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章,在文章中徜徉,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喜爱学习语文的目的,从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情商以及质疑能力等。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徜徉呢?本文拟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在徜徉中培养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学生借助教师创设的情境走进文章以后,学习兴趣需要保持。因此,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良好心态,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徜徉,培养学生的语感、情商等语文素养和能力。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比较适于小学生朗读、背诵。《但愿人长久》是一篇文包诗体例的课文,文章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名篇《水调歌头》(中秋)的创作经过。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现。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其意境,体味作者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以理遣情、热爱生活的情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读探究,把朗读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1.借用媒体,显现语感
教学之初,教师用媒体出示课本插图,营造中秋之夜品尝瓜果、欣赏明月的欢乐氛围,再以特写出示苏轼卧床望月、心绪不宁的镜头,前后两者构成对比,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进入朗读,体会亲情,领略意境,从而使朗读显现语感。
2.适当拓展,强化语感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内涵,我作了一些补充拓展,把表达相同情感的诗句推荐给学生。如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时”,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既让学生增加积累,又强化了语感。
3.播放乐曲,升华语感
例如,《月光曲》中的四、五、六自然段及文章重点要求背诵,我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学生在时而激越、时而低缓的乐曲中朗读,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使语感得以升华。
二、在徜徉中培养情商
研究表明:情商是一个人学业、事业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素质。在小学阶段,学生好玩爱动,是开发、培养情商的最佳年龄。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入选了多篇激励学生情绪、催其奋发的文章,如《徐悲鸿励志学画》《我要报效我的祖国》《我不是最弱小的》《生命的壮歌》《第八次》《卧薪尝胆》《军神》《掌声》《微笑着承受这一切》《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挖掘开发和培养学生情商的因素,同时选择切入机会,用以培养学生的情商。
如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我紧扣“励志学画”这个重点,设置三个问题:①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②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③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如何?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阅读课文,很快就能找到答案,理解课文。然后,我再抓住一个“志”字施以点拨:古今中外,凡成大器者,必是有志之人,志乃成功之要素。你们有‘志’吗?你们的‘志’是什么?”这一反问,使得学生情绪高涨,纷纷举手回答:我立志上大学,为祖国贡献一切;我立志成为科学家、医生、教师、宇航员……至此,学生的情商已经得到开发。我接下来再问:“你怎样实现你的‘志’,请大家从徐悲鸿身上找答案。”于是,学生的学习激情得以调动,从徐悲鸿珍惜时间的描述中体会到“不知疲倦”,从“潜心”中理解了徐悲鸿的刻苦精神,又从徐悲鸿的清苦生活中领略到奋发努力的情怀。紧接着,我再让学生把自己与徐悲鸿作一对比:“我是如何学习的?”静默之中,大多数学生都会想到很多。这样,学生的情商又一次被开发出来了。
三、在徜徉中培养质疑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人非圣贤,孰能无疑,有疑需思,有疑要问,一思一问则长学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材,设疑置障,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1.初读质疑
在教学《雪儿》时,教师对学生提出初读要求:①自读课文,圈划出生字、生词;读通顺课文,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②雪儿指的是什么?雪儿的名字是怎样来的?③我和雪儿的关系怎样?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④初读课文后,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读懂?前三点简单,只要读书即可明白,而第四点即“自读生疑”,如果学生每读一篇文章都这么想,也就具有了质疑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便可上升为能力。
2.导读质疑
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在理解《雪儿》这篇课文时,教师不妨设计这样几个问题:①爸爸捡回来的是一只怎样的白鸽?学生会马上从课文中找到“翅膀受了伤,身子很脏”这两句表面的答案。我继续追问,有学生补充:“眼睛里充满哀伤。”这是谁看出的?”“‘是我’。”“我”为什么能看出雪儿“眼睛里的哀伤”?这说明“我”对雪儿遭遇的同情怜悯,这正是后来“我”和雪儿的感情日深月浓的基础。②“我”和雪儿的关系怎样?“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说明了什么?(感情深)这和后文中放飞雪儿是否矛盾?你如何理解?这样通过层层设疑,师生共同解疑,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质疑的方法。
3.总结质疑
总结是在文章学习结束时所设的环节。在原本该说“再见”的时候,教师或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找出一个问题(即疑点),往往会产生“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应,令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在这时瞅准机会,或“欲擒故纵”,或“诱敌(学生)深入”,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地点拨,定然能引领学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这就是质疑的美感。如果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或正反双方互辩,答案一定会精彩纷呈。
