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产品概念的3条轴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zhang78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产业间界限的消失,产品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加强软件、硬件与服务的融合来提高其自身的价值。这意味着有形的产品作为无形的知识的平台,其地位越来越重要。虽然这看起来有些自相矛盾,但制造业的复兴在今后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也就是说,产业的知识化,需要一个表达知识(软件的、无形的)的空间或者需要一个媒介,这就不得不借助物品(硬件的、有形的)的存在来实现。
  笔者要再次强调,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生产制造既是制造概念,也是制造体验,还是制造故事——换言之就是“制造知识”。
  那么,产品的概念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下面笔者将按照3条变化的轴——“时间”、“情感”、“社会”进行分析考察。
  “时间”——随使用周期和时间不断完善的产品
  产品和服务作为“知识产品”,是硬件、信息、软件、服务的融合,通过与顾客一起沿着时间轴共享(或联手),生产、消费过程被创造出来。
  在过去,购入产品的那一瞬间就是价值最大的时刻。但现代化产品则不一样,单拿“物”来看只能算是“半成品”或“未完工品”(从这个角度来看,个人电脑也在此列)。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手机等产品需要花费时间才能用得顺手,或者需要通过连接网络或经过自定义设置后才算得上是用户自己的手机。而通信行业也类似,通过低价提供硬件,并在随后的过程中收钱,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经营。换句话说,“产品”是在体验的时间推移中生产完成的。
  这当然也会影响到商业模式。比如现在也出现了这样的商业模式:新兴通信公司在开展实际业务前,其对系统的投资都由系统供应商代为承担。而另一方面就用户来说,在购买手机后会选择各种丰富的配饰,将其打造成真正只属于自己的手机。
  此外,时间轴带来的变化,开始要求企业迅速敏捷地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比如,某移动服务运营商在电器店和街头推出了付费的手机充电服务。在几个月后当服务步入正轨时,他们对前来充电的顾客推出了进行广告宣传并免费充电的活动。可见伴随着用户体验和价值的扩散而让产品进化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素。
  不过实际上,很多情况下一旦开始了某项业务,就很难再做更改。这种案例笔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诚然,企业规模越大,就越难改变已经决定好的商业模式,以至错失良机。但也决不能坐视不管,无论什么行业,采用时间轴模式都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出版业。现在光靠卖书已经只赔不赚,必须结合按需出版、提供多媒体内容、卡通形象权业务等要素,或是探索与培训服务的合作之路等。
  无论什么行业都无法摆脱这种结构的变化。现在这个时代,如果一味地单独提供物品或服务,则既不能获得利益,也不能实现长久的发展。面对市场从以硬件为中心到服务与硬件、软件相结合的变化,我们需要在时间轴上重新定义市场,并提出新的方案。
  “情感”——情感的资质、脱离功能主义
  在创新经济的时代下,产品的感觉价值和文化价值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实际上,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产品飞跃发展时,日本企业由于过分追求功能优越,结果把原本拥有的“好客”的文化传统抛在脑后,对于情感上的资质逐渐迟钝了。笔者不禁认为,日本出现的群体茧居现象与上述倾向是有深层联系的。而现在对于产品来说,具备触碰人类真挚感情的情感资质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曾经对法国的汽车公司雷诺(Renault)如何评价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汽车产业做过调查。给笔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他们对80年代到90年代初日本产品的设计的评价结果。他们认为日本的产品“欠缺情感上的资质”。在外国人看来,日本产品不仅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设计得很美,而且在功能设计方面也有很高的水准,然而由于过于重视高科技,这些产品看起来不像是为了人而设计的,而像是“为了设计而设计”、“没有震撼世界的影响力”、“多少有些雷同”、“缺乏鲜明的特征”,完全看不到传统的日本文化的影响。而最戳中要害的评价,则是“欠缺情感上的资质”。这种评价,对于21世纪日本企业的生产制造来说,必须当作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去认真对待。
