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原本以为《山楂树之恋》可能带给我们一点惊喜和感动,但最终收获的也只有苍白。他可能真的落伍了,只是我们习惯了顶礼膜拜,还没学会毅然地毫无眷恋地挥手告别。
有句话说得很狠,《山楂树之恋》更像一个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拍的“清新小文艺”MV。淡淡的,纯纯的,有如一朵茉莉花,不加花哨的电影技巧,没有熟悉的画面语言和色调,只是娓娓道来一段男女青年相遇相恋又永别的纯爱故事。但这是张艺谋的电影,沦落到靠字幕而非电影语言来推动剧情发展,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我们只能当面恭维说一句:大导演,您这回又“返璞归真”了,没有野心,也没有人间烟火,比韩剧更纯情。
一部《三枪》差点毁尽了张艺谋自转型商业大片以来仅剩不多的晚节,当时有一幅场景印象特深,张伟平的夫人和记者们聊天,她的大意是张艺谋考进电影学院之前受过太多的苦,现在这点骂声算得了什么呢。还有同行一边摇头,一边不自觉地期待说,张艺谋和张伟平心里明白着呢,这部戏肯定赚大钱,下一部又是文艺片《山楂树之恋》,肯定让大家哭死夸死。
现在,《山楂树之恋》获得的掌声和票房基本成了正比,往常那种骂声越大票房越高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又有人出来说,导演正在筹备的《金陵十三钗》才是真正属于大师的作品。这么说来,《活着》和《十面埋伏》不都是这位大师的作品嘛,只是我们这么一直等啊等啊等,等来的基本都是《十面埋伏》和《活着》越来越远的背影。
张艺谋这些年来接受采访时喜穿红衣,脾气很好,随便二十岁出头的年轻记者们怎么问都不恼,笑眯眯的。他习惯了每部电影上映时都挨批,再加上考上电影学院前过的各种苦日子,入行后又没什么家世背景撑着,完全就从最低的位置一步步地走出来,所以已经习惯在公开场合把自己的位置放得特别低。我们这些采访的人就更不好意思说点重话了。人家自己都不把自己端着,我们又不犯贱,何必非要捧着他上神殿,巴望着他廿年如一日地当旗手呢?
这些年来,多个回合的来来往往让人明白,张艺谋不是天马行空的创造者,他需要好的剧本和编剧;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头顶悬着投资人挂上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年芦苇和余华们成全了他,但后来写字的人可以继续前进,拍戏的人却原地不动甚至大踏步地后退了。他说过,如果日后遇到像《活着》一样的剧本,他还会拍。
所以这回大家期待他,起码《山楂树之恋》的原著小说很被圈内认可,两个情窦初开的青年人,在一个特殊的时代里谈恋爱。张艺谋是在半夜时分,在办公室里读到这个别人送过来的剧本的,四五年前艾米的小说风靡大陆文艺圈时,张艺谋可能正忙着奥运会,无暇他顾,“我之前没看过书。看到剧本最后一幕静秋在老三临终前说的话,我就哭了。这个故事特别纯,特别美好,所以从开始就决定要把它从从容容地拍出来,娓娓道来,不需要哭天抢地,不需要催人泪下,只要让你在看的时候,某一刻心里被触动。我以前的电影会比较强调视觉效果,但这部不需要,希望能弱化一些东西,让它没有太多的炫技。”
所以老谋子这回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了一番,只瞄准了情窦初开和一往情深,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描绘几近吝啬到可怜的地步。编剧顾小白1977年出生,没有对“文革”的亲身经历,但张艺谋本人和现实中的静秋老三是同时代的人,他的父亲曾经是出身于黄埔军校的军官,“文革”时他家是黑五类,地位还不如静秋家,这样的他难道真对《山楂树之恋》原小说里挥之不去的时代压抑熟视无睹吗?
