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36-02
经典的名篇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貌似简单却一直是语文界的大问题。
孙绍振老师是我很崇敬的老师,他创设的微观文本分析还原法和比较法让我深深着迷。但苦于才力不逮,凡是孙老师分析过的文章我都有醍醐灌顶之感,但独自运用孙老师的理论自己解读经典作品进入教学我还是感到踌躇。又一次执教《动人的北平》,我下定决心,要自己来面对这篇大家经典之作。运用还原法、比较法来分析这部作品。
的确,经典的文本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天衣无缝,你很难深入其中说出个所以然。但不能深入分析文本直接被文本俘虏,理解作品的深度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感觉到了的,不一定能够理解,理解了的,才能更好的感觉。
孙先生的还原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感觉的还原。把作家省略的、变异的感觉还原为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规的一般的感觉。比如李白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作者只写到“猿声”,就是诗人省略选择的结果,现实生活中李白听到的一定还有别的声音,风声水声谈话声。第二种:把情感逻辑还原为理性逻辑,并把两者加以比较。第三种:把道德价值、科学价值还原到审美价值。第四种:历史的还原,把作品放到作品产生的年代加以考察,并给以历史的评价。孙先生认为,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我们通过还原,可以在天衣无缝的经典作品面前“找到其中的矛盾,进入分析的层次”,获得对作品分析理解的操作性,并沿着文学鉴赏的正确轨道去体悟作品的真实情感与艺术价值。
现在,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材料的读者,面对《动人的北平》是什么感觉呢?我们运用艺术感觉还原法来看这篇文章,把作者省略了的,变异了的,用推理和想象还原出来。
有点啰嗦,有点散,不像《故都的秋》笔触细腻,更不用说没有《荷塘月色》的优美辞藻。 多数学生会感到十分不解,不能明白,为什么要把这样的文章选到课本中来,没觉得有什么高超之处。再看标题《动人的北平》,文中写的北平动人吗?如果说“珠玉之城”华贵富丽,“国王的梦境”应有尽有,城市宜居,动静合宜是动人的理由是比较能理解的,但“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他有法律与触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与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与保护盗贼的人,乞丐与乞丐之王”这一部分不是很奇怪吗?有守法的警察说明北平治安良好,有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和保护盗贼的人不就说明北平治安不好吗?罪人、除妖的藏人、妓女、中国与俄国的职业舞女、日本和朝鲜的走私者、 卑鄙的政客这些不良的人物的存在,北平还是动人的吗?这应该叫做城市居民鱼龙混杂,素质不高啊。
这样一还原,我们就会觉得很有意思,因为这种表达这不符合我们一般人的情感认知。继续还原,我们把情感逻辑还原为理性逻辑。从理性来说 ,北平可爱的地方很多啊,美好的东西很多,而他却偏偏不写那些诗意的。从理性来说,一个人应该赞美美善批判丑恶,而林语堂却偏偏不嫌恶那些混乱和丑恶。一个人如果这样说话,我们只能说他的爱是偏爱,这就是林语堂独特的情感逻辑。他竭力要回避的是一个美好的诗意的北平,他竭力要表达的北平是一个良莠并存的,善恶兼有的世界,允许接纳各色人等。而且他就喜欢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感受就很独特了。我们每个人都把家形容为心灵的港湾,因为在家里你不必费心的掩饰自己,讨好别人,你的缺点放心流露,不用担心被驱逐被嫌弃。北平给予林语堂的就是这样的闲适舒坦自然的家园之感。这样就我们摸到了林语堂对北平的情感的独特点之所在。
继续历史的与现实的还原,把作品和历史、现实作比较,北平是林语堂的故乡吗?
我们知道,林语堂的故乡是漳州平和的坂里村。这就有意思,一个人为什么会把一个非故乡的地方当做自己的故乡?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人还可以有一种故乡,精神的故乡,文化的故乡,所以林语堂对北平的感受是一个异乡人对北平表达的一种文化认同,精神上的归属感,所以说,北平给予林语堂的是一种精神家园之感。
那这种认同感的核心是什么呢?
