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宋明以来,中国人向海外移民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特别是闽粤地区传统信仰向外广泛传播的过程。清末民初以来,闽粤地区赴海外勤劳致富的先民,怀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各种方式反哺家乡,建庙、修祠、拓展道路、兴建学校,蔚然成风。石室禅院位于厦门海沧区霞阳村玳瑁山北侧,自后唐创建以来,几经兴废。目前保留较为完好的明清石碑,记录了厦漳地区的发展轨迹,也反映这一地区千百年来与海上丝路密不可分的联系。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mmigration abroad is also a process of spreading Chinese civilization overseas, especially the traditional beliefs of Fujian and Guangdong since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Meanwhile, these industrious and homesick overseas Chinese ancestors became the crucial donors and contributors of the local development in the period of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ROC in particular, also it formed and developed a common practice and culture that increased returns on their ancestral halls, local temples, roads and oldstyle private education schools and modern schools. The Shishi(The Stone House) Temple located in the north side of the Daimao Mountain of Xiayang Village, Haicang District, has witnessed up and downs the development tracks of Xiamen and Zhangzhou from the Late Tang Dynasty. The records of well-preserved stone tablets from Ming and Qing also reflect the close links with Maritime Silk Road over millennia.
关键词Keywords海上丝路 Maritime Silk Road传统文化 traditional culture廈漳 Xiamen and Zhangzhou华侨 overseas Chinese
石室禅院原称石室院,俗称“虎坑岩”,相传早期是武僧居住的九个岩洞之一,后来演变为佛教寺院。厦门海沧石室禅院始建的时间,目前有文字可考且较公认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据清代《漳州府志》《龙溪县志》和《海澄县志》记载,寺院建于“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明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重修”;另一种说法,据寺院保存的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碑记:此院建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
唐朝还是后唐,石室禅院始建时间是个尚未解开的谜团。但从厦漳地区历史,尤其是海沧区域的开发历史来看,唐朝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大约公元726年-756年,当权者“闽侯”发动叛乱,属将陈喜为避内乱,举家乘船到厦门、漳州一带繁衍生息,并逐步将势力扩大到四周。如今厦门乌石浦有一座古墓是“唐侍郎陈俦墓”,仙岳路上曾发掘出唐朝陈元通、汪夫人墓,枋湖下忠村也发现唐代“北薛”薛令之墓,这些是厦门为数不多的唐代古墓。
