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强势的信息流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信息时代,为最大限度地满足车载移动人群的收听习惯和收听需求,在众多新闻信息中,必须创立、优化和保持信息流的“强势”,发挥广播媒体“快”的优势,使新闻价值与传播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广播新闻;信息流;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0-0118-02
  
  
  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而一档广播新闻节目,就是由众多的新闻信息合成的一组信息流。创立和保持信息流的“强势”,是广播新闻编排追求的目标。所谓的“强势”,就是要让信息流收到最佳的传播效果。笔者以陕西交通广播全天新闻节目为例,谈谈几点广播新闻编排“创立强势信息流”的粗浅认识。
  一、信息流的优化
  信息流的强势,主要取决于信息流的内涵。对信息流的优化,主要体现在选材上。优化的目标,在满足听众需求的同时,体现出社会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从传播学的意义来讲,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所处的地域环境的不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自然也是大不相同的。2010年,陕西交通广播对全天新闻节目进行了大整合。原1小时的早新闻《916新闻特快》改为2个半小时的《一路畅通》,内容由过去的绝大部分“本省新闻”改为省内外、国内外要闻、特别关注(交通新闻热线、我的交通有话说、马路发言人)等等深度专题报道。这一改版的过程,不仅仅是新闻播出数量的增加,信息量的扩大,更重要的是编辑思路转变和提升——由报道“陕西的新闻”到报道“陕西人、行车人关心的新闻”。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战略调整,首先是基于这样一种战略考虑:人们不但需要信息,更希望通过对信息的掌握为自己生活、工作中的分析、判断提供帮助和依据。那么从满足听众需求的角度出发,凡是能为车上人群提供一定帮助的信息,即“听众关心的”,都应在《916飚新闻》的选材范围之内。这就大大拓展了信息的搜取范围。政治的、经济的、文化体育的、交通的、生活趣闻、突发事件等等,无所不包,随时刷新,领先提供。
  很显然,广播新闻当然要“与时俱进”。《916飚新闻》仔细研究车上人群的收听规律就是一个重要举措。所以,在新闻的“编”和“排”上,强调广选精编,力争及时充分地满足车轮上的听众与日俱增的信息需求,紧扣“陕西人关心什么,车上人群关心什么”,来处理大量新闻素材。例如:小到西安市的交通路况、住房政策信息、社会治安情况通报等关系民生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内国际的形势、环境变化等热点、焦点都力争在第一时间提供给听众。近一段时间,关于食品安全、动车事故、环境污染等等,都在《916飚新闻》得到非常突出的表现。
  二、信息流的强化
  所谓信息流的强化,主要是通过信息流形态的改进和创新,使信息流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也就是使信息流处于强势。广播新闻节目的信息流形态,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音响,二是线性。这两个特点,对采编播的整个流程,都有深刻的影响。信息流的强化,主要就是从这两个特点入手的。
  (一)音响——强有力的传播形态
  和报纸的图片、电视的画面一样,广播新闻中的音响,是除文字之外的另一种信息传播形态。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音响和新闻事件采访的现场音响在广播新闻中,它至少有两点信息强化作用:一是实证,能够让听众更加确认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恰恰是新闻的第一生命,是新闻信息流能够产生传播效果的根本所在;二是生动,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冲击力。以上两点,决定了“音响”是广播新闻信息流的强有力的传播形态。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音响必须体现新闻的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什么,否则,所谓的音响就是“废音”。近年来,陕西交通广播不断强化倡导记者主持人的“现场连线报道”,《我在现场》和《马路发言人》就是在广播新闻中,让被采访者说话,让记者开口,使之成为节目直播过程中的常态,让音响报道成为新闻信息流的重要形态。
  (二)提要——节目的抗干扰力
  线性形态特点,决定了广播新闻信息流在传播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干扰。早间新闻节目《一路畅通》的编辑,非常注重研究提高节目的抗干扰力。精心制作新闻提要,是强化信息流,提高节日抗干扰力的重要手法。“提要”是对新闻的提炼可以帮助听众接收、记忆重要的信息,提高节目收听的抗干扰力。但从内容上讲,提要毕竟和很快就要播出或者 已经播 出的新闻有相当的重复度,广播提要如果运用不当,很可能让人产生内容累赘重复的感觉。《一路畅通》主持人在提要的写作上,力求“出新——表述手法新”,“出彩——文字简练富有动感”,“出神——体现新闻的实质凸显新闻价值”。在一小时的新闻节目中,约有6分钟用来播报、插报、回报内容提要。“提要”通过对重要的信息、和新闻要素、新闻价值的提示和强调,大大提高收听的实效,也就是使信息流处于更强势。
  (三)“播”“说”结合——再次凸显新闻价值
  近年来,广播界要求 “说新闻”的呼声很高,认为“播新闻”是“呆板说教”,“说新闻”是“娓娓动听”,但是能很好把握“播”“说”之间平衡度的却不多,这主要是对“说”和“播”在认识上存有误区:以为“播”“说”之别主要在于“腔调”,其实不然。出现这种误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线行信息流”缺乏深层研究。“播”“说”之别最大之处在于,“播”的信息流是没有“回旋”“浪花”的,“说”应当理解为“评”,是对所有“播”新闻有所“圈点”,是有“回旋”和“浪花”的。“说新闻”的“评”,不是单纯的新闻评论,而是提醒听众注意信息的角度,不是要求听众怎么想,而是提醒听众想些什么,是对信息的强化。
  (四)讯息——策划造就纵深
