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3年,为了适应南宁市政史科中考闭卷考试的改革,我校开展了闭卷考试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校本课题研究。通过对各次考试试卷的分析,发现学生存在史实记忆不准确,对基本概念内涵理解不到位,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默写、专题训练、引导学生编写单元知识网络、归纳阶段特征、对历史事件进行比较等方式强化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规范学生的答题。
[关键词]闭卷考试易错类型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115
2013年,我校政史科教师为适应政史科闭卷考试的新形势,进行了《闭卷考试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校本课题研究。从当年上学期开始,我们对本校学生的政史学科各次考试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初中学生历史学科考试常错题型及其对策。
一、考试题型、考查能力及存在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历史考试中,单项选择题一般侧重考查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而近年广西各地中考试题的单项选择题中大多提供了课本以外的新材料,形成新的问题情境,并与课本主干知识结合来命题。即现在的单项选择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在对我校各次考试试卷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在做单项选择题中,学生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知识储备不足,史实记忆不牢,知识内容张冠李戴;二是对单元知识体系没有形成整体认识,未能构建知识网络;三是对历史现象缺乏正确的分析与认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到位,不能透过历史现象看到本质。
例1: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在1862年慈溪战役中击毙的“洋枪队”头目是()A.戈登B.西摩尔C.华尔D.瓦德西。这是一道典型的记忆型选择题,但测试时仍有部分学生做错。
例2: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A.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欧洲扩展到亚洲B.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C.都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D.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这是一道考查同类事件比较的题目,从该题得分率较低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单元主线的梳理及对历史事件的比较能力还有待提高。
例3: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总兵力近4万人左右;抗战胜利时,人民武装达到200万人左右。这表明抗日战争及其胜利的意义是()A.壮大了人民军队B.洗刷了民族耻辱C.指明了中国的前途D.人民付出重大牺牲。这道题学生的得分率不高,从中可以看到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仍需要加强培养。
(二)材料分析题与问答题
历史考试中,主观题包括了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其中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它是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解决问题及文字表达等能力的综合考查。
问答题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准确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清楚历史事件间的纵横联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互动与结合;同时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过程和方法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对我校学生考试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主观题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基础知识不过关,史实记忆不准确;二是阅读材料的能力尤其是图表型材料的能力不强;三是没有掌握历史发展主线,不能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迁移能力弱;四是对基本概念掌握不到位,对专有名词记忆不准确;五是审题能力不强,对题意理解不透,抓不住题目的关键词;六是答题不够严谨、规范,语言表述不准确,错别字多。
例1: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部分学生回答“设立伊犁将军”,这反映出学生不能正确区分清朝早期和晚期加强对西北地区管理的措施,史实记忆不准确。
例2:当问洋务派创办了什么类型的企业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答民营企业的,有答地主阶级企业的,有答重工业企业的。当问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时,有答资本主义性质,也有答资产阶级性质或资产主义性质等。这反映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内涵没有掌握好。
例3:当问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影响时,一部分学生答成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关于“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政府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只答设伊犁将军,漏答了设置哨所和派军队驻扎。这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好。
二、应对措施
(一)加强学科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熟练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不仅是快速、准确完成选择题的基本条件,也是完成材料分析题、问答题的保证。可以说,没有足够的历史知识储备,是不可能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尤其是在考试形式由开卷转为闭卷的情况下,准确无误的史实记忆更为重要。为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中考方案》出台后,备课组按照《考试说明》和课标的要求,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为复习提纲,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早读课记忆和背诵,利用课余时间巩固知识点。
2.单元复习中,以填空题的形式将单元知识网络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完成填空部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单元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同时也强化了知识的识记。
3.每周按单元复习进度进行一次小默写。
4.帮助学生找到记忆的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教会学生巧记知识。比如《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按由南向北的方位记为“广厦福宁上”;《马关条约》的内容归纳为“二亿三地四口开工厂”;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为打败了……赢得了……确立了……促进了……对……产生影响等等。 (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是做好材料分析题及新形势下的单项选择题的基础。阅读理解材料及解答问题的能力高低,直接拉开了学生分数的档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加强了这一方面的训练。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论从史出的思想。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材料,教会学生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句,掌握材料主旨并将材料与教材结论相结合。