从海沧发展历史来看,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漳州刚刚置郡,陈元光“乃率众辟地置屯,招来流亡,营农积粟,通商惠工,奏立行台于四境,时巡逻焉。由是北距泉兴,南逾潮惠,西抵汀赣,东接诸岛屿,方数千里,无烽火之惊,号称乐土”(《云霄县志·名宦》),显然这个时期石室禅院就存在的可能性不大。
海沧及附近信仰传统,如慈济大道公信仰始于宋代,其信仰的发源地位于现在漳州的白礁与厦门海沧的青礁。而邻近的泉州妈祖信仰也始于宋代。从厦门开发历史与海沧传统民间信仰发展的历史来看,石室禅院开发与信仰的拓展应该在后唐与宋代时期比较合理。
石室禅院主祭的神灵与“医神”有关,这应该与宋代厦漳地区瘟疫蔓延有很大关系。石室禅院保留治平二年(1065年)的花岗岩构件,如砖瓦、石柱、条石等,说明宋代建石室禅院是有根据的。
与北方不同的是,闽南等区域往往将那些对乡土作出贡献的人士转化为宗教信仰的神灵,这是特殊的文化与宗教传统,而宋代是这种民间信仰催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石室禅院应该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石室禅院在历史上曾几度兴废,仅“皇明石室禅院碑”记载的就有三次。此外清末民初还有过两次较大的重修。
就明代而言,第二次重修后寺院维持的时间相当短暂。目前有关石室禅院的传说中,均提到石室禅院的那一次重建与废弃与戚继光驻军有关,而目前保存在寺院的水槽则是戚继光军队喂马的水槽。但从戚继光个人成长与剿灭倭寇的历史来看,石室禅院明成化年间的那次重修与戚继光无关,而与明隆庆年间的重修时间有重叠。
明代成化到万历年间,地处漳州城东南50里九龙江入海处的月港,因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淤塞后,一跃成为我国东南地区海外贸易中心。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年-1456年),仍是海滨荒野的月港海面开始出现走私商船的身影,明正德、嘉靖年间(公元1506年-1566年)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当时“闽人通番,皆由漳州月港出洋”,且外国商船也“皆往漳州海面地方,私自驻扎”。随着海外贸易的繁荣,明王朝在这里先置靖海馆,再置海澄县,最后设“洋市”,到万历年间,已是盛况空前。 今日的海沧在明代便属于漳州月港影响力辐射的区域,这里海上航运发达,几乎每一个渔村都可以坐船通向主要的海外贸易港口。从明代开始,这里的民众开始向东南亚迁移,其中有海商也有海盗、倭寇。如今海沧东孚镇凤山村凤山社、青龙寨、新垵、文圃山等地保留的抗倭遗址,则证明了当时厦漳地区是当年海丝的重镇,也是抗倭的重要区域。
笔者认为明代石室禅院的兴衰可能与月港兴盛后海沧地区经济商业繁荣有关。海商快速积累财富,使得资助兴建或重修专院、宫庙成为可能。据漳州府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钟山村(现海沧村)修有钟林尾土堡,堡内聚居上百户人家,在当时已然是一处大聚落,相传这里也有宫庙兴建。
当然戚继光会在石室院后山驻军皆因地理位置极为有利,玳瑁山连着蔡尖尾山,在山顶可以看到厦门港的全貌,在山的另一侧驻军,则有利于应对来自海上的海盗与倭寇的骚扰。官军的进驻,人员出入的增加,使供奉医神为主的寺院极有可能获得官方认可,寺院的影响力也自然而然地扩大。戚继光平倭成功后,漳泉地区迎来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使寺院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变成可能。
明清时期寺院面积、规模宏大。置于院内的《皇明石室禅院碑记》,尽管多处字迹已模糊,但仍能从中窥见端倪:“构梵宫,塑雕像,故地可有史、许派衍僧房二十有三。”可为当时僧房之众印证;而“殿构三重,拓僧舍六十有四”,则展示了寺院后来最鼎盛时期的景象。至于寺院当时的资产,碑记上有“赀产三十余石的记载。”由此可见,當时寺院收入之丰。此外,《海澄县志》关于石室禅院上缴国库的金额,也有翔实记载,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46年)起,寺院每年缴交租税120多两,占寺院总收入的60%,可见其经济实力之雄厚。
现在,残存的明代石碑被人为破坏成几截,立在寺院的碑由残石拼接而成,文字缺失严重,无法完整成文,后人描红的字体不甚雅正,一些古汉字可能有误,使得字意难以完整明晰地呈现。但还是能从明代碑文里看到其中几位主要修建或重建者。元明两朝起码有两位住持僧,一位是元朝元统年间的晦庵,一位是明隆庆时期的云轩。
