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类逐渐的文明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在进步,生活水平也有了飞一般的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的每况愈下。本文从现代建筑的设计出发,通过讨论楼宇的电力和排污处理等课题,来阐述在人类现代生活的集散地中,如何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建筑;环保节能;低碳生活
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关注的话题,各国的专家也都在积极地致力于各种研究与实践上,以寻求一种更节能,更环保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国家也在大力地宣传与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已经渗透到寻常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如何帮助人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建立培养并实践低碳的生活理念及生活方式也就成为了一项很重要的课题。作为现代建筑的开发商,在设计规划楼盘时,应考虑到楼盘的环保与节能問题,以此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具体有如下几点:
一、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电力问题
电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很难想象没有电的日子我们应该怎样去适应。虽然电力本身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几乎不会产生什么污染。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电力供应依然为火力发电,这也就意味着,用电越多,发电时燃烧的就越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煤等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温室气体,这些显然是不符合低碳生活要求的。那么,究竟该如何做,才能从现代建筑设计中,解决这些问题呢?
首先,从根本上减少居民的用电量。并不是说不让人们用电,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而是要靠设计师们想办法,去减少居民的用电量。
照明是居民用电的主要目的之一,但很多时候,开灯是没有必要的。有些人因室内采光不好,白天也会开灯。针对这一现象,楼盘设计师应在设计之初就注意到太阳的角度,根据阳光的走向,去设计楼盘的方向,以及楼宇与楼宇之间的距离,确保整栋建筑中,有尽量多的房间可以获取优质的采光。尤其是商务写字楼、学校、医院等建筑物的设计,都应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因为这些场所是人们白天活动的中心,如果可以用自然光取代电力照明,由此节省下来的能源与减少的废气排放都是相当可观的。
到了晚上是一定要开灯来照明的,但是不是每一盏灯都是实际利用着的呢?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家里的人出门了,却忘记了关灯,或是其他的电力设备;某个房间里没有人,等却一直亮着,等等等等。这些情况浪费的不仅仅是居民自己的电费,更重要的是,每多耗费一度电,都多浪费一份能源,多排放一份废气!针对这一点,设计师们在设计楼盘的电力系统时,可以设置一些感应装置,当感应装置感受不到房间里有人时,则自动断电;或是当房门反锁后,自动切断房间内的电力供应,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电力资源的浪费。
另外,取暖纳凉也是人们对电力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空调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它可以“飞”进寻常百姓家,为人们造福。南方的夏天是很难熬的,加上全球气候的变暖,使得夏天的温度越来越高,不开空调已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在北方,冬天的严寒也让人望而生畏,虽然有集中供暖设备,但在供暖开始前和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依然令人寒冷难耐,这个时候,用空调、电暖气取暖,也就变成了人们的一项必修课。我们都知道,空调的耗电量是很惊人的,因此以前也经常听到有人调侃,买得起空调却用不起。针对这一用电的重大开销,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针对南方,可以设置中央空调,这样可以减少很多电力资源,同时也应针对南方的冬天采取适当的集中供暖措施;针对北方,应继续加强集中供暖,适当延长供暖的周期,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电力资源,大规模的集中供暖还可以有效的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以上从根本性的节省用电的角度来谈论了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少用电。那么如果一定要用电,是不是一定要用火电呢?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因此,设计师们要想办法在楼宇设计中,添加能源装置。
太阳每天都会东升西落周而复始,它每天散发出的太阳能可谓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利用好这些资源,那将会产生一笔丰厚的回报!太阳能发电技术早已不是什么高精尖的产业,如今,它正在被广泛的应用着,尤其是最近颇为流行的太阳能热水器。设计师们应该从中的到启发,利用太阳能发电,并不一定仅仅局限在热水器上,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楼宇的天台,外墙,有充足的面积,可以大范围的安装太阳能板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能。
风能也是新能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一些区域也正在用风力进行发电。在多风的地区,每幢楼上都可以尽可能多的安装风力发电机和风车,把飘忽不定的风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电能,为居民造福。
另外还可以在很多地方加装能源设备,比如大厦的转门,人们进进出出它都会旋转,如果加装一个发电机相信也可以产生很多电能;电梯里也可以加装类似汽车上的发电机,当电梯工作时,通过机械设备的运作旋转,带动发电机转动,从而产生电能。
二、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排污问题
节能固然重要,减排亦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作为人类的聚集地,建筑物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生活垃圾。如今对于垃圾的处理往往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焚烧,但垃圾焚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甚至是一些有毒有害的烟尘,对于人类整体的生活居住环境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与挑战。另外一种处理手法就是掩埋。一些可降解的垃圾,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渗透到泥土里,变成一种新的有机物;而还有很多不可降解的物质,堆放在地表或埋与地下,久而久之会占领越来越多的土地,使大量的土地荒芜;更有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一旦通过掩埋进入到土壤之中,便会被植物吸收,然后被人类食用,继而进入到人体之中,对人体产生危害。我们好多人都会体验过类似的经历,每当走到城乡结合部或是较偏僻的乡村时,经常会看到好多堆放的垃圾,一大片一大片的,同时还散发着异常刺鼻的难闻的味道,经过时,经常还伴有一群惊起的苍蝇……因此,生活垃圾的处理可以说是一项相当棘手的课题,但对于它的处理,同时也显得那样的刻不容缓!
