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公民教育,提升公民素养,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相比,似乎更容易,更有效,这是很多人的共识。曾经的我和很多人一样,认为中国的公民教育,是城市包围农村,由城市带动乡村。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农村是一片更广阔的蓝天,农村同样是公民教育的沃土。当我一次次回味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中学的公民教育活动的点点滴滴时,参与活动的老师和学生们收获时的欢乐,活动涉及的百姓和乡镇干部们全力协助时的真诚,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打动着我,那一个个令人动容的镜头,让我对农村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扎根于蓬蓬勃勃的新农村,是广大农村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探索德育新路径、追寻教育梦想的一条“高速路”,一道“风景线”。
作为市级品德学科教研员,通过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师生们草一样的坚韧与执着,土一般的朴素与本色,水一样的纯真与美好,将与公民教育发展的一页页历程一起,留在我的思索与体味之中。现就让我撷取其中的一些镜头,诉说我心中的感动。
一、走进田埂,公民教育放飞
农村少年的成长梦
从2008年上半年开始,新兴中学开展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高二的同学成立研究小组进行课题研究。他们在调查中发现,新兴镇的经济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新兴镇居民大多数的业余时间,除了用在看电视上,就是用来打牌、打麻将、玩台球之类。文化生活的缺乏,造成了老百姓的文化素质偏低。针对这些情况,全班同学在投票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新兴镇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调查》课题,此项目于2009年3月参加盐城市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模拟听证会,也是我市开展活动以来唯一的一所农村中学参与展示的项目。
镜头1:同学们利用活动课时间,去田间地头采访、调查、拍照、收集资料,他们把这样的一个过程当成了一种享受,在活动中感受着自主实践带来的快乐。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难度的增加,同学们的热情开始消减,特别是在采访乡村官员时,他们心中存有害怕、恐惧和羞涩,显得信心不足,致使活动难以继续进行。于是,辅导老师认真分析了原因: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从未见过大世面,个人文化知识水平也不是很高,虽然平常在课堂上非常地活跃,但内心还是非常自卑,缺乏自信。针对这种情况,辅导老师对学生做了集体的心理辅导,不断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并且在安排采访活动时,先让同学们从采访熟悉的学校领导干部开始,再去采访陌生的乡村干部,这样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克服羞涩的心理障碍,少年们的脚步更坚定了……
镜头2:准备听证会展示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而且,对于生长在农村的他们尤为突出。参加活动的同学都已经上高二,他们即将面对的是学业水平测试,而作为二星级的乡镇高中,这场考试又显得尤为关键。他们的所有准备工作只能利用每天下午两节课后的活动时间,训练的时间非常紧张。为了使采访时提出的问题有深度有水平,他们还利用课余时间集中小组成员一起阅读相关政策法律,交流心得体会。尽管这一过程非常辛苦,但随着同学们学习探究的不断深入,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宽,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他们的自信心也越来越足,他们早已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与羞涩,能够勇敢地进行采访,走上街头做宣传。少年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自信的笑容……
画外音: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为这些农村的孩子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化学习空间,他们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顺利进行。这项活动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道德潜能和多元智能,帮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奠定了学生健康融入社会的坚实基础。学生研究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得到了历练,这一过程将会改变着他们对自己、对生活、对社区、对社会的认识。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品味着学习的趣味,体验着探索的艰辛,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打开学校的大门,让农村成为大学校,让教育的外延不断延伸,学生可以从实践活动中得到历练,可以得到很多在课堂上,在书本中无法得到的体会。也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的重要命题,“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我们看到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会了与人沟通的能力,锻炼了坚毅的心理品质,培养了健全的人格,这些,是其他任何教育模式所无法比拟的。在公民教育实践的道路上留下了学生们一串串快乐成长的脚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让少年们的“成长之梦” 自由飞翔!
二、志愿辅导,公民教育拓宽
农村教師的成功路
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的农村中学教师,她的心中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因为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而得到的这个活动项目,就像千斤重担压着她。因为活动之初就有目标了,要参加全市的模拟听证会,想到事情的重要性,她有些害怕了:一位年轻的农村中学教师,能完成这次艰巨的任务吗?