  讯息就是富有内在联系的一组信息,这是传播学上的定义。信息一旦组成了讯息,信息就有了纵深,信息流的“强势”就大大增加了。在线性的广播新闻编排中,讯息很大程度体现了编辑的策划。要强化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进行跟进式的延伸报道。如2010年8月23日发生的西安铁路局165车组英雄先进集体的报道。全天对事件的发生、回顾、英雄归来,直播访谈等等,从各个角度,不同方面多层次进行充分报道,这些报道就构成了一个横向讯息。让听众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关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
  
  参考文献:
  [1] 孙庚.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美)杰克•富勒著,展江译.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 刘勇,汪海霞.当代媒介素养教程[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国的后语境电视中,网络文化时常被以碎片化形式呈现,这既使得电视的内容更加多元化,也满足了一定人群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在消费语境下,这种凸显更是蔓延着浓厚的消费主义色彩。然而对于某些具有消极意义的网络文化向电视中肆意渗透,也的确让人忧心忡忡。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反思,并从中观照出三重因素的缺位。   关键词:后语境;网络文化;电视;碎片  中图分类号:G206 文
期刊
摘 要:谍战题材的电视纪录片纪录了谍战战线上的人们对于意义的坚守,表现了信仰的力量,在其主旋律的内核之外有着特殊的美学特征。当今的谍战类电视纪录片逐步呈现出娱乐化的趋向,《隐蔽战线》这部系列电视纪录片通过故事化的叙事策略和视听化的影视语言表达,再现了曾经在隐蔽战线上战斗的人物形象,还原了他们身处的那个时代,纪录了那一段无法磨灭的历史。  关键词:谍战;电视纪录片;主旋律;娱乐;故事;视听  中图
期刊
摘 要:当今世界,国家间利益通过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并伴随西方强权价值观的传播不断从一种动态平衡到另一种动态平衡。中国在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进程中,新闻传媒也在不断扩展舆论传播功能、形成牢固之势。然而,在对外传播中,中国特定的新闻管理方式正遭遇全球化语境下中西方两种价值观博弈所带来的挑战——表现为“媒体话语权”的掌控力与主动性。基于解构分析并将业界现状作为起点,通过从“内部垂直管理”到“外部相
期刊
摘 要:冈特兰堡丰富的想象力,运用视觉图形将自己的设计理念,传达给欣赏者。图形与内心产生共鸣,抒发情感的图形在内心情感的支配下,更多了一层生命的跃动。冈特兰堡善于运用视觉图形、形式的变换、黑白理念、张力、蒙太奇等手法表现作品。  关键词:视觉图形;形式的变换;黑白理念;视觉中的张力  中图分类号:G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 要:就色彩本身而言,色彩是没有任何情感与意义的,但是色彩通过视觉传达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使之产生色彩联想,左右人们的情绪涨落变化,从而赋予了色彩丰富的思想与情感。设计者在设计图书封面时要在书籍内涵中寻求那些丰富的色彩符号,准确把握封面主色调的情感,运用有代表性的色彩语言来烘托、强化作品的主体情感,使读者获得身临其境的审美情趣并引导读者的情感抒发与之共鸣。  关键词:色彩;主色调;情感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播音员、主持人在语言表达这同一种形式下,播主效果却迥然不同,主要原因就是自信心强弱的差异。播音员主持人充满自信的心理状态就使播音主持拥有了成功的基石,掌握了播音主持工作规律的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活动中就会有较强的自信心。播音员主持人的自信心源于充分的备稿,源于浓郁的播音情感,源于清晰的对象感,源于较强的播音主持技能。  关键词:传媒;播音主持人;自信心;来源  中图分类号:G222.
期刊
摘 要: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高等干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所形成“干校教育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实践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干部教育;《思想战线》;《民大生活》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0-0135-02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标志着党中央的
期刊
摘 要:标题是新闻之眼,在新闻标题中恰当地运用各类辞格,有助于增强标题的表现力,使人印象深刻。本文以《西安晚报》中的新闻标题为例,集中探讨新闻标题中辞格的修辞特点。  关键词:新闻标题;辞格;修辞特点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0-0130-04       一、引 言  新闻标题被誉为新闻
期刊
作为一名主持人,要先做人后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是我一贯的原则。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一种幸福,能够被认可是一种感动,相信只要努力才有收获,坚信执着才能接近梦想。    编者按:安徽广播电视台位于合肥市,是安徽省唯一的省级电视媒体,也是中国第一座以省命名的电视台。安徽省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不少的文化名人诞生在这里。安徽广播电视台近年来积极开拓进
期刊
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破坏,而且强烈冲击着人们心理。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有关情况,而灾难本身的突发性、破坏性、震撼性又极具新闻价值。因此,灾难新闻报道始终是媒体关注的重点。2004年南亚海啸,中国媒体首次大规模走出国门去报道国外灾难新闻。对于国外灾难新闻,中国媒体是如何报道的?特别是不同类型的媒体是怎样报道的?是否存在不同的报道视角?这种区分度有多大?本文选择《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对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