2.训练中,通过习题训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拿到题目时,先看题目设问,明确此题考查什么知识。其次,阅读材料,包括材料的出处。在材料的阅读指导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看三种标点符号:句号、分号与省略号。通过这些标点给材料分出层次,再按不同层次圈出本层次中的关键词,明确材料的主旨,获得有效的信息。再次,思考材料提供的信息与设问的关系,并找出其与课本知识点的联系,在脑海中回忆课本相关的历史结论。最后,按题目的要求作答。解答材料题的四个原则是:第一,看前缀,决定答题的范围。如果是根据材料回答,则运用材料找答案;若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则答案不局限于材料提供的信息,还要与课文相结合。第二,看分值,决定答题的要点数量。第三,看标点,决定阅读的重点。第四,看限制词,决定答题的文字表述方法。题目中若是出现“概括、特点、观点”这几个词则要归纳材料句意,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表达出来。
3.加强主干知识和历史概念的教学。所谓主干知识就是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并对今天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在历史教材中前后连贯,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在单元复习中,教师通过导学案的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网络,从一个知识点开始,逐步扩展到单元知识网络进而到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的知识结构。在学生自主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再展示课件,帮助学生加以完善。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一开始会感觉很吃力,但当他们逐步适应这一方法后,就能较好地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在专题复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某一阶段特征进行归纳、概括,以及对这一阶段中主要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归纳、概括、分析、比较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历史概念是人们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最本质的认识,它反映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概念时,首先要讲清史实,给学生提供相关史料,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形成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如“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概念贯穿整个中国近代历史,如何让学生真正领会其含义?在复习中,可以要求学生整理出近代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掌握中国主权不断沦丧的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半殖民地”的含义即是“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接着通过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等史实的复习,使学生理解“半封建”的含义即是“形式上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三)强化训练,规范答题,避免无谓的失分
针对学生答题的不规范,我们强调学生答题时要按题目设问的顺序写上序号答题,避免不按顺序答题失分;答题要点化,语言简洁;对专有名词的使用要准确等等。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关键词]闭卷考试易错类型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115
2013年,我校政史科教师为适应政史科闭卷考试的新形势,进行了《闭卷考试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校本课题研究。从当年上学期开始,我们对本校学生的政史学科各次考试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初中学生历史学科考试常错题型及其对策。
一、考试题型、考查能力及存在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历史考试中,单项选择题一般侧重考查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而近年广西各地中考试题的单项选择题中大多提供了课本以外的新材料,形成新的问题情境,并与课本主干知识结合来命题。即现在的单项选择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在对我校各次考试试卷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在做单项选择题中,学生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知识储备不足,史实记忆不牢,知识内容张冠李戴;二是对单元知识体系没有形成整体认识,未能构建知识网络;三是对历史现象缺乏正确的分析与认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到位,不能透过历史现象看到本质。
例1: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在1862年慈溪战役中击毙的“洋枪队”头目是()A.戈登B.西摩尔C.华尔D.瓦德西。这是一道典型的记忆型选择题,但测试时仍有部分学生做错。
例2: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A.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欧洲扩展到亚洲B.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C.都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D.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这是一道考查同类事件比较的题目,从该题得分率较低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单元主线的梳理及对历史事件的比较能力还有待提高。
例3: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总兵力近4万人左右;抗战胜利时,人民武装达到200万人左右。这表明抗日战争及其胜利的意义是()A.壮大了人民军队B.洗刷了民族耻辱C.指明了中国的前途D.人民付出重大牺牲。这道题学生的得分率不高,从中可以看到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仍需要加强培养。
(二)材料分析题与问答题
历史考试中,主观题包括了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其中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它是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解决问题及文字表达等能力的综合考查。
问答题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准确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清楚历史事件间的纵横联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互动与结合;同时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过程和方法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对我校学生考试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主观题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基础知识不过关,史实记忆不准确;二是阅读材料的能力尤其是图表型材料的能力不强;三是没有掌握历史发展主线,不能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迁移能力弱;四是对基本概念掌握不到位,对专有名词记忆不准确;五是审题能力不强,对题意理解不透,抓不住题目的关键词;六是答题不够严谨、规范,语言表述不准确,错别字多。