林语堂在文章的21、22段说“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贤和教授,而是人力车夫。”这个也非常有意思,很明显于常理不符合。我们再还原,圣贤和教授荟萃才说明文化层次高啊,现实生活中我们标榜一座城市的吸引力时,往往会说GDP总值,标榜一座学校质量高时会说有多少高级职称的教师、名师。这是生活的常规逻辑,一个人认为一个城市最迷人的是常人,人力车夫,这后面一定有特殊的情感逻辑,人力车夫可是社会的底层,作者的情感所系在底层百姓那儿,这是第一层。人力车夫收入虽然只有一元,收入很低廉,照理应该心情很不好,对客人态度也不会好,就像我们厦门机场的出租车,如果你只需乘坐到市内,又不是住酒店,那你一定会听到师傅一路唉声叹气直叫倒霉说他赚不到钱亏大了,而善良的乘客也往往觉得自己坏了师傅的财路感到无比抱歉。但这里的人力车夫却互相取乐笑论别人的遭遇。这样的人给你什么感受?心灵超越了现实的苦难、窘迫,进入了一种自由的境界,这就是达观。这样的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进入了一种美好的心灵层次的互相欣赏。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人情啊,超越了世俗的名闻利养!这样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分析,林语堂对北平的认同核心了,那是一种温润的人情,蕴含深厚,如同空气水分一样的北平的文化精神传统——宽容达观。
这样分析,北平的“动人”才有充分的理由!
如果用比较法进入文本,我们会发现什么秘密呢?
从古至今写北平的文章可谓浩如烟海,他们的作品流传下来的秘密往往是他们的作品里有作家独特的风格、气息,有专属自己的创造。从相同题材、不同作家的作品中寻求对比就是一种比较法。我们通过对比可以品析到作家独特的风格情调。
我选择老舍的《想北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动人的北平》做比较。
这三个作家都热爱在北平的生活。我们分别选取他们描写在北平的生活片段来做比较分析。老舍“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一种孩子和母亲一般的温暖宁馨,老舍对北平的感受是孩子对母亲的情感。郁达夫“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有点孤独落寞,也有点刻意。林语堂“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然而距离一家大百货商店,只有一箭之地。”让我们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然采菊花是太诗意了,采白菜就很生活,抬头不是见锅,而是见南山,所以还是很优雅的,这是有意的低调,大俗大雅。
如果说老舍的文字里洋溢一种怀乡的诗意,郁达夫是一种衰亡的诗意,那林语堂是一种不是诗意的诗意,是从俗里开出的雅的花朵。
同样抒发对北平非同寻常的爱,三个作家抒情方式有什么样的风格呢?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地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这是老舍的《想北平》。直抒胸臆,掏心掏肺,是血肉相连的热烈。
郁达夫《故都的秋》这样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为了故都的秋,宁可舍去生命的三分之二!郁达夫是文人的偏执,简洁,犀利,深入骨髓。
《动人的北平》通篇下来,鲜见直接的感情的流露,最直接的一部分也就是“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贤和教授,而是人力车夫。从西城到颐和园洋车费一元左右,你或者以为这是很便宜的。这的确是便宜,而车夫却欣然收之。看着车夫们沿途互相取乐,笑论别人的不幸遭遇,你会有莫名其妙之感。”没有情感的宣泄,没有夸张的抒情。他娓娓道来,闲雅从容,冷静克制,体现的是一种有别于老舍和郁达夫的理性的节制的美。
当然,这样对《动人的北平》的解读很难说就是很符合林语堂先生的原意的,这些解读只是想说明孙先生的的微观文本分析的理论还原法、比较法确实是一个比较有意思又好用的分析工具,在我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给了我很大的乐趣,让我找到面对经典文本的自信。但是要像孙老师那样能够从四面八方对作品进行还原进行比较,不是一件易事,既要有雄厚的文学鉴赏理论基础,还要有美学知识、哲学知识、社会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文化学知识。所以,孙教授的解读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境界。当然,我只是邯郸学步,“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经典的名篇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貌似简单却一直是语文界的大问题。
