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拟挽歌辞》出发再考“旷达”与“幽凄”说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jiei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以其相对自足的精神世界和文学世界站在魏晋精神的高峰上。钱志熙在《唐前生命观和文学主题》中曾经谈到:“陶渊明作为一个真正自觉的人,在自身生命追求的驱动下,几乎是将整个魏晋生命思潮在他个人生命境界中浓缩地再现了一番。[1]”对于这样一个时代高峰,其诗文作品正是陶渊明本人思想的外射,对这种特殊思想的内在发生机制——落实到陶渊明这个个体上也是不能绕过的。所以对其生死观、命运观等内在精神特质的研究自有其内在意义。
  《拟挽歌辞三首》作为陶渊明生死观的重要表白,以往研究者多着眼于“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而将其解读为陶渊明在面对死亡时表现出的豁达态度,并将这种态度归结为“旷达”,诚然,“士志于道”的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学精神有着丝丝缕缕的因缘联系,这种联系就决定了陶渊明在作出“仕隐”选择的时候是痛苦的,其内心必定有着幽凄的创伤体验,但在面对生与死这样的问题时,陶渊明是否表现出了自己的这样一种“幽凄”的生命体验呢?这就需要我们对“旷达”、“幽凄”这两个诗学话语有较为清楚的理解。
  一、“旷达”、“幽凄”诗学概念浅释
  “旷达”是中国传统诗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评价术语,司空图在其《二十四诗品》中对“旷达”品作出了这样的阐释: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覆茅檐,疏雨相过。倒酒既尽,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2]
  在司空图美学话语中,“旷达”更多强调的是一种通脱豁达的人生态度,《皋兰课业本原解》中说:“为旷则能容,若天地之宽,达则能悟,识古今之变;所以通人情、察物理、验政治、观风俗、览山川、吊兴亡……一寓于诗,而诗之用不可胜穷也。”;[3]在此解释以及孙联奎《诗品臆说》[4]中,我们可以看到将“旷”与“达”分开解释的做法在理解旷达之“心地空阔”和“处事达观”两重含义上是有其合理性的。
  “幽悽”则更多是从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凄凉来阐释其诗歌风格,意为“凄凉、凄厉”。此术语多被用来概括李贺奇崛诡异的诗歌特征。乍看来,李贺“南山鬼哭”的可怖诗风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研读陶渊明《拟挽歌辞》、《自祭文》这样的诗歌,语言中透出的凄恻情感体验亦是明显的。这一点在后文中还会有说明。
  二、对“旷达”、“幽悽”说的反思
  其实陶渊明早就在《形影神》之《神释》中表明过自己“不喜亦不惧”的平静观。落实到具体作品上来看,将此诗的主旨解读为“幽悽”恐怕在某种程度上低估了陶渊明生命观及死亡观体现出来的通透性。若陶只是透过生命结束后的自己看到了凄凉场景并将其内化为个体“幽悽”的生命体验,那陶渊明之为陶渊明的特殊性何以彰显?这样的陶渊明与我们普通人又有何区别?诚然我们不应该将诗人神化,但我们确实应该注意到其思想有其高妙之处,这是我对“幽悽说”提出反思的理由其一;其二,幽悽作为一种消极的生命体验,必须是由有生命的个体去感知并借助有感觉能力的生命意志得以表达。所以与其将此陶诗的主旨解读为“幽悽”,毋宁说这是阐释者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研究者自身站在生者立场上对一场陌生葬礼气氛作出的客观描述。这是一条“以生观死”的思维路径而非陶公独特的“以死视生”视角,具体到诗中来看,陶公所言并没有多少感情色彩,“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更是对死后尸体真实境遇的客观描述。此时死去的自己已经“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这幽悽之感又从何而来?由何表达?因此我觉得将其解读为“幽悽”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陶公生死思想的复杂性和高明之处,对于诗人“以死视生”的绝妙艺术构思来说也是很大的损害与忽视。
  再来考察一下针对本诗主旨提出的“旷达”说。旷达是知其痛苦而能够轻松的承担痛苦,并以自己独特的心理调剂机制去消解这种消极的生命体验,就苏轼来说,诗人虽能做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然与平和,但由“殿中臣”一朝贬为闲职甚至阶下囚的巨大落差带来的痛苦体验始终是存在的。而且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很明显的见出儒家功业观对其的影响。在确认这种体验是一种“痛苦体验”的基础上,苏东坡三重人格中的“自我”则企图通过暗示等干预手段影响其发展方向,让其不至于过度深化从而对个体造成消极影响,这是东坡人格中的自我调节机制。
  试问,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就一定意味着对生命的永久消失——死亡极为恐惧吗?这种非生即死的二元对立观在审视陶渊明的复杂思想时显出了其无能为力,“死亡”在陶渊明的哲学世界中,并不是一种苦难。作者本人并不以其为苦,又何谈“旷达”,我认为与其将它解读为“旷达”,不如将它看作是一种平淡自然、朴素超脱的朗然思理,这种思理在陶渊明的哲学世界中無滞无碍。
  注释:
  [1]参阅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主题》.上海: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版.
