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乐作文让孩子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关系到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成败。如果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就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愿意写,有东西写,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作文的精彩,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
一、留心观察,贴近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习作也不例外。为此,如果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学生才会在习作的路上自由驰骋。如随着季节的变化,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大自然。春天,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去欣赏鸟儿的歌喉,去寻找春姑娘的足迹;夏天,让孩子们外出采集动、植物标本,举行野炊活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充实,对周围事物的感受能力也自然有所提升,然后让他们自由创作,快乐作文就是这样,不但真实而且有一定的深度。
二、自由表达,天马行空
如果说“随心所欲写周记”的做法,使得那些“有心”的学生学会了留心观察生活,精选写作素材的话,那么那些看似混沌粗心的学生也能从中得到不少启发。快乐作文在一次次随心所欲的周记练笔中,学生们学会了认真观察身边的点滴小事,学会了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会了准确使用词句和各种修辞方法,甚至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写诗歌、散文,更懂得了不少道理,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许多材料新颖、题目别致的作品也脱颖而出。如:《都是名字惹的祸》、《阿蒙的失语症》、《我是一只幸福的蜘蛛》、《高个子的悲哀》等等。
三、拓展阅读,厚积薄发
良好的课外读书习惯并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需要老师精心培养。相当一部分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看动画片,不愿意静下心来进行课外阅读。为此我采取了多种方法:发给学生和家长《和好书交朋友》、《和孩子一起阅读》倡议书,注重家庭与学校的密切配合,通过“家校通”信息平台定期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由家长督促并和孩子共同阅读,营造家庭读书看报氛围;每周五进行图书交流活动——把自己看过的书在全班交换阅读,每周交换一次,这样自己只需一本书,就可读到班上其他同学的五十多本书;每学期在年级组举行一次大型的图书交易会——把自己读过的旧书带来,精心设计布置小书摊低价卖给其他没看过此书的同学。快乐作文,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同时,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随时把课外读物中的好词好句摘录到“采蜜集”中,学以致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并进行“采蜜集”本展评,养成摘录的好习惯。
四、改革评价,多元激励
对学生作文评价是快乐作文教学的又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能有效发挥习作评价的激励功能,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与能力,就要改革传统作文评价方式。
1.延时评价。在修改习作时,对那些暂时不能得高分的作文,先指出文中成功之处,树立信心,再把需要修改的地方告诉学生。这样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成绩,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渴望重新修改作文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然后根据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再行评价打分。
2.舍得送分。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全班学生的作文,表扬、鼓励学困生的机会就少了。对这类学生,我的做法是不与他人横向比较,而是与本人做纵向比较,只要有进步,就适当提高学生作文的分数或等级。对于实在不好送分数的作文,耐心引导后使用上面的延时评价法。
3.突破满分。在一次次的修改过程中,学生习作的得分越来越高,当达到“顶峰 ”——满分时,学生的高分心理得到了满足,但兴趣却由此变弱。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就舍得送分,往往就文中一个好词佳句就给作文多加10~20分,最高打出120分,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不妨突破以前的满分评价,只要有进步,就照单给分,给学生以更大的激励。
4.发表美文。学生自己建立博客,发表美文,需要运用“博客”进行发布作文和利用“评论”栏进行相互批改。教师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习作发表在报刊等,给学生的优秀习作争取各种发表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作文评赛和小学生征文活动。这种形式会大大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当他们有了写作兴趣后,教师适时引导,习作的水平就会大大地提高。
综上所述,只有采用各种方法,营造和谐的写作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快乐作文,他们才会对写作始终充满兴趣,才会自由和不受束缚,他们的作品才会精彩无限。作者单位安康市汉滨区培新小学
责任编辑杨博
一、留心观察,贴近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习作也不例外。为此,如果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学生才会在习作的路上自由驰骋。如随着季节的变化,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大自然。春天,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去欣赏鸟儿的歌喉,去寻找春姑娘的足迹;夏天,让孩子们外出采集动、植物标本,举行野炊活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充实,对周围事物的感受能力也自然有所提升,然后让他们自由创作,快乐作文就是这样,不但真实而且有一定的深度。
二、自由表达,天马行空
如果说“随心所欲写周记”的做法,使得那些“有心”的学生学会了留心观察生活,精选写作素材的话,那么那些看似混沌粗心的学生也能从中得到不少启发。快乐作文在一次次随心所欲的周记练笔中,学生们学会了认真观察身边的点滴小事,学会了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会了准确使用词句和各种修辞方法,甚至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写诗歌、散文,更懂得了不少道理,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许多材料新颖、题目别致的作品也脱颖而出。如:《都是名字惹的祸》、《阿蒙的失语症》、《我是一只幸福的蜘蛛》、《高个子的悲哀》等等。
三、拓展阅读,厚积薄发
良好的课外读书习惯并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需要老师精心培养。相当一部分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看动画片,不愿意静下心来进行课外阅读。为此我采取了多种方法:发给学生和家长《和好书交朋友》、《和孩子一起阅读》倡议书,注重家庭与学校的密切配合,通过“家校通”信息平台定期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由家长督促并和孩子共同阅读,营造家庭读书看报氛围;每周五进行图书交流活动——把自己看过的书在全班交换阅读,每周交换一次,这样自己只需一本书,就可读到班上其他同学的五十多本书;每学期在年级组举行一次大型的图书交易会——把自己读过的旧书带来,精心设计布置小书摊低价卖给其他没看过此书的同学。快乐作文,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同时,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随时把课外读物中的好词好句摘录到“采蜜集”中,学以致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并进行“采蜜集”本展评,养成摘录的好习惯。
四、改革评价,多元激励
对学生作文评价是快乐作文教学的又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能有效发挥习作评价的激励功能,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与能力,就要改革传统作文评价方式。
1.延时评价。在修改习作时,对那些暂时不能得高分的作文,先指出文中成功之处,树立信心,再把需要修改的地方告诉学生。这样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成绩,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渴望重新修改作文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然后根据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再行评价打分。
2.舍得送分。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全班学生的作文,表扬、鼓励学困生的机会就少了。对这类学生,我的做法是不与他人横向比较,而是与本人做纵向比较,只要有进步,就适当提高学生作文的分数或等级。对于实在不好送分数的作文,耐心引导后使用上面的延时评价法。
3.突破满分。在一次次的修改过程中,学生习作的得分越来越高,当达到“顶峰 ”——满分时,学生的高分心理得到了满足,但兴趣却由此变弱。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就舍得送分,往往就文中一个好词佳句就给作文多加10~20分,最高打出120分,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不妨突破以前的满分评价,只要有进步,就照单给分,给学生以更大的激励。
4.发表美文。学生自己建立博客,发表美文,需要运用“博客”进行发布作文和利用“评论”栏进行相互批改。教师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习作发表在报刊等,给学生的优秀习作争取各种发表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作文评赛和小学生征文活动。这种形式会大大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当他们有了写作兴趣后,教师适时引导,习作的水平就会大大地提高。
综上所述,只有采用各种方法,营造和谐的写作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快乐作文,他们才会对写作始终充满兴趣,才会自由和不受束缚,他们的作品才会精彩无限。作者单位安康市汉滨区培新小学
责任编辑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