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林业是直接影响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产业。目前,我国林业工程应用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林业生产效率。其中,抗旱造林技术对林业工程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抗旱造林技术大大提高了林区林木成活率和林木覆盖率,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原促进林业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引言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人口众多,能源消耗量较大,资源浪费现象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实施,加大了对天然林的保护力度,抗旱造林任务是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加快抗旱造林任务的技术指导,实现林业工程效益目标,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林业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1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
1.1水资源稀缺
在林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自然环境对其会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对树木的生长而言,水分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区域的水资源情况,对于林业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和南北跨度都比较大,这就造成了不同区域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也很不均衡,如在我国的西北和内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严重,这些地区的水资源根本无法满足树木正常生长的需要,該区域的大部分植物会枯萎和死亡,干旱的环境给林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是我国一些区域林业工程建设缓慢,树木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1.2林业工程抗旱树种的选择
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征不同,需要在不同地区种植的植被也不同。在树种选择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树种是否适合当地环境,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当地环境是否适合种植被子。因为植树的目的是明确的,即抗旱,然后植树。各种种植不应盲目,应合理分析。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林业工程抗旱林的种植情况并不理想。虽然有关专家及其组织反复阐述了在林业工程造林中选择适宜的植被的重要性,但由于监管不力,实施情况也比较粗心和不负责任。在这方面,作者认为抗旱树种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抗旱林的发展。达到预期的工作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抗旱选种是林业工程未来发展的第一个突破。有必要就如何选择和利用种子进行足够的尝试和讨论。
1.3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实际操作方面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基于林业工程的重视,林业工程实践趋于增多,相应的林业工程抗旱技术也有显著进步。但反映到林业工程种植数据方面,抗旱造林技术实际操作仍不乐观,抗旱造林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工作较为专业,需紧密结合当地情况,严格遵循抗旱造林的操作步骤进行,如在工序衔接上出现问题,容易降低树种成活率;另一方面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实施需要做好工作监督,但受制于当地对抗旱造林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以及过于重视抗旱造林技术的短期效果等因素,抗旱造林技术开展实施及实际操作仍存在一定阻力。
2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2.1加强水资源管理
干旱地区开展造林工作,首先要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没有水源任何植物都不能生存,要把水资源的贮存利用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利用,科学调配水源,兴建水源存储工程,采用节水设施,保证树木用水需要,为提高树木存活率提供充足水源。
2.2选择合理的树种
由于不同地区地理位置的限制,不同的种植方法是可取的。除从这个角度种植树木外,还必须改善土壤环境,以适应一定的树种。具体来说,不同树种的土壤固结能力不同。在容易发生土地荒漠化的地区,可以有选择地种植一些更合适的树种,即那些能力更强的树种。然而,除了土壤适宜性之外,树种的选择还应基于多种因素,包括气候、温度、湿度、树种寿命和当地文化。最重要的是交通和经济因素的混合。因此,合理选择树种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实。这不是时间问题。这就要求在选择植被类型时,必须找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作为专业指导,不能草率行事。合理的树种选择可以有效提高抗旱造林的实际效益。然而,抗旱造林的实际效益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要想显著提高抗旱造林的效率,就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我国缺乏相关数据。因此,近年来各大高校应充分重视和鼓励相关课题。
2.3做好造林区域的整地操作
林业工程开始实施前,要整理土地,为植被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以此提高林业工程造林的整体成活率。从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实践结果看,做好造林区域的整地操作,可以同步达到土壤含水量提高、墒情保持及水分积蓄的效果。此外,造林整地,还能够改善土地土质的质量,加快土壤熟化过程,提高土壤肥力。与此同时,通过造林整理,还能够使土层得到充分光照,消灭土壤病虫害。在造林的时间节点上,应在造林开始前5-6个月进行整地,也可选择之前一季雨季时段。如造林区域地质气候较为干燥,在进行整地操作时,一是坚持植被保护及保土蓄水这一整地原则;二是在树坑形式及规格上,可采取中鱼鳞坑,规格大小设定为60cm×40cm×40cm;三是为进一步改善地块土壤活力,可以在整地过程中增添一些肥料,让后续树苗能够达到更高标准的抗旱表现。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生产对林业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加大,人们对对抗旱造林技术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结合现有问题继续探索更为先进、科学的种植技术,改善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匮乏问题,对树种进行优化选择,同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规范化管理,从根本上提高造林成活率。
参考文献
[1]高年勇.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技服务,2019,34(21):48.
[2]仲冰.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31):127-128.
[3]易延伟.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及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20(9):192.
[4]姜秀荣.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20(8):225.
[5]王玉凯.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问题及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20(15):145.
