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探究性教学 资料搜集 资料处理 资料展示
探究性学习,是当前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思想和学习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喜欢事先让学生搜集教学中涉及的一些资料,作为教学中的一项探究性学习内容。这样对学生课文的学习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利用各种资料的能力也是一种训练。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千辛万苦找来的材料,指导学生利用好它们,否则对学生这一方面的积极性将是很大的打击。
如何把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融会贯通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与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和谐发展,在这些年的尝试中,我深有感触。下面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做法。
一、拓宽学生资料搜集的途径
资料搜集要结合学生自身的认识水平、能力和家庭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刚开始学生搜集资料时,就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这时,教给学生资料搜集的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途径一,指导学生到课外书籍中搜集。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资料的搜集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平时,我就注重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报刊等,拓宽视野。在阅读时,遇到感兴趣的内容,就把它剪下来,不能剪的就复印或抄写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在自己的“剪辑本”上,图像的、文字的均可。如在教学《颐和园》时,事前就引导学生通过《百科全书》、《旅游》等书籍、杂志,就颐和园的历史、园内的文物、园的面积、园内景物等方面,查找相关资料,分类整理。
途径二,从网络中搜集资料。我们常说学生思想宜疏不宜堵。现在电脑、网络已经深入学生生活,吸引着学生的目光。由于知识的局限性,他们对电脑里的很多知识与功能知之甚少,因此,网络游戏乘虚而入,占据了他们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当人们意识到网络游戏对孩子们的高度杀伤力时,才开始想方设法阻止孩子玩电脑、游戏。可越阻止,孩子的欲望越强。我想,与其堵,不如疏,何不利用互联网强大的功能,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书本得不到的信息呢?因此,我便有目的地教给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的方法,告诉他们一些有价值的网站,让学生走进网络,学习知识。
途径三,在生活中搜集资料。叶圣陶曾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也就是说,生活是我们教育教学取之不竭的源泉,生活鲜亮的色彩给教育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反过来,教育教学又是为生活服务的,教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教育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在语文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创设信息情境,营造浓厚的信息氛围,使学生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信息的意识,激发学生搜集信息的兴趣。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利用现有资源,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适量看一些儿童电视节目,注意记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二、教给学生资料处理的方法
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获取的信息会越来越多,如何把它记录下来,唯自己所用呢?“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在于平时的积累。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处理资料、处理信息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处理信息。
处理资料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资料、信息留在本子上。我的做法是让学生每学期准备一个积累本,作用是处理搜集的资料、信息。
方法一是粘贴式。就是把平时看的书刊中的感兴趣的东西剪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在积累本上;方法二是抄写式,这主要是针对那些不能剪的资料、内容又比较少的资料的处理方法,就是把它抄写下来;如果你对搜集的资料有什么体会或补充也可以旁批的方式写下来。方法三是图像资料动态保存式。就是对一些活动等录像、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家中的电脑,设一个自己的文件夹,把自己搜集的网络资料储存在里面,以备后用。
三、资料展示,激发动力
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目的是运用。为了提高学生资料搜集的兴趣,我们要经常为学生提供资料展示的时间和空间。
一是在课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文学作品的赏析最推崇的是知人论世。因此,每一课教学前,我都让学生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章内容涉及的相关内容等,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安排给予学生资料展示的机会与时间,这样既拓宽了文本内容,又提高了学生资料搜集的兴趣。并且在资料的展示与交流中,学生互相学习资料搜集的方法,提高资料搜集的质量。
二是开展剪报、积累本展示评比活动。仅仅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资料搜集拓宽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鼓励学生尽可能多而广地搜集资料、获取信息。指导学生编辑剪报,让学生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资料搜集,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进行剪报竞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对话,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关键词: 小学探究性教学 资料搜集 资料处理 资料展示
探究性学习,是当前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思想和学习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喜欢事先让学生搜集教学中涉及的一些资料,作为教学中的一项探究性学习内容。这样对学生课文的学习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利用各种资料的能力也是一种训练。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千辛万苦找来的材料,指导学生利用好它们,否则对学生这一方面的积极性将是很大的打击。
如何把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融会贯通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与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和谐发展,在这些年的尝试中,我深有感触。下面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做法。
一、拓宽学生资料搜集的途径
资料搜集要结合学生自身的认识水平、能力和家庭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刚开始学生搜集资料时,就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这时,教给学生资料搜集的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途径一,指导学生到课外书籍中搜集。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资料的搜集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平时,我就注重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报刊等,拓宽视野。在阅读时,遇到感兴趣的内容,就把它剪下来,不能剪的就复印或抄写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在自己的“剪辑本”上,图像的、文字的均可。如在教学《颐和园》时,事前就引导学生通过《百科全书》、《旅游》等书籍、杂志,就颐和园的历史、园内的文物、园的面积、园内景物等方面,查找相关资料,分类整理。
途径二,从网络中搜集资料。我们常说学生思想宜疏不宜堵。现在电脑、网络已经深入学生生活,吸引着学生的目光。由于知识的局限性,他们对电脑里的很多知识与功能知之甚少,因此,网络游戏乘虚而入,占据了他们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当人们意识到网络游戏对孩子们的高度杀伤力时,才开始想方设法阻止孩子玩电脑、游戏。可越阻止,孩子的欲望越强。我想,与其堵,不如疏,何不利用互联网强大的功能,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书本得不到的信息呢?因此,我便有目的地教给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的方法,告诉他们一些有价值的网站,让学生走进网络,学习知识。
途径三,在生活中搜集资料。叶圣陶曾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也就是说,生活是我们教育教学取之不竭的源泉,生活鲜亮的色彩给教育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反过来,教育教学又是为生活服务的,教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教育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在语文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创设信息情境,营造浓厚的信息氛围,使学生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信息的意识,激发学生搜集信息的兴趣。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利用现有资源,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适量看一些儿童电视节目,注意记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二、教给学生资料处理的方法
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获取的信息会越来越多,如何把它记录下来,唯自己所用呢?“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在于平时的积累。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处理资料、处理信息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处理信息。
处理资料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资料、信息留在本子上。我的做法是让学生每学期准备一个积累本,作用是处理搜集的资料、信息。
方法一是粘贴式。就是把平时看的书刊中的感兴趣的东西剪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在积累本上;方法二是抄写式,这主要是针对那些不能剪的资料、内容又比较少的资料的处理方法,就是把它抄写下来;如果你对搜集的资料有什么体会或补充也可以旁批的方式写下来。方法三是图像资料动态保存式。就是对一些活动等录像、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家中的电脑,设一个自己的文件夹,把自己搜集的网络资料储存在里面,以备后用。
三、资料展示,激发动力
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目的是运用。为了提高学生资料搜集的兴趣,我们要经常为学生提供资料展示的时间和空间。
一是在课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文学作品的赏析最推崇的是知人论世。因此,每一课教学前,我都让学生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章内容涉及的相关内容等,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安排给予学生资料展示的机会与时间,这样既拓宽了文本内容,又提高了学生资料搜集的兴趣。并且在资料的展示与交流中,学生互相学习资料搜集的方法,提高资料搜集的质量。
二是开展剪报、积累本展示评比活动。仅仅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资料搜集拓宽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鼓励学生尽可能多而广地搜集资料、获取信息。指导学生编辑剪报,让学生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资料搜集,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进行剪报竞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对话,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