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理学院精品外语微课建设路径探索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o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 世纪以来,我国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领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的教育活动正在推动教育教学加速发展。外语微课作为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重要资源,是实现外语信息化应用的关键渠道。本文以成都文理学院为例,阐述了当前外语精品微课建设的基本做法和成效,提出了在数字化环境下,建设高校精品外语微课的相关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成都文理学院;精品外语微课;建设分析;研究讨论
  【作者简介】李芍(1981.08-),女,汉族,四川眉山人,成都文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成都文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中国外语微课大赛成果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成都文理学院为例”(项目编号: WL202002)。
  李克强总理在 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必须执行“互联网+教育”原则,确保优质资源能够共享,这也就为传统的教育行业变革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校师生对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需求陡然凸显,对高质量数字资源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一、建设依据
  “微课”是“微型网络视频课程的简称”。这一概念最早是由David Penrose在2008年正式提出并在美国运用于在线课程。在他的观念中,其以一个主体或概念为基本教学内容,并通过多样性的宣传方法如音频、视频等融合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在线学习效率以及学习便捷性,打造全新的移动学习基础。国外最具影响力的微课资源网站是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及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汗创立的“可汗学院”,制作注重“知识发生过程”和“思维展开过程”的“微课程”,其讲解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例如TED关注将其TED演讲应用至各学校中,包含中学、小学,并将其课程发布于在线视频平台。通过此操作,为人们提供具有分享价值的课程。且在2011年,我国学者胡铁生便结合特有的教育标准以及实践要求,提出我国必须执行“微课理念”,以某教学环节为基础,开展教学。以媒体视频为载体,将其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等进行结合,使其能够成为全新的微课形式。此后,张一春(2013)、金陵(2015)、郑小军(2019)等又结合时代特点和教学需求,分别对“微课”这一概念给出了多种侧重点不同的定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而在建构主义中,其包含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对于知识的吸收点,并以此为经验全面建构。教师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形成全新学习动机的角色,指导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因此,基于微课的学习过程可以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确保能够获得便捷的课程资源。自主学习所学的课程,并对知识体系能够完成建设,提供非凡意义。通过多样性的教学资源,整合碎片化的教学基础环节,使教学模式能够得到全面的启发、应用,实现成长。确保自主学习的课程达到知识体系教育观点,将微课理念以及微课思想应用其中。使学生形成全新的知识结构,整体满足现有的发展需求以及学习需要;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之间的能力差异并不大。“只要给学习者提供最佳的教学和足够的学习时间,多数学习者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要求。” 微课教学能够实现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定,增加师生对话的额外时间,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掌握水平;认知负荷理论认为:现有的认知活动必然会占据课程资源,消耗学生的认知负荷。学习内容难度越大,需要的认知负荷越大。适当运用动画、视频等形象方式呈现认知内容,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外在认知负荷,“理想的模式是学生可以自主地、灵活地、满负荷学习某些重难点、要点知识。”对于增加的相关认知负荷而言,借助微课活动设计并考虑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以增加学习者在学习微课过程中出现的情感历程,确保学习者能够获得积极合理有效的情感体验。
  二、具体做法与创新
  国内微课的发展非常迅速。从2011年胡铁生第一次给出“微课”中文定义至今的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各种微课网站应运而生,各类微课比赛,如“中国微课大赛”“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等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其中,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外语微课大赛”是国内规模较大、级别较高的针对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的微课比赛。
  成都文理学院正是以三大微课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为依托,通过多样性的活动,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确保精品外语资源课程建设制度以及实施方案能够符合目前教师的教学流程,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将微课制作、教学技能大赛及其科研成果转化纳入绩效考核当中,为我院精品微课资源建设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由此,我院成立了以教研室为单位的微课资源建设骨干团队,组织教师参加微课制作和教学相关的培训、会议和学科交流等,努力强化教师微课设计制作的水平,这为我院精品微课资源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能力保障。针对此项目前期建设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教师个体水平差异、资源间衔接不足,作品太过散乱独立,缺乏逻辑关联等问题,我院及时做出调整,加强了团队建设,构建了“以强带弱、新老结合、共同进步”的微课创作合作机制,并根据各教研室对微课资源的顶层设计思路,分小组、分学科、分门类进行系统的微课资源打造,这为我院精品微课资源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质量保障。