在碑文后方刊载了捐资、出力重修石室禅院的官绅与民间人士,相比清代几乎为霞阳杨姓捐资外,明代有侯官进士儒学训导卓峰立耀,贡生温嘉谟、余鉴,海澄县儒生谢铭、谢绍运,开元寺僧明溢、明幽,以及杨镇邦、杨天迪、曾光述、许如华、马中建、杨世礼、马国章、林梅节、林维、林朝等等,说明当时参与捐助重修之人来自不同姓氏,甚至泉州开元寺的僧人也参与了重建。
到清代,附近的霞阳已发展成大村落,人口明显增加,特别是杨姓族人的崛起,为寺院扩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清代光绪年间的断石碑记载了附近杨姓族人捐款的情形。
其中,槟城霞阳社植德堂公司公捐3500元,仰光杨天爱捐款800元,杨本日日立捐款600元,杨本铝、寿清、欣足各捐400元,杨昭万捐200元,(缺) 芳捐120元,昭道、昭松、昭固、晋富各捐款60元等等,募集了约8000元的巨款,可谓是一次巨大的筹资行动,其中霞阳东南亚华商贡献最大。
据查,马来西亚槟榔屿(槟城)历史上有五大姓氏,他们是槟榔屿早期的五大华侨姓氏家族, 分别为龙山堂邱公司、 石塘谢氏福侯公公司、 霞阳植德堂杨公司、 九龙堂林公司及颍川堂陈公司。 旧时的“公司” 即宗祠组织, 今称血缘姓会馆。 五大姓公司以本头公巷的大伯公庙(福德正神庙)为精神中心, 互为邻里;从乔治市牛干冬街头往南, 沿着美芝街, 形成一个闽南人的团结地带。五大姓具有共同的地缘关系,除了陈公司之外, 邱、 谢、 杨、 林的先民皆来自清代福建漳州府海澄县的三都。
这里的邱是指海沧新垵的邱姓,谢是指海沧石塘村的谢姓,而杨就是捐巨资修石室禅院的霞阳杨氏族人,杨公司以植德堂著名。据相关研究,1881 年远在槟城的邱、谢、杨三个公司组成“三魁堂”,将购置房屋出租的租金,一起汇款回乡以协助组织地方保卫队保护家乡 。至今“三魁堂”依然存在, 每公司轮流管理三年。
据考察,东南亚华侨捐资参与当地庙宇素有传统。海沧青礁慈济宫内,有许多古代碑刻,其中最著名的是宋代杨志的“慈济宫碑”和清康熙时期的“吧国缘主碑”。吧国是指荷兰统治下的巴达维亚,即如今印尼首都雅加达。吧国缘主碑是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东宫重建时,由来自吧国的漳州籍华侨捐建者所立,捐资额达到1153两8钱,除此之外,还有“同议将三都大道公缘银丑寅二年共交银420两”,可以想见,当时旅居印尼的三都(今海沧一带)华侨内心认同青礁祖宫,热心募缘捐献的场景。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mmigration abroad is also a process of spreading Chinese civilization overseas, especially the traditional beliefs of Fujian and Guangdong since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Meanwhile, these industrious and homesick overseas Chinese ancestors became the crucial donors and contributors of the local development in the period of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ROC in particular, also it formed and developed a common practice and culture that increased returns on their ancestral halls, local temples, roads and oldstyle private education schools and modern schools. The Shishi(The Stone House) Temple located in the north side of the Daimao Mountain of Xiayang Village, Haicang District, has witnessed up and downs the development tracks of Xiamen and Zhangzhou from the Late Tang Dynasty. The records of well-preserved stone tablets from Ming and Qing also reflect the close links with Maritime Silk Road over millennia.
关键词Keywords海上丝路 Maritime Silk Road传统文化 traditional culture廈漳 Xiamen and Zhangzhou华侨 overseas Chinese
一、始建于唐朝还是后唐?
