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席的比喻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现代文学的专业视角出发,关心沦陷区,尤其是沦陷时期的北平,肯定无法绕开如何看待周作人“落水”的问题。虽然有关“落水”事件的探讨,不足以覆盖对北平沦陷时期知识人的总体考察,但对这一事件的切入角度与理解程度,标示着作为思想课题的沦陷区研究的深度。二○○八年,日本学者木山英雄的《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让研究者对沦陷区作为中日两国的共同课题,各自面临的学术伦理上的困境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不管木山的周作人研究给中国现代文学界造成怎样的思想震动,首先必须意识到这是“外来”学术,才谈得上如何拿来的问题。因为《北京苦住庵记》的预设读者是日本人,而木山也是相当自觉地站在日本人的立场上发言,作为中国研究者,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木山的思想出发点和问题意识,而不仅仅是此书得出的结论,才能形成有效的对话。换言之,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北京苦住庵记》的研究方法及问题意识有效地内化到自己的研究中来,而所谓“内部化”,不是沿着木山提出的问题、视角去思考,而是返回到他为什么这样提问的出发点上(参见陈洁《〈北京苦住庵记〉研讨会综述》,《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第4期)。
  木山英雄在鲁迅博物馆举办的研讨会上,有些突兀地提出“被告席”的比喻。他设想了两种虚拟的审判场景及研究者扮演的不同角色:一是坐在被告席的位置上,听取中国研究者的意见,必要时为自己申辩;或是把被告席的椅子腾出来给周作人坐,自己则与中国研究者一道参与评判(《在〈北京苦住庵记〉研讨会上的致辞》,《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第4期)。作为日本人,他最终选择的是被告席的位置。“被告席”的比喻,可视作木山对其研究立场的一个形象的说明。在该书致中文版读者的序言,即其作为被告代理人的“答辩书”中,他对自己的研究动机有更为细致的说明,最初是基于个人素朴的阅读经验,即从周作人沦陷前夕一系列“日本研究”的文章中获得“新鲜的感动和惊讶”:面对日本全面入侵的危机,周作人仍努力超越国族的边界及两国长期积蓄下来的偏见与歧视,寻找文化上的连带感,或者说基于知识、情感的理解之道。
  作为战争中还是小学生,主要在日本战后“被占领”下的思想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木山试图尽可能贴近沦陷中周作人的立场,对“落水”事件的整个过程予以重构,所以《北京苦住庵记》基本上是事件史的写法。但其处理的又不是单纯的事件,而是去揭示作为事件之内面的思想进程,最后得出的结论也是一个思想史的命题。换言之,著者关注的不仅是“落水”事件,事件不过是思想的物理显现,还有其试图重构事件发生的情景逻辑及隐藏在背后的心理动机。
  木山承认其在思想上未必一一认同于周作人,他对“落水”事件的关注,与其说是出于学理的动机,不如说更多地含有作为日本人的情感成分在内。木山以为像周作人这样对日本文化有那么深入的了解,同时抱有很深感情的人,竟然因为日本的原因而落得如此下场,一想起来便觉得“愤怒”(《〈北京苦住庵记〉谈话会》,《现代中国》第十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46页)。从这种理性的“愤怒”出发,木山将对周氏的处境与心境的体察与对其思想的不完全认同之间的矛盾,“有意识地在作为日本公民而负有侵略战争之共同责任的立场上承担下来”(《〈北京苦住庵记〉致中文版读者》),反过来说,甚至是依靠侵略的一方没有权利审判事伪者这一不成文的限制,将他所谓的“镇魂”,即安慰周作人失败的灵魂的动机贯彻到底。
