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前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进教材、进课堂容易,真正进入学生头脑却非易事。如何解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相关内容真正进入学生头脑,本文对此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和谐 师生关系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加上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以及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何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呢?
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进教材、进课堂容易,真正进入学生头脑却非易事。如何解决《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概论》课的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使《概论》课相关内容真正进入学生头脑呢?我认为,除了学校和所在院系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之外,教师作为《概论》课教学工作的主体,更应从自身做起,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灵活运用相关理论,真正深入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做大学生的“心灵捕手”。对此,我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一、转变教师观念是前提
教师是《概论》课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其对《概论》课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决定着《概论》课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因此,首先,《概论》课教师自身要转变观念,真正弄清楚《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真正学到什么。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阶段,学生们对很多事物的认识往往从“功利性”的目的出发,来判断对自己“有用”或“没用”,只有与自己的个人切实利益密切相关,才会倾注时间和精力在上面。而我国现行的各种教材在谈到学习《概论》课的重大意义时,往往仅限于从宏观上进行把握,从其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角度加以论述。但这样,往往让学生对其敬而远之,觉得学习掌握这些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与自己无关,只好硬着头皮去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把课本上所讲的有关理论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相联系起来,活学活用,从而拉近《概论》课与现实社会的距离。当然,这首先就要求教师解放思想,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理论,能够开拓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作为一名《概论》课教师,总结以往多年的教学经验及自己的生活体悟,我发现其实《概论》课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并将其重要性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认识到学习《概论》课决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不仅仅是为了记住其中的只言片语,更重要的是从方法论意义上进行学习,学习这些伟人们如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通过有关《概论》课内容的学习,了解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以便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利用有关的政策法规来维护自己个人、家庭及周围人的合法权益,推动我国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各地方、各部门的贯彻执行,并将这种了解和掌握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判断和决策的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出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便顺应国家和时代的发展潮流,及时抓住现实生活中稍纵即逝的机会,充分展现自我,施展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第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心态,能够正确地看待社会及周围的人和事,不至于感觉“一团漆黑”,看不到生活的意义,从而消极沮丧或者随波逐流。第四,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历史性的思维,客观地来看待我国一个半世纪以来所走过的曲折历程,从而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目前所走的道路和所采取的方针政策。
二、转变学生态度是关键
正如前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所说,态度决定一切。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改变对《概论》课根深蒂固的印象,真正喜欢《概论》课,通过《概论》课的学习真正有所收获,必须首先改变学生学习《概论》课的态度。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从生活中的实例,特别是身边人物和教师自己学习和应用《概论》课内容的亲身经历入手,从而成为有困惑大学生的“心灵捕手”①,会更有说服力。
长期以来,在学生的心目中,《概论》课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几乎等同于“教条、空洞、说教”,被贴上了这么一个标签,这门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就可想而知了。然而,随着知识的积累、阅历的增长,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从排斥到接近、理解再到应用,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感兴趣,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都需要运用一些哲学思维方法,也都要受到国家各方面方针、政策的影响和制约。只有这样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及教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起,才能引发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兴趣,才能拉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让他们切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活生生地存在于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然而这仅仅是开始,能否让他们的这种兴趣持续下去,一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葆有热情,还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才能达到(在讲课中间,要结合有关章节的内容,穿插进这些内容)。
三、教学方式多样性
改革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融听(听教师讲课)、看(参观、调研,观看电影、录像与多媒体课件)、读(读教材、原著及参考资料)、议(讨论、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及自身发展问题)、写(写学习心得体会)、行(社会实践)于一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理论,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如何将抽象的理论通过生动的形式进入课堂教学,将科学性与生动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最终进入学生头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外,对实践性较强的有关内容(涉及当今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有关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图表、动画、电影等形式,采用观看影像资料及讨论、辩论或案例教学等方式,寓抽象的政治理论于鲜活的实例和活生生的银幕形象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化说教为感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而讨论、辩论则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及勇于和善于表现自我的能力。
