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联系。它是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拥有的一种特殊情感,是成长中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依恋;亲近;依恋对象;安全感
依恋是人类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恋理论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发展到现在,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探究,成为西方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而此文是针对这些年来的依恋行为做一个全方位的探讨和研究。
依恋的形成、发展有个过程,据研究,儿童依恋的发展经过四个阶段;
一、对人反应无差别的阶段(出生一3个月)
这个时期婴幼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是区分不出来,感觉不到差别。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他看不清也辩不出人的模样,所有的人、所有的面孔、声音对他来说都一样,他还没有辨别的能力。
二、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3-6个月)
这时婴幼儿对人的反应渐渐的有了区别,他能逐步的认清他所依恋的对象,对父母和他所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反应截然不同,而婴儿对母亲更为偏爱。这时婴儿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而在其他熟悉的人如其他家庭成员面前这些反应就要相对少一些,对陌生人这些反应则更少,但是依然有这些反应。但在婴幼儿的潜意识里已经有了依恋对象的目标,他拥有了一定的感知和辨别感觉。
三、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一2岁)
从6-7个月起,婴儿这时对母亲的存在表现得更为亲切和关注,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不管是干什么,只要与她在一起就特别高兴,而当她离开时则哭喊不停不让离开、仿佛失去了心爱的玩具,而且别人还不能取代母亲给婴儿那种快活,当她回来时婴儿则能马上显得十分高兴。
7-8个月时,婴儿也开始逐步形成对父亲的依恋。再以后,与其他的主要抚养者的依恋关系也进一步加强,儿童依恋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父母亲外,儿童还依恋家庭的其他成员,如祖父母、外公外婆、兄弟姐妹等。以后随着儿童进入集体教养机构,儿童还对老师、同学形成依恋情感。现在幼儿依恋范围不仅只限于家庭,它會随着交往范围渐渐扩大,也成就了一定的交往能力。
四、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3岁以后)
2岁后,婴儿能认识并理解主要教养者对他们的情感和所产生的需要以及心里的愿望,知道他们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并知道与他们交往时应考虑他们的需要和兴趣,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并能小小的满足他们的需求。
通过了对婴幼儿的依恋时间阶段特点的分析,发现了婴幼儿的依恋情感是变动的,他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改变,而针对幼儿的这个依恋行为情况,有关人员和单位部门还对此进行了个案研究,希望通过此个案还能更深层面的了解到幼儿依恋行为的特征。此个案研究是来自嘉兴市第二幼儿园的研究:
洋洋对毛巾的依恋情结。
洋洋是一个24个月大的孩子,入园第一天,陌生的环境让他感到好奇,情绪基本稳定。但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洋洋情绪极度的不稳定,间断性的哭闹不止。第四天,妈妈送洋洋来幼儿园时,拿出一块大毛巾说:“老师,洋洋一哭,就把毛巾给他,让他抱着,他就不会哭了”。妈妈还对洋洋说:“妈妈把毛巾放在抽屉里,要,你就自己去拿。”只见洋洋就一把抓过毛作,紧紧地抱在怀里。这一天,洋洋的情绪有了明显的转变。哭闹的现象也减少了许多。
自从洋洋有了毛巾以后,他的情绪一天天的趋于稳定,但洋洋对于毛巾的依恋则已经到了形影不离的程度:上课、做游戏的时候手里拿着毛巾;吃饭的时候将毛巾放在碗的旁边,嘴巴脏了就用毛巾擦一擦:睡觉的时候把抱在怀里,甚至连上厕所的时候,也把毛巾拖在地上跟着,还时不时的把毛巾含在嘴里,咬着走。即使毛巾已经很脏,他也从不放手。我们几次试图从洋洋手里把脏脏的毛巾拿走,但只要洋举一离开毛巾,他就立刻产生强烈的反应:睡在地上,连滚带爬嚎啕大哭,并不停地喊;“毛巾!毛巾!毛巾!”当毛巾再次回到他的手上时,他便把毛巾死死地抱在手中,情绪也随之慢慢的稳定下来。经过几次与毛巾的“生离死别”洋洋变的很紧张,再也不让毛巾离开他了。
对于案例中的洋洋,我们有针对性地分析其个体特征、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园内氛围等,寻找其行为形成的原因,尝试在普遍共性中探究个体行为的特性。
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在面临婴幼儿成长中的这些行为都应加于理解与纠正,不能因为心里不耐烦而数落孩子,此时他们所需要的是理解和关人。既然孩子出现问题,我们就应该就问题进行研究并拿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精神和心理上给孩子最大的鼓励,让他们往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发展,既然我们是老师,是他们人生引导者,那我们就应做好榜样指引他们。
参考文献:
<1>依恋的具体含义—一来自《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第十二章第四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l