石室禅院原称石室院,俗称“虎坑岩”,相传早期是武僧居住的九个岩洞之一,后来演变为佛教寺院。厦门海沧石室禅院始建的时间,目前有文字可考且较公认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据清代《漳州府志》《龙溪县志》和《海澄县志》记载,寺院建于“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明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重修”;另一种说法,据寺院保存的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碑记:此院建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
唐朝还是后唐,石室禅院始建时间是个尚未解开的谜团。但从厦漳地区历史,尤其是海沧区域的开发历史来看,唐朝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大约公元726年-756年,当权者“闽侯”发动叛乱,属将陈喜为避内乱,举家乘船到厦门、漳州一带繁衍生息,并逐步将势力扩大到四周。如今厦门乌石浦有一座古墓是“唐侍郎陈俦墓”,仙岳路上曾发掘出唐朝陈元通、汪夫人墓,枋湖下忠村也发现唐代“北薛”薛令之墓,这些是厦门为数不多的唐代古墓。
从海沧发展历史来看,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漳州刚刚置郡,陈元光“乃率众辟地置屯,招来流亡,营农积粟,通商惠工,奏立行台于四境,时巡逻焉。由是北距泉兴,南逾潮惠,西抵汀赣,东接诸岛屿,方数千里,无烽火之惊,号称乐土”(《云霄县志·名宦》),显然这个时期石室禅院就存在的可能性不大。
海沧及附近信仰传统,如慈济大道公信仰始于宋代,其信仰的发源地位于现在漳州的白礁与厦门海沧的青礁。而邻近的泉州妈祖信仰也始于宋代。从厦门开发历史与海沧传统民间信仰发展的历史来看,石室禅院开发与信仰的拓展应该在后唐与宋代时期比较合理。
石室禅院主祭的神灵与“医神”有关,这应该与宋代厦漳地区瘟疫蔓延有很大关系。石室禅院保留治平二年(1065年)的花岗岩构件,如砖瓦、石柱、条石等,说明宋代建石室禅院是有根据的。
与北方不同的是,闽南等区域往往将那些对乡土作出贡献的人士转化为宗教信仰的神灵,这是特殊的文化与宗教传统,而宋代是这种民间信仰催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石室禅院应该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二、明代石室禅院兴衰与戚继光抗倭
石室禅院在历史上曾几度兴废,仅“皇明石室禅院碑”记载的就有三次。此外清末民初还有过两次较大的重修。
就明代而言,第二次重修后寺院维持的时间相当短暂。目前有关石室禅院的传说中,均提到石室禅院的那一次重建与废弃与戚继光驻军有关,而目前保存在寺院的水槽则是戚继光军队喂马的水槽。但从戚继光个人成长与剿灭倭寇的历史来看,石室禅院明成化年间的那次重修与戚继光无关,而与明隆庆年间的重修时间有重叠。
明代成化到万历年间,地处漳州城东南50里九龙江入海处的月港,因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淤塞后,一跃成为我国东南地区海外贸易中心。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年-1456年),仍是海滨荒野的月港海面开始出现走私商船的身影,明正德、嘉靖年间(公元1506年-1566年)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当时“闽人通番,皆由漳州月港出洋”,且外国商船也“皆往漳州海面地方,私自驻扎”。随着海外贸易的繁荣,明王朝在这里先置靖海馆,再置海澄县,最后设“洋市”,到万历年间,已是盛况空前。 今日的海沧在明代便属于漳州月港影响力辐射的区域,这里海上航运发达,几乎每一个渔村都可以坐船通向主要的海外贸易港口。从明代开始,这里的民众开始向东南亚迁移,其中有海商也有海盗、倭寇。如今海沧东孚镇凤山村凤山社、青龙寨、新垵、文圃山等地保留的抗倭遗址,则证明了当时厦漳地区是当年海丝的重镇,也是抗倭的重要区域。
笔者认为明代石室禅院的兴衰可能与月港兴盛后海沧地区经济商业繁荣有关。海商快速积累财富,使得资助兴建或重修专院、宫庙成为可能。据漳州府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钟山村(现海沧村)修有钟林尾土堡,堡内聚居上百户人家,在当时已然是一处大聚落,相传这里也有宫庙兴建。
当然戚继光会在石室院后山驻军皆因地理位置极为有利,玳瑁山连着蔡尖尾山,在山顶可以看到厦门港的全貌,在山的另一侧驻军,则有利于应对来自海上的海盗与倭寇的骚扰。官军的进驻,人员出入的增加,使供奉医神为主的寺院极有可能获得官方认可,寺院的影响力也自然而然地扩大。戚继光平倭成功后,漳泉地区迎来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使寺院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变成可能。
三、元明时期谁修建或者重修了寺院?
