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认为在一幅作品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学思想,它是建立在学问和人品之上的,好的创作,不管是具象还是抽象的,不管你是在解决构成还是在研究色彩,但是情感一定要在里面,要让观者与之对话并产生思考,可以说具有历史题材的画和具有时代背景的画都是有思想的。历代大师的经典之作都是成功的典范,他们思想深刻,表现自我的一种高尚情操和才情,我們应该高举这个旗帜,始终把“情感”看作作画的重点。
【关键词】:国画创作;“情感”
对于中国人物画的创作出发点,无论你最初是想解决笔墨还是构图,亦或是节奏,但最终我们都要回到主体的内心感受上来,把一切情感以外的东西都看作是为情感服务的对象,我们要调动自己的理性思维去升华作品的情感。一幅画要表现出内在的精神气质,就要靠内心的体会,正如顾恺之创作的《洛神赋图》,他的成功既不在笔法上也不在人物的形象创造上,而在于他心灵深处的那份情感。可见情感活动在艺术构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画家想要把艺术技巧和方法糅合在一起,依靠的就是情感在其中的贯穿。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乃至思考最重要,动情于画中才有后音。只有情景结合的产物才能打动人,一幅画的成功用“情”是关键,历代能够打动我们的作品,他们在艺术创作中都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使“情”凝注于笔端。画出来的画才能神韵生动,才能爆发出感人的力量。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于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知生活的心。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去体会生活带给我们的种种心理上的感受,只有内心的丰富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好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只有扎扎实实地从生活中汲取灵感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而不是仅仅打着这样一个口号进行创作就能画出好的作品。艺术是对生活准确客观的反映,生活中有人幸福有人焦虑有人惶恐,我们在艺术作品中也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千百年来我们的艺术都在真实地反映着生活。没有对生活的情感,艺术创作就没有灵魂,一件成功的作品必定充满激情,以思想为核心,对生活的体验是创作的前提,只有对生活怀有积极的态度,能够紧随时代的步伐,才能使作品有深度的内涵,因此只有参与到生活中来才能使创作富有情感。
对于民族艺术,如果离开了本民族的文化就失去了灵魂和价值。艺术家的创作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画历史悠久,也是名家辈出,優秀的作品也让我们留连往返。但绘画不是空中楼阁,情感使生活升华为艺术,有情感的画面引人思考,令人神往。画家把对生活的理解转换为自己的情感,画面才能富有神韵和气质,对于中国画,该继承传统的要继承,该遵循笔墨的要遵循,不能失去它的民族特色。作为画家,你在作品中投入的感情多,那么观赏者从中吸收的营养就多。中国画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而发生的,它的形成具有本民族的独特个性。我们可以在传统的中国画里探寻到中国文化的民族内涵,那么创作者在进行绘画时就应该把中国特有的思想感情加入进去。中国画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精神,蕴藏着几千年的文化内涵,面对千载积淀下来的中国绘画传统,我们该怎样的继承与发扬光大?中国画是要摆脱功名羁绊的,只有在这种心境下才能自由自在的写心唱神。创作要始终关注本民族的精神情感,在感受时代精神中进行创作,作品要不失鼓舞和教育人民,以绘画的力量去完成艺术的使命与责任,在当代绘画中人物画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许多优秀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和认可,画面中对于理想的追求,激励人们应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些作品应为其主体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本民族的艺术语言而取得了显著成功。实践证明,国画创作离不开民族的土壤,艺术的生命要想永不凋谢就应该时刻关注生活,关注人民。如果艺术脱离了本民族的环境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艺术将变得空白乏味,关注本民族的精神情感,感受生活,诗意的生活,把自己的精神世界上升到艺术的高度。
传统的中国画把意境称之为“画之灵魂”,脱离了对“意境”美的追求,绘画就只能停留在模仿自然的层面,变得肤浅,不能发人深思、使人产生共鸣。意境深远的绘画是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相融合的过程,一幅佳作能够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的功能,时刻体现着中国文化及审美内涵。“意”是画家的情感、“境”是生活物象的客观反映,只有二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做到情景交融,才能使中国画具有抒情的功能。中国画意境,是画家思想感情升华的结果,不管是写意还是工笔,艺术家们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要表达作者最真实的感受。通过艺术加工来寄托自己的情意。
