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调研报告以葫芦岛莲山区化机街道安定社区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居民个人情况和居民的参与度两个维度来调查安宁社区的获得感现状。在居民的个人情况分析的部分,该报告主要是从收入、健康、年龄这三个因素来探讨居民获得感的个体化差异;在居民的参与度部分,本报告侧重于分析居民在社区文体活动和设施方面的参与度,并分析居民的满意度及获得情况。最后本报告根据调查数据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分别从社区以及居民两个个主体角度提出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的对策。
关键词:葫芦岛市安宁社区、获得感、满意度、社区居民
一、绪论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获得感”多指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幸福指数,它可以通过很多方面表现出来,如人均月收入的提高、教育程度的提升、社会医疗保障等等。目前,我国人民总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个体的自身差异,人民的获得感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同。鉴于研究整个国家的群众获得感数据的难搜集性,因此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研究一个社区的获得感现状。
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社区居民获得感因素的分析以及获得感现状的总结,找出影响该社区的获得感提升的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本文试图解决以下问题:安宁社区的获得感现状是怎样的?影响社区居民的获得感的社区因素与个人因素有哪些?如何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
二、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我们选取的调研对象是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化机街道安宁社区。本文调查采用实地调研法与问卷调查法,对安宁社区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法以及面对面访谈的方式。
(一)问卷的设计。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对葫芦岛连山区化机街道安宁社区获得感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个人信息、社区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居民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度三方面的内容。以此调查安宁社区获得感的现状。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调研小组一共发放问卷126份,采取现场收回的方式,回收126份,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为92.06%。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一)个人情况分析。
居民获得感的年龄因素分析。该调查基于社区居民的年龄构成比例以及各年龄段的整体特点,将居民的年龄为为6个年龄段,分别是:18岁以下、18-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和60岁以上。不论处在哪一个年龄段的居民,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分值大都集中在3分及3分以上。这说明了大多数居民对目前生活现状的获得感处于中上等水平。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年龄段在获得感方面的差异,该调查把居民的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分值在3分以上认定为具有较强获得感,分析了拥有较强获得感的人群占所处年龄段的被调查者的比重。数据表明年龄在60岁以上群体对生活状况的较强获得感所占比重最高,为93.75%。这不难理解,年龄在6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大都已经退休,较少工作与学习方面的压力,生活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居民来说,更加舒适。此外,获得感较强的其他两个年龄群体是“18—30岁”与“31—40”的年齡段,较强获得感所占比重分别为92.00%和91.67%。处在这两个年龄段的社区居民,大都对生活满怀憧憬以及拥有清晰的个人目标,这种正面积极的心态以及追梦过程中目标的实现,会带给居民极强的获得感。
影响居民获得感的个人收入因素分析。通过对安宁社区居民月收入的分析,该调查将社区居民的收入状况分为五个档次:1000元以下组,1000-2000元组,2000-4000元组,4000元-6000元组,6000元以上组。收入高低是影响社区居民获得感的关键性因素,中低收入者(4000元以下)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打分主要集中在3分及以下。较高收入者(4000元以上)对生活现状的获得感打分主要集中在3分以上。由此可知,中低收入者的整体获得感不如高收入者。
然而社区居民的获得感与收入却呈不完全正相关关系。社区居民的较强获得感所占比重(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大于3分)最高的人群收入集中于4000-6000元这个收入层级。而月收入超过6000元的群体,较强获得感所占比重为71.43%,与2000-4000元月收入群体的85.5%以及4000-6000元月收入群体的86.36%有较大差距。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导致高收入却低获得感的原因是较高的收入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影响获得感的健康因素分析。在调查中发现,居民的健康与获得感息息相关,它是个人幸福的重要保证。社区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居民的获得感的强弱。本报告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调查与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满意度进行了交叉分析。其中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满意度调查是包含了居民对自己的健康状况的一个主观评定。调查结果发现,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持明显满意态度的居民,也更容易对目前是生活现状产生较强的获得感。