<2>约翰·鲍尔比,依恋理念具体来源含义一一来自英国精神分析师(1969)年
关键词:依恋;亲近;依恋对象;安全感
依恋是人类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恋理论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发展到现在,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探究,成为西方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而此文是针对这些年来的依恋行为做一个全方位的探讨和研究。
依恋的形成、发展有个过程,据研究,儿童依恋的发展经过四个阶段;
一、对人反应无差别的阶段(出生一3个月)
这个时期婴幼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是区分不出来,感觉不到差别。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他看不清也辩不出人的模样,所有的人、所有的面孔、声音对他来说都一样,他还没有辨别的能力。
二、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3-6个月)
这时婴幼儿对人的反应渐渐的有了区别,他能逐步的认清他所依恋的对象,对父母和他所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反应截然不同,而婴儿对母亲更为偏爱。这时婴儿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而在其他熟悉的人如其他家庭成员面前这些反应就要相对少一些,对陌生人这些反应则更少,但是依然有这些反应。但在婴幼儿的潜意识里已经有了依恋对象的目标,他拥有了一定的感知和辨别感觉。
三、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一2岁)
从6-7个月起,婴儿这时对母亲的存在表现得更为亲切和关注,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不管是干什么,只要与她在一起就特别高兴,而当她离开时则哭喊不停不让离开、仿佛失去了心爱的玩具,而且别人还不能取代母亲给婴儿那种快活,当她回来时婴儿则能马上显得十分高兴。
7-8个月时,婴儿也开始逐步形成对父亲的依恋。再以后,与其他的主要抚养者的依恋关系也进一步加强,儿童依恋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父母亲外,儿童还依恋家庭的其他成员,如祖父母、外公外婆、兄弟姐妹等。以后随着儿童进入集体教养机构,儿童还对老师、同学形成依恋情感。现在幼儿依恋范围不仅只限于家庭,它會随着交往范围渐渐扩大,也成就了一定的交往能力。
四、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3岁以后)
2岁后,婴儿能认识并理解主要教养者对他们的情感和所产生的需要以及心里的愿望,知道他们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并知道与他们交往时应考虑他们的需要和兴趣,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并能小小的满足他们的需求。
通过了对婴幼儿的依恋时间阶段特点的分析,发现了婴幼儿的依恋情感是变动的,他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改变,而针对幼儿的这个依恋行为情况,有关人员和单位部门还对此进行了个案研究,希望通过此个案还能更深层面的了解到幼儿依恋行为的特征。此个案研究是来自嘉兴市第二幼儿园的研究:
洋洋对毛巾的依恋情结。
洋洋是一个24个月大的孩子,入园第一天,陌生的环境让他感到好奇,情绪基本稳定。但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洋洋情绪极度的不稳定,间断性的哭闹不止。第四天,妈妈送洋洋来幼儿园时,拿出一块大毛巾说:“老师,洋洋一哭,就把毛巾给他,让他抱着,他就不会哭了”。妈妈还对洋洋说:“妈妈把毛巾放在抽屉里,要,你就自己去拿。”只见洋洋就一把抓过毛作,紧紧地抱在怀里。这一天,洋洋的情绪有了明显的转变。哭闹的现象也减少了许多。
自从洋洋有了毛巾以后,他的情绪一天天的趋于稳定,但洋洋对于毛巾的依恋则已经到了形影不离的程度:上课、做游戏的时候手里拿着毛巾;吃饭的时候将毛巾放在碗的旁边,嘴巴脏了就用毛巾擦一擦:睡觉的时候把抱在怀里,甚至连上厕所的时候,也把毛巾拖在地上跟着,还时不时的把毛巾含在嘴里,咬着走。即使毛巾已经很脏,他也从不放手。我们几次试图从洋洋手里把脏脏的毛巾拿走,但只要洋举一离开毛巾,他就立刻产生强烈的反应:睡在地上,连滚带爬嚎啕大哭,并不停地喊;“毛巾!毛巾!毛巾!”当毛巾再次回到他的手上时,他便把毛巾死死地抱在手中,情绪也随之慢慢的稳定下来。经过几次与毛巾的“生离死别”洋洋变的很紧张,再也不让毛巾离开他了。
对于案例中的洋洋,我们有针对性地分析其个体特征、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园内氛围等,寻找其行为形成的原因,尝试在普遍共性中探究个体行为的特性。
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在面临婴幼儿成长中的这些行为都应加于理解与纠正,不能因为心里不耐烦而数落孩子,此时他们所需要的是理解和关人。既然孩子出现问题,我们就应该就问题进行研究并拿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精神和心理上给孩子最大的鼓励,让他们往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发展,既然我们是老师,是他们人生引导者,那我们就应做好榜样指引他们。
参考文献:
<1>依恋的具体含义—一来自《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第十二章第四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l
<2>约翰·鲍尔比,依恋理念具体来源含义一一来自英国精神分析师(196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