孙绍振老师是我很崇敬的老师,他创设的微观文本分析还原法和比较法让我深深着迷。但苦于才力不逮,凡是孙老师分析过的文章我都有醍醐灌顶之感,但独自运用孙老师的理论自己解读经典作品进入教学我还是感到踌躇。又一次执教《动人的北平》,我下定决心,要自己来面对这篇大家经典之作。运用还原法、比较法来分析这部作品。
的确,经典的文本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天衣无缝,你很难深入其中说出个所以然。但不能深入分析文本直接被文本俘虏,理解作品的深度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感觉到了的,不一定能够理解,理解了的,才能更好的感觉。
孙先生的还原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感觉的还原。把作家省略的、变异的感觉还原为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规的一般的感觉。比如李白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作者只写到“猿声”,就是诗人省略选择的结果,现实生活中李白听到的一定还有别的声音,风声水声谈话声。第二种:把情感逻辑还原为理性逻辑,并把两者加以比较。第三种:把道德价值、科学价值还原到审美价值。第四种:历史的还原,把作品放到作品产生的年代加以考察,并给以历史的评价。孙先生认为,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我们通过还原,可以在天衣无缝的经典作品面前“找到其中的矛盾,进入分析的层次”,获得对作品分析理解的操作性,并沿着文学鉴赏的正确轨道去体悟作品的真实情感与艺术价值。
现在,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材料的读者,面对《动人的北平》是什么感觉呢?我们运用艺术感觉还原法来看这篇文章,把作者省略了的,变异了的,用推理和想象还原出来。
有点啰嗦,有点散,不像《故都的秋》笔触细腻,更不用说没有《荷塘月色》的优美辞藻。 多数学生会感到十分不解,不能明白,为什么要把这样的文章选到课本中来,没觉得有什么高超之处。再看标题《动人的北平》,文中写的北平动人吗?如果说“珠玉之城”华贵富丽,“国王的梦境”应有尽有,城市宜居,动静合宜是动人的理由是比较能理解的,但“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他有法律与触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与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与保护盗贼的人,乞丐与乞丐之王”这一部分不是很奇怪吗?有守法的警察说明北平治安良好,有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和保护盗贼的人不就说明北平治安不好吗?罪人、除妖的藏人、妓女、中国与俄国的职业舞女、日本和朝鲜的走私者、 卑鄙的政客这些不良的人物的存在,北平还是动人的吗?这应该叫做城市居民鱼龙混杂,素质不高啊。
这样一还原,我们就会觉得很有意思,因为这种表达这不符合我们一般人的情感认知。继续还原,我们把情感逻辑还原为理性逻辑。从理性来说 ,北平可爱的地方很多啊,美好的东西很多,而他却偏偏不写那些诗意的。从理性来说,一个人应该赞美美善批判丑恶,而林语堂却偏偏不嫌恶那些混乱和丑恶。一个人如果这样说话,我们只能说他的爱是偏爱,这就是林语堂独特的情感逻辑。他竭力要回避的是一个美好的诗意的北平,他竭力要表达的北平是一个良莠并存的,善恶兼有的世界,允许接纳各色人等。而且他就喜欢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感受就很独特了。我们每个人都把家形容为心灵的港湾,因为在家里你不必费心的掩饰自己,讨好别人,你的缺点放心流露,不用担心被驱逐被嫌弃。北平给予林语堂的就是这样的闲适舒坦自然的家园之感。这样就我们摸到了林语堂对北平的情感的独特点之所在。
继续历史的与现实的还原,把作品和历史、现实作比较,北平是林语堂的故乡吗?
我们知道,林语堂的故乡是漳州平和的坂里村。这就有意思,一个人为什么会把一个非故乡的地方当做自己的故乡?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人还可以有一种故乡,精神的故乡,文化的故乡,所以林语堂对北平的感受是一个异乡人对北平表达的一种文化认同,精神上的归属感,所以说,北平给予林语堂的是一种精神家园之感。
那这种认同感的核心是什么呢?
