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这些耳熟能详的词句都在告诉我们要学会感恩。
感恩教育对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感恩教育能够促进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认为,感恩具有计量功能、激发功能和强化功能。就是说,当个体意识到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是有意为之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时,就会产生感恩体验;这种感恩体验可以驱动受助者对施助者或者需要帮助的第三方施以亲社会行为;受助者所表达的感激之情能够增强施助者的积极体验,鼓励其在未来继续做出亲社会行为。[1]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可使青少年对他人、集体和社会产生感恩体验,[2]促使他们学会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并进一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3]这不仅能够加强青少年的人际互动,而且还能使他们更好地遵守社会规范,参与公益活动。[4]其二,感恩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已有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对他人的付出心怀感恩,就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增加生活中的积极体验。[5][6]可见,对青少年的感恩教育也可以培养他们快乐、健康的心态,提高他们对不同生活领域的满意度,提升幸福感水平。
从2011年9月开始,我们在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下,在北京市芳古园小学四年级和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初中一年级相继开展学生亲社会行为促进的活动,得到了两校的大力配合。本文将汇报感恩教育课程开发的部分实证研究结果。
一、感恩教育的具体目标
我们的感恩教育主要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次上展开。对应的目标是:第一,使个体在接受他人的帮助后,能意识到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并在内心加以肯定和认同;第二,使个体将由此产生的愉悦和温暖情感转化为回报恩情的驱动力;第三,使个体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动力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7]
从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出发,我们将感恩教育细化为五个环节,分别是知恩、识恩、谢恩、报恩和施恩。[7]“知恩”指个体能够意识到“他人的帮助是对我的恩惠”;“识恩”是在知恩基础上,使个体不仅知道并认同他人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恩惠,而且还能了解他人的恩惠会对自己产生哪些积极影响,以及他人在帮助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谢恩”指个体对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表示感谢,这种感谢可能通过外在的言语表达,也可能是内部的情感体验;“报恩”指个体从行动上来报答他人所给予的恩惠;“施恩”指个体跳出了现有的互动框架,对“报恩对象”以外的第三方施以恩惠或给予帮助,即在更大范围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二、感恩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实施程序
1.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根据上述五个环节设置的,细述如下:
1)知恩和识恩
帮助学生从代价和恩惠两个角度出发,意识到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并且自己是会得到恩惠的。通过下列活动训练学生的认知评估能力,使其产生更多的感恩体验。首先,为学生呈现一段视频,讲述一棵树与男孩的故事。男孩小时候与树一起度过了欢乐的时光,男孩逐渐长大,对树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而树每一次都满足他,奉献出自己的树枝、树干甚至是树桩。男孩则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树所有的帮助。让学生展开系列讨论,“这棵树在帮助男孩的过程中,付出了哪些代价?”“大树为男孩付出了很多,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男孩得到树的那么多奉献,他的感受是什么?”“你觉得男孩会感激树对他的帮助吗?如果你是那个男孩,你会怎么做?”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树在帮助男孩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和男孩所得到的恩惠,提醒学生认识到男孩应该懂得对树感恩。最后,让学生思考“视频中树的形象会使你想到谁?”从而将故事与生活联系起来,启发学生发现身边那些像树一样默默为自己付出的人。
在讨论完树与男孩的故事后,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人在帮助自己时付出的代价,让他们画出属于自己的“感恩树”。学生要在树干上写上帮助过自己的人,在树叶上写上对方帮助自己时付出的代价。这个活动可将代价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具体人物与事件相联系,加强学生对代价的理解。在我们的感恩教育活动中,学生画得最多的是对父母的感恩树,他们在树叶上写满了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健康、时间、金钱、精力,等等。
2)谢恩
