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杜尔冷眼看电影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an814606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供职于影视艺术的科系,但我不是电影史论的专业出身。尽管不是电影史论的专业出身,手边这本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却是早在十来年前就买到手来读了。当时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读传播学的本科,毛峰老师主讲“媒介通论”,重点放在电影上。那时候,电影光碟正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流行。
  这种在今天已经近乎消失了的介质,让刚刚离开中学校园的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不仅是一个光影的世界,也是一个人道主义的世界。
  我正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切入影像艺术研究的。我所接受的萨杜尔,更多偏向于哲学和美学的视角,读过《世界电影史》的人,大概会对我的这番说辞感到讶异,因为充盈于这部书中的全然是电影史实,确实很难从中看到什么哲学与美学。事实上,以文艺美学出身的我来读萨杜尔,正如萨杜尔本人来写电影史一样,都免不了一个外行的跨学科视角。正是这种视角,成就了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迄今仍为电影史论领域的经典之作——尽管读者寥寥。我甚至在豆瓣上看到有这样的评论:这本书没什么实在价值,所以我没从学校图书馆里偷出来。这句话让我忍俊不禁,笑出声来。这其实是一个悖论:一个外行写出了当时最内行的著作,而这本最内行的著作,如今又成了某些内行人眼中的鸡肋。
  把电影史当作中古史那样来写作
  从专业背景来说,萨杜尔应该算是一个文艺记者,他没有导演经验,也缺乏电影理论的训练。因此,比他小十岁的亨利·朗格卢瓦在给《世界电影史》写的序中,都不免要揶揄他一句:“(萨杜尔)的力量和他作为史家的特点,恰恰来自他对电影的一无所知。”在我看来,如果我们不把电影文本视为一种狭隘的光影操控术,将其与诞生它的那个时代联系起来思考,我们就会承认,尽管萨杜尔也许真的是对电影“一无所知”——这是指他没有参加过具体的电影拍摄、放映等实务性工作;但萨杜尔对电影自产生(19世纪末)到其本人逝世前的那段时代及其时代精神,却有着深切的认识,这点在其著作《世界电影史》中有清晰的体现。其著作一方面建立在萨杜尔自身坚定的民族立场与价值取向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深切地扎根于他的专业研究之中。二者结合,使这本书实现一种学术上的突破。换句话说,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是在宏大的研究立场与细微的史料爬梳两个层面上展现出其学术意义来的。不过,这种带有事后归纳意味的评价,不易切中作者的初衷。
  据我所知,萨杜尔是法国共产党员,他大学时学习法律,参加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文学活动,24岁加入法国共产党,此后一生都致力于法国的民族运动,同时对第三世界的文艺情有独钟。就专业研究的角度来说,虽然萨杜尔直到31岁才开始真正接触电影圈,但他始终把电影当作毕生的事业来经营。
  1935年,萨杜尔任法国《瞭望》周刊电影栏目主编,但很快法国就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突如其来的时代巨变,为他一贯的民族立场和专业研究之结合提供了非常好的时代语境。所谓“江山不幸诗家幸”、“悲愤出诗人”,在战争中,萨杜尔充分发挥了知识分子的作用,以电影研究和评论,与德国法西斯进行了顽强的抗争。
  尽管如此,《世界电影史》仍是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充满了史料的辨析和事实的梳理。依旧是亨利·朗格卢瓦在其“序”中说的话:“正是这种萨杜尔自己也完全意识到的无知,迫使他把电影史当作中古史那样来写作,迫使他多年来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追本溯源,广泛搜集原始材料,使用一种卓有成效的资料考证方法。”确实,就研究而言,《世界电影史》展示了充分的史家学术责任感。相关资料中记载,每当萨杜尔感到史实不足,无法判断之时,他宁可中途搁笔。相信对他而言,他一直以历史家的要求,而不是以日常影评家的眼光来重新观看影片,重新思考对作品的看法。这种一丝不苟的做法,萨杜尔一直信守不渝,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还在不断要求亨利·朗格卢瓦给他放映影片。