林语堂在文章的21、22段说“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贤和教授,而是人力车夫。”这个也非常有意思,很明显于常理不符合。我们再还原,圣贤和教授荟萃才说明文化层次高啊,现实生活中我们标榜一座城市的吸引力时,往往会说GDP总值,标榜一座学校质量高时会说有多少高级职称的教师、名师。这是生活的常规逻辑,一个人认为一个城市最迷人的是常人,人力车夫,这后面一定有特殊的情感逻辑,人力车夫可是社会的底层,作者的情感所系在底层百姓那儿,这是第一层。人力车夫收入虽然只有一元,收入很低廉,照理应该心情很不好,对客人态度也不会好,就像我们厦门机场的出租车,如果你只需乘坐到市内,又不是住酒店,那你一定会听到师傅一路唉声叹气直叫倒霉说他赚不到钱亏大了,而善良的乘客也往往觉得自己坏了师傅的财路感到无比抱歉。但这里的人力车夫却互相取乐笑论别人的遭遇。这样的人给你什么感受?心灵超越了现实的苦难、窘迫,进入了一种自由的境界,这就是达观。这样的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进入了一种美好的心灵层次的互相欣赏。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人情啊,超越了世俗的名闻利养!这样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分析,林语堂对北平的认同核心了,那是一种温润的人情,蕴含深厚,如同空气水分一样的北平的文化精神传统——宽容达观。
这样分析,北平的“动人”才有充分的理由!
如果用比较法进入文本,我们会发现什么秘密呢?
从古至今写北平的文章可谓浩如烟海,他们的作品流传下来的秘密往往是他们的作品里有作家独特的风格、气息,有专属自己的创造。从相同题材、不同作家的作品中寻求对比就是一种比较法。我们通过对比可以品析到作家独特的风格情调。
我选择老舍的《想北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动人的北平》做比较。
这三个作家都热爱在北平的生活。我们分别选取他们描写在北平的生活片段来做比较分析。老舍“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一种孩子和母亲一般的温暖宁馨,老舍对北平的感受是孩子对母亲的情感。郁达夫“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有点孤独落寞,也有点刻意。林语堂“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然而距离一家大百货商店,只有一箭之地。”让我们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然采菊花是太诗意了,采白菜就很生活,抬头不是见锅,而是见南山,所以还是很优雅的,这是有意的低调,大俗大雅。
如果说老舍的文字里洋溢一种怀乡的诗意,郁达夫是一种衰亡的诗意,那林语堂是一种不是诗意的诗意,是从俗里开出的雅的花朵。
同样抒发对北平非同寻常的爱,三个作家抒情方式有什么样的风格呢?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地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这是老舍的《想北平》。直抒胸臆,掏心掏肺,是血肉相连的热烈。
郁达夫《故都的秋》这样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为了故都的秋,宁可舍去生命的三分之二!郁达夫是文人的偏执,简洁,犀利,深入骨髓。
《动人的北平》通篇下来,鲜见直接的感情的流露,最直接的一部分也就是“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贤和教授,而是人力车夫。从西城到颐和园洋车费一元左右,你或者以为这是很便宜的。这的确是便宜,而车夫却欣然收之。看着车夫们沿途互相取乐,笑论别人的不幸遭遇,你会有莫名其妙之感。”没有情感的宣泄,没有夸张的抒情。他娓娓道来,闲雅从容,冷静克制,体现的是一种有别于老舍和郁达夫的理性的节制的美。
当然,这样对《动人的北平》的解读很难说就是很符合林语堂先生的原意的,这些解读只是想说明孙先生的的微观文本分析的理论还原法、比较法确实是一个比较有意思又好用的分析工具,在我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给了我很大的乐趣,让我找到面对经典文本的自信。但是要像孙老师那样能够从四面八方对作品进行还原进行比较,不是一件易事,既要有雄厚的文学鉴赏理论基础,还要有美学知识、哲学知识、社会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文化学知识。所以,孙教授的解读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境界。当然,我只是邯郸学步,“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