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婴幼儿依恋行为的探讨

来源 :启迪·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联系。它是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拥有的一种特殊情感,是成长中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依恋;亲近;依恋对象;安全感
  依恋是人类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恋理论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发展到现在,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探究,成为西方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而此文是针对这些年来的依恋行为做一个全方位的探讨和研究。
  依恋的形成、发展有个过程,据研究,儿童依恋的发展经过四个阶段;
  一、对人反应无差别的阶段(出生一3个月)
  这个时期婴幼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是区分不出来,感觉不到差别。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他看不清也辩不出人的模样,所有的人、所有的面孔、声音对他来说都一样,他还没有辨别的能力。
  二、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3-6个月)
  这时婴幼儿对人的反应渐渐的有了区别,他能逐步的认清他所依恋的对象,对父母和他所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反应截然不同,而婴儿对母亲更为偏爱。这时婴儿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而在其他熟悉的人如其他家庭成员面前这些反应就要相对少一些,对陌生人这些反应则更少,但是依然有这些反应。但在婴幼儿的潜意识里已经有了依恋对象的目标,他拥有了一定的感知和辨别感觉。
  三、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一2岁)
  从6-7个月起,婴儿这时对母亲的存在表现得更为亲切和关注,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不管是干什么,只要与她在一起就特别高兴,而当她离开时则哭喊不停不让离开、仿佛失去了心爱的玩具,而且别人还不能取代母亲给婴儿那种快活,当她回来时婴儿则能马上显得十分高兴。
  7-8个月时,婴儿也开始逐步形成对父亲的依恋。再以后,与其他的主要抚养者的依恋关系也进一步加强,儿童依恋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父母亲外,儿童还依恋家庭的其他成员,如祖父母、外公外婆、兄弟姐妹等。以后随着儿童进入集体教养机构,儿童还对老师、同学形成依恋情感。现在幼儿依恋范围不仅只限于家庭,它會随着交往范围渐渐扩大,也成就了一定的交往能力。
  四、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3岁以后)
  2岁后,婴儿能认识并理解主要教养者对他们的情感和所产生的需要以及心里的愿望,知道他们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并知道与他们交往时应考虑他们的需要和兴趣,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并能小小的满足他们的需求。
  通过了对婴幼儿的依恋时间阶段特点的分析,发现了婴幼儿的依恋情感是变动的,他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改变,而针对幼儿的这个依恋行为情况,有关人员和单位部门还对此进行了个案研究,希望通过此个案还能更深层面的了解到幼儿依恋行为的特征。此个案研究是来自嘉兴市第二幼儿园的研究:
  洋洋对毛巾的依恋情结。
  洋洋是一个24个月大的孩子,入园第一天,陌生的环境让他感到好奇,情绪基本稳定。但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洋洋情绪极度的不稳定,间断性的哭闹不止。第四天,妈妈送洋洋来幼儿园时,拿出一块大毛巾说:“老师,洋洋一哭,就把毛巾给他,让他抱着,他就不会哭了”。妈妈还对洋洋说:“妈妈把毛巾放在抽屉里,要,你就自己去拿。”只见洋洋就一把抓过毛作,紧紧地抱在怀里。这一天,洋洋的情绪有了明显的转变。哭闹的现象也减少了许多。
  自从洋洋有了毛巾以后,他的情绪一天天的趋于稳定,但洋洋对于毛巾的依恋则已经到了形影不离的程度:上课、做游戏的时候手里拿着毛巾;吃饭的时候将毛巾放在碗的旁边,嘴巴脏了就用毛巾擦一擦:睡觉的时候把抱在怀里,甚至连上厕所的时候,也把毛巾拖在地上跟着,还时不时的把毛巾含在嘴里,咬着走。即使毛巾已经很脏,他也从不放手。我们几次试图从洋洋手里把脏脏的毛巾拿走,但只要洋举一离开毛巾,他就立刻产生强烈的反应:睡在地上,连滚带爬嚎啕大哭,并不停地喊;“毛巾!毛巾!毛巾!”当毛巾再次回到他的手上时,他便把毛巾死死地抱在手中,情绪也随之慢慢的稳定下来。经过几次与毛巾的“生离死别”洋洋变的很紧张,再也不让毛巾离开他了。
  对于案例中的洋洋,我们有针对性地分析其个体特征、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园内氛围等,寻找其行为形成的原因,尝试在普遍共性中探究个体行为的特性。
  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在面临婴幼儿成长中的这些行为都应加于理解与纠正,不能因为心里不耐烦而数落孩子,此时他们所需要的是理解和关人。既然孩子出现问题,我们就应该就问题进行研究并拿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精神和心理上给孩子最大的鼓励,让他们往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发展,既然我们是老师,是他们人生引导者,那我们就应做好榜样指引他们。
  参考文献:
  <1>依恋的具体含义—一来自《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第十二章第四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l
  <2>约翰·鲍尔比,依恋理念具体来源含义一一来自英国精神分析师(1969)年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议论文是高考考生写作的首选体裁。针对很多高考考生写作的随意性和积累贫乏的特点,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高考议论文提格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随意性 严谨 大众化 新颖 庸俗化 陌生化  议论文是高考考生的首选体裁。因为议论文信息含量大,比记叙文易于操作,得分也比较稳妥,考生可以避实就虚。据统计,高考考生中大约有八成以上考生选择写议论文。但是,议论文要得高分也并非易事。