  发端于“镇魂”这种超世俗的动机,利用日本人的国民身份,以及国民身份与战争罪责之间看似自然实则是自觉构建的连锁关系,木山选择被告席而非审判员或辩护士的位置,以便尽可能“同情的了解”真正的被告即周作人的处境与心境。这样的研究立场也就决定了《北京苦住庵记》“以体察为主,评论为从”的写作姿态。就木山拟想的审判场景而言,中国研究者基于受害者的身份意识,不愿扮演辩护士的角色,更不可能代通敌者站在被告席上发言,似乎被自动安放在审判员的位置上,不必去想自己是否有审判的资格,或谁赋予了自己审判的权利。
  作为中国人,基于怎样的研究立场,无论是学理的或情感的动机,才有理由尽可能贴近沦陷区的历史经验,进行“同情的了解”,而非端着审判员的架势加以评说,与背负污名者保持安全的身体距离及心理距离?既然无法抽身事外,像作为旁观者的欧美汉学家那样,搁置道德评判,或伪装价值中立,如何将身为中国人的情感成分,纳入“沦陷”这一敏感议题的研究中,并得以恰如其分地表达,而非成为历史客观性的阻碍?能否在感受到心理困扰乃至道德重负的同时,努力克服过于明快的政治伦理评判?如何将研究者个人的阅读经验与基于独立思考所下的价值判断,与其所属的国族身份不是简单地捏和在一起,而是保持某种思想上的紧张关系?这或许是木山所谓被告席的比喻,给处于同一虚拟法庭内的中国研究者提出的具有一定道德风险系数的问题。
  木山的思考路径及表述方式无疑是相当个人化的,而其研究立场,尤其是情感上的出发点,却代表了日本战后一代研究者在处理中国特别是涉及到战争问题时的某种自觉。了解这一辈日本学者的中国研究背后的情怀,对反思乃至重新寻觅我们——与战争经验更为隔阂的一代——自身的研究立场及方法不无助益。与木山同为东京大学中国文学科出身,同样承接着竹内好对鲁迅及革命中国的研究传统的伊藤虎丸,在反省日本战后思想史时指出,他们这一代学问的出发点是对战前从汉学到支那学的谱系的整体否定和批判,“尤其是在中国研究的领域内,由于对于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来说,日本是百分之百的犯了错误的加害者”,或者说“负债者”,如何去深化这种“罪的自觉”,本身就构成其学问的原动力(《鲁迅与终末论:近代现实主义的成立》,李冬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378页)。
  伊藤所谓的“自觉”,乃借用熊野义孝《终末论与历史哲学》中带有神学意味的定义,不是指抽象的意识,而把这种意识看作是存在本身所担负的责任,只有在有责任、有债务的意义上正当地把握自己,才是真实的自觉(《鲁迅与终末论》第361页)。需要进一步辨析的是,这种意识不只是作为日本国民之一员的连带责任,而是伊藤从鲁迅那里发掘的作为近代文明根柢的“个的自觉”。伊藤从《狂人日记》中读出的“罪的意识”,延续且发展了“竹内鲁迅”所谓的“赎罪文学”。竹内好在处于“回心”期的鲁迅身上恍惚看到的“近似于宗教的原罪意识”,未尝不是研究者自身的一种赎罪意识的倒影。竹内好怀疑鲁迅思想的根柢处有一种“要对什么人赎罪”的心情,按伊藤虎丸的理解,鲁迅的赎罪不是对某一道德团体的负债,而是一种自赎,其所赎的不是刑法、道德或政治上的罪责,乃接近于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原罪。木山的“镇魂”,与伊藤所谓的“罪的意识”,无疑是同一思想语境下的产物。   这种从对象中发现的、以非常曲折的方式潜伏于研究动机中的“原罪意识”,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思想能源是如何形成的?同样出自东大文学部的思想史家沟口雄三,在与孙歌关于中日“知识共同体”的对话中有一段更直白的自述。按沟口的说法,他们这一代在中学时赶上战败,身处湍急的时代漩涡当中,是用墨汁涂抹教科书上的历史错误的一代。其在少年时代通过漫画、电影、新闻报道培养起来的对于亚洲的歧视和偏见,与根植于此种歧视和偏见的、把亚洲的殖民地从白人手中“解放”出来的使命感,在一九五○年代进入大学以后,通过了解中国革命的实态,以及亚洲各国对日本侵略的抵抗,才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这种扭曲。于是,在少年时代无意识地接受的那些偏见与歧视,转化为类似于原罪的情感。这种发生于内面的情感转化,即对于主体根基处的人性的追问、自责乃至自觉,使其与中国发生了更深切的关联,不仅是研究者与对象之间的关联,同时也支撑着这一代日本学人从文学或思想的角度切入关于近代中国的研究(参见沟口雄三、孙歌《关于“知识共同体”》,《开放时代》2001年第11期)。
