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实施,传统的评价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新的教学模式,单一的评价模式也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相冲突,因而急需构建一套合理的适合当前教学模式、兼顾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的评价体系。笔者以模具综合制造实训为例进行工学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模具综合制造;教学评价;任务驱动;教学效果评价
1、引入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套与其相配套的完善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此本人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机械专业实训课程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我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体化教学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以此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2、教学评价表的制定
根据一体化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模具制造综合实训的特点,一体化评价的项目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的自评和教师的评价。
一体化教学应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打破传统单一由教师评价的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意识,学生的自评也能很好的弥补老师对学生个体了解不足的缺点。制定三个评价量表,本文不阐述量表的形成过程,只介绍运用该量表评价的实践研究过程。
2.1教师课堂评价表
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之一,其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科任教师能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科学、客观、有效的评价对整个评价过程至关重要。通过与多位实训教师交谈,根据其提出的意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制定教师用学生工作情况记录表,附表1。
2.2小组评价表
模具综合制造实训是以完成一套模具作为整个实训的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又分为若干小的工作任务,组织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这也较为符合企业生产中需要不同工种协同工作的实际。为了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客观的对学生进行评价,需要制定小组内部的考核评价表,见附表2。
2.3综合评价表
综合评价表是综合了学生工作情况记录表、学生小组考核表的内容,以及学生最终实训作品及考核情况给出的综合评价,该表包含了学生工作过程中老师给出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见附表3。
3、实施及结果分析
(一)、实践的时间及班级
我校模具综合实训项目在2017-2018第二学期整学期均有开展,参加的班级有16模具1、16模具2两个班级,这两班级学生已经进行了模具专业理论方面的学习,具有较为相关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也已经参加了装配钳工实训,普通车工实训等项目,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为了进行对比,本研究选择16模具1班进行研究,实训时间为2018年4-5月。
(二)、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在實验班级与对比班级分别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试验班级的教学过程中,2次邀请本专业教师和教学教研负责人进行听课,收到的有效问卷分数见表1。
3.1学生问卷结果及分析
这里列举几项比较能反映学生学习状态的问题进行分析。
(1)你对实训目的是否清楚
该问题主要体现学生对实训内容的了解程度,反映了实训目是否明确清晰,从数据看,两个实验班级的数据基本相当,见图1。
(2)你认为老师对你的评价能反映你的真实能力吗
该问题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评价体系的客观性、有效性,从数据上看实验班级的学生有近一半的同学认为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其真实水平,而传统的评价方式一半多的同学模糊的认为基本能,这充分反映了新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评价是有效的,可行的。见图3。
(3)你认为本项目的评价方式与其他项目相比效果如何
该问题与问题7的调查数据形成相互印证的关系,学生认为评价效果良好所以会对实训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有2/3的学生认为该评价方式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对其实训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见图3。
3.2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1)、您认为本次教学过程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中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该问题的统计,可以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根据教师给出的答案分布,可以看出大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上都有较大提高。这里有两个因素可能影响数据的有效性,一是两个班级都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只是评价方式不同,所以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性,可能是采用了新的教学模式结果,而不是新评价体系产生的影响,二是教师在评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意识向好的方面倾斜。总体来说,两个班级的课堂表现都比较好,没有明显差异,见图4。
(2)您认为过程性评价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吗
由于对照班级没有采用过程性评价,所以16模具1班评课的时候更多的老师是根据自身对过程性评价的理解选择答案。参加实验班级评课的老师在听课的过程中,有时间充分了解过程性评价,所以参加试验班级评课的老师对过程性评价持肯定太对的人数稍多一些。见图5。
(3)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否赞同
从数据上看,所有参加评课的老师都是赞同或基本赞同,接近8成教师都持赞同的态度,这也是对笔者制定的评价方式的认同。见图6。
4、反思探讨
经过一个学习的准备、实施,以及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数据反映的情况基本可以从一下两个方面予以总结:
(1)评价体系设计的有效性
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出,无论是学生反馈还是评课教师的反馈都证明该实训评价方法是可行的,其在促进教学上的效果也是显著的。在对学生实训收获的调查中,实验班级的学生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对照班级明显高出很多,在两个班级出考核方式外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这个原因只能认定是由于新的评价方式的实施(或过程评价)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充分说明了新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2)评价方法的可实施性
虽然在实施之前对评价方法做了精心的设计,对实施过程也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反映除了一些问题。
首先,用新的评价体系代替原有的评价方法对已经习惯了传统结果式评价的老师来说一时很难习惯。新的评价体系更突出了过程性评价,必然导致评价时间的增长,教师要更关注学生的实训过程,与结果性评价相比必然显的繁琐很多,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效果,不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增加了,也在无形中给学生一种压力动力,使得学生的学习更主动,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这样教师花费在学生课堂管理的时间相对就少了。其次,学生主体意识有明显提高。在实验实施之前笔者还担心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会不会遇到困难,因为学生在此之前从未真正参与过对自身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会不会因为主客观因素影响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导致学生的自我评价无法继续实施下去。从实际情况来看笔者的担心是多余的,实际证明学生不仅可以进行自我评价,而且可以很好的进行自我评价,由于他们彼此之间更了解,其评价结果可能更加客观。
参考文献:
[1]潘春胜,刘聆.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2:92-94.
[2]孙柄江.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探析[J].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杂志,2013,3:20.
[3]张 冉,孙艳敏.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文汇,2012,01(下旬刊):165-166.
[4]宁昭甫,刘连顺.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初探[J].金田,第302期:216.
[5]李添翼,谢焕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评价的问题及策略[J].职教通讯,2006,8:45-46.