其实老谋子说过,他不喜欢小说里静秋的各种纠结,觉得这种纠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特装,特事儿,老端着”;他也不喜欢小说里老三对于时局的各种超前言论,他说过:“老三所处的湖北省宜昌市,那样一个地方的军区环境长大的孩子,不可能有如此超越那个时代和环境的意识。当时我身边根本没有见过和听过任何这样的人。那个年代之所以单纯,就是因为我们毫不怀疑,单纯地相信,百分之一百地相信。”
顾小白说,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文革”社会背景什么的都放进去的话,确实会让人觉得这个片子更所谓地宏大一点,但他觉得张艺谋已经不愿意拍这些东西了。张艺谋自己也有过解释,“文革”有特别复杂的社會和政治背景,这个作品承担不了方方面面的东西,它好像就是拐到角落去写了两个年轻人的故事而已,我最大限度地保存这记忆的魅力,寻找两位新人干净的脸,通过他们带来那种久远的久违的纯真感。问题是由于电影删除了静秋丰富的内心世界,导致两人的交往更像是一部“富二代泡妞记”,无数的80后90后在网络上好奇,原来长辈们眼里的纯情是这样的。
或者,与其说他想用这段纯爱感动观众,不如说他自己需要被感动和拯救。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爱情,而是中年人们离毫无利益的爱情太久远。导演们身处最灯红酒绿的圈子,哪怕自己深居简出洁身自好,见到的听到的往往也比我们在娱乐八卦里学到的更让人惊讶。张艺谋自奥运会开幕式被奉为国师,似乎战无不胜,其实高处不胜寒,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想要回归到现在这样的一种安静和平淡也属正常。本意可能是想让大家一起“洗尽铅华”,但我们大多数人平时就没怎么装着和端着,看着艺术家刻意卖弄自以为是的甜蜜和纯净,过度美化了那个年代的压抑。
张艺谋多次感叹过,个人在制度面前是渺小的。这句话往往被拿来解读他自《活着》尤其是《英雄》以来创作观的转变,这么多年来其实我们一直在争论,到底是他变了还是时代变了。而在这回的《山楂树之恋》里,他最终放弃了表达他熟悉的内容。
张艺谋曾经是中国文化的符号,如文化学者张颐武所言,“历史在这二十年里选中了这个人,让他来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中国崛起的大命运转化为一种形式。我们发现在这二十年里,这个曾经用卖血来换照相机的摄影爱好者,普通的工人,以他的坚韧和才华,在中国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变成了这个国家的想象力的不可替代的表征。他在以他的作品表现中国梦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这个中国梦的最好的表现。”
可惜的是,早在十年前他就主动放弃了自我,他几乎再也没有拍过一部反映现实的“接地气”的作品。我们原本以为《山楂树之恋》可能带给我们一点惊喜和感动,但最终收获的也只有苍白。他可能真的落伍了,只是我们习惯了顶礼膜拜,还没学会毅然地毫无眷恋地挥手告别。
有句话说得很狠,《山楂树之恋》更像一个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拍的“清新小文艺”MV。淡淡的,纯纯的,有如一朵茉莉花,不加花哨的电影技巧,没有熟悉的画面语言和色调,只是娓娓道来一段男女青年相遇相恋又永别的纯爱故事。但这是张艺谋的电影,沦落到靠字幕而非电影语言来推动剧情发展,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我们只能当面恭维说一句:大导演,您这回又“返璞归真”了,没有野心,也没有人间烟火,比韩剧更纯情。
一部《三枪》差点毁尽了张艺谋自转型商业大片以来仅剩不多的晚节,当时有一幅场景印象特深,张伟平的夫人和记者们聊天,她的大意是张艺谋考进电影学院之前受过太多的苦,现在这点骂声算得了什么呢。还有同行一边摇头,一边不自觉地期待说,张艺谋和张伟平心里明白着呢,这部戏肯定赚大钱,下一部又是文艺片《山楂树之恋》,肯定让大家哭死夸死。
现在,《山楂树之恋》获得的掌声和票房基本成了正比,往常那种骂声越大票房越高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又有人出来说,导演正在筹备的《金陵十三钗》才是真正属于大师的作品。这么说来,《活着》和《十面埋伏》不都是这位大师的作品嘛,只是我们这么一直等啊等啊等,等来的基本都是《十面埋伏》和《活着》越来越远的背影。
张艺谋这些年来接受采访时喜穿红衣,脾气很好,随便二十岁出头的年轻记者们怎么问都不恼,笑眯眯的。他习惯了每部电影上映时都挨批,再加上考上电影学院前过的各种苦日子,入行后又没什么家世背景撑着,完全就从最低的位置一步步地走出来,所以已经习惯在公开场合把自己的位置放得特别低。我们这些采访的人就更不好意思说点重话了。人家自己都不把自己端着,我们又不犯贱,何必非要捧着他上神殿,巴望着他廿年如一日地当旗手呢?