明清时期寺院面积、规模宏大。置于院内的《皇明石室禅院碑记》,尽管多处字迹已模糊,但仍能从中窥见端倪:“构梵宫,塑雕像,故地可有史、许派衍僧房二十有三。”可为当时僧房之众印证;而“殿构三重,拓僧舍六十有四”,则展示了寺院后来最鼎盛时期的景象。至于寺院当时的资产,碑记上有“赀产三十余石的记载。”由此可见,當时寺院收入之丰。此外,《海澄县志》关于石室禅院上缴国库的金额,也有翔实记载,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46年)起,寺院每年缴交租税120多两,占寺院总收入的60%,可见其经济实力之雄厚。
现在,残存的明代石碑被人为破坏成几截,立在寺院的碑由残石拼接而成,文字缺失严重,无法完整成文,后人描红的字体不甚雅正,一些古汉字可能有误,使得字意难以完整明晰地呈现。但还是能从明代碑文里看到其中几位主要修建或重建者。元明两朝起码有两位住持僧,一位是元朝元统年间的晦庵,一位是明隆庆时期的云轩。
在碑文后方刊载了捐资、出力重修石室禅院的官绅与民间人士,相比清代几乎为霞阳杨姓捐资外,明代有侯官进士儒学训导卓峰立耀,贡生温嘉谟、余鉴,海澄县儒生谢铭、谢绍运,开元寺僧明溢、明幽,以及杨镇邦、杨天迪、曾光述、许如华、马中建、杨世礼、马国章、林梅节、林维、林朝等等,说明当时参与捐助重修之人来自不同姓氏,甚至泉州开元寺的僧人也参与了重建。
四、华侨捐资促使了寺院再度兴盛
到清代,附近的霞阳已发展成大村落,人口明显增加,特别是杨姓族人的崛起,为寺院扩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清代光绪年间的断石碑记载了附近杨姓族人捐款的情形。
其中,槟城霞阳社植德堂公司公捐3500元,仰光杨天爱捐款800元,杨本日日立捐款600元,杨本铝、寿清、欣足各捐400元,杨昭万捐200元,(缺) 芳捐120元,昭道、昭松、昭固、晋富各捐款60元等等,募集了约8000元的巨款,可谓是一次巨大的筹资行动,其中霞阳东南亚华商贡献最大。
据查,马来西亚槟榔屿(槟城)历史上有五大姓氏,他们是槟榔屿早期的五大华侨姓氏家族, 分别为龙山堂邱公司、 石塘谢氏福侯公公司、 霞阳植德堂杨公司、 九龙堂林公司及颍川堂陈公司。 旧时的“公司” 即宗祠组织, 今称血缘姓会馆。 五大姓公司以本头公巷的大伯公庙(福德正神庙)为精神中心, 互为邻里;从乔治市牛干冬街头往南, 沿着美芝街, 形成一个闽南人的团结地带。五大姓具有共同的地缘关系,除了陈公司之外, 邱、 谢、 杨、 林的先民皆来自清代福建漳州府海澄县的三都。
这里的邱是指海沧新垵的邱姓,谢是指海沧石塘村的谢姓,而杨就是捐巨资修石室禅院的霞阳杨氏族人,杨公司以植德堂著名。据相关研究,1881 年远在槟城的邱、谢、杨三个公司组成“三魁堂”,将购置房屋出租的租金,一起汇款回乡以协助组织地方保卫队保护家乡 。至今“三魁堂”依然存在, 每公司轮流管理三年。
据考察,东南亚华侨捐资参与当地庙宇素有传统。海沧青礁慈济宫内,有许多古代碑刻,其中最著名的是宋代杨志的“慈济宫碑”和清康熙时期的“吧国缘主碑”。吧国是指荷兰统治下的巴达维亚,即如今印尼首都雅加达。吧国缘主碑是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东宫重建时,由来自吧国的漳州籍华侨捐建者所立,捐资额达到1153两8钱,除此之外,还有“同议将三都大道公缘银丑寅二年共交银420两”,可以想见,当时旅居印尼的三都(今海沧一带)华侨内心认同青礁祖宫,热心募缘捐献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