一个艺术家的内心不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大境界,那么他的精神必定倒下。现在的画家关心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画面的效果问题了,在现实生存的前提下,关注的是什么主题的绘画能够进入大展,什么画容易卖钱,已经没有精力用在对艺术的探索上了,可能有时候这也是无奈之举,但作为我们毕生要去从事的一项事业,我们确实应该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去对待,作画不能去追赶时髦,这种行为同样是无头脑的表现,不成熟的表现,不能随便改变自己的主意,要踏实的不受外界干扰,做学问要有自信心,不能狂妄自大,也不能盲目自我崇拜,这些都会导致画面意境的破坏,人们通常都会朝着一个自毁的方向前进又毫无察觉,这是很可悲的,艺术如果完全被经济所用,那必将导致艺术走向灭亡。中国画如果色彩再艳丽,笔触再生动,但是没有意境之美,那也兴趣全无,就像一个美女,如果表面再好看,内心美修炼的不到位,那也会俗气满身,作画讲究内在功夫,要含而不漏的把所有表达的情感展示出来。不深入,表面化,只画静止的物体不体现无形的自我情感,看不到人精神实质的深刻。
意境是我国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识。一幅画意境呈现的好坏与其情感的释放有直接关系,它使作品更富有生命力,国画的意境是与作者的情感紧密相联的。是作者经过一番锤炼、升华的境界,也是中国画的精髓之所在。中国画之所以经久不衰关键就在于艺术家对于情感的着重表达。从审美意义上来说,它不但超出了艺术美的范畴更上升到生命的领域。赋予山川河流以人的品格,这是中国画的借物抒情,反映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理想。意境是现实生活重压下可以抚慰人心灵的一剂良药,意境是理想化的,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古代理论家刘勰指出,艺术构思的过程就是主体的心“情”和客观的物“景”相融合的过程。如果说一幅创作只有技法技巧而无欣赏价值,那么只能说这幅作品完成了一半,并未获得普遍意义上的社会价值。绘画技巧是多元的,不管我们运用何种手段,其目的是希望表现心目中的真实世界和达到借景抒情。当然仅靠这些静止的事物去引发观者的共鸣也是很难的,这就要求观者有很好的欣赏素质,能够真切的体会到画面中所要传递的情感。
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总是充满情感,每一个点、每一根线、每一笔颜色都是情感的产物,艺术家一定具有一颗敏感的心,他们把对生活细微的感受呈现在画面中,传递给欣赏者,画面中的气氛或者情调让欣赏者心动,瞬间迸发出热烈的火花。作品的情感因素和精神因素往往同时作用于欣赏者,在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形成很好的互动。自然界里的一草一木在创作中反映出不同的主题情调,幻化出无尽的艺术形象,营造出或悲凉或激情的意境。画家全身心的感悟大自然,将自己的性格、情感交融在一片虚灵的空间中,将所画之物生命化,在艺术创作中获得极大的精神自由。中国画意境的创造源于画家主观情感对客观景物的思考,恰如其分的把情感投入的作品中,当我们看到让我们振奋的作品时,我相信那是心灵之光的照射,是事物与情感的完美结合。在现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在世界交往如此紧密又频繁的年代,中国画应该始终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不随波逐流,始终坚持中国画特有的审美取向和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弘扬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刘法民,怪诞艺术美学,人民出版社[M],2005,12
[2]徐复现,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1,12
【关键词】:国画创作;“情感”
对于中国人物画的创作出发点,无论你最初是想解决笔墨还是构图,亦或是节奏,但最终我们都要回到主体的内心感受上来,把一切情感以外的东西都看作是为情感服务的对象,我们要调动自己的理性思维去升华作品的情感。一幅画要表现出内在的精神气质,就要靠内心的体会,正如顾恺之创作的《洛神赋图》,他的成功既不在笔法上也不在人物的形象创造上,而在于他心灵深处的那份情感。可见情感活动在艺术构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画家想要把艺术技巧和方法糅合在一起,依靠的就是情感在其中的贯穿。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乃至思考最重要,动情于画中才有后音。只有情景结合的产物才能打动人,一幅画的成功用“情”是关键,历代能够打动我们的作品,他们在艺术创作中都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使“情”凝注于笔端。画出来的画才能神韵生动,才能爆发出感人的力量。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于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知生活的心。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去体会生活带给我们的种种心理上的感受,只有内心的丰富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好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只有扎扎实实地从生活中汲取灵感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而不是仅仅打着这样一个口号进行创作就能画出好的作品。艺术是对生活准确客观的反映,生活中有人幸福有人焦虑有人惶恐,我们在艺术作品中也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千百年来我们的艺术都在真实地反映着生活。没有对生活的情感,艺术创作就没有灵魂,一件成功的作品必定充满激情,以思想为核心,对生活的体验是创作的前提,只有对生活怀有积极的态度,能够紧随时代的步伐,才能使作品有深度的内涵,因此只有参与到生活中来才能使创作富有情感。
