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在数学上的应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性思维是重要的数学思维品质,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重视知识的建构过程,促成情感体验,而且要通过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以此来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并及时地进行反思性的思考,进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 创造性思维 基本特征 培养途径
  一、创造性思维的涵义
  创造性思维与思维的创新性、思维活动的独创性、创造性具有相同的含意,创造性思维是指独立思考创造出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成果的智力品质。它的特点是主体对知识经验和思维材料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抽象概括以致达到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它的结果,不论是概念、理论、假设、方案,或是结论,都包括着新的因素,它是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当然,这种新颖不是脱离实际的荒唐,而是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它可能被人们所忽视或误解,但它的见解或产物,最终会被社会所承认。
  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善于独立地思索、分析和解答问题,提倡探讨与创新精神,当然也包括小发明创造。在中学,创造性思维更多地表现在发现矛盾以后,把知识融汇贯通,以进攻的姿态,突破矛盾,最终解决问题。作为教师,要自觉地启发学生多提问题,提问题是思维的结果,也是创新的开始,不要给学生立下很多规矩,更不要打棍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提出许多不同的看法或新的见解,它往往蕴藏着智慧的萌芽,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也应充分肯定和大力鼓励。
  二、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1.数学的发明是在形式、结构上的为数学美所控制的选择
  在数学领域中,发现或发明都是以新的组合方式进行的。发明创造就是发现各种形式的组合,并且选择那些有用的组合加以保留利用,排除那些无用的组合。所以,发明就是选择,而选择是被科学的美感所控制的。
  2.数学的创造是思维自由想象基础上的构造
  数学创造性思维需要想象,想象提供理想化的思想方法,理想化的思想方法使研究对象极大的简化和纯化。数学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物与想象物,它以逻辑上无矛盾为必要条件。因此,没有一种心理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内在的本质。想象能使人开拓崭新的思路,开创新的探索方向和研究领域,提出新的假设和理论。想象与构造是基于深刻逻辑分析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想象推动创造,创造得益于想象。
  3.数学的发现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
  数学规律的发现既要靠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也要靠逻辑思维;既要靠发散思维也要靠收敛思维。数学推理既有归纳推理,也有演绎推理。一般由合情推理得猜想,靠逻辑推理来证明。
  三、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1.巧设悬念,提高学习兴趣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精心设计习题,激发和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习题的设计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习题。教师在选择习题时有意识地偏重可用多种思路来完成的典型题,鼓励学生敢于用多种解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讲究解题策略,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解题策略作为一种策略性数学知识信息,其在解题者认知结构中的储备状况,事实上不仅决定着数学问题能否被解决,而且也是影响数学问题能否被创造性解决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尽管对于一个具体数学问题采用不同的解题策略可能均能获解,但往往由于体现出的智慧程度不同,从而反映了解题者不同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4.重视知识间联系,注重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的培养
  反思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数学创新活动,是数学活动的动力。因此,学生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必须进行思考并加以证实,以便学会反思。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解题的数量而不注重解题的质量;不能只注重解题的结果而不注重解题的过程;当然,也不能埋头做大量题而不重视解题后的总结。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思维的创造能力,就要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四、结束语
  21世纪人才竞争的焦点在于具有创新思维的一流人才上,而数学又是培养人的创造性素质的最佳途径。因此,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词汇的积累,更是对学生理解能力以及课外知识积累的综合考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丰富自己,为将来更深远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 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 信息分析归纳 捕捉有效信息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也是人们交流的载体。阅读是人类跨越时空的重要认知活动。有人曾这样比喻自主阅读:“有一种
期刊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情感教学,知情和谐,以情优教,以达到教学最优化,为学生打造英语学习的乐园,是笔者一直坚持的探索与追求。  一、关注课程标准  著名教育家夏沔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情感是学校教育的基石,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催化剂”。课堂教学中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可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课程标
期刊
众所周知,学习英语,首先遇到的是大量的词汇,这些词汇就好象是建设楼房的砖瓦,没有这些建筑材料,什么建筑物都不可能建起来。学习英语,首先要过好单词这一关。  那么如何在愉悦的教学中开展词汇教学呢?下面我介绍几种方法,供大家借鉴。  一、教授新词的艺术  1.介绍新词汇  (1)直观法。如教body一词时,用人体挂图可一目了然,同时可复习所学过的人体器官,如face、hand、head、arm。总之,
期刊
摘 要:面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不仅是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困扰着体育教学,最重要的还是安全事故。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安全第一”。学生的安全是学校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而小学体育课因其具有特殊性,学生很容易因种种原因造成意外伤害。为了避免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意外伤害的发生,体育教学中要强化课堂常规,洞悉课堂细节,培养良好习惯。  关键词:体育课 安全 场地器材 教学细节 活动习
期刊
摘 要: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在“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改思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我校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真正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创建激情高效快乐的课堂呢?  关键词:高效课
期刊
在2003年平度市开始实施新课程之际,我很欣喜自己能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第一批站在了实践新课程的行列中,从七年级一直走完了九年级。目前,新一轮教材正在启动实施,教师们也正在由对课程改革的激情投入逐步转向理性回归、扎实推进,数学教学改革正在由形势走向内涵、由关注教材内容的实施转变为更加关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解决。那么如何将以上两个转向更好地实现,成为我们以后工作的方向。为此,我就平度市初中数学学
期刊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是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能否巧妙得体、科学规范地运用课堂评价语,对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尤为重要。但现实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还存在不少缺失之处,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针对这些缺失如何改进。  一、缺失之一:语评绝对  现实教学中,一些老师面对学生的发言,往往夸大其辞,要么一味
期刊
摘 要:本文拟从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为出发点,结合新课改相关内容,对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的意识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政治 教师 意识  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其课程的实施,而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在于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开展有效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都必须思考和面对的课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一个重
期刊
定语后置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从近几年的中考题型来看,这一考点所占分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有不少同学对这一考点掌握得不够熟练,“五步走”也许能帮你指点迷津。  一、形容词作定语修饰something、nothing、anything、everything等不定代词时须置于不定代词之后;形容词短语作定语修饰名词时须后置。  如:Keep quiet,I have something impo
期刊
2001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在对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在职教师进行抽样检测表明,有51.23%的教师,分别存在着各种不同原因、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32.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已构成“心理疾病”。教师作为肩负培养青少年重任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发展和教育,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