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日常听课之后做深入的思考和反省,在许多方面对老师和学生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虽然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学生则是活动的参与者、实施者和研究主体。科学的,有效的教育模式是课堂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 内省;传道;有用;安静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281-02
抱着学习者的态度和精进业务的目的,在教学之余经常去听课,无论是本校的还是外校的。课听的多了,还真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好的教学经验暂且不谈,想说几点作为一个旁观听课者的思考,毕竟古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 关于教师的职能“传道,授业,解惑”的反思
自从韩愈给教师的工作有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结论之后,社会便一直用这项标准来衡量教师是否尽职尽责。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家长,我当然希望能够这样。可惜真理是上帝锁在箱子里的宝贝,人类永远只能隔着厚板痴痴的猜想。但是在课堂上,在教科书里,我们却经常听到或看到“这是客观真理”或“客观规律”之类的说法。这不但不符合事实,而且是非常有害的。这样的讲法实际上是正在告诉学生和读者,某些权威的观点是绝对正确、不能批评、不能超越的,因为人们不应该指望用主观认识去改变客观规律。于是,学生就只能把权威的观点牢记在心。他们可以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却不敢否定和超越这些观点,作出真正的创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教育教出来的学生经常能在各类考试中夺冠,却一直不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主要原因:考试要求用已有的知识,而创新却要否定现存的观点。它们是规则相反的两种游戏。
事实当中,对我们目前教授的知识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永远没有这样的把握,也不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因此正如诺丁丝(Nel Noddings)所说的,我们不应该告诉学生这个观点是真理,是权威;而应当说这个观点是目前学术界最优秀的成果。这样的观点经过审查和检验,是我们应该掌握的知识。但我们完全可以继续研究。学生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果,后代就应当超过前辈。如果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和意见,我们就进行检验。要是它超越了已有的知识,又能通过严格的审查,那我们的知识就前进了一步;要是它不能通过检验,那么我们就可以坚持原有的结论。波普尔写到:“我们完全有理由预期甚至希望,即使我们最好的理论也将被更好的理论取代。”①我们最好的理论就是最接近真理的知识。如果它被推翻,那我们就更接近真理了。
因此,教师不应该持“传道”的态度来教学,不应该某个学说优秀就拼命加以维护,因为越好的理论被驳倒,那就意味着我们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2 教师要传授给学生“有用”的知识
教师是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但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必须有所选择。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迷路了,向一个小孩打听该怎么走。小孩说:“你想听真话吗?”那个人说:“当然。”小孩说:“那你给我十块钱。”那人付了钱,小孩说:“说真的,我也不知道。”
这个小孩的话是千真万确的对,但却是毫无用处的。正如我在听课时见到的那样:为了一个冷僻的、晦涩的、无用的知识点,教师用很长的时间来解释。结果只有班里最有礼貌的几个学生能够坚持不打哈欠。这颇有几分孔乙己教孩子们茴香豆有几种写法的迂腐气。
波普尔反对以效果来判断知识的真伪,即所谓“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主义知识论,但他又强调,我们追求的是有用的,或者说是有意义的真理。换句话说,有用的不一定是对的,但我们追求的不但应当是对的,还应该是有用的。也正如波普尔所说:当法官告诉证人要说出真话,而不要撒谎时,他所期待的是证人能够提供有关真相。一个喜欢游离到无关事情上去的证人是一个不能让法官满意的证人,尽管这些无关的事情可能是自明之理,从而也是真话的一部分。
因此,教师不应该为了故作高深而教授学生一些无用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期待的是对他们有帮助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知识。教师应该精心选择讲授的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传授给学生。
3 对“热闹”课堂的反思