训练学生通过言语或行动对帮助自己的人表示感谢。让学生给同班同学、教师和家长各写一张感谢卡,对他们帮助自己的某件事表示感谢。在课堂上,将感谢卡送给自己想要感谢的同学,读出卡片上的内容,同时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活动开始时,学生们都能写出感谢卡,但却羞于表达。在反复鼓励和引导下,特别是在引导员的示范下,他们开始相视微笑、相互握手、相互拥抱,逐渐变得真诚开放,可以很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活动结束后,再通过一些问题的讨论与引导,使学生意识到对帮助自己的人表达感谢,会使双方都感受到满足和快乐。所以,当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不要吝惜感谢,应该选择舒服的方式及时地向对方表达感谢,使双方都体验到快乐。
3)报恩和施恩
从回报和施助两个角度出发,让学生懂得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同时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首先播放一段名为“遗产的故事”的视频,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曾经接受过很多微不足道的帮助,有些帮助不过是别人的举手之劳,可他将别人给予的帮助都铭记于心。他在年老临终之前,将遗产都留给了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们。遗产包括一朵盛开的玫瑰、15美元、一封信和几个贝壳。这些东西虽然毫不起眼,却帮助他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因此都是他所珍视的。遗产的赠予不仅使他回报了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而且使那些得到回报的人更愿意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更愿意向他们伸出援手。这段视频的观看和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后,一份小小的回报都会使对方收获快乐和感动,而且还会让帮助行为得到延续。
之后,开展“守护天使”活动,让每个学生充当班上另一位同学的“守护天使”,默默地细致观察对方的处境和需要,并且通过实际行动去帮助对方。使学生通过对一个人的守护,学会关注身边的人,能主动发现他们的困难并去帮助他们。 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感恩教育课程框架基本是一致的,但根据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内容和组织形式上又要有所区别。在内容上,初一年级的活动与五个感恩教育环节紧密相扣,一步步澄清每个环节的关键概念,并帮助学生学会相应的技能。而小学四年级的课程是通过设定具体的对象和情境,将五个环节融入其中来展开的。通过对父母、同伴、教师、大自然等对象的感恩,帮助小学生理解每个环节并学会相应的技能。在组织形式上,初一学生主要以对故事和视频的讨论来引导出相应主题,而小学四年级学生主要是以模拟活动的形式来引导出相应主题。
2.课程实施程序
1)小组引导者的培训
整个课程由一位教师主讲,全班分为五组,每组有一位引导者,引导者在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课程实施前,课程主讲人须对所有的小组引导者进行相关主题的培训。第一要澄清职责。引导者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进行课程主题的讨论,组织学生开展与主题相关的团体活动,辅助主讲人完成整个课程的讲授;第二,进行理论层面的内容传授和信息沟通,交待课程具体方案的实施细节和操作程序。此外,还要结合每节课的具体情况强调相应的注意事项。
2)课程导入
(1)让学生写出人生中最重要的五件东西,然后根据自己对其重要性的评估从弱到强逐一删除,并保留最后剩下的一件。通过这个名为“人生五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挖掘自己最珍重的人和物,并且学会慎重做出选择。让学生体验取舍抉择的痛苦,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2)通过“我导我演”活动,让学生发现身边感恩的事件。要求学生分组编写剧本,并合作表演,再现生活中值得自己感恩的事件。这个活动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再现生活中的感恩情境,强化学生的感恩体验,并且深化对感恩的理解。
3)课程实施步骤
五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对前一节课的回顾(四年级主要以提问互动的形式来回顾,初一年级主要通过展示前一节课作业来回顾);(2)主题活动(四年级主要以团体活动的形式进行体验式教学,初一年级主要以视频或者故事来导入个别或小组的讨论);(3)在活动和讨论中思考和发现;(4)展示主题;(5)预留相应的作业。根据每个主题的不同,可对上述步骤做出相应的调整。总体来说,整个主题活动的宗旨是通过活动或者视频材料引发学生的体悟和思考,并且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形成自己对该主题的理解。最后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到的东西,从认知层面转化为行为层面,将学到的东西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4)课程评价
每次课程结束之后,各引导者应填写团体活动摘要记录表,以便及时了解本节课的课程效果,总结教学经验,调整课程内容和形式。团体活动摘要记录表主要包括对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小组活动实施情况的反馈,以及应进一步探讨的课程内容和小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详见表1所示)。
各引导员填写完团体活动摘要记录之后,所有参与活动的引导者和观摩的教师进行评课,对课程过程和效果做出评价。课程过程的评价包括活动气氛、学生探索、引导者参与和主讲人引导这四个指标。在感恩教育课程中,课堂氛围应是真诚开放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活动或讨论,在活动中能进行自我体验与探索。在学生开展活动和讨论时,各引导者要作好辅助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进行自我探索。主讲人在整个课程中起主要作用,在组织活动和讨论时要做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尊重学生,适时恰当地统整学生的体验,并且根据现场反馈灵活调整活动内容和进度。