  [2]参阅郭绍虞:《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41页.
  [3]同上
  [4]参阅孙联奎、杨廷芝,《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孙昌熙、刘淦校点,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参考文献:
  [1]陶渊明:《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月第一版.
  [2]魏耕原:《陶渊明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钟优民:《陶渊明论集》.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钟书林主编《陶渊明研究学术档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5]孙晓明:《陶渊明的文学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2月版.
  [6]李剑锋:《陶渊明及其诗文渊源研究》.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作者简介:
  胡晓宁,山东大学文学院2015级中文二班本科生。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依据卧式钢琴调律中粗调技术的原理、方法、特点,结合卧式钢琴粗调操作与实践,并进行比较科学客观的分析与总结,提出卧式钢琴粗调时“正拍”有效提升量的大致规律,并通过卧式钢琴粗调调律曲线分析了粗调标准音的正确提升范围等,比较深入的分析了卧式钢琴粗调调律,使卧式钢琴粗调效率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卧式钢琴;粗调;精调;钢琴调律曲线;标准音高;提升量  在卧式钢琴的调律实践中,我们经常能够碰
期刊
摘 要:研究关于工匠精神在视觉传达专业教学当中的应用,对于当下高校视觉传达专业从教者来说,这是一个是一个值得去深思的问题。要培养优秀的专业设计人才,除了注重必要的设计基础类课程学习、专业的各项设计类课程训练,以及整合的设计实践,还应该注重学生们精神方面的培养。在拥有设计创意与技能的同时,养成一种热爱设计、思维专注、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关键词:视觉;设计;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
期刊
摘 要:对于趣味小产品的设计而言,重要的就是其时尚前卫,具有幽默搞笑的特征,在小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将设计师的创造能力发挥出来,使得小产品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快乐,因此这类型的小产品开始逐渐受到市场的欢迎。趣味小产品的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了设计师独特的思维,虽然创新很重要,但是保持幽默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  关键词:趣味小产品;设计发展;前景  前言  关于趣味小产品其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其一,它要符合人
期刊
摘 要:华宁陶是云南传统釉陶艺术的重要代表,其历史悠久,风格淳朴,艺术特色鲜明。华宁陶艺术语言的形成源于自然、文化生境和工艺技术的发展,其在造型、色彩、质感、装饰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特征,是华宁陶美学构建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民间实用造物和人文艺术审美两个层面,论述华宁陶的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以期能为华宁陶艺术的当代转化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并将其运用到云南旅游工艺品专业实践体系的教学内容的研究中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宠物数量的快速增长,带来庞大了的流浪动物群。流浪动物群体的不断增长不仅影响着城市面貌,也给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埋下了隐患,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通过研究我国流浪动物现状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流浪动物的立法及管理措施,针对我国流浪动物存在的隐患和管理问题,探讨我国流浪动物的管理措施和对策,以提高我国流浪动物管理水平,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关键词:流浪动物;动物管理;收容机构  引言:针对当前
期刊
摘 要:环境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生理和心里的双重需求,如何让人与环境、人与人等多项关系在同一空间内和谐共生是现代环境设计所最求的目标。在环境设计中加入人文因素能够让设计效果更加舒适合理,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体验和使用需求,提升设计的水平和质量,更好的体现使用者对环境的感受和关注。因此,环境设计的人文基础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环境设计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浅析环境设计中的人文基础。  关键词:环境设计;人文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我国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校园景观规划的整体景观设计、组团景观设计、节点景观设计三个方面分别结合案例探讨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规划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大学校园的景观体系规划以及景观设计在大学的整体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校园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奠定了整体基调,彰显出大学精神,更加营造出令人回味、舒适的场所环境。美好的
期刊
摘 要:我们以扬州大学美术类毕业生为例,对现在艺术专业美术生毕业后的去向进行调查,以此来为即将走向社会要为自己未来进行选择的学生来提供一个参考。我们的调查是以五年的数据进行基础,并且制定了相关的调查报告来进行提问思考,对于毕业生们当初的所面临的境地以及当初他们的想法进行了解,能够很好的了解到他们的想法境遇与现在相联系思考可以对我们的选择有所帮助。  关键词:毕业;就业  经过一年的调查,我们以扬州
期刊
摘 要:工匠精神就是专注敬业,一丝不苟,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互联网 +”和“中国制造 2025”的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要传承工匠精神、培养工匠型人才,踏踏实实把中国的设计和制造的水平提高上去。  关键词:艺术设计;工匠精神  在 2016 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此成为热词。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专注敬业,一丝不苟,对自
期刊
摘 要:林海音是台湾女性小说的开山鼻祖。林海音的小说总是在追忆和批判。但是她将自己的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了“被人漠视的女性小说”上,开创了台湾文学史上女性文学的新纪元。她的笔下我们能够看到被生活和旧婚姻制度压迫下卑微的女性弱者形象。  关键词:女性形象;封建旧婚姻制度;反抗和斗争  引题:细细品读林海音的所有作品,她都会刻画出形象鲜明的的女主人公来作为整部作品的灵魂人物。无论是短篇小说中的韩大奶奶,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