  除了竹内好,木山英雄、伊藤虎丸,包括沟口雄三,都不是战争经验的亲历者,但都分享了丸山真男所谓的“悔恨共同体”的意识。相对于日本战后的“悔恨共同体”,作为受害方的中国,特别是知识阶层,是否基于惨痛的创伤经验而形成一个共同体呢?中日战争造成的伤害,可以说是一种结构性的创伤,绝非一次性的。在一次性的创伤体验中,受害者与加害者有本质的区别;而在结构性的历史创伤中,胜利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双方的幸存者都是想象的、潜在的受害者。对应于伊藤强调的“加害者”或者说“负债者”的自觉,中国研究者如何处理由国族身份衍生出来的,或无意识中继承的“受害者”意识?被困于“受害者”的义愤中,或许阻碍了我们对战争经验的反思,尤其是对沦陷时空中“人”的生存处境的理解。身为“受害者”的混沌意识,如何转化为一种持久的、建设性的思想能源?这是木山英雄的《北京苦住庵记》及所谓“被告席”的比喻给中国研究者提出的问题。
  正能量@曾国藩
  林乾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版
  正能量是当下最热门的词汇之一。曾国藩的正能量尤其表现在他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的人生追求。该书正是在“做大事”这一立意的基础上对曾国藩进行新的解读。曾国藩为官三十余载,从一介书生到位极人臣,他当官的原则是:做官宜公而忘私,自尽厥职。每次升职晋级,曾国藩都认为:责任更重了一层,因而必须投入十二分精神处理政事。升官发财在他眼里是可耻的。他当官之初便立志:绝不凭做官发财,绝不留钱给后人。虽然曾国藩离我们已经有三百年之遥,但他身上那种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官场正能量,仍然是我们汲汲所需的。本书对于当前的政府官员、企业领导以及青年人都是非常好的人生借鉴。
其他文献
5月10日(周二),乌鲁木齐378公里至北塔山牧场,晴间多云,6-23℃  今日继续北疆之行。走哪条道呢?就在繁忙喧嚣的三一二国道北面,还有一条风景壮美的三○三省道:它横穿巴里坤,斜入哈密城。昨晚宴会上,雪梅给我一打枣泥糕,足可支撑我到北塔山。八点离店,汇入滚滚车流。  西部省城中,成都GDP第一,乌鲁木齐第六,超过兰州、银川。原因是它西有克拉玛依,南接塔里木,东为吐哈油田,北靠准噶尔能源带。天山
期刊
一  一九七八年五月,百废待兴,杭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牵头,邀请全国三十多所高校、图书馆等单位,一起开展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的编辑,涉及一百多位作家的研究专集和合集。“主要为从事当代文学、现代文学、文艺理论、文学写作的教学和研究的同志,提供较完整、系统的研究资料,对其他文学爱好者的文艺创作和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前言》)  也是这一年的九月,贾植芳先生
期刊
窦士镛(?-1909),字晓湘,号警凡,无锡人。他的《历朝文学史》一书常常作为早期的文学史教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吴瀛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二○○四年十二月六日第七版上写过一篇《中国第一部文学史》,专门介绍窦氏:  (窦警凡)出身富庶之家,藏书颇丰,生前教书为业,腹笥富赡,有“大师”之称。家居北禅寺巷,少小读书聪敏,太平天国时代,避居乡区八士桥,后又转往苏北居住。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拣选
期刊
