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7月12日14时,在美国关岛以西大约21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第9号台风“威马逊”从“胚胎”状态——专业术语为热带扰动——成长为台风,从而进入各国气象部门的监测视野。
三天后,“威马逊”掠过菲律宾中部,进入南海海面,由强台风级减弱为台风级;7月18日,“威马逊” 咆哮着陡然升级为超强台风,以最大风力每秒60米的速度前后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和广东省徐闻县龙塘镇沿海登陆。第二天,风力稍降,以强台风之势在广西防城港市光坡镇沿海第三次登陆中国。
“威马逊”是自1973年以来登陆中国华南的最强台风,其所过之处人员伤损,房屋倒塌。根据民政部7月25日的统计数据,已有62人死亡,21人失踪,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超过千万人受灾。258.2千公顷农作物绝收。直接经济损失已达384.8亿元。
台风就是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热带海洋的一种宣泄方式。如果能够准确预测台风的行进路径和强度,可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伤损。
然而,台风复杂的生成和变化机制,给人类的探索之旅设置了诸多障碍。
每年有一半以上的台风生成于7月到10月的台风旺季,从生成数量由多到少,排名是8月、9月、7月、10月。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高拴柱告诉《财经》记者,西北太平洋是孕育台风最多的“摇篮”, 全球三分之一台风生发于此,平均每年生成28个左右。其中,约有四分之一在中国沿海登陆。
由于台风需要大量水蒸气提供能量,一旦进入陆地,其能量来源就会枯竭,迅速瓦解。所以,台风只会给沿海地区造成破坏。现在临海而居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同样强度的台风造成的损失比50年前大得多。
台风的标准结构是中间有一个圆圆的台风眼,整体呈圆形,其中心持续风速要达到12级即每秒32.7米以上。在北半球时,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在南半球,它的旋转方向相反,名字也不同,叫做飓风。
一个台风的生成也讲究天时地利。台风只会在热带海洋上生成,海平面以下50米深范围内的海水水温要在26摄氏度以上,充沛的水蒸气是台风能量的源泉。只有在南北纬5度以外的海区才能生成台风,因为它需要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来助力。这时还要有特定的气流扰动,给台风以初始力,海平面上空的风力和风向要均匀,否则会影响台风的漩涡。
看似清晰的生成路径,也还有诸多疑问,如由于台风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热带海洋,因全球变暖带来的海表温度升高,对台风的生成是有利条件,促使生成台风的频数增多。但,亦有研究表明,海表温度升高会增强热带洋面的对流,释放更多的潜热使上层大气趋暖,大气层结趋于稳定,从而抑制对流的继续发生,这样也未必有利于台风的生成。
即使具备了上述条件,不等于就一定生成台风。台风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至今人类还没有摸透台风的脾气,因此预报总会有偏差,甚至失败。
从发育到移动,台风的监测主要靠卫星和雷达。当台风在远海时,通过气象卫星提供的云圖、水汽图、风场扫描等数据进行分析;当台风靠近沿海不足300公里时,气象雷达监测系统就启动了;台风登陆以后,还有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
尽管如此,全球各机构对台风强度的预报普遍精准度不高。
如2008年的台风“风神”,当时全球的气象机构都认为“风神”路径北上,然后偏向东北,结果它一头奔向西北,跟预报路径偏差200公里。此次失败的原因是气象学家对大气环流形势的预估出现集体失误。
在“威马逊”登陆中国前约6小时,广东气象局预计的登陆强度比实际少报了1级-2级。
从整体上看,人类的台风预报水平在逐步提高。例如,2009年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和48小时,平均误差分别为115.8公里和217.5公里,比20世纪90年代初减少了50%。
由于地形因素、海陆差异、潮水、西风带等诸多因素都会对台风强度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台风预报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也有所放大。准确预报台风还难以做到。
三天后,“威马逊”掠过菲律宾中部,进入南海海面,由强台风级减弱为台风级;7月18日,“威马逊” 咆哮着陡然升级为超强台风,以最大风力每秒60米的速度前后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和广东省徐闻县龙塘镇沿海登陆。第二天,风力稍降,以强台风之势在广西防城港市光坡镇沿海第三次登陆中国。
“威马逊”是自1973年以来登陆中国华南的最强台风,其所过之处人员伤损,房屋倒塌。根据民政部7月25日的统计数据,已有62人死亡,21人失踪,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超过千万人受灾。258.2千公顷农作物绝收。直接经济损失已达384.8亿元。
台风就是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热带海洋的一种宣泄方式。如果能够准确预测台风的行进路径和强度,可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伤损。
然而,台风复杂的生成和变化机制,给人类的探索之旅设置了诸多障碍。
生成
每年有一半以上的台风生成于7月到10月的台风旺季,从生成数量由多到少,排名是8月、9月、7月、10月。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高拴柱告诉《财经》记者,西北太平洋是孕育台风最多的“摇篮”, 全球三分之一台风生发于此,平均每年生成28个左右。其中,约有四分之一在中国沿海登陆。
由于台风需要大量水蒸气提供能量,一旦进入陆地,其能量来源就会枯竭,迅速瓦解。所以,台风只会给沿海地区造成破坏。现在临海而居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同样强度的台风造成的损失比50年前大得多。
台风的标准结构是中间有一个圆圆的台风眼,整体呈圆形,其中心持续风速要达到12级即每秒32.7米以上。在北半球时,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在南半球,它的旋转方向相反,名字也不同,叫做飓风。
一个台风的生成也讲究天时地利。台风只会在热带海洋上生成,海平面以下50米深范围内的海水水温要在26摄氏度以上,充沛的水蒸气是台风能量的源泉。只有在南北纬5度以外的海区才能生成台风,因为它需要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来助力。这时还要有特定的气流扰动,给台风以初始力,海平面上空的风力和风向要均匀,否则会影响台风的漩涡。
看似清晰的生成路径,也还有诸多疑问,如由于台风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热带海洋,因全球变暖带来的海表温度升高,对台风的生成是有利条件,促使生成台风的频数增多。但,亦有研究表明,海表温度升高会增强热带洋面的对流,释放更多的潜热使上层大气趋暖,大气层结趋于稳定,从而抑制对流的继续发生,这样也未必有利于台风的生成。
监测
即使具备了上述条件,不等于就一定生成台风。台风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至今人类还没有摸透台风的脾气,因此预报总会有偏差,甚至失败。
从发育到移动,台风的监测主要靠卫星和雷达。当台风在远海时,通过气象卫星提供的云圖、水汽图、风场扫描等数据进行分析;当台风靠近沿海不足300公里时,气象雷达监测系统就启动了;台风登陆以后,还有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
尽管如此,全球各机构对台风强度的预报普遍精准度不高。
如2008年的台风“风神”,当时全球的气象机构都认为“风神”路径北上,然后偏向东北,结果它一头奔向西北,跟预报路径偏差200公里。此次失败的原因是气象学家对大气环流形势的预估出现集体失误。
在“威马逊”登陆中国前约6小时,广东气象局预计的登陆强度比实际少报了1级-2级。
从整体上看,人类的台风预报水平在逐步提高。例如,2009年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和48小时,平均误差分别为115.8公里和217.5公里,比20世纪90年代初减少了50%。
由于地形因素、海陆差异、潮水、西风带等诸多因素都会对台风强度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台风预报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也有所放大。准确预报台风还难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