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和能源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发展低碳经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201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被确定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文中主要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以及发展状况。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在逐年增加,2014年至今尤其显著。最后分析了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有利于加速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能源;环境;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1.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必要性
1.1新能源技术进步成为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为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带来了可能性,生物能、生物质发电、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不同领域都可以发现新能源技术的身影。科技发展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对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都在不断加大,应用成果显著。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也得到了各国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与重视,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1.2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己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己经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能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战略性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能源方式的选择又是能源战略的核心,特别是就当下的人类社会发展来说,能源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量,因此必须估计到非再生矿物能源枯竭可能带来的危机。汽车产业的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危机相对来说更为严重,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成为各国发展汽车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式。
1.3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1世纪的中国面临两个严峻问题:一是能源,二是环保。能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紧要问题,如何解决能源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节约,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能源发展战略,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减少石油用量,因此寻找石油替代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成为我国产业转型的重要手段。
2.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1科技创新能力低下
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核心,作为动力提供的动力电池,其造价高、循环寿命较短、能量密度较低,许多核心技术我们仍未掌握,须依靠进口来获得部分材料,而且缺乏相关的技术团队,虽然近幾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但可以看出后续的人才供应不足,很多技术已经被市场淘汰,大大影响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集成能力、动力系统优化和匹配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已被汽车企业所接受,但推广工作尚需进一步磨合,电池、电机、燃料电池等零部件的产业化转型正在进行,研发过程中可靠性和耐久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系列化和标准化设计应更加关注。
2.2产业发展资金不足
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技术攻关、示范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较大投入。针对目前各单位已研制出的新能源汽车的各种功能样车、性能样车和产品样车,还有试验考核、技术调整完善、生产工艺准备、市场推广以及技术标准制定、政策引导等大量的工作都需要资金作保障。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也比传统汽车高出很多,要实现产业化,还需要度过艰难的市场导入阶段。与传统汽车开发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仍处于产品的初级阶段。要真正实现其产业化,尚需大量资金投入到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推广等方面。
2.3消费缺乏对电动汽车的认识
尽管纯电动汽车较传统燃油车具备用车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势,但是截比2013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小足5万辆,2013年全年销量1.76万辆,同比增3800,低于全球平均增速。目前纯电动汽车主要是公交、出租等政府公共领域应用为主,私人领域消费量占比很小,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缺乏理解,不愿意轻易尝试新事物,所以需要借助营销模式创新,让消费者更多的来体验纯电动汽车,形成消费的示范效应。
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3.1寻求技术创新,搭建技术研发平台
增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实力是产业发展的首选行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应当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考虑自身技术能力,可以从选择合作伙伴入手,利用开放的组织形式发展自身,寻求技术创新。就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来说,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即激进技术和增量技术的创新。把握好两者的区别,既要重视激进技术的突破,又要重视增量技术带来的实际效益选择适合产业未来的技术发展路线。
3.2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认可度
大部分消费者关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更高。但是大部分消费者仍处于观望阶段,车市叫好不叫卖,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仍存疑虑,尤其是对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给问题十分担心,当然这也是新能源汽车研发的难点,新能源汽车不善于长途旅行,偏远地方充电困难,充电时间长都是未来销售过程中的巨大难题,厂家如何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吸引消费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3实现规模化发展,形成产业体系发展模式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发展的必然,证明了我国己经具备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发展的实力,新能源汽车从技术研发到产品生产都需要一系列的企业组织配套完成,因此形成产业体系发展模式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4.结语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且长远看来潜力巨大,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细化各项优惠政策和鼓励机制,为长远发展制定合理的计划,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和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生产能力,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竞争力,抓住机遇,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提高大众的认可度和消费者满意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温飞,吴永,李丽群.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甘肃科技,2017,33(12):20-22.
[2]李晓英,李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3(01):68-76.
[3]陈柳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其困境摆脱[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29(03):18-25.
[4]张晓宇,赵海斌,周小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基于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J].理论与现代化,2011,(02):60-66.