为了追求更好的课堂效果,被听课的老师总好营造出一种很热闹的气氛:或读书,或讨论。“风声,雨声,读书声”的课堂模式本无可厚非,但有些教师却为了热闹,追求所谓的教学效果而故意营造这种气氛。相比较而言,那些“实而不华”的安静课堂则更有效果,无论是对正在求学的还是将来必定要步入社会的学生。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听哈佛教授在网易上所授的有关“幸福”的公开课。当中有他颇为推崇的,且在教学中采用的是“安静时间”教学法。为了证实安静理念的正确性,他引用了麻省理工大学两位教授David Foster和Matthew Wilson的研究结果。 他们研究并证明了“安静时间”的重要性。他们在老鼠处在迷宫中及脱离迷宫后,分别对老鼠进行脑扫描,他们发现:当某种经历正在进行时,既老鼠进入迷宫时,真正的学习阶段是当你尝试分辨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舍弃,什么保留,这些发生在经历之后进行安静内省的时候。他们的实验表明:接连不断反复进入迷宫的老鼠,比进入一次迷宫后,稍事休息放松的老鼠,学到的少的多。因此他们得出结论:重现可能形成一种学习记忆机制。当人们思考,重现知识时,知识更容易保留,记住以前的经历。所以“安静时间”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同样Parker Palmer在其教学著作《教学的勇气》一书中曾经说过:“语言并不是教学的唯一媒介;安静同样可以进行教育。安静让我们有机会反省我们所说所闻。在真正的教学中,安静能为学生进行内省提供可靠的环境,是一种最深层次的学习媒介。”而反思我们“热闹”的课堂教学,或许是因为课堂的沉默让老师无所适从还是别的原因。但若把这种“热闹”的现象放大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你就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这一点则更值得我们反思。
有一个看似偶然,其实并不偶然的现象,那就是当今世界,凡是发达国家,都是很安静的国家。安静不是因为人烟稀少而不得不安静,而恰恰是人多的地方表现出来的安静。这后面,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人多而表现出安静有序,这至少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是彬彬有礼,心境处于平和状态。安静的社会,其实蕴藏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顾及,互相尊重。在安静的环境里,人不可能是旁若无人,嚣张放肆的。
安静的地方,人,也容易有涵养、有思想、有智慧、有办法。一个人处于安静状态的时候,他的思想意识就容易作自我省察,作深层思考。
一个佛教民间广为传说的故事。说一个寺庙里,和尚坐禅,每天要静坐十二根香,一个做豆腐卖的农民多年如一日地为这个寺庙送豆腐,有一日,他无意中从墙头看到寺庙里的和尚们,光着头在那里坐着,安安静静,一言不发,感觉好奇,以为那种感觉会特别舒服。因此,向方丈提出也想去与和尚们一起坐坐,征得方丈同意后,他往那里一坐,安静了一会儿,立即就想起了有人三十年前欠他的一笔豆腐款没有收到。这是一个笑话,说明这个豆腐农民六根不净,俗心未化,是不可能达到那样的造化境界的。可是,另一方面也说明,人是需要有安静独处的时候的。
《论语》中有一段颇有意思的对话。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样的人算得上是君子。孔子说,君子是不忧不惧的人。司马牛再问,不忧不惧的人何以能成为君子。孔子解释道:经过深刻反省而无所愧疚的人,就能不忧不惧;内心不忧不惧的人,就能成为君子。
由此可见,内心“不忧不惧”,是古人认定有学问有修养的谦谦君子的重要标准之一。
内心“不忧不惧”的人,一定是心理素质良好、能够从容面对一切的人。这样的人,他的心灵是安静。心灵安静的人,按照今天时髦的说法,他在精神上的幸福指数一定非常高,因而是一个幸福的人。
在今天这样一个高节奏、高强度的社会里,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带来的无限便利和无穷精彩的同时,背负着重重的压力。因而,在喜笑颜开的背后,人们又有着几多迷茫、失落、无奈、焦躁、烦恼和痛苦,一句“烦着呢,别理我!”正是这种心态的写照。更有甚者,有些人因为内心的不安与狂乱,有了极端行为,给自己与他人带来深重的伤害。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那么,首先要让自己的心灵安静下来。
一个华冠丽服、趾高气扬的贵人,在出城的时候,看到一个衣衫褴褛、踽踽独行的哲人正在痛苦地思考着什么,就不无鄙夷地对哲人说:你何必冥思苦想,这样做能给你带来什么?哲人回过头去,气定神闲地说:至少我得到了心灵的安静。
哲人的回答与孔子的话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内心“不忧不惧”,是为心灵的安静;心灵安静的人,就能成为人所共仰的君子,真正的君子当是内心无比充实、无比幸福的人。幸福的感觉,只能在安静的心灵中升腾;没有不忧不惧的安静心灵,幸福永远是天边的那道彩虹,可望而不可即。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有言:“心安茅屋稳,情定菜羹香。” 心安了,情定了,即便是低矮的茅屋也能怡情,即便是清淡的菜羹也能悦志。安静之于心灵,何其重要!反观我们的课堂,应多一些安静,多一些反省。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这样的“安静时间”多应安排在临下课前一两分钟。用这个时间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反思。
《礼记 中庸》子思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递进的阶段。秉承先哲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态度,我在认真的听课之余经常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勉励自己。以期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更多有用的知识,这既包括学业上的,也包括做人上的。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因此让我们做一个“安静的反省”的听课者。让我们静静地倾听吧!静讲地思考吧!