此外,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著作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要文献,以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避免断章取义。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书报杂志,比如《我的父亲邓小平》、《邓小平时代》、《南方周末》、《新华文摘》、《半月谈》、《南风窗》等,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满足其更加深入地了解有关内容的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当着大家的面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我,有的则喜欢用文字来表达,通过平时布置的小作业,可以给这些同学公平表现的机会,还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以便期末考核时能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关于社会实践,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大部分大学生来自农村,在父母眼中,他们还是小孩子,什么都不用操心,只管学习就行了,因此,很多人知道自己的父母很不容易,负担很重,但具体如何,又不确切了解。结合课本有关“三农”问题的内容,通过对农民负担问题的社会调查,有助于他们真正理解自己的父母,从而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以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改革期末考核办法,把期末作业和平时布置的小作业、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及课外交流的情况相结合,各占一定比例,从而给学生一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避免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及课堂表现应付差事,以及经常迟到早退等松松垮垮的行为。还可以采取口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在口试的交流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或者对彼此重新认识,从而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四、教师思维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不能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当作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来教,而应具有开放式思维,广泛运用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成功学等知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与学生日常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更加贴近他们。
教师要不断充实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变化性最大、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门课,而当今大学生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非常关注,也比较喜欢在讲课中渗透进有关的历史、哲学、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内容。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结合有关教学内容,穿插进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和相关的历史、哲学、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内容,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知识面。
此外,教师还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通过课堂提问和课下聊天及网络交流平台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如果教师总是坐在讲桌或电脑后面,学生看不见老师,老师也看不见学生,无形中一张讲桌、一台电脑就在师生之间划了一道鸿沟,形成了对比鲜明的两个等级。而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中,同学们会逐渐消除那层戒备,教师也会去掉那层矜持,师生之间会走得更近,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光系。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将有助于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上课下的和谐师生光系,从而不仅有助于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进入学生头脑,而且有助于大学生从大学伊始就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修正错误观念,帮助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帮助其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和谐 师生关系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加上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以及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何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呢?
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进教材、进课堂容易,真正进入学生头脑却非易事。如何解决《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概论》课的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使《概论》课相关内容真正进入学生头脑呢?我认为,除了学校和所在院系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之外,教师作为《概论》课教学工作的主体,更应从自身做起,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灵活运用相关理论,真正深入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做大学生的“心灵捕手”。对此,我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一、转变教师观念是前提
教师是《概论》课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其对《概论》课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决定着《概论》课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因此,首先,《概论》课教师自身要转变观念,真正弄清楚《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真正学到什么。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阶段,学生们对很多事物的认识往往从“功利性”的目的出发,来判断对自己“有用”或“没用”,只有与自己的个人切实利益密切相关,才会倾注时间和精力在上面。而我国现行的各种教材在谈到学习《概论》课的重大意义时,往往仅限于从宏观上进行把握,从其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角度加以论述。但这样,往往让学生对其敬而远之,觉得学习掌握这些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与自己无关,只好硬着头皮去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把课本上所讲的有关理论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相联系起来,活学活用,从而拉近《概论》课与现实社会的距离。当然,这首先就要求教师解放思想,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理论,能够开拓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作为一名《概论》课教师,总结以往多年的教学经验及自己的生活体悟,我发现其实《概论》课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并将其重要性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认识到学习《概论》课决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不仅仅是为了记住其中的只言片语,更重要的是从方法论意义上进行学习,学习这些伟人们如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通过有关《概论》课内容的学习,了解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以便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利用有关的政策法规来维护自己个人、家庭及周围人的合法权益,推动我国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各地方、各部门的贯彻执行,并将这种了解和掌握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判断和决策的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出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便顺应国家和时代的发展潮流,及时抓住现实生活中稍纵即逝的机会,充分展现自我,施展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第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心态,能够正确地看待社会及周围的人和事,不至于感觉“一团漆黑”,看不到生活的意义,从而消极沮丧或者随波逐流。第四,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历史性的思维,客观地来看待我国一个半世纪以来所走过的曲折历程,从而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目前所走的道路和所采取的方针政策。
