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对小学识字教学进行创新,就是改变原来枯燥、抽象、不容易识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汉子规律,培养创新能力,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以及旺盛的求知欲。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识字;教学实践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量的多少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学习。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要尽早让小学生认字,以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要想让孩子掌握更多的识字量,使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识字,识字的形式应多种多样,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一、快乐游戏法
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它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使他们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在紧张、活泼、愉快中获取知识,极大地满足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
对小学识字教学的创新,可以采用多种游戏,比如猜猜猜、送字回家、带头饰表演识字、组合生字、抓特务、叫字排队、互助接龙赛、开火车识字、读文找字、找找朋友、选难认字、邮差送信等等,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自主参与法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改革旧的传统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现有的教育中,学生获得意义的过程时间较长,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呈现局部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真正完全投入其中。事实上,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最丰富的来源,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意义的感悟。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发展过程是‘胚胎式’的。这时候,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意义单体’,他们对材料意义的感悟有着相对完整性。传统的离开意义单体的教学,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只能调动儿童的部分精力。”
在小学语文创新识字教学中,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开展的所有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的自主探究而展开,真正让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提高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三、竞赛激励法
由于儿童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争强好胜,自尊心强,因此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善于激励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心理效应,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肯定和表扬,激发他们愉快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奋力向上,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
引入竞争机制,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比赛,当场评分,分出胜负。比如,“小兔跳高”、“我最棒”“谁的红花多”等等。把每个小组的后进生定为“识字代表”,以开火车的形式比赛读识字卡片,他们为了能为本组争得荣誉,表现的积极努力,不但克服学习困难,还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比如,在学习“树”、“林”、“棉”、“村”等这些生字的时候,看哪个同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认识的生字最多,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在学习“眼、嘴、耳、眉、鼻、头、脖、手、腿、脚”等字时,学生按照老师出示的卡片做动作,然后再让学生像接力赛跑一样,把手中的卡片贴到黑板上贴图旁相应的位置。看哪种小组最快完成任务,就把小红花奖励给他,在激励的竞争中,学生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印象深刻。
四、尽早阅读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学生能尽早形成阅读能力,对他们的理解能力越有帮助,学生的自学能力越强。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其学习效率,真正缓解学生压力,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要尽早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
儿童阅读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主动发展的保障。为此,应大力发展让学生尽早阅读,开展有意义的语文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强调学生会念、会朗读,便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不要求学生会背写的情况下,学生很快就能做到会认、会读、并能顺利朗读课文。
五、多媒体电教法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突破重难点,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没有压力。同时多媒体信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注意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只能持续15分钟,要想让注意力能持续更长的时间,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形象、直观的现代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是“教育面向未来”的有效手段之一。
六、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但是识字只依靠教材是不行的,因为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虽然我们掌握的汉字大都来自课本,但是很多生字的多义性,在课本上是体现不出来的。因此,要把识字教学进行延伸,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比如,大街上的广告牌、儿童读物、报刊等都是很好的识字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把认识的生字剪下来、贴在小册子上,并配上相关的图画,那么一本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就制作好了。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创新的过程,因为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动脑、动手、整理、编排。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实践,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热情探索的热土。
总之,识字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那么,哪一种教学方法最有效,最适合学生呢?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还需要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胆创新和不断尝试。不过应坚持这一点,就是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与时俱进,注意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从而不断提高识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位武.创科学有效方法促学生愿学乐学——提高海南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新教育,2013(12):30-31.
[2]王启莲.快乐识字,让PTSA测试更精彩!——浅谈语文识字教学的探索[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5(23):37.
[3]李芳华.多媒体——想说爱你不容易——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和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3(12):95-96.
[4]张冬秀.寻找规律富于创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识字教学之我见[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2(4):83.
[5]沈海燕.“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浅谈识字教学和创新教育[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8):2.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识字;教学实践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量的多少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学习。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要尽早让小学生认字,以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要想让孩子掌握更多的识字量,使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识字,识字的形式应多种多样,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一、快乐游戏法
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它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使他们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在紧张、活泼、愉快中获取知识,极大地满足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
对小学识字教学的创新,可以采用多种游戏,比如猜猜猜、送字回家、带头饰表演识字、组合生字、抓特务、叫字排队、互助接龙赛、开火车识字、读文找字、找找朋友、选难认字、邮差送信等等,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自主参与法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改革旧的传统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现有的教育中,学生获得意义的过程时间较长,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呈现局部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真正完全投入其中。事实上,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最丰富的来源,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意义的感悟。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发展过程是‘胚胎式’的。这时候,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意义单体’,他们对材料意义的感悟有着相对完整性。传统的离开意义单体的教学,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只能调动儿童的部分精力。”
在小学语文创新识字教学中,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开展的所有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的自主探究而展开,真正让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提高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三、竞赛激励法
由于儿童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争强好胜,自尊心强,因此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善于激励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心理效应,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肯定和表扬,激发他们愉快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奋力向上,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
引入竞争机制,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比赛,当场评分,分出胜负。比如,“小兔跳高”、“我最棒”“谁的红花多”等等。把每个小组的后进生定为“识字代表”,以开火车的形式比赛读识字卡片,他们为了能为本组争得荣誉,表现的积极努力,不但克服学习困难,还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比如,在学习“树”、“林”、“棉”、“村”等这些生字的时候,看哪个同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认识的生字最多,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在学习“眼、嘴、耳、眉、鼻、头、脖、手、腿、脚”等字时,学生按照老师出示的卡片做动作,然后再让学生像接力赛跑一样,把手中的卡片贴到黑板上贴图旁相应的位置。看哪种小组最快完成任务,就把小红花奖励给他,在激励的竞争中,学生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印象深刻。
四、尽早阅读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学生能尽早形成阅读能力,对他们的理解能力越有帮助,学生的自学能力越强。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其学习效率,真正缓解学生压力,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要尽早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
儿童阅读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主动发展的保障。为此,应大力发展让学生尽早阅读,开展有意义的语文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强调学生会念、会朗读,便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不要求学生会背写的情况下,学生很快就能做到会认、会读、并能顺利朗读课文。
五、多媒体电教法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突破重难点,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没有压力。同时多媒体信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注意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只能持续15分钟,要想让注意力能持续更长的时间,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形象、直观的现代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是“教育面向未来”的有效手段之一。
六、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但是识字只依靠教材是不行的,因为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虽然我们掌握的汉字大都来自课本,但是很多生字的多义性,在课本上是体现不出来的。因此,要把识字教学进行延伸,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比如,大街上的广告牌、儿童读物、报刊等都是很好的识字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把认识的生字剪下来、贴在小册子上,并配上相关的图画,那么一本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就制作好了。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创新的过程,因为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动脑、动手、整理、编排。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实践,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热情探索的热土。
总之,识字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那么,哪一种教学方法最有效,最适合学生呢?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还需要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胆创新和不断尝试。不过应坚持这一点,就是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与时俱进,注意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从而不断提高识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位武.创科学有效方法促学生愿学乐学——提高海南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新教育,2013(12):30-31.
[2]王启莲.快乐识字,让PTSA测试更精彩!——浅谈语文识字教学的探索[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5(23):37.
[3]李芳华.多媒体——想说爱你不容易——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和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3(12):95-96.
[4]张冬秀.寻找规律富于创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识字教学之我见[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2(4):83.
[5]沈海燕.“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浅谈识字教学和创新教育[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