(二)居民的参与度情况分析
社区文体活动资源居民获得情况分析。依据对安宁社区的实际情况,该调查将社区的文体活动资源归为四类,分别是户外健身器材、社区讲堂、社区图书馆以及街道文体活动中心,以社区居民对这四类文体活动资源的参与情况来衡量居民对社区文体活动资源的获得情况。由表及可知户外健身器材类文体活动资源,参与频次55,47.41%的居民参与到该文体活动资源中,说明社区居民对户外健身器材的获得感最强。其次是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出现频次26,占所调查总数的22.41%。而具有开拓性质的社区讲堂、社区图书馆,社区居民的参与度较小。这主要由于宣传力度不足的原因,在对张女士进行个人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张女士竟然不知社区中有社区讲堂以及社区图书馆的存在。这说明了对文体活动资源的宣传力度直接决定了居民的获得情况。如表3-8和图3-5所示:
在对文体活动资源的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出现频次为71,占比47.33%。“不满意”出现频次66,占比44.00%。由此可知,社区居民对所选文体活动资源的满意度出现了两级分化的趋势。居民对社区的文体活动资源“不满意”的态度所占的比重较大,这说明大多数居民从社区文体活动资源产生的获得感较低。这说明了社区的文体活动设施还有很多值得完善的地方。说明该社区的文体活动资源不论是在丰富度还是居民的参与度,以及提高居民的满意度上还有待加强。 (三)社区组织活动居民获得情况分析
该调查将社区组织的活动分为爱心志愿者类活动以及文化、体育类活动,在对这两类活动居民的参与度情况来看,参与过社区的爱心志愿者活动的出现频次为30,占比25.86%。社区文化、体育组织活动的出现频次45,占所调查总数的45%。这说明,相较于爱心志愿者活动来说,社区居民更倾向于参加文化、体育组织之类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35.34%的居民没有参与过这两种活动的任何一种,这说明了社区组织活动在宣传力度以及内容对居民的吸引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11.21%的被调查居民感觉自己在参加社区组织活动时,收获颇丰。24.14%的居民感觉到都一点点收获。感觉自己有收获的居民一共占被调查居民的24.14%,不足1/3。而与此同时,明显感觉自己从参加社区组织活动中没有收获的出现频次为26,占比22.41%。有54人选择了“没参加过,不知道”这个选项。调查结果说明,安宁社区对社区组织活动的获得感整体较低。居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活动,收获的却很少,这说明了社区组织的活动在前期内容筹划以及活动的实施完成度上还有很大欠缺,至少与居民心中的期待有较大差距。
四、安宁社区获得感现状总结
(一)安宁社区居民的获得感整体较高,个体差异化明显。调查结果表明,绝大数社区居民拥有较强的获得感。从个人情况来看,一表现在个人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较高,在个人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调查中,我们发现93.97%的居民打分的数值在3分及3分以上(满分5分),这表现出了安宁社区对目前生活状态的一种积极态度,也反映了当前安宁社区的一个中等偏上的一个获得感现状。二表现在人均收入处在2000—6000元之间,占被调查者的78.45%,绝大多数人处于中等收入水平,能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三是表现为与5年前相比,居民普遍认为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这说明了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到了绝大多数居民。从非个人因素来看,与居民的获得感联系最紧密的医疗卫生条件、社区治安条件、文体活动资源条件以及社区的组织活动,都不同程度上使社区居民产生了获得感。
“获得感”是基于一定“获得”(包括物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获得)而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获得感的这种“主观性”也使得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在个体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即使处于同一年龄阶段、同一收入水平甚至同等健康状况以及享受同等社区条件资源的情况下,居民的心态、对生活的期望值的高低与现实生活的差距、或是由于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而带来的不公感,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居民获得感的差异。
(二)居民社区活动的参与度较低,影响获得感的提高。本调查所指的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居民对各种社区文体活动资源的一个整体利用情况,一是指居民对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的一个参与情况。而在前文的分析中发现,居民在这两方面的参与度都很有限。而参与感作为居民获得感的一个重要前提,居民对社区活动较低的参与度必然会影响获得感的整体提升。而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不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社區的文体活动资源的丰富性以及针对性还有待提高。就目前安宁社区的文体活动资源来说,仅仅包括街道文体活动中心、社区讲堂、社区图书馆以及户外健身器材四类,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并且这些活动资源都是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没有对居民进行一个针对性需求的分析。二是各类社区组织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受访者表现,不知道社区曾举办过这些活动。三是各类文化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活动的策划内容,难以令人满意。在对居民使用过的文体活动资源满意度调查中,我们发现,接近一半的人群选择了不满意。同时,据了解社区组织的很多活动,只是走“形式”,居民从中的获得感较低。