二、转变学生态度是关键
正如前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所说,态度决定一切。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改变对《概论》课根深蒂固的印象,真正喜欢《概论》课,通过《概论》课的学习真正有所收获,必须首先改变学生学习《概论》课的态度。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从生活中的实例,特别是身边人物和教师自己学习和应用《概论》课内容的亲身经历入手,从而成为有困惑大学生的“心灵捕手”①,会更有说服力。
长期以来,在学生的心目中,《概论》课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几乎等同于“教条、空洞、说教”,被贴上了这么一个标签,这门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就可想而知了。然而,随着知识的积累、阅历的增长,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从排斥到接近、理解再到应用,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感兴趣,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都需要运用一些哲学思维方法,也都要受到国家各方面方针、政策的影响和制约。只有这样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及教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起,才能引发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兴趣,才能拉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让他们切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活生生地存在于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然而这仅仅是开始,能否让他们的这种兴趣持续下去,一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葆有热情,还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才能达到(在讲课中间,要结合有关章节的内容,穿插进这些内容)。
三、教学方式多样性
改革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融听(听教师讲课)、看(参观、调研,观看电影、录像与多媒体课件)、读(读教材、原著及参考资料)、议(讨论、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及自身发展问题)、写(写学习心得体会)、行(社会实践)于一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理论,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如何将抽象的理论通过生动的形式进入课堂教学,将科学性与生动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最终进入学生头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外,对实践性较强的有关内容(涉及当今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有关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图表、动画、电影等形式,采用观看影像资料及讨论、辩论或案例教学等方式,寓抽象的政治理论于鲜活的实例和活生生的银幕形象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化说教为感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而讨论、辩论则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及勇于和善于表现自我的能力。
此外,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著作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要文献,以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避免断章取义。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书报杂志,比如《我的父亲邓小平》、《邓小平时代》、《南方周末》、《新华文摘》、《半月谈》、《南风窗》等,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满足其更加深入地了解有关内容的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当着大家的面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我,有的则喜欢用文字来表达,通过平时布置的小作业,可以给这些同学公平表现的机会,还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以便期末考核时能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关于社会实践,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大部分大学生来自农村,在父母眼中,他们还是小孩子,什么都不用操心,只管学习就行了,因此,很多人知道自己的父母很不容易,负担很重,但具体如何,又不确切了解。结合课本有关“三农”问题的内容,通过对农民负担问题的社会调查,有助于他们真正理解自己的父母,从而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以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改革期末考核办法,把期末作业和平时布置的小作业、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及课外交流的情况相结合,各占一定比例,从而给学生一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避免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及课堂表现应付差事,以及经常迟到早退等松松垮垮的行为。还可以采取口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在口试的交流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或者对彼此重新认识,从而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四、教师思维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不能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当作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来教,而应具有开放式思维,广泛运用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成功学等知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与学生日常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更加贴近他们。
教师要不断充实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变化性最大、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门课,而当今大学生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非常关注,也比较喜欢在讲课中渗透进有关的历史、哲学、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内容。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结合有关教学内容,穿插进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和相关的历史、哲学、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内容,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知识面。
此外,教师还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通过课堂提问和课下聊天及网络交流平台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如果教师总是坐在讲桌或电脑后面,学生看不见老师,老师也看不见学生,无形中一张讲桌、一台电脑就在师生之间划了一道鸿沟,形成了对比鲜明的两个等级。而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中,同学们会逐渐消除那层戒备,教师也会去掉那层矜持,师生之间会走得更近,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光系。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将有助于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上课下的和谐师生光系,从而不仅有助于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进入学生头脑,而且有助于大学生从大学伊始就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修正错误观念,帮助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帮助其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