(新疆昌吉市佃坝镇人民政府 新疆 昌吉 831103)
关键词: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引言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人口众多,能源消耗量较大,资源浪费现象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实施,加大了对天然林的保护力度,抗旱造林任务是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加快抗旱造林任务的技术指导,实现林业工程效益目标,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林业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1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
1.1水资源稀缺
在林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自然环境对其会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对树木的生长而言,水分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区域的水资源情况,对于林业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和南北跨度都比较大,这就造成了不同区域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也很不均衡,如在我国的西北和内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严重,这些地区的水资源根本无法满足树木正常生长的需要,該区域的大部分植物会枯萎和死亡,干旱的环境给林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是我国一些区域林业工程建设缓慢,树木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1.2林业工程抗旱树种的选择
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征不同,需要在不同地区种植的植被也不同。在树种选择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树种是否适合当地环境,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当地环境是否适合种植被子。因为植树的目的是明确的,即抗旱,然后植树。各种种植不应盲目,应合理分析。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林业工程抗旱林的种植情况并不理想。虽然有关专家及其组织反复阐述了在林业工程造林中选择适宜的植被的重要性,但由于监管不力,实施情况也比较粗心和不负责任。在这方面,作者认为抗旱树种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抗旱林的发展。达到预期的工作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抗旱选种是林业工程未来发展的第一个突破。有必要就如何选择和利用种子进行足够的尝试和讨论。
1.3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实际操作方面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基于林业工程的重视,林业工程实践趋于增多,相应的林业工程抗旱技术也有显著进步。但反映到林业工程种植数据方面,抗旱造林技术实际操作仍不乐观,抗旱造林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工作较为专业,需紧密结合当地情况,严格遵循抗旱造林的操作步骤进行,如在工序衔接上出现问题,容易降低树种成活率;另一方面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实施需要做好工作监督,但受制于当地对抗旱造林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以及过于重视抗旱造林技术的短期效果等因素,抗旱造林技术开展实施及实际操作仍存在一定阻力。
2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2.1加强水资源管理
干旱地区开展造林工作,首先要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没有水源任何植物都不能生存,要把水资源的贮存利用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利用,科学调配水源,兴建水源存储工程,采用节水设施,保证树木用水需要,为提高树木存活率提供充足水源。
2.2选择合理的树种
由于不同地区地理位置的限制,不同的种植方法是可取的。除从这个角度种植树木外,还必须改善土壤环境,以适应一定的树种。具体来说,不同树种的土壤固结能力不同。在容易发生土地荒漠化的地区,可以有选择地种植一些更合适的树种,即那些能力更强的树种。然而,除了土壤适宜性之外,树种的选择还应基于多种因素,包括气候、温度、湿度、树种寿命和当地文化。最重要的是交通和经济因素的混合。因此,合理选择树种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实。这不是时间问题。这就要求在选择植被类型时,必须找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作为专业指导,不能草率行事。合理的树种选择可以有效提高抗旱造林的实际效益。然而,抗旱造林的实际效益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要想显著提高抗旱造林的效率,就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我国缺乏相关数据。因此,近年来各大高校应充分重视和鼓励相关课题。
2.3做好造林区域的整地操作
林业工程开始实施前,要整理土地,为植被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以此提高林业工程造林的整体成活率。从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实践结果看,做好造林区域的整地操作,可以同步达到土壤含水量提高、墒情保持及水分积蓄的效果。此外,造林整地,还能够改善土地土质的质量,加快土壤熟化过程,提高土壤肥力。与此同时,通过造林整理,还能够使土层得到充分光照,消灭土壤病虫害。在造林的时间节点上,应在造林开始前5-6个月进行整地,也可选择之前一季雨季时段。如造林区域地质气候较为干燥,在进行整地操作时,一是坚持植被保护及保土蓄水这一整地原则;二是在树坑形式及规格上,可采取中鱼鳞坑,规格大小设定为60cm×40cm×40cm;三是为进一步改善地块土壤活力,可以在整地过程中增添一些肥料,让后续树苗能够达到更高标准的抗旱表现。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生产对林业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加大,人们对对抗旱造林技术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结合现有问题继续探索更为先进、科学的种植技术,改善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匮乏问题,对树种进行优化选择,同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规范化管理,从根本上提高造林成活率。
参考文献
[1]高年勇.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技服务,2019,34(21):48.
[2]仲冰.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31):127-128.
[3]易延伟.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及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20(9):192.
[4]姜秀荣.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20(8):225.
[5]王玉凯.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问题及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20(15):145.
(新疆昌吉市佃坝镇人民政府 新疆 昌吉 8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