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朱德熙先生在1959年发表了学界第一篇关于对“差点儿(没) VP”句式研究的论文后,学者们开始对“差点儿”和“差点儿没”两个词语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基本上都是延续朱德熙先生提出的企望说而进行的。笔者经过大量语料的搜集,发现了这一观点具有其片面性,企望说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语料。本文旨在结合一些语料的实例,指出朱德熙先生企望說的片面性,对此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希冀能够稍微补充说明这一观点。
关键词:差点儿;差点儿没;企望;相对性;语境
作者简介:何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5级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2
一、问题的提出
“差点儿”和“差点儿没”是汉语中十分有特色的一组词,因此历年来对两个词的研究十分之多,而研究争论的焦点,则在于“差点儿”和“差点儿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表示肯定意义,什么情况下表示否定意义,表肯定或否定时,“差点儿”和“差点儿没”二词的语义是否一致。
“差点儿”的研究始于1959年朱德熙先生在《中国语文》第九期上发表了学界第一篇关于对“差点儿 (没) VP”句式研究的论文——《说“差一点”》。朱德熙先生在论文中对“差点儿(没)VP”句式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且首次提出了“企望”和“非企望”的观点。他的结论是:凡是说话的人企望发生的事情,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凡是说话的人不企望发生的事情,不管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 意思都是否定的。但是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带有强烈的是否企望其发生的主观色彩,朱德熙先生后来也慢慢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在后来的文章中指出,“把这类句式里的VP所指的事件划分为说话人企望实现的和不企望实现的两类”,“这是把问题简单化了。其实有些事情是中性的,就是说,在说话的人看来无所谓企望与不企望。”而当事件无所谓是否企望时,“差不多(没) VP”都表示否定意义。因此,综上所述,朱德熙先生认为,任何情况下,肯定形式的“差点儿”都表示相反的否定含义;而就“差点儿没”而言,除了表企望的否定形式“差点儿没”表示相反的肯定含义以外,其他情况下的“差点儿没”都表示否定含义。
朱德熙先生的企望说看到了“差点儿”和“差点儿没”这两个词中个人主观愿望的重要性,为我们打开了研究“差点儿(没) VP”的思路。这一观点有其合理的地方,其中所举大多数例子也确实能够得到印证。但是,笔者认为,“企望说”这一观点仍然具有片面性,它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生活语料,理由有三。第一,企望具有相对性,同一件事情,立场不同就会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企望,朱德熙先生的企望与否主要还是立足于一般意义上的主观愿望,如“中奖”一定是企望的,而“死”一定是不企望的。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单凭自己推断的事情好坏去主观臆测说话人的真实企望;第二、词语出现的上下文语境也是我们研究必须要考虑的方面,同一句话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所含企望不同,意义也就随之不同,我们不能单单靠“差点儿(没)”出现的句子来推测意义;第三、在口语中,因为语音间隔、重音等因素的影响,书面语中看似一样的字词组成的句子的意思也会发生变化。下面,我将分别进行阐述,用我的浅薄理解来补充朱德熙先生提出的企望说。
二、企望相对性
朱德熙先生提出的“企望说”强调的是说话人的主观愿望,然而,企望往往具有相对性。企望是相对的,是指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因此可能会有不同的企望。我们不能单凭自己推断的事情好坏去主观臆测说话人的真实企望。一般情况而言,我们都希望好事发生,坏事不要发生,比如人们平时都不希望自己走路摔倒,那么如果“差点儿”放在人们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之前的话,在其后加上“没”则依然表示同样的意思。例如就朱德熙先生所举例子“差一点摔一跤”和“差一点没摔一跤”,两个句子都表示同样的意思:没有摔跤。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绝对的,可能有些时候我们恰恰会企望一般意义下被人们认定为不好的事情发生。例如当我们表演节目的时候,一个镜头是要求我们摔跤,那么摔跤此时就是我所希望发生的事情,所以“我差点儿摔跤了。”在这里就表示:我没有摔跤;而“我差点儿没摔跤。”则表示:我摔跤了。同一件事,由持有不同立场不同企望的人说出来,意义都会不一样。而朱德熙先生只是提出了事件是否是说话人所企望发生,并且主要也是根据大众理解或字面意思被认定为应该成为企望或非企望的事件,而没有论及非企望的事情可能也会成为个别人个别时候所企望发生的。
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说出来的话所要表达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再如就“把张三选上了”这一件事,本来应该是一件值得企望的事,但是如果甲乙两个人内心想法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企望。在这里,我们假设甲希望张三被选上,而乙不希望,因此张三选上是甲企望的事情,而张三选不上是乙企望的事情:
甲:差点儿没把张三选上。(把张三选上了,表示庆幸)