课程效果的评价包括活动进程、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这三个指标。为保证课程的流畅进行,组织活动时要确保人员、材料、场地准备充分。课程开始时的导入活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主题相关的活动要达到预设效果,课后作业应有利于延伸学生对主题的体验,但不增加学生负担。同时课程各环节应简繁得当,过渡自然。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相关主题的原有经验应有所调整,认同度应有所提高,并有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的可能性。课程结束后应达到的目标为: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双方的关系更加融洽,教师对课程设计和过程引导的能力有所提高。
在每节课后课程评价的基础上,要及时了解课程的具体状况,对下节课的内容与形式做出适当的调整。
三、感恩教育的效果
实施感恩教育课程前一周对学生施测了三类问卷,分别是感恩问卷、亲社会行为测验和生活满意度问卷。课程结束一周后进行了同样问卷的施测。我们通过课程前后测的比较来考查感恩教育的效果。
1.感恩教育对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促进
由图1、图2、图3和图4可见,学生参加感恩教育活动之后,其亲社会行为得分有了显著的提升。这表明感恩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2.感恩教育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主观幸福感由认知评价和情感评价两部分组成。认知评价是对个体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生活满意度;情感评价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情感体验。这里我们只探讨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学生参加感恩教育活动之后,其友谊满意度和学校满意度得分有了显著提升。说明感恩教育之后,学生能够更多认可同伴对自己的帮助,与朋友之间友谊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并且能够理解教师的付出,产生更多的感恩体验,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也提高了(见图5、图6、图7和图8)。
四、注意事项和教育建议
1.感恩教育课程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主讲教师和小组引导者都应充分重视讨论环节。教师在完成相关课程内容的讲述之后,应通过讨论等形式简洁而清晰地展示每次活动的主题,巩固和强化每个环节的含义。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活动和讨论中获得更多的体悟和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从学生的观点中提炼主题,也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认可。讨论中使用的视频材料和活动方案应经过学校心理教师、心理学专业研究者的深入论证和研讨,以确保适宜性和有效性。
其次,在课程组织过程中还应注意下列细节:(1)课程实施场所的准备。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教室需要配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配套的桌椅以及拥有比较安静的环境。(2)学生的准备。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组长,由组长负责组织相关的讨论活动和表演策划活动。(3)课堂以小组为团队的组织和准备。主讲人用一节课来组织引导者带领各小组成员开展团体建设活动,加深小组内成员之间、成员与引导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彼此的默契感。 2.教育建议
1)感恩教育应从认知到情感,再到行为
儿童青少年期是整合认知、情感、行为的重要时期,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协调发展对于个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的感恩教育应当从认知、情绪和行为层面循序渐进地展开。首先从认知出发,让学生能够感知到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并且还能了解到他人的恩惠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以及别人所付出的代价;然后转为情感层面,让学生能通过言语或者在内心对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表示感谢;最后是行为层面,让学生从行动上来报答他人所给予的恩惠,以及对第三方施以恩惠或给予帮助。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三层次渐进式的教育是有效的。
2)感恩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我们的感恩教育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少说,学生要多说、多做。杜绝灌输式的课程教学,以富有含义的新颖故事、视频或者互动性很强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亲身体验,然后由教师适当引导,跟着学生的思路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对学生回答的总结来归纳并引出课程主题。这样的模式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亲身体验,深化学生对主题的探索,提高学生对主题的接受度。
3)感恩教育应回归生活
无论是故事、视频的引导,还是活动体验,在揭示出主题之后,都需要将此主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寻找和发现与该主题相关的人物和事件。比如通过“感恩树”的故事让学生理解“代价”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发现身边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深入思考他们在帮助自己时付出的代价,完成“我的感恩树”活动。回归生活还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在小学四年级布置的一项课后作业,叫做“感恩存折”,要求每位学生每天都记录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充分寻找生活中小小的帮助和感动,体验感恩。