镜头1:她所指导的学校被选为盐城市级模拟听证会的展示学校。她说,听到这个消息,她心里甭提多自豪了。可一想到这次的听证会将有省、市各相关部门的政府官员到场听证,还有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参加观摩,心里又开始发虚了:“我能行吗?我的学生能行吗?”作为指导老师的她,担任着高二两个会考班以及一个初三班政史的教学任务,即使没有这个听证会,教学任务就已经够重的了!但是,想到为了学生们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升,想到小组成员的共同奋战,她又信心百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各项工作中去。
镜头2:参加全市的听证演示活动后,她在反思中这样写道:“在全市的展示活动中,虽然仍然和市区的学校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已经觉得很欣慰了。当同学们自信地走进 模拟听证会的展示现场,看着他们的身影,我知道:孩子们长大了!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坐在听众席的前排中央,为他们鼓掌加油!向他们传递着自信的力量。用微笑告诉他们:你们是最棒的!”
画外音:整个公民教育活动过程,是教师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过程,也是师生生命成长的过程。从采访到文献资料搜集,从展板制作到听证展示,每一个过程都是精心雕琢的,师生之间互相启迪、全面反思。听证会一般都要经历多轮的磨练,这个过程也是辅导老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益、不断改进的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其他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当教师和学生不辞辛劳地打造公民教育活动的时候,公民教育也毫无疑问地打造了教师。在公民教育活动的交流过程中,辅导老师也可以从听证官的反馈了解自己辅导成果的优点与不足,从而获得了一份专业引领。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对教师的教育能力进行了重新锻造,如自我调整与提高的能力、组织与调节活动的能力、激励学生发展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管理和评价学生活动的能力等。这一切,对于从课堂走向课堂的这些农村教师来说,更显得难能可贵,这样的活动,真正促进了他们的专业化成长。经过活动锤炼的他们,再次走上讲台,必将更加自信,他们所引领的学生,必将从更高的平台起飞,拥有更加广阔的蓝天。
三、自觉融入,公民教育激发农村基层干部的责任感
实验班级的全体同学讨论后决定了行动计划,为了让他们提出的政策建议得到落实,他们给新兴镇政府写了一封建议信,将他们的建议提交给镇政府;给本镇的各居委会发去了一封倡议书,请居委会发挥出基层民主自治组织的具体作用。
镜头1:乡镇党委书记特别支持学生们的研究活动,为学生的研究采访保驾护航。他还参加了同学们的模拟听证会,并亲自担任听证官。他针对学生研究的问题,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国家要加强经济建设,只有经济有了提升,文化才能进一步提高。要加强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此外还将成立基层文化建设的监督机构。”
镜头2:基层文化站的领导说:“只要同学们觉得政府在完善百姓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我们一定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服务广大农民,服务群众生活。”
镜头3:在镇政府的努力下,投资约250万元的新文化站正在最后的装潢调试阶段,预计今年即可对本镇居民免费开放。
画外音:孩子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走出教室,走进农村、乡镇、机关、村落,获得了自己的活动成果。同时他们也了解了近年来在村镇组织中广泛开展的一系列为民服务系列活动,感受到这些服务是基层管理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措施,为村镇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民生找到了新的抓手,有力地推进了乡村工作职能由“以管理为主”向“多方位服务”的根本转变,使农民长期得实惠,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工作的渗透力,巩固了政府的执政基础,维护了农村稳定。孩子们对农村基层的管理模式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烦、杂、难、多”,孩子们对脚下的这片土地的感情也发生着变化。同学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这些变化必定对孩子们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使乡镇管理者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在农民的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更加主流化的今天,总结好的做法,推广有益经验,紧密结合新时期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需要,成为每一位基层管理者共同的心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也见证了基层干部全心为民、追求和谐的“公仆心”。
四、沐浴文明,公民教育开掘
广大农民的幸福源
新兴镇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已得到了改善,黄、赌、毒现象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人们开始主动地走进图书馆、走进电影院、走进农村科技俱乐部,汲取着属于他们的精神食粮……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宣传倡导下,现在该镇大多数的农民都能够在业余时间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居民成为“文化人”。