例1: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部分学生回答“设立伊犁将军”,这反映出学生不能正确区分清朝早期和晚期加强对西北地区管理的措施,史实记忆不准确。
例2:当问洋务派创办了什么类型的企业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答民营企业的,有答地主阶级企业的,有答重工业企业的。当问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时,有答资本主义性质,也有答资产阶级性质或资产主义性质等。这反映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内涵没有掌握好。
例3:当问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影响时,一部分学生答成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关于“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政府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只答设伊犁将军,漏答了设置哨所和派军队驻扎。这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好。
二、应对措施
(一)加强学科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熟练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不仅是快速、准确完成选择题的基本条件,也是完成材料分析题、问答题的保证。可以说,没有足够的历史知识储备,是不可能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尤其是在考试形式由开卷转为闭卷的情况下,准确无误的史实记忆更为重要。为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中考方案》出台后,备课组按照《考试说明》和课标的要求,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为复习提纲,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早读课记忆和背诵,利用课余时间巩固知识点。
2.单元复习中,以填空题的形式将单元知识网络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完成填空部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单元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同时也强化了知识的识记。
3.每周按单元复习进度进行一次小默写。
4.帮助学生找到记忆的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教会学生巧记知识。比如《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按由南向北的方位记为“广厦福宁上”;《马关条约》的内容归纳为“二亿三地四口开工厂”;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为打败了……赢得了……确立了……促进了……对……产生影响等等。 (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是做好材料分析题及新形势下的单项选择题的基础。阅读理解材料及解答问题的能力高低,直接拉开了学生分数的档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加强了这一方面的训练。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论从史出的思想。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材料,教会学生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句,掌握材料主旨并将材料与教材结论相结合。
2.训练中,通过习题训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拿到题目时,先看题目设问,明确此题考查什么知识。其次,阅读材料,包括材料的出处。在材料的阅读指导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看三种标点符号:句号、分号与省略号。通过这些标点给材料分出层次,再按不同层次圈出本层次中的关键词,明确材料的主旨,获得有效的信息。再次,思考材料提供的信息与设问的关系,并找出其与课本知识点的联系,在脑海中回忆课本相关的历史结论。最后,按题目的要求作答。解答材料题的四个原则是:第一,看前缀,决定答题的范围。如果是根据材料回答,则运用材料找答案;若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则答案不局限于材料提供的信息,还要与课文相结合。第二,看分值,决定答题的要点数量。第三,看标点,决定阅读的重点。第四,看限制词,决定答题的文字表述方法。题目中若是出现“概括、特点、观点”这几个词则要归纳材料句意,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表达出来。
3.加强主干知识和历史概念的教学。所谓主干知识就是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并对今天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在历史教材中前后连贯,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在单元复习中,教师通过导学案的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网络,从一个知识点开始,逐步扩展到单元知识网络进而到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的知识结构。在学生自主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再展示课件,帮助学生加以完善。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一开始会感觉很吃力,但当他们逐步适应这一方法后,就能较好地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在专题复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某一阶段特征进行归纳、概括,以及对这一阶段中主要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归纳、概括、分析、比较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历史概念是人们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最本质的认识,它反映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概念时,首先要讲清史实,给学生提供相关史料,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形成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如“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概念贯穿整个中国近代历史,如何让学生真正领会其含义?在复习中,可以要求学生整理出近代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掌握中国主权不断沦丧的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半殖民地”的含义即是“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接着通过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等史实的复习,使学生理解“半封建”的含义即是“形式上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三)强化训练,规范答题,避免无谓的失分
针对学生答题的不规范,我们强调学生答题时要按题目设问的顺序写上序号答题,避免不按顺序答题失分;答题要点化,语言简洁;对专有名词的使用要准确等等。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