本课题为佛山市南海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中职学校工学一体化实训教学评价研究——以南海信息技术学校模具专业实训教学为例(立项编号:NH201702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召(1983—),硕士,中学机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职教育,专业教学法,课堂评价。
关键词:模具综合制造;教学评价;任务驱动;教学效果评价
1、引入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套与其相配套的完善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此本人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机械专业实训课程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我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体化教学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以此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2、教学评价表的制定
根据一体化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模具制造综合实训的特点,一体化评价的项目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的自评和教师的评价。
一体化教学应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打破传统单一由教师评价的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意识,学生的自评也能很好的弥补老师对学生个体了解不足的缺点。制定三个评价量表,本文不阐述量表的形成过程,只介绍运用该量表评价的实践研究过程。
2.1教师课堂评价表
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之一,其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科任教师能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科学、客观、有效的评价对整个评价过程至关重要。通过与多位实训教师交谈,根据其提出的意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制定教师用学生工作情况记录表,附表1。
2.2小组评价表
模具综合制造实训是以完成一套模具作为整个实训的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又分为若干小的工作任务,组织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这也较为符合企业生产中需要不同工种协同工作的实际。为了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客观的对学生进行评价,需要制定小组内部的考核评价表,见附表2。
2.3综合评价表
综合评价表是综合了学生工作情况记录表、学生小组考核表的内容,以及学生最终实训作品及考核情况给出的综合评价,该表包含了学生工作过程中老师给出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见附表3。
3、实施及结果分析
(一)、实践的时间及班级
我校模具综合实训项目在2017-2018第二学期整学期均有开展,参加的班级有16模具1、16模具2两个班级,这两班级学生已经进行了模具专业理论方面的学习,具有较为相关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也已经参加了装配钳工实训,普通车工实训等项目,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为了进行对比,本研究选择16模具1班进行研究,实训时间为2018年4-5月。
(二)、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在實验班级与对比班级分别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试验班级的教学过程中,2次邀请本专业教师和教学教研负责人进行听课,收到的有效问卷分数见表1。
3.1学生问卷结果及分析
这里列举几项比较能反映学生学习状态的问题进行分析。
(1)你对实训目的是否清楚
该问题主要体现学生对实训内容的了解程度,反映了实训目是否明确清晰,从数据看,两个实验班级的数据基本相当,见图1。
(2)你认为老师对你的评价能反映你的真实能力吗
该问题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评价体系的客观性、有效性,从数据上看实验班级的学生有近一半的同学认为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其真实水平,而传统的评价方式一半多的同学模糊的认为基本能,这充分反映了新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评价是有效的,可行的。见图3。
(3)你认为本项目的评价方式与其他项目相比效果如何
该问题与问题7的调查数据形成相互印证的关系,学生认为评价效果良好所以会对实训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有2/3的学生认为该评价方式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对其实训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见图3。
3.2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1)、您认为本次教学过程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中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该问题的统计,可以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根据教师给出的答案分布,可以看出大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上都有较大提高。这里有两个因素可能影响数据的有效性,一是两个班级都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只是评价方式不同,所以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性,可能是采用了新的教学模式结果,而不是新评价体系产生的影响,二是教师在评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意识向好的方面倾斜。总体来说,两个班级的课堂表现都比较好,没有明显差异,见图4。
(2)您认为过程性评价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吗
由于对照班级没有采用过程性评价,所以16模具1班评课的时候更多的老师是根据自身对过程性评价的理解选择答案。参加实验班级评课的老师在听课的过程中,有时间充分了解过程性评价,所以参加试验班级评课的老师对过程性评价持肯定太对的人数稍多一些。见图5。
(3)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否赞同
从数据上看,所有参加评课的老师都是赞同或基本赞同,接近8成教师都持赞同的态度,这也是对笔者制定的评价方式的认同。见图6。
4、反思探讨
经过一个学习的准备、实施,以及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数据反映的情况基本可以从一下两个方面予以总结:
(1)评价体系设计的有效性
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出,无论是学生反馈还是评课教师的反馈都证明该实训评价方法是可行的,其在促进教学上的效果也是显著的。在对学生实训收获的调查中,实验班级的学生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对照班级明显高出很多,在两个班级出考核方式外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这个原因只能认定是由于新的评价方式的实施(或过程评价)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充分说明了新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2)评价方法的可实施性
虽然在实施之前对评价方法做了精心的设计,对实施过程也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反映除了一些问题。
首先,用新的评价体系代替原有的评价方法对已经习惯了传统结果式评价的老师来说一时很难习惯。新的评价体系更突出了过程性评价,必然导致评价时间的增长,教师要更关注学生的实训过程,与结果性评价相比必然显的繁琐很多,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效果,不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增加了,也在无形中给学生一种压力动力,使得学生的学习更主动,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这样教师花费在学生课堂管理的时间相对就少了。其次,学生主体意识有明显提高。在实验实施之前笔者还担心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会不会遇到困难,因为学生在此之前从未真正参与过对自身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会不会因为主客观因素影响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导致学生的自我评价无法继续实施下去。从实际情况来看笔者的担心是多余的,实际证明学生不仅可以进行自我评价,而且可以很好的进行自我评价,由于他们彼此之间更了解,其评价结果可能更加客观。
参考文献:
[1]潘春胜,刘聆.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2:92-94.
[2]孙柄江.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探析[J].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杂志,2013,3:20.
[3]张 冉,孙艳敏.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文汇,2012,01(下旬刊):165-166.
[4]宁昭甫,刘连顺.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初探[J].金田,第302期:216.
[5]李添翼,谢焕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评价的问题及策略[J].职教通讯,2006,8:45-46.
本课题为佛山市南海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中职学校工学一体化实训教学评价研究——以南海信息技术学校模具专业实训教学为例(立项编号:NH201702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召(1983—),硕士,中学机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职教育,专业教学法,课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