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下面简称《行为规范》)是国家明文规定的中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准则。如何使《行为规范》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是班主任、团队干部、德育工作者日常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实践使我感到,实施《行为规范》,一是不能搞一刀切,力求针对性,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不同场合,提出具体要求;二是适应当代青少年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竞争意识强等特点,在实施《行为规范》的形式上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精心设计,寓《行为规范》教育于生动活泼之中,使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中悟出深刻的道理,进而把这种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内化为行为。《行为规范》第27条规定:“主动承担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刷餐具等能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其他劳动。”实施这条规范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为了达到上述教育目的,针对本班学生实际,笔者开展了以下五项活动。
第一,组织学生参观食堂洗碗处学生倒掉的剩菜剩饭及丢在校园各处垃圾箱内吃剩的烧饼、面包等。使学生亲眼看到,在学生中浪费粮食的严重性。我再紧密联系前段时间西南五省严重干旱,讲解当地群众吃水困难,粮食生产遇到极大挑战,全国军民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奋力抗旱的时事来倡导学生勤俭节约。这样,浪费与短缺反差对比,平时不注意节俭的学生脸红了,羞愧地低下了头。我要求每个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一篇体会,分组交流评论。
第二,与家长协商,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利用双休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组由一名志愿者——家长带队。有的组参观了鲁北企业集团;有的组走访了我县电视台、医院、造船厂;有的组深入农村蔬菜大棚生产基地,尝试、感悟种菜的艰苦,粮、菜来之不易。回校后,各组写出调查报告或劳动体会。学生们的共同体会是:劳动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劳动创造世界,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广大劳动者是可敬的。尤其是深入农村的小组,他们很有感触地说:“农民伯伯辛勤耕耘,顶严寒,冒酷暑,腰酸腿疼,用汗水换来了粮食、蔬菜,我们真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浪费粮食、蔬菜是极不道德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犯罪。”
第三,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从买菜、做饭、炒菜到洗刷餐具。由家长评议的办法把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在教师指导下由班委会公布点评。
第四,开展植树绿化活动。在征得校领导同意后,我班在校园操场北部角落植树十棵,每小组两棵,树苗来自校园小树林育苗处。一比植树是否规范到位,树坑深浅大小是否合乎标准,树苗根系是否保护完好;二比速度;三比谁能把树植活,养护好。
第五,动员全班积极参与我县爱护卫生运动,营造“人人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完成一条街道的垃圾清理义务活动。学生们拿着扫把、长铁夹和垃圾袋,开展清理“牛皮癣”、垃圾死角、小砖渣、白色垃圾、杂草等活动。花丛中、人行道、河滩都有他们的身影,劳动中,学生们个个热情高涨,干劲十足,不怕脏,不怕累,认真清理每一处垃圾死角和非法小广告。经过一番劳作,街道、河边周边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观,学生们的行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好评,为此我班还被团县委授予优秀团支部的荣誉称号。学生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都感触颇深,也都受到了教育,他们纷纷表示,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努力学习,做文明中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通过上述五项活动,全班学生在思想性、生动性、趣味性、体验性四统一的实践活动中,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受到了课堂上受不到的特殊教育。情感上的陶冶、思想上的教育、行为上的规范,使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生活自立自强,更加热爱劳动,班上出现了五多五少现象:节约粮食的多了,倒剩饭的少了;主动干家务的多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了;体谅父母的多了,埋怨父母的少了;保护环境的多了,破坏环境的少了;主动打扫卫生的多了,逃避卫生值日的少了。实践使我尝到了寓《行为规范》教育于各种生动活泼、趣味多样的实践活动之中的甜头。
(责任编辑 袁 妮)
第一,组织学生参观食堂洗碗处学生倒掉的剩菜剩饭及丢在校园各处垃圾箱内吃剩的烧饼、面包等。使学生亲眼看到,在学生中浪费粮食的严重性。我再紧密联系前段时间西南五省严重干旱,讲解当地群众吃水困难,粮食生产遇到极大挑战,全国军民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奋力抗旱的时事来倡导学生勤俭节约。这样,浪费与短缺反差对比,平时不注意节俭的学生脸红了,羞愧地低下了头。我要求每个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一篇体会,分组交流评论。
第二,与家长协商,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利用双休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组由一名志愿者——家长带队。有的组参观了鲁北企业集团;有的组走访了我县电视台、医院、造船厂;有的组深入农村蔬菜大棚生产基地,尝试、感悟种菜的艰苦,粮、菜来之不易。回校后,各组写出调查报告或劳动体会。学生们的共同体会是:劳动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劳动创造世界,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广大劳动者是可敬的。尤其是深入农村的小组,他们很有感触地说:“农民伯伯辛勤耕耘,顶严寒,冒酷暑,腰酸腿疼,用汗水换来了粮食、蔬菜,我们真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浪费粮食、蔬菜是极不道德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犯罪。”
第三,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从买菜、做饭、炒菜到洗刷餐具。由家长评议的办法把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在教师指导下由班委会公布点评。
第四,开展植树绿化活动。在征得校领导同意后,我班在校园操场北部角落植树十棵,每小组两棵,树苗来自校园小树林育苗处。一比植树是否规范到位,树坑深浅大小是否合乎标准,树苗根系是否保护完好;二比速度;三比谁能把树植活,养护好。
第五,动员全班积极参与我县爱护卫生运动,营造“人人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完成一条街道的垃圾清理义务活动。学生们拿着扫把、长铁夹和垃圾袋,开展清理“牛皮癣”、垃圾死角、小砖渣、白色垃圾、杂草等活动。花丛中、人行道、河滩都有他们的身影,劳动中,学生们个个热情高涨,干劲十足,不怕脏,不怕累,认真清理每一处垃圾死角和非法小广告。经过一番劳作,街道、河边周边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观,学生们的行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好评,为此我班还被团县委授予优秀团支部的荣誉称号。学生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都感触颇深,也都受到了教育,他们纷纷表示,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努力学习,做文明中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通过上述五项活动,全班学生在思想性、生动性、趣味性、体验性四统一的实践活动中,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受到了课堂上受不到的特殊教育。情感上的陶冶、思想上的教育、行为上的规范,使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生活自立自强,更加热爱劳动,班上出现了五多五少现象:节约粮食的多了,倒剩饭的少了;主动干家务的多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了;体谅父母的多了,埋怨父母的少了;保护环境的多了,破坏环境的少了;主动打扫卫生的多了,逃避卫生值日的少了。实践使我尝到了寓《行为规范》教育于各种生动活泼、趣味多样的实践活动之中的甜头。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