4)感恩教育应形式丰富
我们通过对中小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学校的感恩教育主要是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展开的,包括班会、简报、观看电影等活动。我们发现学生比较熟悉这种传统的主题活动形式,但对其评价并不高。学生普遍认为这种主题活动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和过场。可见,感恩教育的形式要有所突破,才能更加贴近学校生活。我们认为,感恩教育可以与心理学中的团体辅导活动相结合,在班级中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去,使其在小组讨论和活动中探索和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活动主题,并触发更多真实的体会和感受。此外,针对小学和初中学生的感恩教育形式应当不同。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应采用具体形象的团体活动进行直接的体验式教学;而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可以采取活动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这样既可以通过活动产生直观体验,又可以通过针对故事或者视频的讨论来获得对主题更深入的理解。
5)感恩教育应建立立体式网络,致力于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职能的有机结合
学校在感恩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系统的干预课程,可以让学生真正学会感恩。此外,我们针对学生家长的开放式调查发现,家长认为影响孩子感恩的主要因素除了学校教育外,还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榜样作用也会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感恩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最后,社会是一个更为宏观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儿童青少年通过社会媒介获得的信息量日益增多,社会的舆论导向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实际行为,所以,教育者应当与社会媒介加强沟通与合作,呼吁媒体正向引导孩子,在整个社会营造一个充满感恩的氛围。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XLX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主持人为寇彧教授,主要参与者:黎洁、黄慧、张兰鸽、杜文轩、黄玉、傅鑫媛、张庆鹏、麦莉。通讯作者:寇彧,Email:[email protected]。
参考文献:
[1]McCullough, M. E., Kilpatrick, S. D., Emmons, R. A.,
感恩教育对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感恩教育能够促进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认为,感恩具有计量功能、激发功能和强化功能。就是说,当个体意识到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是有意为之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时,就会产生感恩体验;这种感恩体验可以驱动受助者对施助者或者需要帮助的第三方施以亲社会行为;受助者所表达的感激之情能够增强施助者的积极体验,鼓励其在未来继续做出亲社会行为。[1]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可使青少年对他人、集体和社会产生感恩体验,[2]促使他们学会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并进一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3]这不仅能够加强青少年的人际互动,而且还能使他们更好地遵守社会规范,参与公益活动。[4]其二,感恩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已有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对他人的付出心怀感恩,就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增加生活中的积极体验。[5][6]可见,对青少年的感恩教育也可以培养他们快乐、健康的心态,提高他们对不同生活领域的满意度,提升幸福感水平。
从2011年9月开始,我们在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下,在北京市芳古园小学四年级和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初中一年级相继开展学生亲社会行为促进的活动,得到了两校的大力配合。本文将汇报感恩教育课程开发的部分实证研究结果。
一、感恩教育的具体目标
我们的感恩教育主要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次上展开。对应的目标是:第一,使个体在接受他人的帮助后,能意识到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并在内心加以肯定和认同;第二,使个体将由此产生的愉悦和温暖情感转化为回报恩情的驱动力;第三,使个体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动力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7]
