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6-0069-02
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指在散文创作过程中围绕一个确定的中心,任意选材,运用多角度多侧面的材料和丰富不单一的表现手法去表达中心,抒发情感或阐述哲理。“形散”是外在表现,“神不散”是根本前提。基于对散文的这一点浅薄的认识,加之诸多的课堂实践,笔者才贸然将语文课堂比作散文,提出打造“形散而神不散”的语文课堂的观点。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的语文课堂”指的是语文教师调用全部所知,充分开创并利用多种知识传授方式,多种有益于开启学生心智的手段和多种探究获取知识的组织活动,从而使学生在一种既欢快活泼又严而有序且极具文采的课堂氛围中充分掌握课堂所学。其“形”指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与方式,其“神”指每堂课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这样的课堂和散文具有诸多的共同点。
首先,散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虽然有学者散文、历史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等类别,但无论哪种样式的散文,无一不包含着丰蕴的情感。这些情感或是对人生、对社会,或是对自然、对爱情,或是对亲情、对友情。正因散文是主情的,文学才如一朵奇葩常开常艳。我们的语文课堂在这一点上和散文一样也是主情的。课文是组成语文课堂的基本材料,而中学阶段的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无一不是情韵丰富的美文,如朱自清的《背影》、冰心的《谈生命》、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等。正因为这些情韵丰厚的课文,才使得语文课堂必然地呈现出散文般的主情色彩。
其次,二者都是灵活的。散文的作者为了充分地展示自身内心的情感与思索,无不调用自己各方面的素材积累和表现手法。如勃兰兑斯的《人生》,作者就将抽象的人生过程比喻为攀登高塔、拓展疆场和工场劳作。再如陈从周那篇说明性极强的科普小品文《说“屏”》,文中也引用了不少极富情韵的古诗词句,从而使整篇文章显示出散文般的美。统观散文,若要达到“形散”的目的,作者一般会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引用较为常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尤其是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这几种方式;发挥作者丰富的想象以及调动作者丰富的记忆等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的使用使散文显示出灵活的特点。以上这些“形散”的方式方法也同样是一堂好的语文课上常用的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为了讲明一个问题,要运用到“比方说”、“比如说”等语句,这便是比喻和举例子了。老师也同样会运用各种方法去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深入地去思考。这些方法更是多样的,如音乐导入、分组讨论、课堂表演、竞赛对抗等。这就更使得语文课堂具备了外观上的“形散”特征了。
最后,二者都是凝聚的。散文的“形散”是其外观,其“形散”的目的也无非是想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多种方法地去表现一个中心,去抒发一种感情,去表明一种思考。语文课堂亦如是。无论教师运用什么方式方法,其目的也同样在于课堂知识的传授与引导。发散的思维必将归结凝聚到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与能力的培养提高上来。因此在这一点上,语文课堂便具备了散文的“神不散”的特点。
既然一节语文课就是一篇散文,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这篇课堂散文体现出她自身的美呢?这就对所有的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吐故纳新,摒弃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追求每堂课的亮点。要做到这一点,学习是最重要的。近年来,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领域也“百家争鸣”般呈现出许多新的思想理论和方式方法。尽管这些新的理论方法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个人,但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媒介对此做到“知之”。另外,扩充自己的见闻也是很重要的。很多教师在同一个地方往往一干就是一辈子,很少有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纵然从书上学到不少新思想新方法,可事实上,那些新的东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不亲眼见一见,不亲耳听一听,是很难取得直观感受的,又如何谈与之共鸣呢?学不能致用,因而课堂仍然沿着自己最初的模式一遍一遍地循环,课堂亮点也就无从谈起。比如在讲解苏轼的《钱塘湖春行》的时候,学生能背诵和默写该诗是最基本的要求,为了达到默写的要求,我们让学生把这首诗歌制作成书法作品。这样既达到了让学生默写的要求,又锻炼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从而将语文课堂艺术化,使得这一环节成为该课堂的一个亮点。