《猫桌》是斯里兰卡裔加拿大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二○一一年出版的一部最新长篇小说,带有自传色彩。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独自从斯里兰卡出发坐轮船去伦敦与母亲会合的过程。作品延续了翁达杰充满诗意、画面跳跃的风格,令人回味。本刊从即将出版的中译本中选取开头一段“启程”。—编者  在这样一艘船之前,我的人生里有过什么?游河时的一叶独木舟?亭可马里港口的一次下水典礼?我们视野里有的不外乎渔
期刊
二十世纪初叶,经过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白话文逐步成为文学正统。但由于标准音待定,现代作家的作品不免羼杂了许多方言土语。于是,从作家的口音切入,可与现代文学作品作参照式的研究。  当研读张爱玲的作品,我们常会留意她对语言的那份异样的敏感。再通过其自述以及亲友的转述,会发现她的身世和经历(即语言环境)之复杂,又远较常人为甚。因此,下文的探究也许不无裨益。文中笔者将目光聚焦于
期刊
| 1.花粉 |∣德语作家里有一种“箴言式写作”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谁,现在也说不清。只知道“浪漫主义时期”有一个过早地降生又过早地谢世了的天才诺瓦利斯,便是这种传统的一个早期开拓者。诺瓦利斯有一本箴言集叫《花粉》,取意恣意的天才式宣泄之下痛苦而妥协的收集。很难说诺瓦利斯是诗人、哲学家、神学家、美学家、文学史家、戏剧家还是笼统地叫作艺术家,二十九岁去世之前,经历过失败的恋爱,经历过矿工作息的劳苦
期刊
| 1 |∣在悉尼、墨尔本或旧金山、温哥华这样多元文化的移民都市居住,你有机会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跟在纽约或伦敦那些超级国际都市里的金融家律师政客们不同,他们成为世界公民是因为他们的灵魂 (global soul)而不是他们的资本(global capital)。因为对另类生活的好奇,他们从世界的一端漂到另一端,寻找能够让他们有感觉的生活, 或者前世似曾相识的家。而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你会觉得这座城
期刊
古云: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通过反复讲述和评价前人的行为及后果,来理解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学习处理棘手问题的宝贵经验,大部分人相信,尽管时代不同了,但有些东西始终没有改变,并且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史为鉴的背后是人们为了抵抗不可知未来所导致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借由挖掘前人失败的原因以求同样的悲剧命运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伯特兰.罗素说:“研究某一个哲学家的态度,既不是顶
期刊
《梅娘:学生阅读经典》(江啸声编,文汇出版社2007)的封皮用的是牛皮纸,尺寸开度接近方形,这往往是为儿童读物设计的开度,乍看上去,书的装帧很简单,甚至可以说稍显简陋,又因为它标明是学生阅读的经典,很容易为学界忽视。不过,从所选篇目上看,上编涵盖了梅娘走上“满洲国”文坛的代表作《傍晚的喜剧》、《侨民》以及名噪北京沦陷区文坛的三部代表作《蚌》、《鱼》、《蟹》和另外一部短篇《行路难》。不过要指出的是,
期刊
《哈扎尔辞典》的开头让人想起《红楼梦》,都是真真假假、欲盖弥彰的做法。《红楼梦》是真作假时假亦真,目的是要极力告诉人们神话背后的真实;《哈扎尔辞典》则正好相反,作者虽然正儿八经地将辞典的编撰历史、使用方法及哈扎尔民族的来龙去脉交代得面面俱到,就怕读者不知怎么读似的,实际上说了却等于没说。如果细读完全书,你一定会发现,作者最擅长的就是自相矛盾、藏头露尾,一方面咬定几个基本的事实,一方面又尽量模糊更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