乙:差点儿没把张三选上。(张三没被选上,表示庆幸)
如果按朱德熙先生的企望说来理解甲乙二人说的相同的话,本来已成定局的“被选上了”竟然理解出了不同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朱德熙先生的企望说是有一定的不准确性的。
同时,对于同一件事,企望与不企望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件事情发生往往因为说话人所面对的具体的条件和环境、背景的不同,有时候希望它实现,有时候又不希望它实现。比如说旱灾,当它发生时老百姓都渴望老天爷下雨,但是下多了呢,又会造成涝灾,百姓又不希望再下雨。所以“差一点下了”和“差一点没下”有时候是企望的,有时候是非企望的。
三、上下文语境
上下文语境也是我们要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主要用于社会交际,只有在社会交际过程中,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相同的一句话,在不同的社会语境或上下文语境中,意思会有差异,特别是否定形式“差点儿没”。如将朱德熙先生所举“差点儿没及格”置于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含义也会大相径庭: (1)这次考试差点儿没及格,正好60分儿。(及格了)
这次考试差点儿没及格,我要把最后那道题答上就好了。(没及格)
“及格”本来是人人都企望的事情,但是在不同的上下文语境中也会有不一样的含义,并不是如朱德熙先生所说的对于说話人企望发生的事情,否定形式就表示肯定意义。再如:
(2)我这次差点儿没考满分,就因为我最后改错一道题。哎,真可惜。(没考满分)
我这次差点儿没考满分,幸好在交卷的最后一刻,我把那道题改对了。真是好险啊!(考了满分)
第一句里“差点儿没考满分”表示否定意义,而第二句一样的句子却表示肯定意义。因此,除了企望与否以外,上下文语境对于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义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一个方面。研究句式,必须通过语言实例来验证,必须有语言环境做依托,孤立地研究抽象句式,完全从主观想法出发来判断句义是危险的。
四、口语中意义的变化
在口语中,人们说话常会有语速快慢、语音间隔、重音等语音方面的不同。语速快慢或许对语义的表达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语音间隔则不同。同样的一句话,语音间隔不同,意义可能就会有很大的差异。而当语音间隔出现在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差点儿(没) VP”句式中时,说话人同样的企望可能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意思。例如:
(1)这次她买彩票,差点儿中奖。
(2)这次她买彩票,差点儿没中奖。
按照朱德熙先生的企望说, (1)(2)两个例子中,“中奖”是一件好事,肯定形式“差点儿”接说话人企望发生的事情时表示否定意义,而否定形式“差点儿没”接说话人企望发生的事情时表示肯定意义,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所表达的意义不同。但是,当我们在说这两句话时表现出明显的语音间隔时,情况便会有所不同:
(1)这次她买彩票,差点儿—— 中奖。(没中奖)
(2)这次她买彩票,差点儿——没中奖。(没中奖)
在这种情况下,两种说法意义又是相同的。这也是现实说话与单纯的一个句子出现在书面的不同。因为现实说话是以语音为表达方式,而句子出现在书面却是运用文字作为表达工具。
其次,重音也会影响句子意思的变化。当语音间隔和重音都出现的时候,在语音间隔和重音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和时候时,同一句话可能会有相反的意思。例如同样一句话:“差点儿没进去。”当“没”以轻音形式出现,语音停顿在“没”与VP“进去”之间时,句子表示否定意义“没有进去”;而当“没”以非轻音形式出现,语音停顿在“差点儿”与“没”之间时,句子表示肯定意义“进去了”。
五、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朱德熙先生针对“差点儿(没) VP”句式提出的企望说有其合理的地方,能够解决大部分的语义问题,但是这一观点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生活语料,具有其片面性。
首先,朱德熙先生所谓的企望是立足于一般意义上的企望,即主要是按照词的字面意思来进行理解,但是不排除有些时候被认定为不好的事情会恰好成为我们的企望,也不能忽略有时我们会企望一般意义上的好事不要发生。同时,对于同一件已经成定局的事情,假若甲乙两人对此怀有不同的企望,如果按照朱德熙先生的企望说,那么根据甲乙二人的企望就可以理解出不同的意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另外,企望与否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件事,对于同一个人而言,可能偶尔是企望的,偶尔又变成不企望的。
其次,在对“差点儿(没) VP”句式进行理解时,上下文语境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能忽略语境而单独来理解句子意思。可能当同一句话置于不同的上下文和社会环境时,会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最后,我们运用的最多的语言形式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传达我们的思想,而口语就会面临语音间隔、重音等因素,而当这些因素出现于不同的时候时,就很容易导致同一句话的意思发生变化。
因此,单纯地根据“差点儿(没)”后的事件是否是说话人所企望来评判话语含义是武断的。必须根据当时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正确理解出词语所在句子所折射出的真实话语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说“差一点”[J].中国语文,1959.
