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时机。”教育专家认为课堂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学生犯错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辨析能力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设下“陷阱”,故意让学生出错,再给机会纠错,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提高辨析能力,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提高解题能力甚有帮助。如何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大胆尝试了“诱发出错,引导纠错”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巧设“陷阱”,诱错纠错
表象的出现,若不认真辨析,小学生往往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而这种错觉的产生将直接产生对题目错误的理解。实践证明,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平时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有许多知识是相近的或相似的,这样就容易使学生产生误导、出现错误。例如教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中乘法分配律以后,为了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掌握,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些练习: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①35×64+65×64②26×19+26×81
③75÷5+125÷5 ④72÷6+72÷3
学生练习后,请几位学生板演,很容易看出第①、②题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征,学生做得正确率高。当做到第③题时,基础好的学生把乘法分配律迁移到除法运算中来,他们是这样算的:75÷5+125 ÷5=(75+25)÷5=40。实践证明这样的迁移是正确的。此时,大部分学生非常高兴,信心十足。于是,他们开始计算最后一题:72÷6+72÷3=72÷(6+3)=8。我面带微笑地说:“对吗?”让学生冷静思考后,分小组进行讨论。这时,有的学生对这道题的解法产生了怀疑,轻声地说:“不对啊!”你说为什么呢?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发现了计算的结果不同,得出结论:刚才的解法是错误的。这时,我才引导学生分析,让孩子们明白了这道题不符乘法分配律的特征,弄清了错误的原因,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特征的理解,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咬文嚼字,诱错纠错
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适时巧妙地设计一些“圈套”,诱发错误,从而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分析,找出错误原因,纠正错误,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每个数学概念的构成都是十分严密的、科学的、容不得半点马虎,学生的认识错误往往是由于没有认真分析句子中的关键词而产生的;另外,数学中的有些概念是相近的,如果不对相近的概念进行咬文嚼字,找出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常常容易出错。如学习了圆的认识后,设计这样的判断练习:“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此时,有的学生说是对的,有的学生说是错的。我没有即时给予评价,而是在黑板上画了大小两个圆,让学生来标出小圆的直径和大圆的半径。学生一看马上明白了,刚才的那道题是错误的。为什么?生答:“因为不是同圆,所以那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样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既纠正了错误,又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问题,诱错纠错
对应用题的分析理解,历来是学生倍感头疼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也采用诱错出错的方法进行尝试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例如学习了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练习:某粮农有两块 地,第一块地3.4公顷,每公顷收玉米4560千克;第二块地5.1公顷,每公顷收玉米5040千克。平均每块地收玉米多少千克?
学生误列成(4560×3.4+5040×5.1)÷(5.1+3.4),这时我让学生再认真读一读题目,审查一下这样列式对吗?然后请个别学生说说:题中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顿时醒悟,在这道题里份数不是公顷数,而是地的块数,从而列出了正确式子。
总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的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作为教师应为之而奋斗。通过实践“诱错出错”这种逆常规而行的做法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好方法。它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多了一种求知方法,而且在培养学生思维辨析、反思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巧设“陷阱”,诱错纠错
表象的出现,若不认真辨析,小学生往往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而这种错觉的产生将直接产生对题目错误的理解。实践证明,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平时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有许多知识是相近的或相似的,这样就容易使学生产生误导、出现错误。例如教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中乘法分配律以后,为了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掌握,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些练习: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①35×64+65×64②26×19+26×81
③75÷5+125÷5 ④72÷6+72÷3
学生练习后,请几位学生板演,很容易看出第①、②题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征,学生做得正确率高。当做到第③题时,基础好的学生把乘法分配律迁移到除法运算中来,他们是这样算的:75÷5+125 ÷5=(75+25)÷5=40。实践证明这样的迁移是正确的。此时,大部分学生非常高兴,信心十足。于是,他们开始计算最后一题:72÷6+72÷3=72÷(6+3)=8。我面带微笑地说:“对吗?”让学生冷静思考后,分小组进行讨论。这时,有的学生对这道题的解法产生了怀疑,轻声地说:“不对啊!”你说为什么呢?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发现了计算的结果不同,得出结论:刚才的解法是错误的。这时,我才引导学生分析,让孩子们明白了这道题不符乘法分配律的特征,弄清了错误的原因,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特征的理解,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咬文嚼字,诱错纠错
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适时巧妙地设计一些“圈套”,诱发错误,从而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分析,找出错误原因,纠正错误,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每个数学概念的构成都是十分严密的、科学的、容不得半点马虎,学生的认识错误往往是由于没有认真分析句子中的关键词而产生的;另外,数学中的有些概念是相近的,如果不对相近的概念进行咬文嚼字,找出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常常容易出错。如学习了圆的认识后,设计这样的判断练习:“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此时,有的学生说是对的,有的学生说是错的。我没有即时给予评价,而是在黑板上画了大小两个圆,让学生来标出小圆的直径和大圆的半径。学生一看马上明白了,刚才的那道题是错误的。为什么?生答:“因为不是同圆,所以那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样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既纠正了错误,又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问题,诱错纠错
对应用题的分析理解,历来是学生倍感头疼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也采用诱错出错的方法进行尝试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例如学习了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练习:某粮农有两块 地,第一块地3.4公顷,每公顷收玉米4560千克;第二块地5.1公顷,每公顷收玉米5040千克。平均每块地收玉米多少千克?
学生误列成(4560×3.4+5040×5.1)÷(5.1+3.4),这时我让学生再认真读一读题目,审查一下这样列式对吗?然后请个别学生说说:题中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顿时醒悟,在这道题里份数不是公顷数,而是地的块数,从而列出了正确式子。
总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的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作为教师应为之而奋斗。通过实践“诱错出错”这种逆常规而行的做法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好方法。它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多了一种求知方法,而且在培养学生思维辨析、反思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