其次,博闻广识,丰富自己,做到“胸中有丘壑”。“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句曾被奉为经典的教育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明显地显示出它的不足。现今的执教者面对的是新世纪的学生,他们从呱呱坠地的那天起就沾染上了新时代的气息,或者夸张点说,他们从降生那天起就不再是无知的了。因而,当我们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时,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更何况还是一桶“死水”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让自己的思想成为有源之水,读书学习便对语文老师变得重要起来。经常读书的老师,课堂语言是鲜活流畅的,课堂思路是清晰的,而且善于捕捉课堂上瞬间产生的灵感;相反,那些平日里疏于阅读的老师,他们的课堂便深深刻上了照本宣科的烙印,课堂模式化,缺少灵活变通。有这么一种说法:所谓的老师也就是代替学生阅读他们没有时间没有条件阅读的人。因此,只有把阅读变成教师自身的习惯,博闻广识,才能有汩汩清流去滋润学生的心田。
最后,抛却功利思想,保持一颗年轻敏感的心。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用来养家糊口的手段,更是对人性灵上的一种关爱。很多人却只把教育单单当作一种生存的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便只盯着分数,盯着升学率,盯着各种荣誉称号。一个教师一旦被这些表面的极具诱惑力的物质利益蒙蔽了心灵,他的心灵便会麻木起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是必须要有一点与麻木、沉沦相抗争的勇气的。为什么一篇足以令人感动的散文,在一些人读来没有丝毫的感触,而另外一些人则会热泪盈眶呢?动己者方能动人。正因为这些人是怀着一颗敏感的心去体察,所以才捕捉到了打动他们自己的东西。当他们把这份感动传给学生时,又是用真情传送的,学生也自然会为被文章打动。乔羽老先生年事虽高,却能凭借着一颗年轻的心写出《青青世界》、《难忘今宵》这样的歌,在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的访谈节目中却表现出老年人少有的激情和睿智。足见,语文老师只有保持一颗年轻敏感的心,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更能产生彼此的共鸣。这样,语文课堂的“神”自然也就不会散了。
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中等师范教师奖获得者王玺玉老师说:“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仅要‘钻进去’,更要‘跳出来’。所谓‘钻进去’就是要深刻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而‘跳出来’就是要收集丰富的、有趣味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素材。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能有生命力的课堂。”每一堂课都是一篇散文、一首诗、一支歌,这需要我们这些做语文教师的倾情去讲授。只要我们调用自己已有的丰富学识和见闻,以一颗年轻敏感的心去对待语文,对待教学,就一定能打造出散文般美丽的课堂。
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指在散文创作过程中围绕一个确定的中心,任意选材,运用多角度多侧面的材料和丰富不单一的表现手法去表达中心,抒发情感或阐述哲理。“形散”是外在表现,“神不散”是根本前提。基于对散文的这一点浅薄的认识,加之诸多的课堂实践,笔者才贸然将语文课堂比作散文,提出打造“形散而神不散”的语文课堂的观点。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的语文课堂”指的是语文教师调用全部所知,充分开创并利用多种知识传授方式,多种有益于开启学生心智的手段和多种探究获取知识的组织活动,从而使学生在一种既欢快活泼又严而有序且极具文采的课堂氛围中充分掌握课堂所学。其“形”指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与方式,其“神”指每堂课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这样的课堂和散文具有诸多的共同点。
首先,散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虽然有学者散文、历史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等类别,但无论哪种样式的散文,无一不包含着丰蕴的情感。这些情感或是对人生、对社会,或是对自然、对爱情,或是对亲情、对友情。正因散文是主情的,文学才如一朵奇葩常开常艳。我们的语文课堂在这一点上和散文一样也是主情的。课文是组成语文课堂的基本材料,而中学阶段的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无一不是情韵丰富的美文,如朱自清的《背影》、冰心的《谈生命》、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等。正因为这些情韵丰厚的课文,才使得语文课堂必然地呈现出散文般的主情色彩。
其次,二者都是灵活的。散文的作者为了充分地展示自身内心的情感与思索,无不调用自己各方面的素材积累和表现手法。如勃兰兑斯的《人生》,作者就将抽象的人生过程比喻为攀登高塔、拓展疆场和工场劳作。再如陈从周那篇说明性极强的科普小品文《说“屏”》,文中也引用了不少极富情韵的古诗词句,从而使整篇文章显示出散文般的美。统观散文,若要达到“形散”的目的,作者一般会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引用较为常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尤其是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这几种方式;发挥作者丰富的想象以及调动作者丰富的记忆等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的使用使散文显示出灵活的特点。以上这些“形散”的方式方法也同样是一堂好的语文课上常用的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为了讲明一个问题,要运用到“比方说”、“比如说”等语句,这便是比喻和举例子了。老师也同样会运用各种方法去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深入地去思考。这些方法更是多样的,如音乐导入、分组讨论、课堂表演、竞赛对抗等。这就更使得语文课堂具备了外观上的“形散”特征了。