  走在创新管理尖端的各个企业,虽然他们在形式上各有不同,但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脱离了以往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型的物品与人的关系,“赋予产品以人性”,并且“重视情感要素”。
  对于生产富含人情味的产品,特别是北欧的各个企业具有明确的态度。在北欧,把人性的要素放在制造的核心,与其说这是他们战略性的选择,不如说更像是他们原本就有的姿态。奥迪康就是一家北欧的企业,扎根于他们企业的理念则是“以人为本(People First)”。
  奥迪康的助听器进化成了“世界上最小的电脑”。该公司的产品,根据用户的实际听力,让门诊服务的专家使用可调节的软件程序对其进行个性化设置。奥迪康出售的不是单个的助听器,而是一整套系统,通过关于听力障碍的相关知识、机器与用户的磨合、医生给出的妥善使用的建议这一整套过程为顾客提供价值。此外,奥迪康对于可调节的软件程序也采取了技术标准化战略,与同行的其他公司共同推广服务。最新的一件产品搭载了人工智能,能够判断出用户处于何种环境,然后提供与其相符的音场。而搭载了MP3播放器的“e博士(Epod)”更是可以自由地设计音场(该产品曾荣获2008年CES的最佳卓越创新奖)。


  同样地,丹麦的B&O(全名B a n g & Olufsen)是高品质音响制造商,以优美的音箱和电话闻名。虽然B&O的音响产品作为大众音响产品来说价格不菲,但消费者们从中感受到了不同于日本家电的设计上的魅力,纷纷成为其拥护者。从这些商品的背后我们能看到体验设计利用了文化的记忆。
  B&O公司高超的设计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甚至在1978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为其举办过产品设计展。至于其主要产品、音响系统及扩音器,则经常用“B&O体验”来强调体验的重要性。这种“B&O体验”里不只包含了产品纯粹的外观和形象等设计要素,还含有体验到声音时所留下的感情记忆和音响效果(最高品质的“音响体验”)以及与之完美融合的易操作性和单纯性,还有操作时感到的喜悦等。
  B&O认为,设计师的责任不只是进行视觉上的设计,还要考虑到顾客的体验,比如操作感以及使用时的喜悦等。该公司最近又与三星合作,推出了一款以女性顾客为主要目标的高级手机。
  情感确实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同时绝对不能草率地采用某种手法进行处理。因为这不是追求愉悦这么简单的。此外也不应该简单地操控消费者及用户的感情。从情感入手时,与之相伴的是对人性的本质洞察和内省反思。因此审美的要素自然就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媒介。
  “社会”——社会、环境的商业模式
  创新经济下商品概念的3条轴里,最为重要的轴是“社会”和“环境”。
  以往的硬件制造业务采用通过量产量销获取利润的模式,然而不断的更新换代使产品还没到最大使用年限就不得不提前报废,必然地引起了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不用说,知识时代的产品必须以资源的社会最优化作为前提。比如,以循环再利用为代表,活用过去的资产不但能节省资源,还可能重新发现物品在社会及文化中的意义。
  活用常年以来积累的客户资产也是同理。比如在照相机市场,由于产品的日用大众化导致了激烈的竞争,结果多家相机制造商退出了市场。现在最吸引消费者关心的产品,不是那些使用层出不穷的塑料素材制成的数码相机新产品,而是徕卡M8、爱普生的RD-1S等旁轴数码相机;理光GR DIGITAL等小型相机。这些高品质的相机系列,无论哪一款都使用金属外壳并重视其作为一个平台的特征,而且可以再利用过去发售的镜头资产,或者继承软件资产,以实现升级或实现顾客的个性化。从这个视角来看,iPod对金属材质的产品背面打磨加工体现出的对物件的“考究”,或许也是这么产生的。
  此外,除了硬件,顾客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而蓄积起来的软件——知识资产也与创新息息相关。所谓创新,原本就不是指硬件的普及,而是创造社会性的知识并加以普及。这意味着对整个社会所共同拥有的知识与智慧(即顾客的智慧和对环境问题的意识)进行革新。
  向社会普及新知识并造福社会,从这一角度出发,超越了技术限制的“知识的创新”也应运而生了。比如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领域就是一个体现。
其他文献
其实我们在后期也作过同业的数据统计分析,我们这个留才率在同业中属于中等,不好也不坏。正如大家提到的:管理培训生本身是一种好的方式,毕竟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骨干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肯定会更高。但是,问题在于忠诚是互动之后的结果。我们如何在面试挑选候选人的过程中加以识别,这挺让人头疼的。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们在甄选过程中也加入了性格测试、职业测评等的评估工具,但总觉得忠诚是最难测评的。  所以,