[2]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C].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
[3]杨美霞.浅谈“差点儿”、“差点儿没”[J].青年文学家,2013.
[4]韩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差点儿”与“差点儿没”[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5]刘志刚,杜敏.“差点儿(没)”的词性探讨兼谈其语用[J].唐都学刊,2015.
关键词:差点儿;差点儿没;企望;相对性;语境
作者简介:何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5级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2
一、问题的提出
“差点儿”和“差点儿没”是汉语中十分有特色的一组词,因此历年来对两个词的研究十分之多,而研究争论的焦点,则在于“差点儿”和“差点儿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表示肯定意义,什么情况下表示否定意义,表肯定或否定时,“差点儿”和“差点儿没”二词的语义是否一致。
“差点儿”的研究始于1959年朱德熙先生在《中国语文》第九期上发表了学界第一篇关于对“差点儿 (没) VP”句式研究的论文——《说“差一点”》。朱德熙先生在论文中对“差点儿(没)VP”句式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且首次提出了“企望”和“非企望”的观点。他的结论是:凡是说话的人企望发生的事情,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凡是说话的人不企望发生的事情,不管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 意思都是否定的。但是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带有强烈的是否企望其发生的主观色彩,朱德熙先生后来也慢慢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在后来的文章中指出,“把这类句式里的VP所指的事件划分为说话人企望实现的和不企望实现的两类”,“这是把问题简单化了。其实有些事情是中性的,就是说,在说话的人看来无所谓企望与不企望。”而当事件无所谓是否企望时,“差不多(没) VP”都表示否定意义。因此,综上所述,朱德熙先生认为,任何情况下,肯定形式的“差点儿”都表示相反的否定含义;而就“差点儿没”而言,除了表企望的否定形式“差点儿没”表示相反的肯定含义以外,其他情况下的“差点儿没”都表示否定含义。
朱德熙先生的企望说看到了“差点儿”和“差点儿没”这两个词中个人主观愿望的重要性,为我们打开了研究“差点儿(没) VP”的思路。这一观点有其合理的地方,其中所举大多数例子也确实能够得到印证。但是,笔者认为,“企望说”这一观点仍然具有片面性,它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生活语料,理由有三。第一,企望具有相对性,同一件事情,立场不同就会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企望,朱德熙先生的企望与否主要还是立足于一般意义上的主观愿望,如“中奖”一定是企望的,而“死”一定是不企望的。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单凭自己推断的事情好坏去主观臆测说话人的真实企望;第二、词语出现的上下文语境也是我们研究必须要考虑的方面,同一句话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所含企望不同,意义也就随之不同,我们不能单单靠“差点儿(没)”出现的句子来推测意义;第三、在口语中,因为语音间隔、重音等因素的影响,书面语中看似一样的字词组成的句子的意思也会发生变化。下面,我将分别进行阐述,用我的浅薄理解来补充朱德熙先生提出的企望说。
二、企望相对性
朱德熙先生提出的“企望说”强调的是说话人的主观愿望,然而,企望往往具有相对性。企望是相对的,是指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因此可能会有不同的企望。我们不能单凭自己推断的事情好坏去主观臆测说话人的真实企望。一般情况而言,我们都希望好事发生,坏事不要发生,比如人们平时都不希望自己走路摔倒,那么如果“差点儿”放在人们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之前的话,在其后加上“没”则依然表示同样的意思。例如就朱德熙先生所举例子“差一点摔一跤”和“差一点没摔一跤”,两个句子都表示同样的意思:没有摔跤。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绝对的,可能有些时候我们恰恰会企望一般意义下被人们认定为不好的事情发生。例如当我们表演节目的时候,一个镜头是要求我们摔跤,那么摔跤此时就是我所希望发生的事情,所以“我差点儿摔跤了。”在这里就表示:我没有摔跤;而“我差点儿没摔跤。”则表示:我摔跤了。同一件事,由持有不同立场不同企望的人说出来,意义都会不一样。而朱德熙先生只是提出了事件是否是说话人所企望发生,并且主要也是根据大众理解或字面意思被认定为应该成为企望或非企望的事件,而没有论及非企望的事情可能也会成为个别人个别时候所企望发生的。
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说出来的话所要表达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再如就“把张三选上了”这一件事,本来应该是一件值得企望的事,但是如果甲乙两个人内心想法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企望。在这里,我们假设甲希望张三被选上,而乙不希望,因此张三选上是甲企望的事情,而张三选不上是乙企望的事情:
甲:差点儿没把张三选上。(把张三选上了,表示庆幸)
乙:差点儿没把张三选上。(张三没被选上,表示庆幸)
如果按朱德熙先生的企望说来理解甲乙二人说的相同的话,本来已成定局的“被选上了”竟然理解出了不同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朱德熙先生的企望说是有一定的不准确性的。
