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语文教学的改革,在纠正现代语文教学理解要求过高过甚时,也不能简单地“返璞归真”,走以“积累”为重点的传统语文教学的老路,而是应该以掌握语文工具为目标,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重点来构建语文教学的模式。
1.为什么在“理解—积累—运用”三个环节中要特别强调“运用表达”这一环节呢?主要原因是:
1.1 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志是语言的运用表达。不可否认,“理解”是运用语言的基础,也是学习语言的一个目标,但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够“运用”。
1.2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两次飞跃,而第二次飞跃的难度远远超过了第一次飞跃。所以“运用”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难点,也是语文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1.3 理解而不会运用,其实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了而且会运用了,那才是真正的理解。运用可以促进理解,而且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理解。运用还能有效地促进积累。在理解和积累的基础上,如果加大语言表达运用的训练力度,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加深理解,促进积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以培养学生运用能力为重点来构建语文教学的模式,必须切实转变语文教学的观念。
2.1 从“理解课文内容”转为“学习课文语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语文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放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在通行的“初步理解课文”、“分段讲读分析”、“归纳总结全文”的课堂教学三部曲中,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成了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硬任务。课文理解了,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而课文中丰富的词语、生动的句子,以及大量规范的语言,学生是否内化,能否运用,则似乎成了学习课文的软任务,可做可不做。
2.2 从“理解分析”转为“运用表达”。能理解课文和会分析课文,其实是相去很远的两个不同的概念。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学习目标分类中将学习水平分为六级:①知识(识记):能事实性地回忆。②领会:理解的最低水平,提供理解的证据和运用信息的能力。③运用:能将习得的材料运用于新具体环境,运用代表高水平的理解。④分析: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构成部分,区分和领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⑤综合:能将各部分组成一个新的整体,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⑥评价: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和外在标准作价值的判断。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的结果。
根据上述理论,“领会”是最初级的理解,“运用”是第三级,而“分析”则是第四级水平。也就是说,“理解”是一个弹性很大的概念,“领会”是最初步的理解,“分析”也是一种理解,然而“领会”和“分析”是两个不同级别的学习水平。
其实,小学生学习阅读,须经过从不会阅读到会阅读、从读不懂到读得懂、从读得不熟练到逐步读得熟练的过程。从学习水平看,毫无疑问应该确定在“领会”这一级目标水平上。读懂以后再做什么?从学习水平发展看,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应该是在“领会”以后的“运用”上,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去“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3 从“学习语文知识”转为“掌握语文工具”。重视语文知识规律的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和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区别。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不必過于注重理性的认识,而是应该强调在语言实践中模仿运用。比如总分、转折等各种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静态、动态、语言、动作等有关人物或环境的各种描写方法,比喻、夸张、排比等各种修辞方法等等,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掌握语言这门交际工具的过程不像掌握数理学科的知识那样是线状递进式,而是呈面状扩展式的,它是通过对新语言(主要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语和句号)的不断理解、不断积累、不断运用,逐步扩展,渐进提高的。语文学科不是一门知识性学科,而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工具性学科就必须按照工具性学科的特点,注重实践,强调运用。“知识”是懂不懂的问题,而“工具”是会不会的问题。
语文学科的改革必须遵循这门学科的规律,把重点转移到语文工具的掌握上来,不能为教知识而教知识,也不能为应付考试而教知识,要为“用”而教,教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语言的运用,要淡化知识的理性理解,而注重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
2.4 从“教师讲解”转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要强调语文能力的“习得性”或者说“实践性”。以上所说读写的能力都属于智力技能,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在获得的途径上是一致的,必须依靠个体反复多次的练习。听说读写等语文技能就像游泳或是踢球这些动作技能一样,靠教师分析规律、讲解要领有一定的效果,但真正要形成技能还得靠学习者自身反复的练习,而且必须保证一定的训练量。因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才能有效地形成,所以课堂教学必须保证相当时间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
1.为什么在“理解—积累—运用”三个环节中要特别强调“运用表达”这一环节呢?主要原因是:
1.1 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志是语言的运用表达。不可否认,“理解”是运用语言的基础,也是学习语言的一个目标,但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够“运用”。
1.2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两次飞跃,而第二次飞跃的难度远远超过了第一次飞跃。所以“运用”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难点,也是语文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1.3 理解而不会运用,其实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了而且会运用了,那才是真正的理解。运用可以促进理解,而且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理解。运用还能有效地促进积累。在理解和积累的基础上,如果加大语言表达运用的训练力度,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加深理解,促进积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以培养学生运用能力为重点来构建语文教学的模式,必须切实转变语文教学的观念。
2.1 从“理解课文内容”转为“学习课文语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语文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放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在通行的“初步理解课文”、“分段讲读分析”、“归纳总结全文”的课堂教学三部曲中,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成了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硬任务。课文理解了,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而课文中丰富的词语、生动的句子,以及大量规范的语言,学生是否内化,能否运用,则似乎成了学习课文的软任务,可做可不做。
2.2 从“理解分析”转为“运用表达”。能理解课文和会分析课文,其实是相去很远的两个不同的概念。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学习目标分类中将学习水平分为六级:①知识(识记):能事实性地回忆。②领会:理解的最低水平,提供理解的证据和运用信息的能力。③运用:能将习得的材料运用于新具体环境,运用代表高水平的理解。④分析: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构成部分,区分和领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⑤综合:能将各部分组成一个新的整体,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⑥评价: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和外在标准作价值的判断。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的结果。
根据上述理论,“领会”是最初级的理解,“运用”是第三级,而“分析”则是第四级水平。也就是说,“理解”是一个弹性很大的概念,“领会”是最初步的理解,“分析”也是一种理解,然而“领会”和“分析”是两个不同级别的学习水平。
其实,小学生学习阅读,须经过从不会阅读到会阅读、从读不懂到读得懂、从读得不熟练到逐步读得熟练的过程。从学习水平看,毫无疑问应该确定在“领会”这一级目标水平上。读懂以后再做什么?从学习水平发展看,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应该是在“领会”以后的“运用”上,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去“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3 从“学习语文知识”转为“掌握语文工具”。重视语文知识规律的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和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区别。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不必過于注重理性的认识,而是应该强调在语言实践中模仿运用。比如总分、转折等各种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静态、动态、语言、动作等有关人物或环境的各种描写方法,比喻、夸张、排比等各种修辞方法等等,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掌握语言这门交际工具的过程不像掌握数理学科的知识那样是线状递进式,而是呈面状扩展式的,它是通过对新语言(主要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语和句号)的不断理解、不断积累、不断运用,逐步扩展,渐进提高的。语文学科不是一门知识性学科,而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工具性学科就必须按照工具性学科的特点,注重实践,强调运用。“知识”是懂不懂的问题,而“工具”是会不会的问题。
语文学科的改革必须遵循这门学科的规律,把重点转移到语文工具的掌握上来,不能为教知识而教知识,也不能为应付考试而教知识,要为“用”而教,教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语言的运用,要淡化知识的理性理解,而注重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
2.4 从“教师讲解”转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要强调语文能力的“习得性”或者说“实践性”。以上所说读写的能力都属于智力技能,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在获得的途径上是一致的,必须依靠个体反复多次的练习。听说读写等语文技能就像游泳或是踢球这些动作技能一样,靠教师分析规律、讲解要领有一定的效果,但真正要形成技能还得靠学习者自身反复的练习,而且必须保证一定的训练量。因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才能有效地形成,所以课堂教学必须保证相当时间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