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一轮新课程改革,物理教学存在教师花了力气,学生费了时间,而教学目标不能有效达成的问题,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仍然常见.下面笔者分析其成因并提供相应对策.
现象一、以速战速决的过程替代
科学探究
例如,在“电磁感应”的教学中,新教材用三节课逐渐展示:这段教材的内容与人类对于认识“电磁感应”的过程相一致,对于初学者,是一个环环相扣、逻辑线索清晰的整体.它通过大量的实验等丰富的素材,给学生一个学习、认识科学规律的较完整的过程.
有的教师急功近利,简单地介绍几位科学家的发明和发现,作为科普讲座式的轻描淡写地带过,就讲大量的习题,使“电磁感应”教学中,在对学生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教育效果上大打折扣!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把“理论”与“习题”教学对立起来,节省所谓“理论”教学时间,用于“习题”教学.这种忽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是舍本求末.
物理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要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探究的过程既是学习的目标,更是重要的教学方式.
对策:教师加强学习,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于关注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
现象二、以简明轻快的实验换取
习题教学时间
目前不做实验的教师倒是不多,但以实验为主线带动整个中学物理教学的太少,挖掘实验中各种要素以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更少.大部分教师把实验当做引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匆匆表演之后,提一些简单问题,得出结论后,就“简明、轻快”地完成实验,挤出时间让给习题讲解.
从学生的学习规律来看,在对分力、合力、等效思想和作图的基本要领还缺乏感性认识、对物理基本理论还很陌生时,急于求成地引入数学定理,会冲淡学生对基础物理知识的掌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大量的习题训练只会让师生跌入“教师累、学生苦”、低效的“题海”教学漩涡.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本无可非议,但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只有经过充分的观察和实验,自我总结或发现其规律,才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其本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补充必要的数学知识,拓展解题思路和空间就水到渠成了.
新课程对实验的要求较高,以实验为主线,体现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物理学发展中的科学家的群体重要的实验,展现科学家们的活动过程、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情感的共鸣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对策:重视实验,重视实验教学.不能把实验作为教学附件,或仅仅作为一段引言或一个转折.要提高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要发挥实验在概念、定律、定理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作为实验学科,实验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利用实验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知情并重的教学佳境.
现象三、以知识的拓展取代素质
提高
教师普遍存在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的偏差,担心教材所选编习题太少,在必修本的教学中参入不少选修教材中的内容,在选修本的教学中参入大量的高考要求的内容,在高考复习中参入大学普通物理知识和思维方法.这种教学内容的恶性膨胀的反复循环,严重地干扰正常的物理教学,反而使学生学习无所适从,造成学生知识的不完整和基本功不牢固,不利于学生学习.
在习题讲评中,有些教师求“大”、求“全”,研究圆周运动时,挖空心思编入平抛运动问题;研究动量守恒时,参入振动与波的问题.有些教师认为只有将这类题目讲完,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殊不知,这样漫无边际地对习题拓展和延伸,反而会造成习题教学的低效,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重重的压抑感在学生中弥漫着.
新课程教学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新课后需要一定量的例题,通过题目的分析和讨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绝不是拓展了知识面就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大量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只会使其负面效应越来越影响正常习题教学.少量的一题多变、多解是有益于习题教学的.在校本教材中编入拓展“科学
现象一、以速战速决的过程替代
科学探究
例如,在“电磁感应”的教学中,新教材用三节课逐渐展示:这段教材的内容与人类对于认识“电磁感应”的过程相一致,对于初学者,是一个环环相扣、逻辑线索清晰的整体.它通过大量的实验等丰富的素材,给学生一个学习、认识科学规律的较完整的过程.
有的教师急功近利,简单地介绍几位科学家的发明和发现,作为科普讲座式的轻描淡写地带过,就讲大量的习题,使“电磁感应”教学中,在对学生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教育效果上大打折扣!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把“理论”与“习题”教学对立起来,节省所谓“理论”教学时间,用于“习题”教学.这种忽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是舍本求末.
物理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要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探究的过程既是学习的目标,更是重要的教学方式.
对策:教师加强学习,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于关注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
现象二、以简明轻快的实验换取
习题教学时间
目前不做实验的教师倒是不多,但以实验为主线带动整个中学物理教学的太少,挖掘实验中各种要素以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更少.大部分教师把实验当做引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匆匆表演之后,提一些简单问题,得出结论后,就“简明、轻快”地完成实验,挤出时间让给习题讲解.
从学生的学习规律来看,在对分力、合力、等效思想和作图的基本要领还缺乏感性认识、对物理基本理论还很陌生时,急于求成地引入数学定理,会冲淡学生对基础物理知识的掌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大量的习题训练只会让师生跌入“教师累、学生苦”、低效的“题海”教学漩涡.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本无可非议,但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只有经过充分的观察和实验,自我总结或发现其规律,才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其本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补充必要的数学知识,拓展解题思路和空间就水到渠成了.
新课程对实验的要求较高,以实验为主线,体现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物理学发展中的科学家的群体重要的实验,展现科学家们的活动过程、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情感的共鸣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对策:重视实验,重视实验教学.不能把实验作为教学附件,或仅仅作为一段引言或一个转折.要提高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要发挥实验在概念、定律、定理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作为实验学科,实验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利用实验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知情并重的教学佳境.
现象三、以知识的拓展取代素质
提高
教师普遍存在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的偏差,担心教材所选编习题太少,在必修本的教学中参入不少选修教材中的内容,在选修本的教学中参入大量的高考要求的内容,在高考复习中参入大学普通物理知识和思维方法.这种教学内容的恶性膨胀的反复循环,严重地干扰正常的物理教学,反而使学生学习无所适从,造成学生知识的不完整和基本功不牢固,不利于学生学习.
在习题讲评中,有些教师求“大”、求“全”,研究圆周运动时,挖空心思编入平抛运动问题;研究动量守恒时,参入振动与波的问题.有些教师认为只有将这类题目讲完,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殊不知,这样漫无边际地对习题拓展和延伸,反而会造成习题教学的低效,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重重的压抑感在学生中弥漫着.
新课程教学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新课后需要一定量的例题,通过题目的分析和讨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绝不是拓展了知识面就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大量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只会使其负面效应越来越影响正常习题教学.少量的一题多变、多解是有益于习题教学的.在校本教材中编入拓展“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