镜头1:学校作为镇的文化教育单位,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本镇居民改善他们的文化生活,提高本镇居民的文化素质,自09年起,学校操场早晚对外开放,为本镇居民健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百姓健身的多了,打牌的少了……
镜头2:在学校操场旁,一批价值约十万元崭新的社区健身器材也已安装完毕,它们已经成为该镇居民健身的新宠儿了。
画外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就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因此,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全社会一项重要工作。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学校活动的辐射,对农民文化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学生公民教育的研究也表明: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是,目前农村文化发展水平卻没能与经济同步。其主要问题是经费投入少得可怜,基础设施破败不堪。正如活动方案中所提出的,要增加经费投入,可从村委会的工作经费中拿出一些用于开展文化活动,还可发动农民自愿捐助一些,把农村文化设施真正建成农民们既爱去、又便于去的地方,使之成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最佳载体。
孩子们的研究让更多的人进一步认识到,远离了农村,疏离了农民,我们的公民教育就是失败的,也背离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在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改变着村民的一些行为和习惯,而村民也在用他们的朴实与淳厚影响着孩子们。公民教育项目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只要有孩子们的坚持,只要有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们的公民教育一定可以呈星火燎原之势,在农村,在所有孩子的心中激情燃烧!
后记:精彩的活动场景已经定格在记忆中,活跃在田埂上的学生纷纷走进了自己的象牙塔,作为辅导员的老师们也开始了新的征程,参与活动的基层干部、农民,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着他们平凡而富有创新的工作……
也许多少年以后,这些孩子会为在他们高中生涯中有着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欣慰,而自豪!当他们离开学校,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回到这里,看到自己的参与让社区改变了模样,一定会为今天的公民教育让民主与责任在农村发扬光大,为自己的人生因为这次的公民教育活动而改变感到骄傲……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成为盐城的建设者,江苏的建设者,中国的建设者,他们的公民意识从这里得到起步,得到升华,得到强化。他们,一定会成为这个民族的脊梁!
作为教研员的我,本市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初始发起人之一,有感动,有感悟,更有思考。让我们一起关注农村,让公民教育之花盛开在农村这片广阔的沃土上。
【于海琴,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冬晴
作为市级品德学科教研员,通过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师生们草一样的坚韧与执着,土一般的朴素与本色,水一样的纯真与美好,将与公民教育发展的一页页历程一起,留在我的思索与体味之中。现就让我撷取其中的一些镜头,诉说我心中的感动。
一、走进田埂,公民教育放飞
农村少年的成长梦
从2008年上半年开始,新兴中学开展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高二的同学成立研究小组进行课题研究。他们在调查中发现,新兴镇的经济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新兴镇居民大多数的业余时间,除了用在看电视上,就是用来打牌、打麻将、玩台球之类。文化生活的缺乏,造成了老百姓的文化素质偏低。针对这些情况,全班同学在投票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新兴镇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调查》课题,此项目于2009年3月参加盐城市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模拟听证会,也是我市开展活动以来唯一的一所农村中学参与展示的项目。
镜头1:同学们利用活动课时间,去田间地头采访、调查、拍照、收集资料,他们把这样的一个过程当成了一种享受,在活动中感受着自主实践带来的快乐。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难度的增加,同学们的热情开始消减,特别是在采访乡村官员时,他们心中存有害怕、恐惧和羞涩,显得信心不足,致使活动难以继续进行。于是,辅导老师认真分析了原因: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从未见过大世面,个人文化知识水平也不是很高,虽然平常在课堂上非常地活跃,但内心还是非常自卑,缺乏自信。针对这种情况,辅导老师对学生做了集体的心理辅导,不断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并且在安排采访活动时,先让同学们从采访熟悉的学校领导干部开始,再去采访陌生的乡村干部,这样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克服羞涩的心理障碍,少年们的脚步更坚定了……
镜头2:准备听证会展示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而且,对于生长在农村的他们尤为突出。参加活动的同学都已经上高二,他们即将面对的是学业水平测试,而作为二星级的乡镇高中,这场考试又显得尤为关键。他们的所有准备工作只能利用每天下午两节课后的活动时间,训练的时间非常紧张。为了使采访时提出的问题有深度有水平,他们还利用课余时间集中小组成员一起阅读相关政策法律,交流心得体会。尽管这一过程非常辛苦,但随着同学们学习探究的不断深入,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宽,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他们的自信心也越来越足,他们早已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与羞涩,能够勇敢地进行采访,走上街头做宣传。少年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自信的笑容……
