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技术在历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ory_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布置适量合理的作业,利用作业来提升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难题。而传统的历史作业布置往往是教师课后统一布置,题量大且形式单一,对于“做什么”“怎么做”,学生是没有选择权的,只有接受并按要求完成,致使学生对历史作业感到乏味、厌倦,敷衍应付,尤其一遇到分析题、综合题、探究题,好一点的学生就想翻各类辅导书找寻答案,表现不好的要么随便写几个字应付了事,要么希望老师能直接提供标准答案。这样的作业,对学生有多少效用可想而知。因此,我认为,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在设计历史作业时应该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技术设计新颖多样、学以致用的作业,尽量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一、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充满活力的历史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现实有较大的距离,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生活的影子而感到很茫然,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历史资源,把文字、数据、图像、声音、影像、动画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历史教学营造鲜活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变抽象为具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因而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计作业,能够做到新颖多样,突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有效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分层设计历史作业,体验成功喜悦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师的教学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要从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来把握内容标准的实施。”历史学科每周只有两节课,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多余的时间,一节课短短四十几分钟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经过本人实践发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多梯度、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作业,并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作业可以分为3个层次,A组为基础作业、B组为巩固作业、C组为拓展拔尖作业。后进生做基础作业,可选做巩固作业;中等生做基础作业和巩固作业,可选做拓展拔尖作业;优等生三类作业都要做。比如,学习完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后,按课标要求“了解三次科技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由此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布置了三个层次的作业:A级基础题,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我设计的作业是——完成三次科技革命基本概况图表,主要包括时间、发源地、标志、主要能源、重要科技成果、时代特征;B级巩固题,主要是紧扣当天所学内容巩固新知识点,我设计的作业是——掌握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深层次原因;C级拓展拔尖题,有一定难度,针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我设计的作业是——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从中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或有何启示?学生对照不同梯次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完成任务并当堂积极展示自己的作业,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的题目,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在作业设计中,教师留出学生自主选择作业量度和难度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各取所需,为每个学生创设一个练习、提高、发展的学习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完成历史作业,得到成功体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编演历史剧的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实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演小品、玩游戏、扮演历史人物等类似的作业很感兴趣,因此,在学习中我尽量设计此类作业,例如,学习了《秦的统一》、《丝绸之路的开通》等内容后,为了让学生真正認识历史、感悟历史,我尝试运用“编演历史剧”的作业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扮演历史人物。我让学生分组编演“秦始皇统一六国”、“张骞出使西域”、“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商旅”等历史片段,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使学生在表演中感悟历史。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学生竟然把编演的历史剧搬上了“银幕”,虽然技术有些稚嫩,但学生看到自己和周围的同学都成了“历史人物”、“民族英雄”……那份羡慕、佩服全都化作空前高涨的学习热情——学生们踊跃查找相关历史人物、事件的详细资料,主动要求参演新的历史剧。学生们通过编演历史剧,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与认识,激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自主地探究历史;培養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这样的作业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歌曲的作业,丰富学生视野
  歌曲是学生常见的、比较喜欢的文学艺术形式,在这样的资料中选材,容易拉近学生与历史的亲近感,还能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抗美援朝这一内容时,我为学生播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激越的歌曲一下子就感染了学生。“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他们为什么要跨过鸭绿江”,“他们在朝鲜进行了怎样的战斗”等一系列的问题就顺理成章地被牵引了出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总之,新课改背景之下的作业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衷心希望,通过历史作业的有效性设计,让历史作业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平台,在这里,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释放,智慧得以提升,视野得以丰富,让历史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要在思想品德课堂中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的浓厚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的目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快乐 教学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引入“快乐教学”是完全必要的。在快乐教学课堂中,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
目的:探讨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合并畸形情况,评价超声在永存左上腔静脉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P L S V C产前胎儿超声及产后超声
【摘 要】在西藏小学数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让学生思考操作,从而在实践中去验证,得出可靠的、令人信服的结论。作为传授知识的教育工作者就不要怕麻烦,耐心指导学生做,分小组做,并且达到人人会做。实践活动是学生发展成长的主要途一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
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改革势在必行。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逐步稳固,与普通本科院校规模相当,并正在进行着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型。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制度建设
【摘 要】就目前的教学形势,高中英语是令许多高中生和教师头疼的学科。在中国,它属于第二语言;在高考中,它属于重点科目。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掌握英语,让学生们更接受英语教学,我觉得教师们应该从英语教学方法方面着手。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勤读 勤练 勤写 培养语感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为交际运
垃圾管理是森林公园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着森林公园的发展前景和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武夷山森林公园是福建省的一个省级森林公园,它同样面临着
醒脑静注射液为纯中药复方经科学提取精制的注射液。本文通过对41例中风患者的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显示:醒脑静有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的作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