从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出发,我们将感恩教育细化为五个环节,分别是知恩、识恩、谢恩、报恩和施恩。[7]“知恩”指个体能够意识到“他人的帮助是对我的恩惠”;“识恩”是在知恩基础上,使个体不仅知道并认同他人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恩惠,而且还能了解他人的恩惠会对自己产生哪些积极影响,以及他人在帮助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谢恩”指个体对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表示感谢,这种感谢可能通过外在的言语表达,也可能是内部的情感体验;“报恩”指个体从行动上来报答他人所给予的恩惠;“施恩”指个体跳出了现有的互动框架,对“报恩对象”以外的第三方施以恩惠或给予帮助,即在更大范围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二、感恩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实施程序
1.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根据上述五个环节设置的,细述如下:
1)知恩和识恩
帮助学生从代价和恩惠两个角度出发,意识到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并且自己是会得到恩惠的。通过下列活动训练学生的认知评估能力,使其产生更多的感恩体验。首先,为学生呈现一段视频,讲述一棵树与男孩的故事。男孩小时候与树一起度过了欢乐的时光,男孩逐渐长大,对树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而树每一次都满足他,奉献出自己的树枝、树干甚至是树桩。男孩则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树所有的帮助。让学生展开系列讨论,“这棵树在帮助男孩的过程中,付出了哪些代价?”“大树为男孩付出了很多,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男孩得到树的那么多奉献,他的感受是什么?”“你觉得男孩会感激树对他的帮助吗?如果你是那个男孩,你会怎么做?”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树在帮助男孩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和男孩所得到的恩惠,提醒学生认识到男孩应该懂得对树感恩。最后,让学生思考“视频中树的形象会使你想到谁?”从而将故事与生活联系起来,启发学生发现身边那些像树一样默默为自己付出的人。
在讨论完树与男孩的故事后,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人在帮助自己时付出的代价,让他们画出属于自己的“感恩树”。学生要在树干上写上帮助过自己的人,在树叶上写上对方帮助自己时付出的代价。这个活动可将代价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具体人物与事件相联系,加强学生对代价的理解。在我们的感恩教育活动中,学生画得最多的是对父母的感恩树,他们在树叶上写满了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健康、时间、金钱、精力,等等。
2)谢恩
训练学生通过言语或行动对帮助自己的人表示感谢。让学生给同班同学、教师和家长各写一张感谢卡,对他们帮助自己的某件事表示感谢。在课堂上,将感谢卡送给自己想要感谢的同学,读出卡片上的内容,同时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活动开始时,学生们都能写出感谢卡,但却羞于表达。在反复鼓励和引导下,特别是在引导员的示范下,他们开始相视微笑、相互握手、相互拥抱,逐渐变得真诚开放,可以很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活动结束后,再通过一些问题的讨论与引导,使学生意识到对帮助自己的人表达感谢,会使双方都感受到满足和快乐。所以,当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不要吝惜感谢,应该选择舒服的方式及时地向对方表达感谢,使双方都体验到快乐。
3)报恩和施恩
从回报和施助两个角度出发,让学生懂得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同时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首先播放一段名为“遗产的故事”的视频,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曾经接受过很多微不足道的帮助,有些帮助不过是别人的举手之劳,可他将别人给予的帮助都铭记于心。他在年老临终之前,将遗产都留给了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们。遗产包括一朵盛开的玫瑰、15美元、一封信和几个贝壳。这些东西虽然毫不起眼,却帮助他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因此都是他所珍视的。遗产的赠予不仅使他回报了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而且使那些得到回报的人更愿意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更愿意向他们伸出援手。这段视频的观看和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后,一份小小的回报都会使对方收获快乐和感动,而且还会让帮助行为得到延续。
之后,开展“守护天使”活动,让每个学生充当班上另一位同学的“守护天使”,默默地细致观察对方的处境和需要,并且通过实际行动去帮助对方。使学生通过对一个人的守护,学会关注身边的人,能主动发现他们的困难并去帮助他们。 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感恩教育课程框架基本是一致的,但根据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内容和组织形式上又要有所区别。在内容上,初一年级的活动与五个感恩教育环节紧密相扣,一步步澄清每个环节的关键概念,并帮助学生学会相应的技能。而小学四年级的课程是通过设定具体的对象和情境,将五个环节融入其中来展开的。通过对父母、同伴、教师、大自然等对象的感恩,帮助小学生理解每个环节并学会相应的技能。在组织形式上,初一学生主要以对故事和视频的讨论来引导出相应主题,而小学四年级学生主要是以模拟活动的形式来引导出相应主题。
2.课程实施程序
1)小组引导者的培训
整个课程由一位教师主讲,全班分为五组,每组有一位引导者,引导者在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课程实施前,课程主讲人须对所有的小组引导者进行相关主题的培训。第一要澄清职责。引导者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进行课程主题的讨论,组织学生开展与主题相关的团体活动,辅助主讲人完成整个课程的讲授;第二,进行理论层面的内容传授和信息沟通,交待课程具体方案的实施细节和操作程序。此外,还要结合每节课的具体情况强调相应的注意事项。