  1.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推进微课资源建设常态化。我院成立了以教研室为单位的微课资源建设骨干团队,通过多样性的举措完成资源建设,并对其微课资源进行顶层设计、规划。微课应用确保其建设思路明确,在微课教学中,发展长期规划以及年度计划,推进微课教学课堂应用基础以及队伍建设,并确保微课资源能够落实执行全新的管理方案。组织微课教学完成培训比赛以及学科交流,将微课制作纳入绩效考核,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微课资源建设。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微课设计能力和团队创作能力。我院重视教师微课知识与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确保能够加强微课设计以及教师团队建设,明确教师微课设计能力培训能够得到增强。对于教师,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建成优质的教学团队,并创建微课资源队伍。通过团队合作展示其特长,完成以强带弱、新老结合的创新机制,通过递进式培训以及团队合作方法,实现全员设计能力的增强。同时请进国内专家多次举办专题讲座,并走访其他高校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
  3.搭载多元数字化信息平台,推进微课资源的广泛运用。为推进微课资源与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我院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数字化信息平台,如英华在线、云班课等学习平台发布外语微课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将其灵活运用于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确保能够完成碎片化学习。使学生能够完成可信点连接,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提升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4.立足校本实际,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成都文理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内驱力较为欠缺,而受教学时长和学分限制,单纯的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对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针对学院学生实际,我院开发了一系列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的外语微课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的限制,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碎片化学习需求,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学课时欠缺的短板。
  5.理论与实践结合,设计与制作并举,注重高质量作品产出。在构建其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认知负荷理论的基础下,落实微课理论的教学基础,并在发展中与外语微课创作单位、团队教师取长补短,结合实践教学经验,秉承“基础性、交际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的原则,五年以来共设计制作了318件“准确简明、内容聚焦、形象灵动、直击痛点”的外语微课作品,其中21件精品外语微课作品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和“成都文理学院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多次获奖,体现出学院教师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水平。
  6.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推动英语教学范式改革。在后续发展中,可以找到微课资源的创新方法。并结合信息化手段,推行优质资源覆盖面。确保微课资源能够具备互联网特征,对未来教育能够产生全新的影响。促进教学内容及模式的崭新变化,为学校进一步推进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及慕课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同时也为我院正在建设的外语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三、建设成效
  2015年至今,成都文理学院教师已参加全国/省级微课制作与应用培训会20余场,参会人员达300余人次;聘请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做专题讲座3次,开展院内相关讲座12场,走访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各1次,真正实现全员普及、全员培训、全员参与。
  学院教师设计制作的外语微课作品,24件提交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中国外语微课大赛”4次,获全国二等奖暨四川省一等奖2项、四川省二等奖7项、四川省三等奖6项,外国语学院获优秀组织奖1项。项目负责人于2018年10月参加全国“外语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颁奖典礼并作提名发言,与全国高校外语教师分享微课设计制作心得,汇报学院微课建设情况。
  为促进微课作品的成果转化,搭建成体系、成规模甚至跨学科的学院数字化资源教学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院还于2020年7月,组织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设计制作了系列化、专题化的精品外语微课,涉及三门主干课程、32件微课作品,为实现教学范式改革夯实了基础。
  此外,项目负责人主持申报的关于外语类微课建设和应用的2项科研课题“中国外语微课大赛成果转化现状及推广路径探索”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成果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成都文理学院为例”已分别获批2020年四川外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厅级)一般项目和成都文理学院2020年校级重点项目,这充分证明了学院以赛促建、教研结合的显著成果。
  综上所述,在精品外语微课建设中,精品外语微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完成。因此,教师在实践建设中,需要依靠整体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完成成绩积。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以及相关的手段方法等进行全面规划,同时积极大胆的应用课程改革模式,取得良好效果。从整体上,推动整体学科的课程建设,并根据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改良。在我国后续的成长过程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并不断完善。争取将学科以及省外整体教学水准有效地落实到位,符合我国的精品外语微课建设目标,保证学生实现成长,落实教师有效发展。
  參考文献:
  [1]付晓婷.微课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校园英语,2019(3).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梁少林,于贵.应用型本科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探讨——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学园,2019(10).
