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x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口老龄化发展是现阶段全球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社区养老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我国老年人群体的养老以及医疗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习惯,因此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中的应用给老年人群体的养老以及医疗服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文章首先概述了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中的应用优势,然后分析了现阶段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社区养老护理提升策略,以期能给相关结构或者类似研究起一定的借鉴作用,提高社区养老护理服务质量与效率,推动社区养老护理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社区;养老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261-01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18.70%,较之第六次人口普查上升了5.44個百分点,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给老年人养老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养老护理兼具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点,在我国养老护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能够有效地缓解老年人群体的养老以及医疗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应用,给公众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信息技术应用于养老护理服务是现阶段备受关注的重点课题,能够有效地提升养老护理服务质量与效率。[1]基于此,社区养老护理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完善养老护理模式,实现个人养老、机构养老以及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护理统一协调管理,转变传统的社区养老管理理念,促进智慧养老护理模式的构建,推动老年人群体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1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中的应用优势
  1.1信息技术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
  在社区养老护理中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养老护理服务信息化平台,老年人群体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态或者护理服务需求直接在信息化平台上进行预约,可以最大程度上节省老年人群体在养老护理中的排队等待时间,优化社区养老护理资源。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社区养老机构能够采集老年人群体的养老护理需求,针对不同身体状态的老年人提供差异化的养老护理服务,例如针对身体状态欠佳、需要卧床休养的老年人可以通过上门护理或者视频护理模式进行服务,为老年人的身体调养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同时能够有效拉近相互的距离,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
  1.2信息技术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中的应用能够为老年人群体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依托信息技术,社区养老护理机构可以为老年人群体订购互联网智慧健康设备,并且指导老年人群体佩戴与使用。在健康设备中可以录入老年人的身体状态以及病史病历,实施掌握老年人群体的身体状态,一旦老年人发生突发状况建设设备会向社区发送警报,提醒社区养老护理人员及时对老年人群体做出合理的养老护理服务。同时对于身体状态特别差的老年人可以及时向医院提供详细的身体情况,保障老年人在第一时间能够得到有效地救治。此外,借助信息技术社区养老护理中心能够有效及时的与老年人进行沟通,加强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保障老年人群体的身心同步健康发展。
  2现阶段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不同机构之间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共享
  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能够有效推动社区养老护理向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然而现阶段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不同机构之间的养老护理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制约了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中的进一步发展。老年人传统的健康档案是以纸质为主,在向电子化转型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丢失的情况,同时社区护理中心与医院之间分属两个不同的个体,现阶段很难实现老年人健康档案之间的互通互用,导致医院与社区养老护理难以实现有效融合。倘若老年人发生紧急状态需要送往医院,由于信息平台之间的差异,医院无法查询社区养老护理中心的信息平台,导致难以了解到老年人的身体状态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2社区养老护理中心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现阶段许多社区养老护理中心仍然以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为止,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完善,导致社区养老护理中心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难以满足现阶段的时代发展需求。一方面是因为社区养老护理人员缺乏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受到传统养老护理理念的影响导致在老年人的养老宣传中仍旧是老年人群体之间口耳相传为主,导致宣传信息容易产生遗漏,不利于老年人群体的全面护理服务。[2]另一方面是因为社区养老护理中心缺乏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虽然现阶段国家大力倡导社区养老护理,然而社区养老护理信息化转型需要充足的资金进行软硬件建设,由于缺乏强力的政策以及资金支持,导致社区养老护理的信息化基础设置建设难以发展,对于智能监控设备的应用难以得到广泛普及,继而影响到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中的深入应用。
  2.3社区养老护理专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匮乏
  现阶段社区养老护理人员主要是由医院的退休护士与护理院校刚刚毕业的学生构成,融合信息技术与养老护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在社区养老护理信息化建设中难以发挥出应有的能效。医院退休的护士虽然在社区养老护理中拥有充足的专业知识以及护理经验,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缺乏足够认识,在应用过程中仅仅停留在对微信、短视频平台等等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无法将养老护理技术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影响信息技术在养老护理中的深入发展。护理院校刚毕业的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掌握多样化信息技术应用的使用方式,然而由于缺乏实践护理经验以及护理技术难以达到社区养老护理需求,导致在实践过程中信息技术与社区养老护理相互独立,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效。
  3基于信息技术的社区养老护理提升策略
  3.1消除行业壁垒,实现信息共享