[5]李大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02):72-75.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关键词:能源;环境;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1.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必要性
1.1新能源技术进步成为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为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带来了可能性,生物能、生物质发电、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不同领域都可以发现新能源技术的身影。科技发展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对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都在不断加大,应用成果显著。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也得到了各国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与重视,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1.2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己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己经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能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战略性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能源方式的选择又是能源战略的核心,特别是就当下的人类社会发展来说,能源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量,因此必须估计到非再生矿物能源枯竭可能带来的危机。汽车产业的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危机相对来说更为严重,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成为各国发展汽车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式。
1.3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1世纪的中国面临两个严峻问题:一是能源,二是环保。能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紧要问题,如何解决能源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节约,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能源发展战略,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减少石油用量,因此寻找石油替代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成为我国产业转型的重要手段。
2.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1科技创新能力低下
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核心,作为动力提供的动力电池,其造价高、循环寿命较短、能量密度较低,许多核心技术我们仍未掌握,须依靠进口来获得部分材料,而且缺乏相关的技术团队,虽然近幾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但可以看出后续的人才供应不足,很多技术已经被市场淘汰,大大影响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集成能力、动力系统优化和匹配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已被汽车企业所接受,但推广工作尚需进一步磨合,电池、电机、燃料电池等零部件的产业化转型正在进行,研发过程中可靠性和耐久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系列化和标准化设计应更加关注。
2.2产业发展资金不足
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技术攻关、示范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较大投入。针对目前各单位已研制出的新能源汽车的各种功能样车、性能样车和产品样车,还有试验考核、技术调整完善、生产工艺准备、市场推广以及技术标准制定、政策引导等大量的工作都需要资金作保障。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也比传统汽车高出很多,要实现产业化,还需要度过艰难的市场导入阶段。与传统汽车开发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仍处于产品的初级阶段。要真正实现其产业化,尚需大量资金投入到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推广等方面。
2.3消费缺乏对电动汽车的认识
尽管纯电动汽车较传统燃油车具备用车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势,但是截比2013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小足5万辆,2013年全年销量1.76万辆,同比增3800,低于全球平均增速。目前纯电动汽车主要是公交、出租等政府公共领域应用为主,私人领域消费量占比很小,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缺乏理解,不愿意轻易尝试新事物,所以需要借助营销模式创新,让消费者更多的来体验纯电动汽车,形成消费的示范效应。
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3.1寻求技术创新,搭建技术研发平台
增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实力是产业发展的首选行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应当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考虑自身技术能力,可以从选择合作伙伴入手,利用开放的组织形式发展自身,寻求技术创新。就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来说,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即激进技术和增量技术的创新。把握好两者的区别,既要重视激进技术的突破,又要重视增量技术带来的实际效益选择适合产业未来的技术发展路线。
3.2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认可度
大部分消费者关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更高。但是大部分消费者仍处于观望阶段,车市叫好不叫卖,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仍存疑虑,尤其是对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给问题十分担心,当然这也是新能源汽车研发的难点,新能源汽车不善于长途旅行,偏远地方充电困难,充电时间长都是未来销售过程中的巨大难题,厂家如何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吸引消费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3实现规模化发展,形成产业体系发展模式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发展的必然,证明了我国己经具备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发展的实力,新能源汽车从技术研发到产品生产都需要一系列的企业组织配套完成,因此形成产业体系发展模式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4.结语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且长远看来潜力巨大,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细化各项优惠政策和鼓励机制,为长远发展制定合理的计划,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和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生产能力,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竞争力,抓住机遇,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提高大众的认可度和消费者满意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温飞,吴永,李丽群.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甘肃科技,2017,33(12):20-22.
[2]李晓英,李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3(01):68-76.
[3]陈柳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其困境摆脱[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29(03):18-25.
[4]张晓宇,赵海斌,周小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基于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J].理论与现代化,2011,(02):60-66.
[5]李大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02):72-75.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