  由此可见,《世界电影史》寓深厚的社会关怀于深刻的学术使命之中,这样的研究范式,恰是今天的电影史论学生所需要加以反复体味和学习的。
  电影需要眼热心冷
  读了很多遍之后,我实事求是地讲,作为学术著作的《世界电影史》并不好看。若是外行读者从“观影指南”的角度来衡量这本书,你很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毕竟,书中所涉的大部分电影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世殊时异,情随事迁,少有人会愿意再来看一部黑白电影,更不用说无声电影了。在电影学界内部人士看来,萨杜尔死后的20世纪70~90年代正是欧美当代电影风起云涌之时,而这本到1960年代就戛然而止的书显然跟不上时代;更不用说萨杜尔明显的共产主义倾向和左翼立场,与当前电影这个庞大、跨国、甚嚣尘上的娱乐工业是多么格格不入。那么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先提一个小花边,据说萨杜尔不吸烟,却喜欢经常拿一个不装烟丝的烟斗在手,并不时地含在嘴角。我认为这种“装”的行为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表演性和视觉感。他仿佛是在讥讽一个时代——不说二战时法国的投降及其所带来文化上的屈辱,就连战后的欧洲,尤其法国,也早已成为美国电影的倾销场所。萨杜尔的“装”,其背后大概也隐藏着不少无奈,无论是德国占领时期给法国带来的民族创伤,还是美国文化强势入侵所形成的文化危机,都让他不得不标举“法兰西银幕”,对电影作为艺术和反思社会现实的媒介属性加以再次认定与重新分析。
  萨杜尔在书中明确提出,“把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来研究它的历史,如果不涉及它的企业方面,那是不可能的,而这种企业又是与整个社会、社会的经济和技术状况分不开的。”但他的著作中又一直强调用纯粹艺术的标准来衡量电影产品。他对好莱坞工业不以为然。
  他一针见血地分析:“好莱坞在成为国际上的强大势力以后,它设置的题材也变成国际化了。在它最卖座的无声片中,以美国为背景的为数很少。”虽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这样的论断依然可以为今天中国文化安全、文化折扣,警惕文化霸权、文化帝国主义,倡导民族电影,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等话题提供极为有利的启发。再如,萨杜尔深刻地指出,“在法国电影极感荒凉的年月里,一部电影只要描写得略微真实,出现几个儿童的面孔,或是接触到一些日常生活,就足以成为一部杰作。可是人们时常做不到这点。”这不但有法国电影在20世纪30~40年代的起伏之慨叹,也有对电影作为艺术和媒介关注日常生活的期许。   因而,在电影产业日进斗金,新片令人目不暇接的今日之中国,虽然认真读萨杜尔的电影爱好者,真的不多了。但我恰以为,越是在电影轰轰烈烈的时代,越需要对电影的冷静旁观与思考;越是在大家对媒体融合、影视“互联网 ”、IP转化与孵化等话题趋之若鹜的时候,就越需要电影史的沉寂与反省——眼热心冷。
  用萨杜尔式的眼睛来看电影
  这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火热,华语电影研究也十分流行。究其原因,仍是源自军事的一种区域研究思路在起主导作用,诚如论者所言:“在中国以外的地区,特别是美国,华语电影更被视为认识中国的有效工具。”但是,电影史学的研究却未见有如萨杜尔一般气贯长虹的著作。且不说以往作为艺术的电影在20世纪末曾引发的后殖民、现代性、性别研究、精神分析和符号学等诸多理论视角,而今已被政策研究、市场营销、媒体融合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所“震慑”,就是传统电影史论领域,也大多只止于或喜于史料爬梳与挖掘。像萨杜尔这种既有专业意识,又有价值立场,还能够放眼世界,总括全球的研究几乎没有。
  当然可以说一代人有一代人之学问,可以说今天的世界电影汗牛充栋,远不是半个多世纪前那么简单;甚至还可以指责说萨杜尔这种“放眼世界”是在其左翼的共产主义信仰影响之下而产生的,未始没有偏见和忽视。但是,在我看来,无论从艺术和媒介的本源出发,还是在价值立场上站住了脚跟的电影研究,却从来都是必要的。
  很难想象如今的学者会花费近30年的时间来写一部大部头著作,其间还有不少时光是在与地下斗争的间歇赶出的。那时候的萨杜尔,无论是行军,还是在逃难,都会背着装满了电影文献的大背包。他的理想与事业、学术与人生竟可以如此合二为一。这,难道对今天热衷于“红包影评”、热衷于融资创投,甚至热衷于喷、拍、吐槽、围攻、谩骂和绯闻八卦的所谓“电影研究者”,没有一点震撼吗?