  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中的深入应用需要在老年人养老护理中的不同环节与不同机构实现信息共享,消除行业壁垒,为老年人群体提供全面的信息化养老护理服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社区养老护理中心可以为老年人佩戴智能健康手环,实时监测接受养老护理服务老年人群体的身体健康状态,通过不同机构的实际需要采集老年人群体的心跳、血养、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以方便在紧急状态由不同的机构进行查看,最大程度上保障老年人群体的生命健康。其次信息共享能够有效的实现老年人群体的医疗诊断与养护服务的有效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过程中实现老年人的全面养老护理,促进老年人群体的身心同步健康发展。   3.2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应用中的基础,因此养老护理机构需要深化对于信息化转型的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社区养老护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社区养老护理中心需要寻求政府机构的扶植,推动政府机构在政策与资金上对于养老护理行业进行一定的倾斜,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的薪资水平,吸引多样性的人才结构参与到社区养老的信息化建设中,为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社区养老护理中心可以吸引社会资金的赞助与投入,通过智能健康设备推广等方式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软硬件的升级,促进社区养老护理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应用中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3.3拓宽培训渠道,提升从业素养
  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素养是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中有效应用的关键,因此社区养老护理中心需要拓宽对于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渠道,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首先社区养老护理中心可以严格制定行业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门槛,保障养老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信息化知识与技能,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够有效应用养老护理信息化平台以及智能健康设备,提升养老护理服务质量与效率。其次,社区养老护理中心需要举行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网络意识。[3]一方面社區养老护理中心可以邀请信息化建设平台定期到护理中心对护理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对于信息化平台的熟练程度,减少在使用过程中的失误。另一方面社区养老护理中心需要强化对于从业人员的现代化理念培训,促进护理服务人员对老年人群体能够从生理到心理实现全面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
  结语
  总体而言,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并且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然而现阶段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应用中不同机构之间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共享,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复合型人才匮乏制约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发展。因此社区养老护理机构需要消除行业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信息化建设,拓宽培训渠道,提升从业素养以实现信息技术在社区养老护理中的深入应用,提升养老护理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田梓潇,姜岩,刘忠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老年人社区护理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9,(01)
  [2]朱蓝玉,阎琪.“互联网+”时代下社区养老护理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34(04)
  [3]张博.“互联网+”视域下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模式[J].当代经济管理. 2019,41(06)
其他文献
摘要:本次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肝胆外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剖析其危害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次研究是通过对本院肝胆外科50名护士采取问卷调查,从而统计分析职业暴露,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调查问卷的结果中可以发现,肝胆外科职业暴露发生锐器损伤的情况最多,其次是皮肤粘膜与患者的体液、血液以及引流液发生接触而发生职业暴露。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动静脉穿刺防护工具的使用过程中,其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采取以临床能力考核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9年1月~12月在骨科选取30名护生为参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模式,于2020年1月~12月在骨科选取30名护生为带教组,采取以临床能力考核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分析两组带教后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参照组,带教组专科护理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教学质量以及满意度均较高(P<0.05)。结论 将以临床能力考核为导向的教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对于早产儿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重症监护病房医疗服务的早产儿68例进行研究。以不同护理措施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与住院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  1.2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差异性。结果: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的观察组干预后吞咽功能要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集束化护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方法对减少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期间,抽取8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干预方法对老年脑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老年脑出血患者,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2),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上给予运动干预方法,干预一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
期刊
摘要:目的:判断门诊导医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被确定为门诊就诊者,而样本量控制在260例,均同意抽签分组,在组别名称设置中,有优质组、一般组,前者行优质护理,后者行一般导医护理,两组均有130例患者,并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就诊,评估护理质量,调查满意度。结果:门诊导医护理质量在优质组比一般组高,P<0.05。门诊导医满意度在优质组(96.92%)比一般组(86.92%)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护理策略。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40例,采取综合骨科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完成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7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0例)和对照组(38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鸟巢式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新生儿在数据对比中,观察组在体温变化幅度、出箱时间、血样饱和度、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肿瘤晚期患者行腹腔内化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58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采用腹腔内化疗治疗,且加强治疗期间的综合护理。结果:根据实体瘤评估病人疗效,有效率为60.34%;依据病人的腹水改善情况评估其疗效,有效率86.21%。结论:对接受腹腔内化疗治疗的晚期腹腔肿瘤病人进行积极的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