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币国际化,其实是指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交易中的作用。这一点类似IMF对进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的货币的基本要求,即在贸易活动和金融交易中被广泛使用。有个别专家曾经提出,不应将汇率灵活性和资本项目开放作为人民币进入SDR的前提条件,实际上是要求IMF对人民币做特例处理。当然,美国财长盖特纳曾经要求的将央行独立性作为加入SDR篮子的前提,也超出了IMF的规则。
由此看来,从目前的人民币到未来的国际货币,中间起码还差了三步:一是灵活波动的汇率,二是开放的资本项目,三是在国际经济交易中的广泛使用。三者之间存在先后发生的逻辑顺序。除非中国准备再次执行东亚金融危机期间的固定汇率制,或者像香港那样推行联系汇率制,否则如果汇率不能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资本项目就无法放开。而如果资本不能实现基本或完全自由流动,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的广泛使用便无从谈起。
以行政手段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无异于拔苗助长。形象地说,相当于把马车放到了马的前面,没法走。有些专家将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周边化、区域化和国际化。但这“三化”其实都是以汇率灵活性和货币可兑换为基础的,也就是国内外机构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
从表面上看,最近两年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还是非常快的。据央行统计,自试点开始以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总规模已经达到近1万亿元人民币。一部分外国央行以货币互换形式持有的人民币的总量,也已经接近1000亿美元。香港、纽约等地居民的人民币存款总量增长也十分迅速。有人说,人民币走出国门已经迈出了非常大的第一步,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人民币国际化似乎也是前景在望。
然而,这一图景可能只是空中楼阁。海外个人和机构持有人民币的意愿确实非常强烈,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总规模中,有近80%是进口结算,出口量很少,也就是说海外企业愿意收人民币,却不太愿意付人民币。既然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可兑换,他们持有人民币能做什么么?答案是,除了个别机构和央行可以进入国内市场持有少量的人民币国债,别的什么也做不了。如此看来,大家愿意持有人民币只有一个动机,即等待升值。
这样的国际化其实没有太多意义。有些专家已经指出,推动人民币贸易结算的一个直接结果,可能是进一步加速外汇储备积累的步伐。可以想象,—旦人民币升值潜力逐步消失,海外个人和机构持有人民币的意愿便可能直线下降。日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例最高曾经达到近10%,现在却只有3%左右。这个变化,与当年巨大的升值预期和后来这一预期的迅速消失是密切相关的。
归根结底,人民币能否真正成为国际货币,并不是由中国而是由国际市场决定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不主张中国实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至少,过早推动这一战略并无多少好处。即便人民币国际化是终极政策目标,也应该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汇率政策的改革、资本项目的开放,甚至人民币国际资产的开发上。没有这些“基础设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无多少益处,反而可能得不偿失。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正在不断下降,这已经导致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部分丧失。更重要的是,由于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各级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几乎完全不受市场纪律约束。过去几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银行无度发放贷款等问题,已经酿成了巨大的财政、金融风险。而一个封闭的市场,恰恰为此类行为提供了温床。正因为如此,我觉得有必要“以开放促改革”。
资本项目开放,最重要的是具备一些必要条件。就宏观经济、金融资产、财政状况和外部账户而言,中国的基本条件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开放时的状况。现在如果不改革,这些条件也许会恶化,以后改革会更难。况且有一些条件可以甚至只能在开放中逐步创造。比如外汇远期合约市场,中国必须首先让汇率波动起来,市场才有可能发展。
由此看来,从目前的人民币到未来的国际货币,中间起码还差了三步:一是灵活波动的汇率,二是开放的资本项目,三是在国际经济交易中的广泛使用。三者之间存在先后发生的逻辑顺序。除非中国准备再次执行东亚金融危机期间的固定汇率制,或者像香港那样推行联系汇率制,否则如果汇率不能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资本项目就无法放开。而如果资本不能实现基本或完全自由流动,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的广泛使用便无从谈起。
以行政手段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无异于拔苗助长。形象地说,相当于把马车放到了马的前面,没法走。有些专家将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周边化、区域化和国际化。但这“三化”其实都是以汇率灵活性和货币可兑换为基础的,也就是国内外机构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
从表面上看,最近两年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还是非常快的。据央行统计,自试点开始以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总规模已经达到近1万亿元人民币。一部分外国央行以货币互换形式持有的人民币的总量,也已经接近1000亿美元。香港、纽约等地居民的人民币存款总量增长也十分迅速。有人说,人民币走出国门已经迈出了非常大的第一步,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人民币国际化似乎也是前景在望。
然而,这一图景可能只是空中楼阁。海外个人和机构持有人民币的意愿确实非常强烈,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总规模中,有近80%是进口结算,出口量很少,也就是说海外企业愿意收人民币,却不太愿意付人民币。既然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可兑换,他们持有人民币能做什么么?答案是,除了个别机构和央行可以进入国内市场持有少量的人民币国债,别的什么也做不了。如此看来,大家愿意持有人民币只有一个动机,即等待升值。
这样的国际化其实没有太多意义。有些专家已经指出,推动人民币贸易结算的一个直接结果,可能是进一步加速外汇储备积累的步伐。可以想象,—旦人民币升值潜力逐步消失,海外个人和机构持有人民币的意愿便可能直线下降。日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例最高曾经达到近10%,现在却只有3%左右。这个变化,与当年巨大的升值预期和后来这一预期的迅速消失是密切相关的。
归根结底,人民币能否真正成为国际货币,并不是由中国而是由国际市场决定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不主张中国实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至少,过早推动这一战略并无多少好处。即便人民币国际化是终极政策目标,也应该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汇率政策的改革、资本项目的开放,甚至人民币国际资产的开发上。没有这些“基础设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无多少益处,反而可能得不偿失。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正在不断下降,这已经导致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部分丧失。更重要的是,由于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各级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几乎完全不受市场纪律约束。过去几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银行无度发放贷款等问题,已经酿成了巨大的财政、金融风险。而一个封闭的市场,恰恰为此类行为提供了温床。正因为如此,我觉得有必要“以开放促改革”。
资本项目开放,最重要的是具备一些必要条件。就宏观经济、金融资产、财政状况和外部账户而言,中国的基本条件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开放时的状况。现在如果不改革,这些条件也许会恶化,以后改革会更难。况且有一些条件可以甚至只能在开放中逐步创造。比如外汇远期合约市场,中国必须首先让汇率波动起来,市场才有可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