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充分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结合各学科特点,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随着国家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计划的逐步实施,一些以前只有城市学校拥有的电脑设备也逐渐飞入农村中小学,使农村中小学初步形成信息化的教学环境。硬件条件改善后,如何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手段,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是广大农村一线教师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为此,我们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展了全县范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赛。通过本次大赛的举行,我县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从中也暴露出较多问题。本文试就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细微之处进行罗列,归纳成八个需遵守的原则,以期能给广大农村偏远地区教师以一些启示。
一、情景性原则
本原则是指呈现课题的画面、音乐等要与本节课的主题相关。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情景,是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以此为目标的教学媒体需要能够帮助学习者创造出一种特定的环境,这种环境可能是视觉的,也可能是听觉的。在上课前,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的相关图片、文字及相关背景音乐,既能使学生明白这节课要上的内容,又能通过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使学生因课间打闹而产生的躁动的心情安静下来,以便顺利进入这节课教学情景。如一位历史教师在教学“三国鼎立”一节时,通过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将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历史氛围中,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欲望。
二、协调一致、主次分明原则
本原则是指课件中的文字字体的类型、大小、色彩要协调、美观,所选取的模板在背景与对象对比上要有明显的反差,即要突出重点。如一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生字教学时,要求学生指出大屏幕上课文中不熟悉的生字,学生说出的生字,教师通过点击后,该字立即变成醒目的红色,然后通过超链接将每个生字放大进行书写教学,媒体逐步演示,学生集体在下面书写。这样学生在每次认读、跟读的过程中都会对本课的生字产生无意注意,逐步加深印象,变陌生为熟悉,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
三、联系生活原则
本原则是指课件中所选取的相关图片应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关,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用小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用初高中生喜欢的体育、影视明星,用学生家乡的名胜、名人、用学生向往的名校,用当地的民俗、民风、民调等都比教师用什么华丽的语言描述来得生动、形象、有效,使学生乐于接受,让学生过目难忘。如一英语教师在教授《What's your favourite person?》一课,展示时下人气鼎盛的超女形象时,下面的学生立刻发出尖叫声,表现出无比的兴奋。这节课师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题互动练习之中,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四、拓展性原则
本原则是指运用多媒体所具有的优势提供所学主题的相关图片、音乐、文字或相关网站的网址,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一英语教师在教授《What should I do?》一课时,在学生掌握“If…,we should do…”句型后,教师适时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所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拓展。首先多媒体展示房屋失火的画面,教师问:“If you see this situation,what should you do?”学生自然想到要拨打电话119。接下来依次展示街头打架的画面、交通事故的画面、外出旅游问天气的画面,让学生知道要分别拨打电话110、122、121,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生活必备常识。接着多媒体展示在公共汽车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站在车上,而一群年轻学生却心安理得地坐在那儿的画面,教师问:“If you are in the bus,what should you do?”让学生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再接着用多媒体展示西部地区学校及学生的穷苦画面,让学生讨论如何以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们,以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所有这些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学习内容,而且适时地进行了相关的德育渗透,升华了课文的主题。
五、学科渗透原则
本原则是指在所教学科的同时能与相关学科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发挥出最佳教学效果。如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时,为加强书写技能,安排学生抄写这篇古诗。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本当是很苦的事情,但在学生抄写古诗的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同时播放古诗相关内容的背景音乐,学生就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任务,也就不感到抄写是很苦的活了,就很好地把语文与音乐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一英语教师在教授完一单元后,布置一篇该单元主题的作文,让学生运用美术设计的要求,将作文、主题画面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又锻炼了学生的绘画、书写技能,通过投影展示,在同学们一阵阵赞赏的掌声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六、娱乐性原则
本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游戏,寓教学内容于游戏娱乐之中。这样既能调节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一英语教师在复习水果、动物、服装一类的词语时用多媒体由点到面逐步呈现画面,在画面逐步显现的同时,教师快速问:“What’s this? Can you guess?”学生踊跃进行抢答。检测结果表明,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七、适时适度原则
适时就是在媒体最能奏效的时候运用。比如微观、陌生、动态的事物,抽象、复杂的概念及原理,这些用语言表述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学习内容,可适时运用多媒体进行剖析、解释,另外需要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的教学环节,也要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适度,就是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媒体运用得越多越好。频繁地、不断地交替变换使用媒体,一方面可能喧宾夺主,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最终导致多媒体不仅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成为干扰主体学习的另外一种刺激。
八、最优化原则
本原则是指在设计教学媒体与教学目标、内容及过程的整合时,要找准最佳作用点及最佳作用时机,从而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效果。最佳作用点主要是指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最适合发挥教学媒体优势的地方。在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强化、情景的渲染、动机的激发等方面都是最佳作用点。如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月光曲》课文时,先让学生闭着眼睛聆听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曲》,接着在媒体再次播放该曲的同时,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在教师时而轻缓、时而高亢的语调中,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主人翁的情感变化过程,又能借助教师朗诵课文的语气、语调来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意境,进而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最佳作用时机则要以学生学习心理机制为依据,如在学生困惑的时候、疲劳的时候、注意力分散的时候、学习兴趣索然的时候,都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来。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都要考虑到。如果解决了两者的配合问题,就能在教学中取得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241300安徽省南陵县教育局教研室)