同时,对于同一件事,企望与不企望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件事情发生往往因为说话人所面对的具体的条件和环境、背景的不同,有时候希望它实现,有时候又不希望它实现。比如说旱灾,当它发生时老百姓都渴望老天爷下雨,但是下多了呢,又会造成涝灾,百姓又不希望再下雨。所以“差一点下了”和“差一点没下”有时候是企望的,有时候是非企望的。
三、上下文语境
上下文语境也是我们要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主要用于社会交际,只有在社会交际过程中,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相同的一句话,在不同的社会语境或上下文语境中,意思会有差异,特别是否定形式“差点儿没”。如将朱德熙先生所举“差点儿没及格”置于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含义也会大相径庭: (1)这次考试差点儿没及格,正好60分儿。(及格了)
这次考试差点儿没及格,我要把最后那道题答上就好了。(没及格)
“及格”本来是人人都企望的事情,但是在不同的上下文语境中也会有不一样的含义,并不是如朱德熙先生所说的对于说話人企望发生的事情,否定形式就表示肯定意义。再如:
(2)我这次差点儿没考满分,就因为我最后改错一道题。哎,真可惜。(没考满分)
我这次差点儿没考满分,幸好在交卷的最后一刻,我把那道题改对了。真是好险啊!(考了满分)
第一句里“差点儿没考满分”表示否定意义,而第二句一样的句子却表示肯定意义。因此,除了企望与否以外,上下文语境对于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义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一个方面。研究句式,必须通过语言实例来验证,必须有语言环境做依托,孤立地研究抽象句式,完全从主观想法出发来判断句义是危险的。
四、口语中意义的变化
在口语中,人们说话常会有语速快慢、语音间隔、重音等语音方面的不同。语速快慢或许对语义的表达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语音间隔则不同。同样的一句话,语音间隔不同,意义可能就会有很大的差异。而当语音间隔出现在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差点儿(没) VP”句式中时,说话人同样的企望可能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意思。例如:
(1)这次她买彩票,差点儿中奖。
(2)这次她买彩票,差点儿没中奖。
按照朱德熙先生的企望说, (1)(2)两个例子中,“中奖”是一件好事,肯定形式“差点儿”接说话人企望发生的事情时表示否定意义,而否定形式“差点儿没”接说话人企望发生的事情时表示肯定意义,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所表达的意义不同。但是,当我们在说这两句话时表现出明显的语音间隔时,情况便会有所不同:
(1)这次她买彩票,差点儿—— 中奖。(没中奖)
(2)这次她买彩票,差点儿——没中奖。(没中奖)
在这种情况下,两种说法意义又是相同的。这也是现实说话与单纯的一个句子出现在书面的不同。因为现实说话是以语音为表达方式,而句子出现在书面却是运用文字作为表达工具。
其次,重音也会影响句子意思的变化。当语音间隔和重音都出现的时候,在语音间隔和重音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和时候时,同一句话可能会有相反的意思。例如同样一句话:“差点儿没进去。”当“没”以轻音形式出现,语音停顿在“没”与VP“进去”之间时,句子表示否定意义“没有进去”;而当“没”以非轻音形式出现,语音停顿在“差点儿”与“没”之间时,句子表示肯定意义“进去了”。
五、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朱德熙先生针对“差点儿(没) VP”句式提出的企望说有其合理的地方,能够解决大部分的语义问题,但是这一观点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生活语料,具有其片面性。
首先,朱德熙先生所谓的企望是立足于一般意义上的企望,即主要是按照词的字面意思来进行理解,但是不排除有些时候被认定为不好的事情会恰好成为我们的企望,也不能忽略有时我们会企望一般意义上的好事不要发生。同时,对于同一件已经成定局的事情,假若甲乙两人对此怀有不同的企望,如果按照朱德熙先生的企望说,那么根据甲乙二人的企望就可以理解出不同的意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另外,企望与否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件事,对于同一个人而言,可能偶尔是企望的,偶尔又变成不企望的。
其次,在对“差点儿(没) VP”句式进行理解时,上下文语境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能忽略语境而单独来理解句子意思。可能当同一句话置于不同的上下文和社会环境时,会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最后,我们运用的最多的语言形式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传达我们的思想,而口语就会面临语音间隔、重音等因素,而当这些因素出现于不同的时候时,就很容易导致同一句话的意思发生变化。
因此,单纯地根据“差点儿(没)”后的事件是否是说话人所企望来评判话语含义是武断的。必须根据当时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正确理解出词语所在句子所折射出的真实话语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说“差一点”[J].中国语文,1959.
[2]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C].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
[3]杨美霞.浅谈“差点儿”、“差点儿没”[J].青年文学家,2013.
[4]韩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差点儿”与“差点儿没”[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5]刘志刚,杜敏.“差点儿(没)”的词性探讨兼谈其语用[J].唐都学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