画外音: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为这些农村的孩子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化学习空间,他们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顺利进行。这项活动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道德潜能和多元智能,帮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奠定了学生健康融入社会的坚实基础。学生研究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得到了历练,这一过程将会改变着他们对自己、对生活、对社区、对社会的认识。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品味着学习的趣味,体验着探索的艰辛,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打开学校的大门,让农村成为大学校,让教育的外延不断延伸,学生可以从实践活动中得到历练,可以得到很多在课堂上,在书本中无法得到的体会。也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的重要命题,“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我们看到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会了与人沟通的能力,锻炼了坚毅的心理品质,培养了健全的人格,这些,是其他任何教育模式所无法比拟的。在公民教育实践的道路上留下了学生们一串串快乐成长的脚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让少年们的“成长之梦” 自由飞翔!
二、志愿辅导,公民教育拓宽
农村教師的成功路
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的农村中学教师,她的心中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因为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而得到的这个活动项目,就像千斤重担压着她。因为活动之初就有目标了,要参加全市的模拟听证会,想到事情的重要性,她有些害怕了:一位年轻的农村中学教师,能完成这次艰巨的任务吗?
镜头1:她所指导的学校被选为盐城市级模拟听证会的展示学校。她说,听到这个消息,她心里甭提多自豪了。可一想到这次的听证会将有省、市各相关部门的政府官员到场听证,还有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参加观摩,心里又开始发虚了:“我能行吗?我的学生能行吗?”作为指导老师的她,担任着高二两个会考班以及一个初三班政史的教学任务,即使没有这个听证会,教学任务就已经够重的了!但是,想到为了学生们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升,想到小组成员的共同奋战,她又信心百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各项工作中去。
镜头2:参加全市的听证演示活动后,她在反思中这样写道:“在全市的展示活动中,虽然仍然和市区的学校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已经觉得很欣慰了。当同学们自信地走进 模拟听证会的展示现场,看着他们的身影,我知道:孩子们长大了!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坐在听众席的前排中央,为他们鼓掌加油!向他们传递着自信的力量。用微笑告诉他们:你们是最棒的!”
画外音:整个公民教育活动过程,是教师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过程,也是师生生命成长的过程。从采访到文献资料搜集,从展板制作到听证展示,每一个过程都是精心雕琢的,师生之间互相启迪、全面反思。听证会一般都要经历多轮的磨练,这个过程也是辅导老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益、不断改进的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其他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当教师和学生不辞辛劳地打造公民教育活动的时候,公民教育也毫无疑问地打造了教师。在公民教育活动的交流过程中,辅导老师也可以从听证官的反馈了解自己辅导成果的优点与不足,从而获得了一份专业引领。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对教师的教育能力进行了重新锻造,如自我调整与提高的能力、组织与调节活动的能力、激励学生发展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管理和评价学生活动的能力等。这一切,对于从课堂走向课堂的这些农村教师来说,更显得难能可贵,这样的活动,真正促进了他们的专业化成长。经过活动锤炼的他们,再次走上讲台,必将更加自信,他们所引领的学生,必将从更高的平台起飞,拥有更加广阔的蓝天。
三、自觉融入,公民教育激发农村基层干部的责任感
实验班级的全体同学讨论后决定了行动计划,为了让他们提出的政策建议得到落实,他们给新兴镇政府写了一封建议信,将他们的建议提交给镇政府;给本镇的各居委会发去了一封倡议书,请居委会发挥出基层民主自治组织的具体作用。
镜头1:乡镇党委书记特别支持学生们的研究活动,为学生的研究采访保驾护航。他还参加了同学们的模拟听证会,并亲自担任听证官。他针对学生研究的问题,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国家要加强经济建设,只有经济有了提升,文化才能进一步提高。要加强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此外还将成立基层文化建设的监督机构。”
镜头2:基层文化站的领导说:“只要同学们觉得政府在完善百姓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我们一定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服务广大农民,服务群众生活。”