五、提升安宁社区获得感建议研究
(一)社区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提升居民在参与过程中的获得感。社区的居会委员会要坚持做到居民需求为导向,就要做到多听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将社区能够提供的服务与居民真正需要的服务之间的有效对接。让居民参与到公共设施建设、社会活动策划中的方方面面,提升居民在参与过程中的获得感。
在社区的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方面,要做到定期走访住户,争取了解每一个家庭的具体需求,做好居民需求的细分。从调研数据来看,公共文体设施居民的使用率较低,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目前的大部分的公共文体活动设施大多是想满足所有社区居民的需求,然而却对居民的具体需求了解甚少,导致社区所提供的与居民所需之间出现脱节。从而影响了居民使用公共文体设施的热情,降低了居民的获得感。
在社区组织的活动方面,从活动方式的选定到活动内容的策划再到活动的具体实施都要始终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活动方式的选定要从居民的心理特点出发,找准居民的关注点与急需点,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居民更多的参与。活动内容的策划,也要多听取居民的建议,不要一味追求活动内容的新颖而忽视了居民的接受度,也不要过多地按照之前的路子走,循规蹈矩固步自封,使组织的活动陈旧老套,降低居民的参与度。
(二)居民要理性衡量“所获”,提升“主动获得”的积极性。社区居民要摆正心态。获得感基于一定的获得而存在,但获得感作为一种情感体验,也会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生活态度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总存在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出现,这就导致了很多生活中被居民正在享用已然获得的东西,却没有被感知。居民要提高感知幸福的能力,懂得满足;要树立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有利于消减生活中由于各种负面因素而带来的种种“失落感”,从而提升获得感。
其次居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主动获得,切不可守株待兔,等待“被获得”。获得感是在投入参与的过程中实现的。没有投入,没有参与,获得感自然也不会平白地产生。社区居民的获得感从个人因素考虑,能从辛勤工作努力学习中产生,能从个人理想实现的过程中产生,能从遵纪守法的自豪感中产生,能从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以及社区组织活动中产生。因此居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树立远大追求,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培养高尚道德。
作者简介:张娜(1995——)女 汉族 山东潍坊人 辽宁大学 2014级辽宁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在读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关键词:葫芦岛市安宁社区、获得感、满意度、社区居民
一、绪论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获得感”多指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幸福指数,它可以通过很多方面表现出来,如人均月收入的提高、教育程度的提升、社会医疗保障等等。目前,我国人民总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个体的自身差异,人民的获得感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同。鉴于研究整个国家的群众获得感数据的难搜集性,因此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研究一个社区的获得感现状。
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社区居民获得感因素的分析以及获得感现状的总结,找出影响该社区的获得感提升的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本文试图解决以下问题:安宁社区的获得感现状是怎样的?影响社区居民的获得感的社区因素与个人因素有哪些?如何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
二、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我们选取的调研对象是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化机街道安宁社区。本文调查采用实地调研法与问卷调查法,对安宁社区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法以及面对面访谈的方式。
(一)问卷的设计。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对葫芦岛连山区化机街道安宁社区获得感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个人信息、社区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居民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度三方面的内容。以此调查安宁社区获得感的现状。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调研小组一共发放问卷126份,采取现场收回的方式,回收126份,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为92.06%。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一)个人情况分析。