针对垃圾的处理问题,国外的一些方法我们可以拿来借鉴,较为行之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垃圾分类。目前在我国,很多大城市在公共区域都已经设立了公共的分类垃圾箱,但事实上,它的利用效果并不好,或者说,人们根本就没有按照垃圾桶上的标示,去分类投放垃圾。这样一来,分类垃圾箱变成了摆设,失去了它本来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功效。垃圾分类工作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做的非常好,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欧美还是日本,在垃圾分类这条道路上,少则走了十几年,多则践行了几十年,才形成了今天的比较完善的处理体系。对于垃圾分类来说,最困难的就是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让每个人都真正的接受垃圾分类,并且按照相应的要求,自觉的分类投放垃圾。这一观念不仅仅要贯穿在公共场所,即便在自己家里,也应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因此,现代建筑的设计师们在考虑到排污问题处理的同时,应考虑到对于居民的教育,可以在每间房屋中都摆放分类垃圾桶,并详细告诉居民每一种垃圾属于什么种类,应投放到哪只垃圾桶中,慢慢培养起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同时,也要安排相应的部门和组织,对于分类的垃圾进行处理、回收和再利用,这无形中都为环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小结
低碳生活、节能减排,这些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口号,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这决不仅仅是官方应该考虑的问题,而是一件匹夫有责的事情。现代建筑作为现代文明人类的集散地,对其设计更应该处处体现出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只有从细微处着手,人类才能真正构建出一个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旭亮 黄继昌. 节能减排基础知识[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2] 方利国. 节能技术应用与评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3] 王宁寰. 节能减排[M]. 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0.
[4] 杨申仲. 节能减排监督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关键词:建筑;环保节能;低碳生活
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关注的话题,各国的专家也都在积极地致力于各种研究与实践上,以寻求一种更节能,更环保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国家也在大力地宣传与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已经渗透到寻常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如何帮助人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建立培养并实践低碳的生活理念及生活方式也就成为了一项很重要的课题。作为现代建筑的开发商,在设计规划楼盘时,应考虑到楼盘的环保与节能問题,以此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具体有如下几点:
一、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电力问题
电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很难想象没有电的日子我们应该怎样去适应。虽然电力本身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几乎不会产生什么污染。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电力供应依然为火力发电,这也就意味着,用电越多,发电时燃烧的就越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煤等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温室气体,这些显然是不符合低碳生活要求的。那么,究竟该如何做,才能从现代建筑设计中,解决这些问题呢?
