啊,今天太阳真好!  龙观停下脚步,盯着许方堃认真地看,看了一会儿,张开没有几颗牙齿的嘴,答非所问地说,稀客啊,今天太阳好像从西天出了!  许方堃有点尴尬,晃了晃手里拎着的一
期刊
苏二在工地上正忙着,接到了家里打来的电话。电话是他妈打过来的,他妈在电话里带着哭腔,说,三儿出事了,全家的脸面都丢尽了……苏二说,妈你别哭,慢点说,慢点说。这时工地上的机器全开动了,搅拌机、打桩机、挖掘机,没一台机器不是隆隆地响。苏二的手机里的声音就不清晰了。他大声地问,妈,三儿到底出啥事了?是伤了?还是死了?他妈说,也没伤,也没死,活得好好的。苏二觉得可笑又可气。大声地冲着手机说,没伤没死,你哭
期刊
崔君:《世界时钟》,《上海文学》2017年第12期  崔君的《世界时钟》表现了现代青年男女微妙、复杂的情感状态,在日常冗杂、琐碎的生活中暗隐着情感的怀疑、试探和迷茫。不同于传统的爱情观,《世界时钟》力图显露的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孤独的灵魂和另一个孤独的灵魂的相遇,而爱情于他们而言更是一种内心伤痛的理解与相互的抚慰,是一场新鲜又冒险的奇遇,爱情的多种样式随之展现出来。  小说中叙述者“我”和马良的相遇是
期刊
肾结石是由晶体物质和有机基质在肾脏内异常聚集所致。  ——摘自网络  最初得到儿子生病的消息,马云不以为然。要是生病的话也是伤风感冒之类,顶多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拉肚子。这些小病凭儿子一副壮小伙的身板不用医治也可自愈。但老婆却焦急得很,恨不得马上去画校一看究竟。她说老师来电称,儿子肚子痛三天了。这三天由老师安排儿子去诊所挂水,可效果不明显,医生怀疑是盲肠炎,要家长来一下,最好带回去,上大医院看看
期刊
马金莲:《听见》,《北京文学》2017年第12期  有评价者认为,马金莲的小说自有一种吸引力,只要你拿起来开始阅读,无论短篇还是中篇,准会跟着叙事进程走,不由自主,也不能自已,直到篇终掩卷,才回过神来,回到现实境地。发表在《北京文学》上的中篇小说《听见》读来就是这样,小说所写的故事,本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小冲突,当家长和舆论介入,事情就发酵演变成一场暴力,是当下日常生活中尤其在网络和媒体中最为常见的
期刊
主持人语: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五月是艳红似火的石榴花,是翠色盈盈的遍地青草,是一缕浅夏的芬芳,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美。让我们一起走进五月的文学世界。本期四季评奚倩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入手分析,认为文学仍然需要与现实对话,叶辛的《美丽家园》、李迎春的《失踪家族》等堪称佳作。冯思远以文学与记忆的关系作为切入点,认为文学唤醒内心记忆,记忆能唤醒我们对世界的一种新发现,对海飞的《唐山海》、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