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字教学的创新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对小学识字教学进行创新,就是改变原来枯燥、抽象、不容易识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汉子规律,培养创新能力,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以及旺盛的求知欲。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识字;教学实践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量的多少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学习。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要尽早让小学生认字,以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要想让孩子掌握更多的识字量,使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识字,识字的形式应多种多样,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一、快乐游戏法
  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它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使他们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在紧张、活泼、愉快中获取知识,极大地满足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
  对小学识字教学的创新,可以采用多种游戏,比如猜猜猜、送字回家、带头饰表演识字、组合生字、抓特务、叫字排队、互助接龙赛、开火车识字、读文找字、找找朋友、选难认字、邮差送信等等,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自主参与法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改革旧的传统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现有的教育中,学生获得意义的过程时间较长,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呈现局部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真正完全投入其中。事实上,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最丰富的来源,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意义的感悟。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发展过程是‘胚胎式’的。这时候,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意义单体’,他们对材料意义的感悟有着相对完整性。传统的离开意义单体的教学,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只能调动儿童的部分精力。”
  在小学语文创新识字教学中,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开展的所有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的自主探究而展开,真正让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提高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三、竞赛激励法
  由于儿童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争强好胜,自尊心强,因此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善于激励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心理效应,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肯定和表扬,激发他们愉快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奋力向上,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
  引入竞争机制,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比赛,当场评分,分出胜负。比如,“小兔跳高”、“我最棒”“谁的红花多”等等。把每个小组的后进生定为“识字代表”,以开火车的形式比赛读识字卡片,他们为了能为本组争得荣誉,表现的积极努力,不但克服学习困难,还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比如,在学习“树”、“林”、“棉”、“村”等这些生字的时候,看哪个同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认识的生字最多,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在学习“眼、嘴、耳、眉、鼻、头、脖、手、腿、脚”等字时,学生按照老师出示的卡片做动作,然后再让学生像接力赛跑一样,把手中的卡片贴到黑板上贴图旁相应的位置。看哪种小组最快完成任务,就把小红花奖励给他,在激励的竞争中,学生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印象深刻。
  四、尽早阅读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学生能尽早形成阅读能力,对他们的理解能力越有帮助,学生的自学能力越强。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其学习效率,真正缓解学生压力,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要尽早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
  儿童阅读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主动发展的保障。为此,应大力发展让学生尽早阅读,开展有意义的语文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强调学生会念、会朗读,便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不要求学生会背写的情况下,学生很快就能做到会认、会读、并能顺利朗读课文。
  五、多媒体电教法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突破重难点,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没有压力。同时多媒体信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注意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只能持续15分钟,要想让注意力能持续更长的时间,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形象、直观的现代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是“教育面向未来”的有效手段之一。
  六、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但是识字只依靠教材是不行的,因为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虽然我们掌握的汉字大都来自课本,但是很多生字的多义性,在课本上是体现不出来的。因此,要把识字教学进行延伸,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比如,大街上的广告牌、儿童读物、报刊等都是很好的识字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把认识的生字剪下来、贴在小册子上,并配上相关的图画,那么一本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就制作好了。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创新的过程,因为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动脑、动手、整理、编排。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实践,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热情探索的热土。
  总之,识字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那么,哪一种教学方法最有效,最适合学生呢?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还需要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胆创新和不断尝试。不过应坚持这一点,就是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与时俱进,注意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从而不断提高识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位武.创科学有效方法促学生愿学乐学——提高海南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新教育,2013(12):30-31.
  [2]王启莲.快乐识字,让PTSA测试更精彩!——浅谈语文识字教学的探索[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5(23):37.
  [3]李芳华.多媒体——想说爱你不容易——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和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3(12):95-96.
  [4]张冬秀.寻找规律富于创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识字教学之我见[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2(4):83.
  [5]沈海燕.“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浅谈识字教学和创新教育[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8):2.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方法;能力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
写作文是许多学生的烦恼。总觉得“心有千言,下笔无一字”,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的前提是培养良好的兴趣。“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的过程,是一种把看清楚、想清楚的东西写清楚的能力。  一、在阅读中培养兴趣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指出: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所以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教师要采取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计算能力逐步提高。  关键词:数学;计算能力;探析  良好的计
摘 要:听课、评课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每一位教师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的、完善数学教学思想、形成数学教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教师如何明确听课评课的功能,了解并掌握听课的基本方法,有的放矢的进行听课。并积极思考,将本节课的优点不足和自己的困惑和大家分享,加速大家数学教学的成长。对于听课的误区,我们要防微杜渐,以免给自己的教育教学成长造成困扰和
摘 要:高中化学的教育工作要得到良好的收效,就需要站在体制化的角度分析,了解生活动态,反思和总结自身,使教学向生活化的方向偏移,甚至是在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与育人导向问题上深入探究。本文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的设计目的,论述了采用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对生活化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高中化学的教学要想实现生活化,需要加强研究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对教育
摘 要:作业批改的艺术主要表现在灵活性和多样性这两方面,其主要方法有:采用期待的评语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学会给作业“变脸”,作业本上可画上一张灿烂的笑脸,竖立起的大拇指,一面小红旗等;作业批改方式要多样化,有面批,自批,学生间的相互批改等。  关键词:重视;灵活;多样  批改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
摘 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习中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状况,还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较少,使得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较为欠缺!如何改善这一状况,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当前亟需考虑的
摘 要: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体育,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不仅能为学生的身体提供一个健康的保证,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感悟人生深刻的哲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被动学习和机械性学习的不利局面,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实践中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从而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学习;模式;高中体育;课堂;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过度地使用自然资源,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越来越差,人们对此也开始重视起来,在对中学生的教育中,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将环境教育带到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根本上加强人们对环境的重视态度。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无节制地向地球索取资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保护环境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弘扬民族精神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也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推动了人们对有声语言的认识,从有声语言里感受文化底蕴,获得美感的享受。让青少年学生和各行业群众通过亲身体验参与诵读经典、书写经典、讲解经典活动,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提升语言文化水平和公民素质,挖掘与诠释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用雅言传承文明,用经典浸润人生,加深青少年和全体公民对祖国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