首先,从根本上减少居民的用电量。并不是说不让人们用电,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而是要靠设计师们想办法,去减少居民的用电量。
照明是居民用电的主要目的之一,但很多时候,开灯是没有必要的。有些人因室内采光不好,白天也会开灯。针对这一现象,楼盘设计师应在设计之初就注意到太阳的角度,根据阳光的走向,去设计楼盘的方向,以及楼宇与楼宇之间的距离,确保整栋建筑中,有尽量多的房间可以获取优质的采光。尤其是商务写字楼、学校、医院等建筑物的设计,都应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因为这些场所是人们白天活动的中心,如果可以用自然光取代电力照明,由此节省下来的能源与减少的废气排放都是相当可观的。
到了晚上是一定要开灯来照明的,但是不是每一盏灯都是实际利用着的呢?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家里的人出门了,却忘记了关灯,或是其他的电力设备;某个房间里没有人,等却一直亮着,等等等等。这些情况浪费的不仅仅是居民自己的电费,更重要的是,每多耗费一度电,都多浪费一份能源,多排放一份废气!针对这一点,设计师们在设计楼盘的电力系统时,可以设置一些感应装置,当感应装置感受不到房间里有人时,则自动断电;或是当房门反锁后,自动切断房间内的电力供应,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电力资源的浪费。
另外,取暖纳凉也是人们对电力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空调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它可以“飞”进寻常百姓家,为人们造福。南方的夏天是很难熬的,加上全球气候的变暖,使得夏天的温度越来越高,不开空调已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在北方,冬天的严寒也让人望而生畏,虽然有集中供暖设备,但在供暖开始前和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依然令人寒冷难耐,这个时候,用空调、电暖气取暖,也就变成了人们的一项必修课。我们都知道,空调的耗电量是很惊人的,因此以前也经常听到有人调侃,买得起空调却用不起。针对这一用电的重大开销,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针对南方,可以设置中央空调,这样可以减少很多电力资源,同时也应针对南方的冬天采取适当的集中供暖措施;针对北方,应继续加强集中供暖,适当延长供暖的周期,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电力资源,大规模的集中供暖还可以有效的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以上从根本性的节省用电的角度来谈论了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少用电。那么如果一定要用电,是不是一定要用火电呢?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因此,设计师们要想办法在楼宇设计中,添加能源装置。
太阳每天都会东升西落周而复始,它每天散发出的太阳能可谓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利用好这些资源,那将会产生一笔丰厚的回报!太阳能发电技术早已不是什么高精尖的产业,如今,它正在被广泛的应用着,尤其是最近颇为流行的太阳能热水器。设计师们应该从中的到启发,利用太阳能发电,并不一定仅仅局限在热水器上,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楼宇的天台,外墙,有充足的面积,可以大范围的安装太阳能板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能。
风能也是新能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一些区域也正在用风力进行发电。在多风的地区,每幢楼上都可以尽可能多的安装风力发电机和风车,把飘忽不定的风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电能,为居民造福。
另外还可以在很多地方加装能源设备,比如大厦的转门,人们进进出出它都会旋转,如果加装一个发电机相信也可以产生很多电能;电梯里也可以加装类似汽车上的发电机,当电梯工作时,通过机械设备的运作旋转,带动发电机转动,从而产生电能。
二、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排污问题
节能固然重要,减排亦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作为人类的聚集地,建筑物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生活垃圾。如今对于垃圾的处理往往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焚烧,但垃圾焚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甚至是一些有毒有害的烟尘,对于人类整体的生活居住环境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与挑战。另外一种处理手法就是掩埋。一些可降解的垃圾,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渗透到泥土里,变成一种新的有机物;而还有很多不可降解的物质,堆放在地表或埋与地下,久而久之会占领越来越多的土地,使大量的土地荒芜;更有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一旦通过掩埋进入到土壤之中,便会被植物吸收,然后被人类食用,继而进入到人体之中,对人体产生危害。我们好多人都会体验过类似的经历,每当走到城乡结合部或是较偏僻的乡村时,经常会看到好多堆放的垃圾,一大片一大片的,同时还散发着异常刺鼻的难闻的味道,经过时,经常还伴有一群惊起的苍蝇……因此,生活垃圾的处理可以说是一项相当棘手的课题,但对于它的处理,同时也显得那样的刻不容缓!
针对垃圾的处理问题,国外的一些方法我们可以拿来借鉴,较为行之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垃圾分类。目前在我国,很多大城市在公共区域都已经设立了公共的分类垃圾箱,但事实上,它的利用效果并不好,或者说,人们根本就没有按照垃圾桶上的标示,去分类投放垃圾。这样一来,分类垃圾箱变成了摆设,失去了它本来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功效。垃圾分类工作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做的非常好,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欧美还是日本,在垃圾分类这条道路上,少则走了十几年,多则践行了几十年,才形成了今天的比较完善的处理体系。对于垃圾分类来说,最困难的就是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让每个人都真正的接受垃圾分类,并且按照相应的要求,自觉的分类投放垃圾。这一观念不仅仅要贯穿在公共场所,即便在自己家里,也应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因此,现代建筑的设计师们在考虑到排污问题处理的同时,应考虑到对于居民的教育,可以在每间房屋中都摆放分类垃圾桶,并详细告诉居民每一种垃圾属于什么种类,应投放到哪只垃圾桶中,慢慢培养起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同时,也要安排相应的部门和组织,对于分类的垃圾进行处理、回收和再利用,这无形中都为环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小结
低碳生活、节能减排,这些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口号,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这决不仅仅是官方应该考虑的问题,而是一件匹夫有责的事情。现代建筑作为现代文明人类的集散地,对其设计更应该处处体现出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只有从细微处着手,人类才能真正构建出一个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旭亮 黄继昌. 节能减排基础知识[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2] 方利国. 节能技术应用与评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3] 王宁寰. 节能减排[M]. 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0.
[4] 杨申仲. 节能减排监督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