  萨杜尔确已逝去,甚至作为符号的“萨杜尔”也已经是上个时代的叙事了。1956年,他携夫人来华访问,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里,他看到法共中央委员瓦杨·古久里1933年在上海参加远东反战会议的照片时,兴奋得几乎跳了起来。萨杜尔说:“现在,瓦杨·古久里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历史又过去了半个世纪,仅就电影来说,萨杜尔的愿望实现了吗?恐怕没有。好浪漫又爱革命的法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懂得作为艺术与媒介的电影的民族。我们也时常期盼,中国能出现法国一般的艺术院线,使电影真正从市场迈向“中国梦”,从商业繁荣走入艺术民主,进而融入世界电影史中。而要做到这一点,恐怕仅仅鼓吹地域思维、媒介融合,仅仅盯着票房与银幕数,是不够的。用萨杜尔式的“眼睛”来看电影,来重新反思作为艺术与媒介(而非仅娱乐商品)的电影,仍是必要且迫切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重读“萨杜尔”,不是《世界电影史》,而是其精神。那些“拿着奥斯卡历年获奖影片列表到各淘碟店里去翻腾”的时光所教给我的,我也希望能传达给后来“擅长从网络海量信息中找寻电影”的你们。
  责任编辑:刁雅琴
其他文献
本刊记者阅读了教育部直属的75所高校于2017年年初发布的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后,发现有24所高校给出了具体的留学国家和地区的数据,18所高校给出了具体的留学高校名称。让我们看看师哥师姐留学都选择了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哪些大学吧。  毫无意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成为了学生留学人数最多的三个国家。在这前20名国家中,我们不难理解为何选择的学生人数众多。除了这20名国家外,还有一些冷门的国家,每
数据是冰冷的。但数据之下反映的潮流与趋势,往往能精准验证我们生活的喜乐哀愁。2017年北京的幼儿入园需求再次达到一个高峰!连续5年的跟踪调查数据,清晰揭示了一系列幼儿园事件后社会舆论爆炸的必然。而师资短缺,未来几年将是每个年轻家庭必须面对的事实。怎么办?这个时代之问,不应该也决不能是靠口水、靠责备来解决。每个人,身在其中,其实共克时艰的责任也在其中。社会要向上,人人必须用心去浇灌。  2017年新
1960年代,欧洲国家逐步建立起临终关怀医院和临终关怀病房,这可以说是医学发展及社会文明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这被视为中国临终关怀兴起的标志。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推进和西方以医院为中心不同,是一种以科研机构学术活动推动的模式。  死亡和死亡学研究不只是医学和生理上的问题,也是人们如何看待死亡这件事的社会问题。美国作家德斯佩尔德和斯特里克兰编著的《最后的舞
一个来自湖南的小伙子,学习成绩非常好。  他通过了当时最难的人才选拔考试,成了当朝政府的一名差使。他似乎一睁眼就能想象到自己未来的几十年是什么样子,然而,经历苦闷青春的历练后,历史清晰地记住了这个人,他叫曾国藩。由其所创建的湘军,成了中国近代军阀的鼻祖。  湘军手下有两员干将。一个叫李鸿章,一个叫左宗棠。李鸿章就是曾国藩的复刻版。左宗棠却是个少数派,他考不上进士,三十多岁还在湖南乡下种地。但是他有
这个春天,世界在疫苗的加持之下见到了走出新冠肺炎阴霾的希望,民航运营也逐步恢复。许多国家飞往中国的航线已趋于稳定,但就意大利而言,却比去年更加艰难了。想要回家,支付机票钱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能熟练研读和分析中国各驻外使馆及各国政府政策,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2020年底,意大利到中国的唯一一条航线由意大利NEOS航空承担,航班运力不仅远远低于邻近的法国、德国、西班牙,也难望荷兰、比利时、芬兰等小国之
战疫打响  在等待考研出分这期间,有关“2020考研”的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研友们一边在网络上倾诉着自己的忐忑不安,一边感叹着2020考研人真是太难了。而我每天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浏览器,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北京理工大学官网,查看有无最新消息。由于结果未知,下一步行动的具体安排也无从做起。后来,我设想了种种可能的后果,如果初试成绩不佳,我也不愿意选择调剂其他学校,大概率会选择再战
杨遵仪教授:开辟中国地层古生物学  杨遵仪教授出生于1908年,先后求学于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和清华大学。1939年,他从耶鲁大学毕业,回国任教于北京地质学院。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和清华大学地学系等合并成立了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北京地质学院。杨遵仪是北京地质学院的建院负责人之一, 1960年他与同事们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层古生物学专业”。50年代后半期,杨遵仪参加祁连山地质科考
这是“一带一路”文化基因的探访之旅。  2017年9月,9位考古美术专业的硕博士一起组成乌兹别克考古美术考察团,从北向南穿越数个崇山峻岭,沿着古代玄奘的巡礼路线,抵达阿富汗和乌兹别克边境,对乌兹别克的从希腊化时期到伊斯兰帖木儿王朝的一系列古代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  胡地遗迹——中亚庞贝古城  以古代中亚现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地区为本处据点的伊朗系民族,在唐代活跃在欧亚大陆东西贸易的交通干线上,从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征程中,数据造假、一稿多投、买卖论文、剽窃他人成果的行为,成了这一进程的绊脚石。踢开绊脚石就要践行正确的科研态度和方法。诚信调研:写综述不是做“裁缝”  许多科研小白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便是文献综述。在正式着手实验之前,对目标领域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深刻的分析是“重头戏”。这一过程中,诚信体现在客观、真实地评述他人成果,不是做摘抄,也不能只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成果,而是全面而有依据地梳
2016年夏季,我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移民小镇做教育实习。一天课间,一个名叫Ashley的四年级女孩突然凑到我耳边问:“Yuan, I heard that people are dying from high fever and vomiting in China, is that true?”(苑,我听说中国有人因高烧而死、呕吐而亡,这是真的吗?)我惊讶不已,急忙和她解释中国现在并没有这样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