一、情景性原则
本原则是指呈现课题的画面、音乐等要与本节课的主题相关。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情景,是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以此为目标的教学媒体需要能够帮助学习者创造出一种特定的环境,这种环境可能是视觉的,也可能是听觉的。在上课前,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的相关图片、文字及相关背景音乐,既能使学生明白这节课要上的内容,又能通过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使学生因课间打闹而产生的躁动的心情安静下来,以便顺利进入这节课教学情景。如一位历史教师在教学“三国鼎立”一节时,通过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将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历史氛围中,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欲望。
二、协调一致、主次分明原则
本原则是指课件中的文字字体的类型、大小、色彩要协调、美观,所选取的模板在背景与对象对比上要有明显的反差,即要突出重点。如一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生字教学时,要求学生指出大屏幕上课文中不熟悉的生字,学生说出的生字,教师通过点击后,该字立即变成醒目的红色,然后通过超链接将每个生字放大进行书写教学,媒体逐步演示,学生集体在下面书写。这样学生在每次认读、跟读的过程中都会对本课的生字产生无意注意,逐步加深印象,变陌生为熟悉,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
三、联系生活原则
本原则是指课件中所选取的相关图片应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关,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用小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用初高中生喜欢的体育、影视明星,用学生家乡的名胜、名人、用学生向往的名校,用当地的民俗、民风、民调等都比教师用什么华丽的语言描述来得生动、形象、有效,使学生乐于接受,让学生过目难忘。如一英语教师在教授《What's your favourite person?》一课,展示时下人气鼎盛的超女形象时,下面的学生立刻发出尖叫声,表现出无比的兴奋。这节课师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题互动练习之中,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四、拓展性原则
本原则是指运用多媒体所具有的优势提供所学主题的相关图片、音乐、文字或相关网站的网址,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一英语教师在教授《What should I do?》一课时,在学生掌握“If…,we should do…”句型后,教师适时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所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拓展。首先多媒体展示房屋失火的画面,教师问:“If you see this situation,what should you do?”学生自然想到要拨打电话119。接下来依次展示街头打架的画面、交通事故的画面、外出旅游问天气的画面,让学生知道要分别拨打电话110、122、121,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生活必备常识。接着多媒体展示在公共汽车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站在车上,而一群年轻学生却心安理得地坐在那儿的画面,教师问:“If you are in the bus,what should you do?”让学生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再接着用多媒体展示西部地区学校及学生的穷苦画面,让学生讨论如何以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们,以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所有这些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学习内容,而且适时地进行了相关的德育渗透,升华了课文的主题。
五、学科渗透原则
本原则是指在所教学科的同时能与相关学科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发挥出最佳教学效果。如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时,为加强书写技能,安排学生抄写这篇古诗。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本当是很苦的事情,但在学生抄写古诗的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同时播放古诗相关内容的背景音乐,学生就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任务,也就不感到抄写是很苦的活了,就很好地把语文与音乐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一英语教师在教授完一单元后,布置一篇该单元主题的作文,让学生运用美术设计的要求,将作文、主题画面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又锻炼了学生的绘画、书写技能,通过投影展示,在同学们一阵阵赞赏的掌声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六、娱乐性原则
本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游戏,寓教学内容于游戏娱乐之中。这样既能调节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一英语教师在复习水果、动物、服装一类的词语时用多媒体由点到面逐步呈现画面,在画面逐步显现的同时,教师快速问:“What’s this? Can you guess?”学生踊跃进行抢答。检测结果表明,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七、适时适度原则
适时就是在媒体最能奏效的时候运用。比如微观、陌生、动态的事物,抽象、复杂的概念及原理,这些用语言表述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学习内容,可适时运用多媒体进行剖析、解释,另外需要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的教学环节,也要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适度,就是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媒体运用得越多越好。频繁地、不断地交替变换使用媒体,一方面可能喧宾夺主,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最终导致多媒体不仅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成为干扰主体学习的另外一种刺激。
八、最优化原则
本原则是指在设计教学媒体与教学目标、内容及过程的整合时,要找准最佳作用点及最佳作用时机,从而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效果。最佳作用点主要是指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最适合发挥教学媒体优势的地方。在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强化、情景的渲染、动机的激发等方面都是最佳作用点。如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月光曲》课文时,先让学生闭着眼睛聆听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曲》,接着在媒体再次播放该曲的同时,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在教师时而轻缓、时而高亢的语调中,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主人翁的情感变化过程,又能借助教师朗诵课文的语气、语调来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意境,进而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最佳作用时机则要以学生学习心理机制为依据,如在学生困惑的时候、疲劳的时候、注意力分散的时候、学习兴趣索然的时候,都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来。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都要考虑到。如果解决了两者的配合问题,就能在教学中取得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241300安徽省南陵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