镜头3:在镇政府的努力下,投资约250万元的新文化站正在最后的装潢调试阶段,预计今年即可对本镇居民免费开放。
画外音:孩子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走出教室,走进农村、乡镇、机关、村落,获得了自己的活动成果。同时他们也了解了近年来在村镇组织中广泛开展的一系列为民服务系列活动,感受到这些服务是基层管理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措施,为村镇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民生找到了新的抓手,有力地推进了乡村工作职能由“以管理为主”向“多方位服务”的根本转变,使农民长期得实惠,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工作的渗透力,巩固了政府的执政基础,维护了农村稳定。孩子们对农村基层的管理模式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烦、杂、难、多”,孩子们对脚下的这片土地的感情也发生着变化。同学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这些变化必定对孩子们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使乡镇管理者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在农民的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更加主流化的今天,总结好的做法,推广有益经验,紧密结合新时期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需要,成为每一位基层管理者共同的心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也见证了基层干部全心为民、追求和谐的“公仆心”。
四、沐浴文明,公民教育开掘
广大农民的幸福源
新兴镇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已得到了改善,黄、赌、毒现象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人们开始主动地走进图书馆、走进电影院、走进农村科技俱乐部,汲取着属于他们的精神食粮……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宣传倡导下,现在该镇大多数的农民都能够在业余时间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居民成为“文化人”。
镜头1:学校作为镇的文化教育单位,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本镇居民改善他们的文化生活,提高本镇居民的文化素质,自09年起,学校操场早晚对外开放,为本镇居民健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百姓健身的多了,打牌的少了……
镜头2:在学校操场旁,一批价值约十万元崭新的社区健身器材也已安装完毕,它们已经成为该镇居民健身的新宠儿了。
画外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就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因此,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全社会一项重要工作。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学校活动的辐射,对农民文化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学生公民教育的研究也表明: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是,目前农村文化发展水平卻没能与经济同步。其主要问题是经费投入少得可怜,基础设施破败不堪。正如活动方案中所提出的,要增加经费投入,可从村委会的工作经费中拿出一些用于开展文化活动,还可发动农民自愿捐助一些,把农村文化设施真正建成农民们既爱去、又便于去的地方,使之成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最佳载体。
孩子们的研究让更多的人进一步认识到,远离了农村,疏离了农民,我们的公民教育就是失败的,也背离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在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改变着村民的一些行为和习惯,而村民也在用他们的朴实与淳厚影响着孩子们。公民教育项目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只要有孩子们的坚持,只要有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们的公民教育一定可以呈星火燎原之势,在农村,在所有孩子的心中激情燃烧!
后记:精彩的活动场景已经定格在记忆中,活跃在田埂上的学生纷纷走进了自己的象牙塔,作为辅导员的老师们也开始了新的征程,参与活动的基层干部、农民,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着他们平凡而富有创新的工作……
也许多少年以后,这些孩子会为在他们高中生涯中有着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欣慰,而自豪!当他们离开学校,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回到这里,看到自己的参与让社区改变了模样,一定会为今天的公民教育让民主与责任在农村发扬光大,为自己的人生因为这次的公民教育活动而改变感到骄傲……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成为盐城的建设者,江苏的建设者,中国的建设者,他们的公民意识从这里得到起步,得到升华,得到强化。他们,一定会成为这个民族的脊梁!
作为教研员的我,本市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初始发起人之一,有感动,有感悟,更有思考。让我们一起关注农村,让公民教育之花盛开在农村这片广阔的沃土上。
【于海琴,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冬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