期刊
内容摘要:调查中发现,我校的学生对合唱兴趣不高,教师对班级合唱教学也存在诸多困惑,所以我认为进行农村中学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很有必要。在实践操作中,我们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通过学会聆听,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运用模唱,解决歌曲旋律难点;唱奏互动,把握合唱声部旋律;体态律动,增强艺术活力四大策略的研究。通过自我学习,校内、组内说课、上课、交流、反思等一系列的教研活动;通过联盟片区送教下
期刊
摘要:在个体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在各方面产生较为明显的差异,而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表现。基于这一情况,分层教学法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教学策略  简单来说,分层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发展潜力将学生划分成几组各自水平比较相近的群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差异化的教学要求
期刊
摘要:从教学研究对象来看,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而“图形与几何”知识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 图形与几何  小学阶段的“图形与几何”主要是按照“图形认识”、“图形测量”、“图形运动”、“图形与位置”等几部分来展开的。不难发现,这几部分都是以图形与几何为载体展开的,所以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在当前中职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开始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更加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基于此,笔者提出“构筑情境”“引导实践”,以及“一题多解”等策略,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中职数学;创新意识;情境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是新课改教育理念对数学学科的要求,也是当前社
期刊
摘要:在幼儿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保育工作的开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幼儿日常生活的舒适度,还会影响到各位教师的教育效果和实施效率。因而保育教师需要积极承担起自己的教育责任、正视自己的教育形式,并逐步以科学的教育理念、有效的保育管理、高效的教学辅助等形式帮助班级中的教师为幼儿提供更高效、更科学的教育活动,进而促使幼儿取得更显著的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工作;幼儿教育  在幼儿教育的开展过程中
期刊
摘要: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在数学考试中的分数差异便直接证明了这一道理。在新课改下,人们强调以人为本,前提便是要尊重小學生的个体差异,顺应小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水平上实现进步与成长。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客观分析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据此组织差异性教学指导。本文将从设计差异性教学任务、设计差异性的作业练习任务、组织差异性数学辅导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根
期刊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基本手段,教师在实践中掌握了这种手段,无疑会获得自己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工具。可是有多少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具有反思力?教师又该如何反思?教学反思藏着两个秘密:一是反思的起点是回顾“事件”,反思的目的是“寻找另外的办法”;二是无论回顾“事件”,还是“寻找另外的办法”,反思总是以“学习”为前提的。  关键词:教学反思 回顾事件 寻找办法  有一种提法:对教师而言,能否以
期刊
摘要:在阅读理解解题过程中,做错主旨大意题和没有词汇障碍仍然在主旨题中失分的同学大有人在,本文介绍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该问题,让学生学会鉴别错误主旨的典型表达,并能够抓住解决主旨题的牛鼻子。  关键词:阅读理解 主旨大意 主题关键词 抽象凝练  在高考阅读理解中,对文章主旨大意的考查非常普遍,但由于部分考生中英文阅读量小、理解能力较弱,所以不能够很好的归纳文章或段落的主旨,所以此类试题错误率很
期刊
摘要: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改变学生墨守成规的陋习,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贡献力量。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至关重要。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教师在课堂上更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着重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进行详细阐述,以期能够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升,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和工作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