  [4]裴晓敏,刘英为.微课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6):61-66.
  [5]王彦.大学生对微课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为例[J].中小学电教,2019(4):56-61.
  [6]王伟.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口语赛项成果转化的初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8):146-147.
  [7]肖德钧,费建明.外语微课资源与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8(4):72-76.
  [8]杨慧文.天水师范学院外语微课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 (28):164-165.
  [9]张雁芳.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在应用技术型高校数学建模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19,No.304(18):15+23.
  [10]赵静.“外语微课大赛”对高等学校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J].才智,2017:12+14.
其他文献
【摘要】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是近年外语教学的改革焦点,本文以新编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学(2020)为指导思想,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深入挖掘文本材料和视听材料里的思政元素,试图优化教学范式,赋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激发学生中国文化自信,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中国文化;立德树人  【Abstract】College English reforms focus on
期刊
【摘要】《综合英语2》课程以产出导向理念及师生合作评价理论为指导,坚持混合式教学理念,开发了基于教材的网课。学生借助网课学习词汇、语法、课文结构、基本概念等输入性知识,从而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答疑、讨论、进行产出性活动,实现混合式学习和深度学习。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课堂教学。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
期刊
【摘要】把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变成教书育人的社会主义主阵地是每个外语老师的责任。借助不同的学习平台,“课程思政”融入读写译课堂可以从三个环节入手:课前准备,课中讲授和课后巩固,以提升大学生们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也面临着许多困惑需要解决,值得共同探讨。  【關键词】课程思政;读写译教学;教书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何承全(1965.10.24-),男,湖北十堰人,湖北医药学院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技术迭代增速,多元化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市场各产业。以教育市场为例,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前提,翻转课堂作为当下炙手可热的教学形式已逐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推广落实。为了进一步验证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落实价值,本研究将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为基础,将此过程与翻转课堂结合,进而对创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翻转课堂;英语口语;
期刊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文从深度学习内涵的五个维度设计指向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模式,并围绕学习有效性的五个方面探讨了该模式的应用效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提升课堂学习体验、学习性投入度和英语学习动机及投入度。访谈结果表明,多种方式展示英语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创造了较好的学习体验,增强了学生外在学习动机,小组协作增强了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形成性评价能促使学生加大学习投入度。  【关键词】翻转课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来越高,人们在选择学校和教师时,不再是传统的有书可读、有课可听就已然很满足了,现在大多数的家长在为自己的孩子择校的过程中,更多的是看重学校的品牌以及教师的师资力量是否优秀且雄厚。而教师作为传道受业解惑的主体,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重要,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了当前高效英语课堂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
期刊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从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向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转变。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大学英语学习方式也要有所改变。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下,本研究着重对学生在课堂上运用的学习方式进行分类,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并对其各自的定义、基本要素、理论基础、行动策略进行探究,以此来改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英语
期刊
【摘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疫情之下在线教学一时风头无两,但在后疫情时代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学生在实际课堂中的到课率下降,表现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教师要调整教学方案,使传统与在线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在一起,切实为教学提供帮助,真正实现大学生英语视听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英语视听说  【作者简介】刘洁(1986-),女,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期刊
【摘要】在新教育环境中,思政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导致人文教育地位一直未被重视起来,从而使得思政教育的育人价值未能实现。结合大学英语和思政教育,既可以让医学类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接受良好的思政和人文教育,又可以促进思政和大学英语教学成效的提高。因此,在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构建“思政进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现
期刊
【Abstract】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obstacles rising during translation bring about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same original work,thus probably preventing the translator from fully conveying the ori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