对于民族艺术,如果离开了本民族的文化就失去了灵魂和价值。艺术家的创作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画历史悠久,也是名家辈出,優秀的作品也让我们留连往返。但绘画不是空中楼阁,情感使生活升华为艺术,有情感的画面引人思考,令人神往。画家把对生活的理解转换为自己的情感,画面才能富有神韵和气质,对于中国画,该继承传统的要继承,该遵循笔墨的要遵循,不能失去它的民族特色。作为画家,你在作品中投入的感情多,那么观赏者从中吸收的营养就多。中国画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而发生的,它的形成具有本民族的独特个性。我们可以在传统的中国画里探寻到中国文化的民族内涵,那么创作者在进行绘画时就应该把中国特有的思想感情加入进去。中国画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精神,蕴藏着几千年的文化内涵,面对千载积淀下来的中国绘画传统,我们该怎样的继承与发扬光大?中国画是要摆脱功名羁绊的,只有在这种心境下才能自由自在的写心唱神。创作要始终关注本民族的精神情感,在感受时代精神中进行创作,作品要不失鼓舞和教育人民,以绘画的力量去完成艺术的使命与责任,在当代绘画中人物画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许多优秀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和认可,画面中对于理想的追求,激励人们应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些作品应为其主体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本民族的艺术语言而取得了显著成功。实践证明,国画创作离不开民族的土壤,艺术的生命要想永不凋谢就应该时刻关注生活,关注人民。如果艺术脱离了本民族的环境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艺术将变得空白乏味,关注本民族的精神情感,感受生活,诗意的生活,把自己的精神世界上升到艺术的高度。
传统的中国画把意境称之为“画之灵魂”,脱离了对“意境”美的追求,绘画就只能停留在模仿自然的层面,变得肤浅,不能发人深思、使人产生共鸣。意境深远的绘画是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相融合的过程,一幅佳作能够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的功能,时刻体现着中国文化及审美内涵。“意”是画家的情感、“境”是生活物象的客观反映,只有二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做到情景交融,才能使中国画具有抒情的功能。中国画意境,是画家思想感情升华的结果,不管是写意还是工笔,艺术家们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要表达作者最真实的感受。通过艺术加工来寄托自己的情意。
一个艺术家的内心不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大境界,那么他的精神必定倒下。现在的画家关心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画面的效果问题了,在现实生存的前提下,关注的是什么主题的绘画能够进入大展,什么画容易卖钱,已经没有精力用在对艺术的探索上了,可能有时候这也是无奈之举,但作为我们毕生要去从事的一项事业,我们确实应该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去对待,作画不能去追赶时髦,这种行为同样是无头脑的表现,不成熟的表现,不能随便改变自己的主意,要踏实的不受外界干扰,做学问要有自信心,不能狂妄自大,也不能盲目自我崇拜,这些都会导致画面意境的破坏,人们通常都会朝着一个自毁的方向前进又毫无察觉,这是很可悲的,艺术如果完全被经济所用,那必将导致艺术走向灭亡。中国画如果色彩再艳丽,笔触再生动,但是没有意境之美,那也兴趣全无,就像一个美女,如果表面再好看,内心美修炼的不到位,那也会俗气满身,作画讲究内在功夫,要含而不漏的把所有表达的情感展示出来。不深入,表面化,只画静止的物体不体现无形的自我情感,看不到人精神实质的深刻。
意境是我国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识。一幅画意境呈现的好坏与其情感的释放有直接关系,它使作品更富有生命力,国画的意境是与作者的情感紧密相联的。是作者经过一番锤炼、升华的境界,也是中国画的精髓之所在。中国画之所以经久不衰关键就在于艺术家对于情感的着重表达。从审美意义上来说,它不但超出了艺术美的范畴更上升到生命的领域。赋予山川河流以人的品格,这是中国画的借物抒情,反映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理想。意境是现实生活重压下可以抚慰人心灵的一剂良药,意境是理想化的,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古代理论家刘勰指出,艺术构思的过程就是主体的心“情”和客观的物“景”相融合的过程。如果说一幅创作只有技法技巧而无欣赏价值,那么只能说这幅作品完成了一半,并未获得普遍意义上的社会价值。绘画技巧是多元的,不管我们运用何种手段,其目的是希望表现心目中的真实世界和达到借景抒情。当然仅靠这些静止的事物去引发观者的共鸣也是很难的,这就要求观者有很好的欣赏素质,能够真切的体会到画面中所要传递的情感。
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总是充满情感,每一个点、每一根线、每一笔颜色都是情感的产物,艺术家一定具有一颗敏感的心,他们把对生活细微的感受呈现在画面中,传递给欣赏者,画面中的气氛或者情调让欣赏者心动,瞬间迸发出热烈的火花。作品的情感因素和精神因素往往同时作用于欣赏者,在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形成很好的互动。自然界里的一草一木在创作中反映出不同的主题情调,幻化出无尽的艺术形象,营造出或悲凉或激情的意境。画家全身心的感悟大自然,将自己的性格、情感交融在一片虚灵的空间中,将所画之物生命化,在艺术创作中获得极大的精神自由。中国画意境的创造源于画家主观情感对客观景物的思考,恰如其分的把情感投入的作品中,当我们看到让我们振奋的作品时,我相信那是心灵之光的照射,是事物与情感的完美结合。在现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在世界交往如此紧密又频繁的年代,中国画应该始终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不随波逐流,始终坚持中国画特有的审美取向和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弘扬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刘法民,怪诞艺术美学,人民出版社[M],2005,12
[2]徐复现,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