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孔子书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rtgwdrtwertw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敬爱的孔老先生:
  见字如晤,声息可辨。
  原谅小辈没能与您直面相待,而是以书信代替。可以同您盘膝一处,谈笑古今轶事,闲赏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该是多么叫人雀跃欢欣的事。我虽心向往之,却亦深深明白,到那时,我一睹您的真容,亲耳听闻您那充满哲学智慧的言语,必然会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我那早早打好的腹稿难出一字,与您相处的宝贵时间也会被轻易耽搁。故而,想象着您慈祥善意的笑容,我笔下的小溪泉便滴滴答答地流淌个不停了。
  捧读您所留下的字句,我有些明白,有些不明白,还有些似懂非懂,一知半解。比起那些高度相去我甚远,令我无法攀及的术与业,我更加纠结于只能理解浅浮字意,却未能心领神会的另些道理。愿您暂作吾师,亦作吾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积惑也久矣,今问之,是为之惭矣。即使我的问题幼稚,表达粗陋,也请您不要笑话我,不要因我之愚钝而愠怒。您对君子的为人行事描述得甚为详细,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界限在我视来却尤为模糊。您曾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团结与勾结又应当怎样区分呢?團结与勾结同样是表现为聚在一处,形神兼备。勾结是共同商讨一大小事,团结又何尝不是呢?难道这个中差别仅仅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神貌相异吗?我很快加以否认,却又道不出真正缘由。望您不吝赐教。
  您的弟子子贡问过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这样难以彻底讲明的问题,以我的角度看来,仿佛是子贡在刻意刁难您了,问的如此笼统,又如何以偏概全呢?我稍稍恼怒于子贡的失礼。而您对此的回答却十分简洁,“先行其言而后行之。”经过您的解释,君子与小人可尽能熟知君子之道了。有的人将这句话翻译为,“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但他们不知晓您的真正寓意,我擅自揣测,您的意思是说,先行后言的行事就足够称为君子,而普通之士先言后行亦可,小人即只言不行的人,用今天的一句俗语可以一笑带过,恐怕是“嘴上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罢。先行后言便成君子,那么只行不言呢?实乃君子之君子,在世上寥寥数人罢了。除了孔夫子您,我的脑内也蹦出几个如古代嵇康和今朝周恩来的人,他们为贡献历代历朝的百姓、家国所做贡献不可胜记。
  您还论述君子许多,“君子无所争”、“君子怀德怀刑”、“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读您在《论语》中记载的语段,我时而会心一笑,时而皱眉不解,每每在自己思索后有所顿悟,都隐约能感受到您爽朗不断的笑声,和那抚在我肩上温暖宽厚的手掌。我偶尔也会钻牛角尖,当我读到第五章公治长篇之时,又恰逢您与子贡的对话。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等等,器皿?我猛然记起前几章中您言:“君子不器。”您这么说,是暗喻子贡不算君子吗?之前夸赞他机敏通达也只是说说而已吗?那时的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现在想来,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在我私下心底与您的对棋博弈中,您总是赢,我往往举棋不定,最终连连落败。是以,我与您之间无论道德品行,经世论世,都远远不如。未敢想与您并驾齐驱,只是瞥见您的衣衫一角便足矣。
  对于您来说未知的现世,我们仍然尊崇您提出的“为政以德”“仁者爱人”等等,甚至西方某些大学士也能熟读您的译作,您的影响远及海外各国,当时您玩笑般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许真的行得通。
  当然,任何人对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即便是像您这样的圣人之言,也会有人产生误读一通、断章取义的现象,这是无法避免的。不知从何时起,世人攒下话不读全的恶习,这原本的极少数人引得众人云里雾里,反倒显出我辈来了。人说:“父母在,不远游。”为了孝悌之道,在外面见识大千世界就免了,闷头在家便是。却漏了下句“游必有方”。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因此那些大丈夫将您的圣人之言当做抱怨的借口,却从未思考过您是要告诫君子去教化女子与寻常百姓。每每遇到那些不堪的误读您的话语,我尽管想要冲上前去大声反驳,但《论语》却约束于我,我知道,远在春秋之际的您,一定会微微一笑,曰:“患其不能也。”何必生气呢?人不知而不愠哪。