居民获得感的年龄因素分析。该调查基于社区居民的年龄构成比例以及各年龄段的整体特点,将居民的年龄为为6个年龄段,分别是:18岁以下、18-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和60岁以上。不论处在哪一个年龄段的居民,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分值大都集中在3分及3分以上。这说明了大多数居民对目前生活现状的获得感处于中上等水平。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年龄段在获得感方面的差异,该调查把居民的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分值在3分以上认定为具有较强获得感,分析了拥有较强获得感的人群占所处年龄段的被调查者的比重。数据表明年龄在60岁以上群体对生活状况的较强获得感所占比重最高,为93.75%。这不难理解,年龄在6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大都已经退休,较少工作与学习方面的压力,生活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居民来说,更加舒适。此外,获得感较强的其他两个年龄群体是“18—30岁”与“31—40”的年齡段,较强获得感所占比重分别为92.00%和91.67%。处在这两个年龄段的社区居民,大都对生活满怀憧憬以及拥有清晰的个人目标,这种正面积极的心态以及追梦过程中目标的实现,会带给居民极强的获得感。
影响居民获得感的个人收入因素分析。通过对安宁社区居民月收入的分析,该调查将社区居民的收入状况分为五个档次:1000元以下组,1000-2000元组,2000-4000元组,4000元-6000元组,6000元以上组。收入高低是影响社区居民获得感的关键性因素,中低收入者(4000元以下)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打分主要集中在3分及以下。较高收入者(4000元以上)对生活现状的获得感打分主要集中在3分以上。由此可知,中低收入者的整体获得感不如高收入者。
然而社区居民的获得感与收入却呈不完全正相关关系。社区居民的较强获得感所占比重(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大于3分)最高的人群收入集中于4000-6000元这个收入层级。而月收入超过6000元的群体,较强获得感所占比重为71.43%,与2000-4000元月收入群体的85.5%以及4000-6000元月收入群体的86.36%有较大差距。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导致高收入却低获得感的原因是较高的收入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影响获得感的健康因素分析。在调查中发现,居民的健康与获得感息息相关,它是个人幸福的重要保证。社区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居民的获得感的强弱。本报告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调查与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满意度进行了交叉分析。其中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满意度调查是包含了居民对自己的健康状况的一个主观评定。调查结果发现,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持明显满意态度的居民,也更容易对目前是生活现状产生较强的获得感。
(二)居民的参与度情况分析
社区文体活动资源居民获得情况分析。依据对安宁社区的实际情况,该调查将社区的文体活动资源归为四类,分别是户外健身器材、社区讲堂、社区图书馆以及街道文体活动中心,以社区居民对这四类文体活动资源的参与情况来衡量居民对社区文体活动资源的获得情况。由表及可知户外健身器材类文体活动资源,参与频次55,47.41%的居民参与到该文体活动资源中,说明社区居民对户外健身器材的获得感最强。其次是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出现频次26,占所调查总数的22.41%。而具有开拓性质的社区讲堂、社区图书馆,社区居民的参与度较小。这主要由于宣传力度不足的原因,在对张女士进行个人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张女士竟然不知社区中有社区讲堂以及社区图书馆的存在。这说明了对文体活动资源的宣传力度直接决定了居民的获得情况。如表3-8和图3-5所示:
在对文体活动资源的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出现频次为71,占比47.33%。“不满意”出现频次66,占比44.00%。由此可知,社区居民对所选文体活动资源的满意度出现了两级分化的趋势。居民对社区的文体活动资源“不满意”的态度所占的比重较大,这说明大多数居民从社区文体活动资源产生的获得感较低。这说明了社区的文体活动设施还有很多值得完善的地方。说明该社区的文体活动资源不论是在丰富度还是居民的参与度,以及提高居民的满意度上还有待加强。 (三)社区组织活动居民获得情况分析
该调查将社区组织的活动分为爱心志愿者类活动以及文化、体育类活动,在对这两类活动居民的参与度情况来看,参与过社区的爱心志愿者活动的出现频次为30,占比25.86%。社区文化、体育组织活动的出现频次45,占所调查总数的45%。这说明,相较于爱心志愿者活动来说,社区居民更倾向于参加文化、体育组织之类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35.34%的居民没有参与过这两种活动的任何一种,这说明了社区组织活动在宣传力度以及内容对居民的吸引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11.21%的被调查居民感觉自己在参加社区组织活动时,收获颇丰。24.14%的居民感觉到都一点点收获。感觉自己有收获的居民一共占被调查居民的24.14%,不足1/3。而与此同时,明显感觉自己从参加社区组织活动中没有收获的出现频次为26,占比22.41%。有54人选择了“没参加过,不知道”这个选项。调查结果说明,安宁社区对社区组织活动的获得感整体较低。居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活动,收获的却很少,这说明了社区组织的活动在前期内容筹划以及活动的实施完成度上还有很大欠缺,至少与居民心中的期待有较大差距。
四、安宁社区获得感现状总结