(责编 杜 华)
一、在徜徉中培养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学生借助教师创设的情境走进文章以后,学习兴趣需要保持。因此,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良好心态,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徜徉,培养学生的语感、情商等语文素养和能力。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比较适于小学生朗读、背诵。《但愿人长久》是一篇文包诗体例的课文,文章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名篇《水调歌头》(中秋)的创作经过。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现。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其意境,体味作者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以理遣情、热爱生活的情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读探究,把朗读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1.借用媒体,显现语感
教学之初,教师用媒体出示课本插图,营造中秋之夜品尝瓜果、欣赏明月的欢乐氛围,再以特写出示苏轼卧床望月、心绪不宁的镜头,前后两者构成对比,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进入朗读,体会亲情,领略意境,从而使朗读显现语感。
2.适当拓展,强化语感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内涵,我作了一些补充拓展,把表达相同情感的诗句推荐给学生。如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时”,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既让学生增加积累,又强化了语感。
3.播放乐曲,升华语感
例如,《月光曲》中的四、五、六自然段及文章重点要求背诵,我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学生在时而激越、时而低缓的乐曲中朗读,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使语感得以升华。
二、在徜徉中培养情商
研究表明:情商是一个人学业、事业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素质。在小学阶段,学生好玩爱动,是开发、培养情商的最佳年龄。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入选了多篇激励学生情绪、催其奋发的文章,如《徐悲鸿励志学画》《我要报效我的祖国》《我不是最弱小的》《生命的壮歌》《第八次》《卧薪尝胆》《军神》《掌声》《微笑着承受这一切》《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挖掘开发和培养学生情商的因素,同时选择切入机会,用以培养学生的情商。
如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我紧扣“励志学画”这个重点,设置三个问题:①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②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③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如何?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阅读课文,很快就能找到答案,理解课文。然后,我再抓住一个“志”字施以点拨:古今中外,凡成大器者,必是有志之人,志乃成功之要素。你们有‘志’吗?你们的‘志’是什么?”这一反问,使得学生情绪高涨,纷纷举手回答:我立志上大学,为祖国贡献一切;我立志成为科学家、医生、教师、宇航员……至此,学生的情商已经得到开发。我接下来再问:“你怎样实现你的‘志’,请大家从徐悲鸿身上找答案。”于是,学生的学习激情得以调动,从徐悲鸿珍惜时间的描述中体会到“不知疲倦”,从“潜心”中理解了徐悲鸿的刻苦精神,又从徐悲鸿的清苦生活中领略到奋发努力的情怀。紧接着,我再让学生把自己与徐悲鸿作一对比:“我是如何学习的?”静默之中,大多数学生都会想到很多。这样,学生的情商又一次被开发出来了。
三、在徜徉中培养质疑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人非圣贤,孰能无疑,有疑需思,有疑要问,一思一问则长学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材,设疑置障,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1.初读质疑
在教学《雪儿》时,教师对学生提出初读要求:①自读课文,圈划出生字、生词;读通顺课文,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②雪儿指的是什么?雪儿的名字是怎样来的?③我和雪儿的关系怎样?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④初读课文后,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读懂?前三点简单,只要读书即可明白,而第四点即“自读生疑”,如果学生每读一篇文章都这么想,也就具有了质疑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便可上升为能力。
2.导读质疑
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在理解《雪儿》这篇课文时,教师不妨设计这样几个问题:①爸爸捡回来的是一只怎样的白鸽?学生会马上从课文中找到“翅膀受了伤,身子很脏”这两句表面的答案。我继续追问,有学生补充:“眼睛里充满哀伤。”这是谁看出的?”“‘是我’。”“我”为什么能看出雪儿“眼睛里的哀伤”?这说明“我”对雪儿遭遇的同情怜悯,这正是后来“我”和雪儿的感情日深月浓的基础。②“我”和雪儿的关系怎样?“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说明了什么?(感情深)这和后文中放飞雪儿是否矛盾?你如何理解?这样通过层层设疑,师生共同解疑,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质疑的方法。
3.总结质疑
总结是在文章学习结束时所设的环节。在原本该说“再见”的时候,教师或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找出一个问题(即疑点),往往会产生“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应,令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在这时瞅准机会,或“欲擒故纵”,或“诱敌(学生)深入”,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地点拨,定然能引领学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这就是质疑的美感。如果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或正反双方互辩,答案一定会精彩纷呈。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