参考文献
[1] 波普尔《真理、合理性和科学知识的增长》
[2] 袁征 《中国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哈佛大学网易幸福公开
【关键词】 内省;传道;有用;安静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281-02
抱着学习者的态度和精进业务的目的,在教学之余经常去听课,无论是本校的还是外校的。课听的多了,还真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好的教学经验暂且不谈,想说几点作为一个旁观听课者的思考,毕竟古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 关于教师的职能“传道,授业,解惑”的反思
自从韩愈给教师的工作有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结论之后,社会便一直用这项标准来衡量教师是否尽职尽责。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家长,我当然希望能够这样。可惜真理是上帝锁在箱子里的宝贝,人类永远只能隔着厚板痴痴的猜想。但是在课堂上,在教科书里,我们却经常听到或看到“这是客观真理”或“客观规律”之类的说法。这不但不符合事实,而且是非常有害的。这样的讲法实际上是正在告诉学生和读者,某些权威的观点是绝对正确、不能批评、不能超越的,因为人们不应该指望用主观认识去改变客观规律。于是,学生就只能把权威的观点牢记在心。他们可以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却不敢否定和超越这些观点,作出真正的创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教育教出来的学生经常能在各类考试中夺冠,却一直不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主要原因:考试要求用已有的知识,而创新却要否定现存的观点。它们是规则相反的两种游戏。
事实当中,对我们目前教授的知识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永远没有这样的把握,也不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因此正如诺丁丝(Nel Noddings)所说的,我们不应该告诉学生这个观点是真理,是权威;而应当说这个观点是目前学术界最优秀的成果。这样的观点经过审查和检验,是我们应该掌握的知识。但我们完全可以继续研究。学生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果,后代就应当超过前辈。如果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和意见,我们就进行检验。要是它超越了已有的知识,又能通过严格的审查,那我们的知识就前进了一步;要是它不能通过检验,那么我们就可以坚持原有的结论。波普尔写到:“我们完全有理由预期甚至希望,即使我们最好的理论也将被更好的理论取代。”①我们最好的理论就是最接近真理的知识。如果它被推翻,那我们就更接近真理了。
因此,教师不应该持“传道”的态度来教学,不应该某个学说优秀就拼命加以维护,因为越好的理论被驳倒,那就意味着我们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2 教师要传授给学生“有用”的知识
教师是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但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必须有所选择。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迷路了,向一个小孩打听该怎么走。小孩说:“你想听真话吗?”那个人说:“当然。”小孩说:“那你给我十块钱。”那人付了钱,小孩说:“说真的,我也不知道。”
这个小孩的话是千真万确的对,但却是毫无用处的。正如我在听课时见到的那样:为了一个冷僻的、晦涩的、无用的知识点,教师用很长的时间来解释。结果只有班里最有礼貌的几个学生能够坚持不打哈欠。这颇有几分孔乙己教孩子们茴香豆有几种写法的迂腐气。
波普尔反对以效果来判断知识的真伪,即所谓“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主义知识论,但他又强调,我们追求的是有用的,或者说是有意义的真理。换句话说,有用的不一定是对的,但我们追求的不但应当是对的,还应该是有用的。也正如波普尔所说:当法官告诉证人要说出真话,而不要撒谎时,他所期待的是证人能够提供有关真相。一个喜欢游离到无关事情上去的证人是一个不能让法官满意的证人,尽管这些无关的事情可能是自明之理,从而也是真话的一部分。
因此,教师不应该为了故作高深而教授学生一些无用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期待的是对他们有帮助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知识。教师应该精心选择讲授的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传授给学生。
3 对“热闹”课堂的反思