这些年来,多个回合的来来往往让人明白,张艺谋不是天马行空的创造者,他需要好的剧本和编剧;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头顶悬着投资人挂上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年芦苇和余华们成全了他,但后来写字的人可以继续前进,拍戏的人却原地不动甚至大踏步地后退了。他说过,如果日后遇到像《活着》一样的剧本,他还会拍。
所以这回大家期待他,起码《山楂树之恋》的原著小说很被圈内认可,两个情窦初开的青年人,在一个特殊的时代里谈恋爱。张艺谋是在半夜时分,在办公室里读到这个别人送过来的剧本的,四五年前艾米的小说风靡大陆文艺圈时,张艺谋可能正忙着奥运会,无暇他顾,“我之前没看过书。看到剧本最后一幕静秋在老三临终前说的话,我就哭了。这个故事特别纯,特别美好,所以从开始就决定要把它从从容容地拍出来,娓娓道来,不需要哭天抢地,不需要催人泪下,只要让你在看的时候,某一刻心里被触动。我以前的电影会比较强调视觉效果,但这部不需要,希望能弱化一些东西,让它没有太多的炫技。”
所以老谋子这回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了一番,只瞄准了情窦初开和一往情深,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描绘几近吝啬到可怜的地步。编剧顾小白1977年出生,没有对“文革”的亲身经历,但张艺谋本人和现实中的静秋老三是同时代的人,他的父亲曾经是出身于黄埔军校的军官,“文革”时他家是黑五类,地位还不如静秋家,这样的他难道真对《山楂树之恋》原小说里挥之不去的时代压抑熟视无睹吗?
其实老谋子说过,他不喜欢小说里静秋的各种纠结,觉得这种纠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特装,特事儿,老端着”;他也不喜欢小说里老三对于时局的各种超前言论,他说过:“老三所处的湖北省宜昌市,那样一个地方的军区环境长大的孩子,不可能有如此超越那个时代和环境的意识。当时我身边根本没有见过和听过任何这样的人。那个年代之所以单纯,就是因为我们毫不怀疑,单纯地相信,百分之一百地相信。”
顾小白说,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文革”社会背景什么的都放进去的话,确实会让人觉得这个片子更所谓地宏大一点,但他觉得张艺谋已经不愿意拍这些东西了。张艺谋自己也有过解释,“文革”有特别复杂的社會和政治背景,这个作品承担不了方方面面的东西,它好像就是拐到角落去写了两个年轻人的故事而已,我最大限度地保存这记忆的魅力,寻找两位新人干净的脸,通过他们带来那种久远的久违的纯真感。问题是由于电影删除了静秋丰富的内心世界,导致两人的交往更像是一部“富二代泡妞记”,无数的80后90后在网络上好奇,原来长辈们眼里的纯情是这样的。
或者,与其说他想用这段纯爱感动观众,不如说他自己需要被感动和拯救。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爱情,而是中年人们离毫无利益的爱情太久远。导演们身处最灯红酒绿的圈子,哪怕自己深居简出洁身自好,见到的听到的往往也比我们在娱乐八卦里学到的更让人惊讶。张艺谋自奥运会开幕式被奉为国师,似乎战无不胜,其实高处不胜寒,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想要回归到现在这样的一种安静和平淡也属正常。本意可能是想让大家一起“洗尽铅华”,但我们大多数人平时就没怎么装着和端着,看着艺术家刻意卖弄自以为是的甜蜜和纯净,过度美化了那个年代的压抑。
张艺谋多次感叹过,个人在制度面前是渺小的。这句话往往被拿来解读他自《活着》尤其是《英雄》以来创作观的转变,这么多年来其实我们一直在争论,到底是他变了还是时代变了。而在这回的《山楂树之恋》里,他最终放弃了表达他熟悉的内容。
张艺谋曾经是中国文化的符号,如文化学者张颐武所言,“历史在这二十年里选中了这个人,让他来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中国崛起的大命运转化为一种形式。我们发现在这二十年里,这个曾经用卖血来换照相机的摄影爱好者,普通的工人,以他的坚韧和才华,在中国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变成了这个国家的想象力的不可替代的表征。他在以他的作品表现中国梦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这个中国梦的最好的表现。”
可惜的是,早在十年前他就主动放弃了自我,他几乎再也没有拍过一部反映现实的“接地气”的作品。我们原本以为《山楂树之恋》可能带给我们一点惊喜和感动,但最终收获的也只有苍白。他可能真的落伍了,只是我们习惯了顶礼膜拜,还没学会毅然地毫无眷恋地挥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