2)课程导入
(1)让学生写出人生中最重要的五件东西,然后根据自己对其重要性的评估从弱到强逐一删除,并保留最后剩下的一件。通过这个名为“人生五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挖掘自己最珍重的人和物,并且学会慎重做出选择。让学生体验取舍抉择的痛苦,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2)通过“我导我演”活动,让学生发现身边感恩的事件。要求学生分组编写剧本,并合作表演,再现生活中值得自己感恩的事件。这个活动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再现生活中的感恩情境,强化学生的感恩体验,并且深化对感恩的理解。
3)课程实施步骤
五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对前一节课的回顾(四年级主要以提问互动的形式来回顾,初一年级主要通过展示前一节课作业来回顾);(2)主题活动(四年级主要以团体活动的形式进行体验式教学,初一年级主要以视频或者故事来导入个别或小组的讨论);(3)在活动和讨论中思考和发现;(4)展示主题;(5)预留相应的作业。根据每个主题的不同,可对上述步骤做出相应的调整。总体来说,整个主题活动的宗旨是通过活动或者视频材料引发学生的体悟和思考,并且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形成自己对该主题的理解。最后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到的东西,从认知层面转化为行为层面,将学到的东西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4)课程评价
每次课程结束之后,各引导者应填写团体活动摘要记录表,以便及时了解本节课的课程效果,总结教学经验,调整课程内容和形式。团体活动摘要记录表主要包括对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小组活动实施情况的反馈,以及应进一步探讨的课程内容和小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详见表1所示)。
各引导员填写完团体活动摘要记录之后,所有参与活动的引导者和观摩的教师进行评课,对课程过程和效果做出评价。课程过程的评价包括活动气氛、学生探索、引导者参与和主讲人引导这四个指标。在感恩教育课程中,课堂氛围应是真诚开放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活动或讨论,在活动中能进行自我体验与探索。在学生开展活动和讨论时,各引导者要作好辅助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进行自我探索。主讲人在整个课程中起主要作用,在组织活动和讨论时要做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尊重学生,适时恰当地统整学生的体验,并且根据现场反馈灵活调整活动内容和进度。
课程效果的评价包括活动进程、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这三个指标。为保证课程的流畅进行,组织活动时要确保人员、材料、场地准备充分。课程开始时的导入活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主题相关的活动要达到预设效果,课后作业应有利于延伸学生对主题的体验,但不增加学生负担。同时课程各环节应简繁得当,过渡自然。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相关主题的原有经验应有所调整,认同度应有所提高,并有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的可能性。课程结束后应达到的目标为: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双方的关系更加融洽,教师对课程设计和过程引导的能力有所提高。
在每节课后课程评价的基础上,要及时了解课程的具体状况,对下节课的内容与形式做出适当的调整。
三、感恩教育的效果
实施感恩教育课程前一周对学生施测了三类问卷,分别是感恩问卷、亲社会行为测验和生活满意度问卷。课程结束一周后进行了同样问卷的施测。我们通过课程前后测的比较来考查感恩教育的效果。
1.感恩教育对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促进
由图1、图2、图3和图4可见,学生参加感恩教育活动之后,其亲社会行为得分有了显著的提升。这表明感恩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2.感恩教育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主观幸福感由认知评价和情感评价两部分组成。认知评价是对个体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生活满意度;情感评价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情感体验。这里我们只探讨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学生参加感恩教育活动之后,其友谊满意度和学校满意度得分有了显著提升。说明感恩教育之后,学生能够更多认可同伴对自己的帮助,与朋友之间友谊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并且能够理解教师的付出,产生更多的感恩体验,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也提高了(见图5、图6、图7和图8)。
四、注意事项和教育建议
1.感恩教育课程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主讲教师和小组引导者都应充分重视讨论环节。教师在完成相关课程内容的讲述之后,应通过讨论等形式简洁而清晰地展示每次活动的主题,巩固和强化每个环节的含义。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活动和讨论中获得更多的体悟和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从学生的观点中提炼主题,也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认可。讨论中使用的视频材料和活动方案应经过学校心理教师、心理学专业研究者的深入论证和研讨,以确保适宜性和有效性。