为了追求更好的课堂效果,被听课的老师总好营造出一种很热闹的气氛:或读书,或讨论。“风声,雨声,读书声”的课堂模式本无可厚非,但有些教师却为了热闹,追求所谓的教学效果而故意营造这种气氛。相比较而言,那些“实而不华”的安静课堂则更有效果,无论是对正在求学的还是将来必定要步入社会的学生。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听哈佛教授在网易上所授的有关“幸福”的公开课。当中有他颇为推崇的,且在教学中采用的是“安静时间”教学法。为了证实安静理念的正确性,他引用了麻省理工大学两位教授David Foster和Matthew Wilson的研究结果。 他们研究并证明了“安静时间”的重要性。他们在老鼠处在迷宫中及脱离迷宫后,分别对老鼠进行脑扫描,他们发现:当某种经历正在进行时,既老鼠进入迷宫时,真正的学习阶段是当你尝试分辨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舍弃,什么保留,这些发生在经历之后进行安静内省的时候。他们的实验表明:接连不断反复进入迷宫的老鼠,比进入一次迷宫后,稍事休息放松的老鼠,学到的少的多。因此他们得出结论:重现可能形成一种学习记忆机制。当人们思考,重现知识时,知识更容易保留,记住以前的经历。所以“安静时间”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同样Parker Palmer在其教学著作《教学的勇气》一书中曾经说过:“语言并不是教学的唯一媒介;安静同样可以进行教育。安静让我们有机会反省我们所说所闻。在真正的教学中,安静能为学生进行内省提供可靠的环境,是一种最深层次的学习媒介。”而反思我们“热闹”的课堂教学,或许是因为课堂的沉默让老师无所适从还是别的原因。但若把这种“热闹”的现象放大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你就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这一点则更值得我们反思。
有一个看似偶然,其实并不偶然的现象,那就是当今世界,凡是发达国家,都是很安静的国家。安静不是因为人烟稀少而不得不安静,而恰恰是人多的地方表现出来的安静。这后面,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人多而表现出安静有序,这至少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是彬彬有礼,心境处于平和状态。安静的社会,其实蕴藏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顾及,互相尊重。在安静的环境里,人不可能是旁若无人,嚣张放肆的。
安静的地方,人,也容易有涵养、有思想、有智慧、有办法。一个人处于安静状态的时候,他的思想意识就容易作自我省察,作深层思考。
一个佛教民间广为传说的故事。说一个寺庙里,和尚坐禅,每天要静坐十二根香,一个做豆腐卖的农民多年如一日地为这个寺庙送豆腐,有一日,他无意中从墙头看到寺庙里的和尚们,光着头在那里坐着,安安静静,一言不发,感觉好奇,以为那种感觉会特别舒服。因此,向方丈提出也想去与和尚们一起坐坐,征得方丈同意后,他往那里一坐,安静了一会儿,立即就想起了有人三十年前欠他的一笔豆腐款没有收到。这是一个笑话,说明这个豆腐农民六根不净,俗心未化,是不可能达到那样的造化境界的。可是,另一方面也说明,人是需要有安静独处的时候的。
《论语》中有一段颇有意思的对话。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样的人算得上是君子。孔子说,君子是不忧不惧的人。司马牛再问,不忧不惧的人何以能成为君子。孔子解释道:经过深刻反省而无所愧疚的人,就能不忧不惧;内心不忧不惧的人,就能成为君子。
由此可见,内心“不忧不惧”,是古人认定有学问有修养的谦谦君子的重要标准之一。
内心“不忧不惧”的人,一定是心理素质良好、能够从容面对一切的人。这样的人,他的心灵是安静。心灵安静的人,按照今天时髦的说法,他在精神上的幸福指数一定非常高,因而是一个幸福的人。
在今天这样一个高节奏、高强度的社会里,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带来的无限便利和无穷精彩的同时,背负着重重的压力。因而,在喜笑颜开的背后,人们又有着几多迷茫、失落、无奈、焦躁、烦恼和痛苦,一句“烦着呢,别理我!”正是这种心态的写照。更有甚者,有些人因为内心的不安与狂乱,有了极端行为,给自己与他人带来深重的伤害。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那么,首先要让自己的心灵安静下来。
一个华冠丽服、趾高气扬的贵人,在出城的时候,看到一个衣衫褴褛、踽踽独行的哲人正在痛苦地思考着什么,就不无鄙夷地对哲人说:你何必冥思苦想,这样做能给你带来什么?哲人回过头去,气定神闲地说:至少我得到了心灵的安静。
哲人的回答与孔子的话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内心“不忧不惧”,是为心灵的安静;心灵安静的人,就能成为人所共仰的君子,真正的君子当是内心无比充实、无比幸福的人。幸福的感觉,只能在安静的心灵中升腾;没有不忧不惧的安静心灵,幸福永远是天边的那道彩虹,可望而不可即。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有言:“心安茅屋稳,情定菜羹香。” 心安了,情定了,即便是低矮的茅屋也能怡情,即便是清淡的菜羹也能悦志。安静之于心灵,何其重要!反观我们的课堂,应多一些安静,多一些反省。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这样的“安静时间”多应安排在临下课前一两分钟。用这个时间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反思。
《礼记 中庸》子思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递进的阶段。秉承先哲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态度,我在认真的听课之余经常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勉励自己。以期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更多有用的知识,这既包括学业上的,也包括做人上的。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因此让我们做一个“安静的反省”的听课者。让我们静静地倾听吧!静讲地思考吧!
参考文献
[1] 波普尔《真理、合理性和科学知识的增长》
[2] 袁征 《中国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哈佛大学网易幸福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