最后,二者都是凝聚的。散文的“形散”是其外观,其“形散”的目的也无非是想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多种方法地去表现一个中心,去抒发一种感情,去表明一种思考。语文课堂亦如是。无论教师运用什么方式方法,其目的也同样在于课堂知识的传授与引导。发散的思维必将归结凝聚到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与能力的培养提高上来。因此在这一点上,语文课堂便具备了散文的“神不散”的特点。
既然一节语文课就是一篇散文,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这篇课堂散文体现出她自身的美呢?这就对所有的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吐故纳新,摒弃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追求每堂课的亮点。要做到这一点,学习是最重要的。近年来,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领域也“百家争鸣”般呈现出许多新的思想理论和方式方法。尽管这些新的理论方法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个人,但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媒介对此做到“知之”。另外,扩充自己的见闻也是很重要的。很多教师在同一个地方往往一干就是一辈子,很少有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纵然从书上学到不少新思想新方法,可事实上,那些新的东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不亲眼见一见,不亲耳听一听,是很难取得直观感受的,又如何谈与之共鸣呢?学不能致用,因而课堂仍然沿着自己最初的模式一遍一遍地循环,课堂亮点也就无从谈起。比如在讲解苏轼的《钱塘湖春行》的时候,学生能背诵和默写该诗是最基本的要求,为了达到默写的要求,我们让学生把这首诗歌制作成书法作品。这样既达到了让学生默写的要求,又锻炼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从而将语文课堂艺术化,使得这一环节成为该课堂的一个亮点。
其次,博闻广识,丰富自己,做到“胸中有丘壑”。“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句曾被奉为经典的教育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明显地显示出它的不足。现今的执教者面对的是新世纪的学生,他们从呱呱坠地的那天起就沾染上了新时代的气息,或者夸张点说,他们从降生那天起就不再是无知的了。因而,当我们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时,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更何况还是一桶“死水”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让自己的思想成为有源之水,读书学习便对语文老师变得重要起来。经常读书的老师,课堂语言是鲜活流畅的,课堂思路是清晰的,而且善于捕捉课堂上瞬间产生的灵感;相反,那些平日里疏于阅读的老师,他们的课堂便深深刻上了照本宣科的烙印,课堂模式化,缺少灵活变通。有这么一种说法:所谓的老师也就是代替学生阅读他们没有时间没有条件阅读的人。因此,只有把阅读变成教师自身的习惯,博闻广识,才能有汩汩清流去滋润学生的心田。
最后,抛却功利思想,保持一颗年轻敏感的心。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用来养家糊口的手段,更是对人性灵上的一种关爱。很多人却只把教育单单当作一种生存的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便只盯着分数,盯着升学率,盯着各种荣誉称号。一个教师一旦被这些表面的极具诱惑力的物质利益蒙蔽了心灵,他的心灵便会麻木起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是必须要有一点与麻木、沉沦相抗争的勇气的。为什么一篇足以令人感动的散文,在一些人读来没有丝毫的感触,而另外一些人则会热泪盈眶呢?动己者方能动人。正因为这些人是怀着一颗敏感的心去体察,所以才捕捉到了打动他们自己的东西。当他们把这份感动传给学生时,又是用真情传送的,学生也自然会为被文章打动。乔羽老先生年事虽高,却能凭借着一颗年轻的心写出《青青世界》、《难忘今宵》这样的歌,在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的访谈节目中却表现出老年人少有的激情和睿智。足见,语文老师只有保持一颗年轻敏感的心,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更能产生彼此的共鸣。这样,语文课堂的“神”自然也就不会散了。
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中等师范教师奖获得者王玺玉老师说:“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仅要‘钻进去’,更要‘跳出来’。所谓‘钻进去’就是要深刻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而‘跳出来’就是要收集丰富的、有趣味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素材。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能有生命力的课堂。”每一堂课都是一篇散文、一首诗、一支歌,这需要我们这些做语文教师的倾情去讲授。只要我们调用自己已有的丰富学识和见闻,以一颗年轻敏感的心去对待语文,对待教学,就一定能打造出散文般美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