(一)安宁社区居民的获得感整体较高,个体差异化明显。调查结果表明,绝大数社区居民拥有较强的获得感。从个人情况来看,一表现在个人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较高,在个人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调查中,我们发现93.97%的居民打分的数值在3分及3分以上(满分5分),这表现出了安宁社区对目前生活状态的一种积极态度,也反映了当前安宁社区的一个中等偏上的一个获得感现状。二表现在人均收入处在2000—6000元之间,占被调查者的78.45%,绝大多数人处于中等收入水平,能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三是表现为与5年前相比,居民普遍认为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这说明了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到了绝大多数居民。从非个人因素来看,与居民的获得感联系最紧密的医疗卫生条件、社区治安条件、文体活动资源条件以及社区的组织活动,都不同程度上使社区居民产生了获得感。
“获得感”是基于一定“获得”(包括物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获得)而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获得感的这种“主观性”也使得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在个体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即使处于同一年龄阶段、同一收入水平甚至同等健康状况以及享受同等社区条件资源的情况下,居民的心态、对生活的期望值的高低与现实生活的差距、或是由于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而带来的不公感,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居民获得感的差异。
(二)居民社区活动的参与度较低,影响获得感的提高。本调查所指的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居民对各种社区文体活动资源的一个整体利用情况,一是指居民对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的一个参与情况。而在前文的分析中发现,居民在这两方面的参与度都很有限。而参与感作为居民获得感的一个重要前提,居民对社区活动较低的参与度必然会影响获得感的整体提升。而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不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社區的文体活动资源的丰富性以及针对性还有待提高。就目前安宁社区的文体活动资源来说,仅仅包括街道文体活动中心、社区讲堂、社区图书馆以及户外健身器材四类,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并且这些活动资源都是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没有对居民进行一个针对性需求的分析。二是各类社区组织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受访者表现,不知道社区曾举办过这些活动。三是各类文化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活动的策划内容,难以令人满意。在对居民使用过的文体活动资源满意度调查中,我们发现,接近一半的人群选择了不满意。同时,据了解社区组织的很多活动,只是走“形式”,居民从中的获得感较低。
五、提升安宁社区获得感建议研究
(一)社区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提升居民在参与过程中的获得感。社区的居会委员会要坚持做到居民需求为导向,就要做到多听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将社区能够提供的服务与居民真正需要的服务之间的有效对接。让居民参与到公共设施建设、社会活动策划中的方方面面,提升居民在参与过程中的获得感。
在社区的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方面,要做到定期走访住户,争取了解每一个家庭的具体需求,做好居民需求的细分。从调研数据来看,公共文体设施居民的使用率较低,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目前的大部分的公共文体活动设施大多是想满足所有社区居民的需求,然而却对居民的具体需求了解甚少,导致社区所提供的与居民所需之间出现脱节。从而影响了居民使用公共文体设施的热情,降低了居民的获得感。
在社区组织的活动方面,从活动方式的选定到活动内容的策划再到活动的具体实施都要始终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活动方式的选定要从居民的心理特点出发,找准居民的关注点与急需点,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居民更多的参与。活动内容的策划,也要多听取居民的建议,不要一味追求活动内容的新颖而忽视了居民的接受度,也不要过多地按照之前的路子走,循规蹈矩固步自封,使组织的活动陈旧老套,降低居民的参与度。
(二)居民要理性衡量“所获”,提升“主动获得”的积极性。社区居民要摆正心态。获得感基于一定的获得而存在,但获得感作为一种情感体验,也会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生活态度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总存在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出现,这就导致了很多生活中被居民正在享用已然获得的东西,却没有被感知。居民要提高感知幸福的能力,懂得满足;要树立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有利于消减生活中由于各种负面因素而带来的种种“失落感”,从而提升获得感。
其次居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主动获得,切不可守株待兔,等待“被获得”。获得感是在投入参与的过程中实现的。没有投入,没有参与,获得感自然也不会平白地产生。社区居民的获得感从个人因素考虑,能从辛勤工作努力学习中产生,能从个人理想实现的过程中产生,能从遵纪守法的自豪感中产生,能从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以及社区组织活动中产生。因此居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树立远大追求,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培养高尚道德。
作者简介:张娜(1995——)女 汉族 山东潍坊人 辽宁大学 2014级辽宁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在读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