期刊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企业文化似乎都有些飘渺而虚幻。而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如果要把企业文化“坐实”,必经的路径就是建立执行型文化。  执行型文化的逻辑  到底什么是执行型文化呢?  我的定义是:执行型文化就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团队有利大家统一认识、行为趋同、养成习惯,以及发挥大家能力完成既定目标和事项的文化。  如下图所示,这种文化是有其自身逻辑的。  我们要在自己的团队中建立起执行型的文化,首先就要建
期刊
我本人也招聘并带领过85后毕业生,和你的感受很类似。说说我的看法。  1.85后员工急功近利,但又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现在的社会本身就很浮躁,大家生活的压力很大,每个人都想尽快拿到高薪,以至于人们只盯着高薪,忘记为什么可以拿高薪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家彼此攀比,这山看着那山高。心思不在工作上了,人就很容易频繁跳槽,形成职业恶习。既然只看薪水,当然就不可能真正去练本领,去规划自己的人生
期刊
我们公司是世界500强的知名制药企业,我在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招聘与培训工作。我们公司进入中国20多年来,员工一直以社会招聘为主。但随着在华业务的不断扩展,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如果全部从外部招聘,一方面成本太高,另一方面人才整合难度也比较大。从2009年开始,公司决定实施“管理培训生”项目,开始从应届毕业生中直接招聘,尝试从源头培养自己的员工。  2011年,公司通过校园招聘,精心选拔
期刊
我支持培训生的项目,留下5个怎么能算是失败呢?80后在工作中把被尊重看得比工资高,是让人兴奋的事。现有管理方式大都是自上而下的管制和打压,特别是一些经历过风雨、把控过大局面的人,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不要问为什么,按我说的做”的想法。这对很多80后来说,都是严重的精神压抑。  前段时间我参加一个食品公司的年会,他们有80%以上的员工上台领取工龄奖,人员流失率如此之低令我赞叹。我问他们的诀窍是什么,他们
期刊
正如中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一样,中国消费者的乐观情绪也比世界其它地区的消费者都要强烈。BCG消费者洞察智库开展的最新消费者信心调查发现,计划在来年增加支出的中国消费者比例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主要市场水平的三倍。  然而,由于中国经济前期的超高速增长在近期有所放缓,因此中国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计划在2013年增加支出的中国消费者占比为 27%,较上一年的38%减少了11%。  中国的GD
期刊
更富裕、更具个性,亦更趋成熟的消费者正在中国快速成长,给在华跨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显而易见:根据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的定义,不出十年,超过3/4的中国城市家庭有望晋级中产。  但是市场迅速分化为大众中产,以及上层中产。后者的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我们已经将其定义为“新主流阶级”。他们一般居住在中国的沿海大城市,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在106,000元和229,000元人民币之间(相当于1
期刊
对很多人来说,手机已经成了他们通行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而手机地图,因为其在商务、社交和搜索信息的过程中,手机地图发挥着关键作用,自然就变成手机中的核心功能。  既然是核心功能,就存在巨大的商机。  我们接下来要看到的这个10亿美金俱乐部成员是位智(Waze)。  什么是Waze?  简单描述:  Waze是一个地图应用。能够让用户生成即时的路况地图,过程很简单,大家都开着带有GPS的车或其他移动互
期刊
没有一个企业家不想把产品品质做成一流的,鲜有人能真正做到品质一流。为什么? 因为品质不仅是一种愿望,更是一种思想。  我们可看看中国手机市场的风云变幻。二十年前,大哥大是一种通讯工具,更是一种身份象征。之后国外品牌横扫中国市场,无论是摩托罗拉的翻盖,还是诺基亚简洁的直板,都在收割中国市场的同时进行产品的工艺化升级。国产手机的市场反扑是以步步高的音乐手机、金立的“超薄”为代表,打民族牌一度攻下50%
期刊
多家知名IT公司最新一个季度的业绩均现亏损或大幅下滑。  微软于7月18日发布了暗淡的季度财报。财报发布后,微软股价当日大跌11%,创其四年多来单日最大跌幅。7月19日,微软股价曾一度跌幅高达12%,创下其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单日最大跌幅。由于股价下跌微软市值蒸发约340亿美元,这个数字甚至高于竞争对手雅虎的市场值。  财务报告显示,微软该季度营收199.0亿美元,同比增长10%,运营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