  要我说,我乐于把《论语》比作一根甘蔗,甘甜的汁水往往藏在后半截。我吸吮这根甘蔗如同珍宝般,始终甘之如饴。几番回味,恐是口水泛泛。
  我虽一介女流之辈,亦向往着做您的弟子,成为一位心怀天下的君子。长篇至此,小辈已对您的聆听与教诲不尽感激,唯愿今后的儒学之路更加坦然,唯愿这世上敢想敢言敢行敢当的人愈来愈多。
   两千又五百年后
   您的弟子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刘天畅(2001.6-),女,汉,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十六班在读。  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经久不衰,有太多的东西值得记忆,值得珍藏。我却说“我宁愿失去所有,也不愿失去对你的爱—京剧”。  我以为我是个冷酷无情的人。太多岁月、时光粉碎了我对美好的向往,我好像一座北极冰山无论全球怎样变暖,都不会融化。也许经历了太多的不容易后,我开始珍惜感情,珍惜曾带给我感动的京剧。  我对京剧的记忆始于
期刊
作者简介:李林峰(1993-),男,汉族,山西省晋城市人,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分析。  雨前  静水流深垂杨柳,  白鹭横飞语啾啾。  青石玉阶通两岸,  倚栏赏景岂能休?  雨后  細雨随风起涟漪,  鹭飞鸟散皆分离。  游人撑伞还家去,  空余荷叶挂水滴。  安静的湖面,没有一丝涟漪,平静的像是一面巨大的镜子,给人以无数的深邃,湖岸边,垂着一棵苍挺的
期刊
艺术家挥舞画笔,人类得以一瞥梦的模样;钢琴师跃动琴键,喧嚣的世界才有了灵魂的浅唱。器械在科研者手中乒乒作响,那是叩击未来大门之声;法槌在审判官手中紧紧握着,等待着击碎世间的一个又一个的不公。而你却始终没能松开握紧的双拳,因为你知道:这十指之下,空无一物。  那些在四面八方压覆过来的他人的目光下,在一刻不停穿刺耳膜的尖锐评论议论中,战战兢兢地将“他人的看法”捧在手心的博取认同者,被鄙夷和夸赞堵塞了双
期刊
回首过往,记忆的碎片纷至沓来,有些场景已经泛黄,有些却愈来愈来清晰,细细数来,有些许被人忽略、遗失的旧式美,虽已陌生,却又无比清晰。  记忆深处的旧声音,美得醉心。  那声音悄悄地盘旋在耳边,凝结在空气的浮动中,轻盈地飘向那个叫从前的地方。  “哒哒哒……哒哒哒……”  缝纫机的声音从姥姥家的瓦房里传出,年幼的我趴在桌子上,眼睛虽然看着童话书,但是眼皮就像姥姥的动作,一下一下,一踏一踏,这样的声音
期刊
作者简介:王博灏(2000.8-),男,汉,河南郑州人。  如今“颜值”俨然成为网络热词,“颜值崇拜”大概从来没像今日这么強过,引起网友热议纷纷。“明明可以拼颜值,偏要拼才华!”“只要颜值高,做错什么都不怕!”,此类话语在微信群,朋友圈,在公众号上比比皆是。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呢?  什么是颜值?颜值,就是把容貌换算成一定的数值来衡量。若是长相漂亮,颜值变高,俗称“颜值
期刊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三毛  记不清什么时候,已不再依戀知了的声声吟唱,也不知何种原因,已经有了美与丑的刻骨铭心。成长的过程,不过是由你到我,于岁月中,用所有的得失画下的轨道。  或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纠结于外界的评判,在乎着别人的眼神,为了适应这个浮华的世界而抹去了自己的本质,为了迎合这个虚伪的社会而隐蔽了自己的真实。仰天静思时,不免唏
期刊
诗经有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先民就已经认识到了为人父母之艰难与辛劳,哀哀念念想要报答亲恩,而感恩父母也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的古训家喻户晓;“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的思想老少皆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成为了报答亲恩的千古绝唱,让孝悌做人、感念亲恩的思想深深根植于每个华夏儿女的心中。  我们在孩提时期总是会问:“我们是怎
期刊
曾经试图把我的青春比作一盘菜,后来慢慢才发现,青春的味道太丰富了,充满着酸甜苦辣,似乎没有哪一道菜可以真正地诠释出它的专属味道。今日,我打算静下心来,慢慢咀嚼自己的那份青春,回味其中的美好与不美好、充实与枯燥、满足与遗憾。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处于迷茫的状态,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虽有警醒,却又无计可施。我唯一可以做的便是按时上课、下课,做作业、交作业,但这似乎有些枯燥、无味,始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