其次,在课程组织过程中还应注意下列细节:(1)课程实施场所的准备。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教室需要配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配套的桌椅以及拥有比较安静的环境。(2)学生的准备。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组长,由组长负责组织相关的讨论活动和表演策划活动。(3)课堂以小组为团队的组织和准备。主讲人用一节课来组织引导者带领各小组成员开展团体建设活动,加深小组内成员之间、成员与引导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彼此的默契感。 2.教育建议
1)感恩教育应从认知到情感,再到行为
儿童青少年期是整合认知、情感、行为的重要时期,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协调发展对于个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的感恩教育应当从认知、情绪和行为层面循序渐进地展开。首先从认知出发,让学生能够感知到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并且还能了解到他人的恩惠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以及别人所付出的代价;然后转为情感层面,让学生能通过言语或者在内心对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表示感谢;最后是行为层面,让学生从行动上来报答他人所给予的恩惠,以及对第三方施以恩惠或给予帮助。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三层次渐进式的教育是有效的。
2)感恩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我们的感恩教育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少说,学生要多说、多做。杜绝灌输式的课程教学,以富有含义的新颖故事、视频或者互动性很强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亲身体验,然后由教师适当引导,跟着学生的思路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对学生回答的总结来归纳并引出课程主题。这样的模式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亲身体验,深化学生对主题的探索,提高学生对主题的接受度。
3)感恩教育应回归生活
无论是故事、视频的引导,还是活动体验,在揭示出主题之后,都需要将此主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寻找和发现与该主题相关的人物和事件。比如通过“感恩树”的故事让学生理解“代价”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发现身边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深入思考他们在帮助自己时付出的代价,完成“我的感恩树”活动。回归生活还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在小学四年级布置的一项课后作业,叫做“感恩存折”,要求每位学生每天都记录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充分寻找生活中小小的帮助和感动,体验感恩。
4)感恩教育应形式丰富
我们通过对中小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学校的感恩教育主要是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展开的,包括班会、简报、观看电影等活动。我们发现学生比较熟悉这种传统的主题活动形式,但对其评价并不高。学生普遍认为这种主题活动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和过场。可见,感恩教育的形式要有所突破,才能更加贴近学校生活。我们认为,感恩教育可以与心理学中的团体辅导活动相结合,在班级中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去,使其在小组讨论和活动中探索和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活动主题,并触发更多真实的体会和感受。此外,针对小学和初中学生的感恩教育形式应当不同。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应采用具体形象的团体活动进行直接的体验式教学;而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可以采取活动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这样既可以通过活动产生直观体验,又可以通过针对故事或者视频的讨论来获得对主题更深入的理解。
5)感恩教育应建立立体式网络,致力于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职能的有机结合
学校在感恩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系统的干预课程,可以让学生真正学会感恩。此外,我们针对学生家长的开放式调查发现,家长认为影响孩子感恩的主要因素除了学校教育外,还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榜样作用也会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感恩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最后,社会是一个更为宏观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儿童青少年通过社会媒介获得的信息量日益增多,社会的舆论导向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实际行为,所以,教育者应当与社会媒介加强沟通与合作,呼吁媒体正向引导孩子,在整个社会营造一个充满感恩的氛围。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XLX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主持人为寇彧教授,主要参与者:黎洁、黄慧、张兰鸽、杜文轩、黄玉、傅鑫媛、张庆鹏、麦莉。通讯作者:寇彧,Email:[email protected]。
参考文献:
[1]McCullough, M. E., Kilpatrick, S. D., Emmons, R.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