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被称为老城的地方,都会承载一段久远的岁月,沉淀着历史的沧桑。
比如洛阳老城,就像一位重情念旧的故人,依依收藏着遥远的过去,以古旧、破败、废墟,甚至荡然无存,抑或修葺、重建、方言、传说、故事等方式,留住了那些已然走遠的岁月,留住了这片土地特有的古韵、内涵和灵魂。
老城人家
老城,是古都洛阳的一处旧宅,虽是旧宅,却不曾废弃,纵横交错的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里,明清风格的古旧破败中,或挤挤挨挨或零零散散,满是老洛阳的烟火人家。
顺着铺地的青石路,我们来到老城的十字大街,两边老宅大门挑着的喜庆灯笼和红底黄字杏黄边的幌子,渲染成冬日的一抹暖色。
进了几家老宅,墙壁大多风化,有的已经开裂,镂空雕花的门窗漆色已旧,斑驳处露出木纹,房梁上落满灰尘和烟火色,房顶上瓦松瑟瑟,坍塌废弃的破房蛛网遍布,幽深的院落偶尔传来恍如隔世的犬吠声。
老宅里多有槐树、枸树、皂角树、花椒树等,年深岁久,这些年轮里记载着世间风云的老树仿佛修禅悟道的高僧深邃地静默着。也有一些枯草样的藤蔓,在黑瓦灰墙的院落间攀附着,卷枯萎缩的叶子间,水落石出地裸露吊挂着橙红色的瓜蒌。
街道纷乱的电线,门口停放的摩托,院落晾晒的衣服,屋内播放的电视,远处林立的高楼,不合时宜蚕食进来的现代文明,给人一种古今交错,文白夹杂的别扭和忧虑。而老宅的主人,见惯了寻古访幽的游客,对我们的来访不喜不愠,不迎不送,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一边从容回答我们的询问,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
老城的民居中夹杂着许多保留至今的明清或民国时的深宅大院,如庄家大院、马家大院等,规模最大的要数鼎新街那座九间宽的武家大院了,那是国民党15军中将军长武庭麟的住宅。
这个武庭麟,是个性格多重颇具争议的人物,残忍暴虐杀人成性却又附庸风雅,曾参加过北伐、忻口会战等多次战役。1944年,日军以5万兵力进攻国民政府行都洛阳,他率1.8万人孤军奋战,坚守21天,以仅余2千人的代价,打死打伤日军2万人。1947年11月,他被陈谢兵团俘虏,四年后,当这位戎马倥偬的暴戾将军被处决时,可否有“恨不沙场死,留作今日羞”之憾?
如今,武家大院里住有外姓人,让人陡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苍凉。他们流传至今的故事传说,成为老城人茶余饭后“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谈资。
也有几家没人居住的空宅,干枯如柴的树枝上疏落挂着一些无人采摘因失去水分而干瘪灰暗的石榴,瓦楞墙角的荒草摇曳着“庭草无人随意黄,落叶满地不开门”的破败与伤感,老式大门上,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锁着满院的落叶和经年的寂寞。
心上忽然爬满了思绪的藤蔓。现今住在这老街小巷的土著居民,他们的先祖是谁?又来自哪里?是否还有当初商朝的遗民?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又有多少人和鲜卑族通婚?永嘉之乱、五胡乱华等战乱频仍中,又有多少人流离南迁?明朝前期,又有多少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
汉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故乡观念,但许多事却像石碑上漫漶不清的字迹一样,难以辨认和厘清了。
一茬一茬的人故去了,一批一批的人迁徙了,而河洛文化却在这片土地和这些人身上生生不息地传承着。至今,岭南、沿海、以及海外那些自称“河洛郎”的客家人,他们世代沿袭的古老的中原习俗里,包含着内心深处一种浓浓的思乡情结。
许多地方,那些包含着丰富历史人文信息的珍贵遗存,往往在陵谷变迁中消亡殆尽,而方圆五平方公里的洛阳老城,居然能在烽火连天的乱世幸存得古色古香,能在盛世的诱惑中心如止水荆钗布衣保持着旧时风貌,真是难得和幸运。
这些留存着老洛阳记忆的街巷、人家、寺庙、古木、小吃、方言、民俗、传说等,让你感慨,千年帝都的一些悠悠过往,就悄然藏在老城沧桑古朴的幽深小巷里,藏在老城人平淡庸常的尘世烟火中。
老城街巷
丽景门是老城的西大门,始建于隋代,也算有点年头了。重建的丽景门没有修旧如旧的“复原”,它的雄伟壮观再现着它曾经的大气,但它的光鲜亮丽洗涤了岁月的痕迹,像一位早年未知世事艰难却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
丽景门内,是琳琅满目的书画古玩一条街,倒也古风古韵。走进去,仿佛不是走进历史,而是走进艺术。在这里,历史退潮了,只留下那些美好的经典的艺术,粉饰或慰藉着历史原本的残酷与伤痛,让人们忘却曾经的惊涛骇浪。
洛阳,曾是道教和佛教的祖庭、释源,自然城内少不了道观寺庙。东和巷那座重建于清初的九层文峰塔英俊挺拔,可否就是宋朝始建时的样子?再看始建于金元时期的河南府文庙、用来安放关公首级的妥灵宫、奉化街上的石牌坊,一些后世的修葺或重建让你觉得,基本保留了公元1217年金在洛阳设“金昌府”时建筑格局的老城其实也不甚老,老城只老在典籍中。
“不甚老”的还有东街董家祠堂边那棵直径盈米的古槐。树身疤痕遍布,扭曲倾斜,虬枝苍劲,老城人叫它“董宣槐”。董宣是东汉的洛阳令,因不畏强权清廉公正,被光武帝称为“强项令”。古槐只有600岁,却承载着1900多年的历史,它伟岸硕大的躯干树冠上寄托的后人的崇敬和缅怀,更如春夏秋三季如伞的浓荫一般繁茂常绿。
跟“董宣槐”同岁的是东大街那座鼓楼。鼓楼好多地方都有,不足为奇,和北京、西安比起来,尽管洛阳老城的鼓楼刻有“就日”“瞻云”的石匾,但算不得巍峨,却很有说道——名为鼓楼,却没有鼓只有钟。明福王到洛阳后,听信延福宫道士之言,暮鼓设在大门东不吉,对后人仕途不利,就将大门东鼓楼上的大鼓撤去,此后,鼓楼之上再无大鼓,鼓楼,只能叫“钟楼”了。那钟倒是挺神奇的,站在钟下,居然会隐隐听到城外13里处千年古刹白马寺钟鸣的回音。在过去,这自然是无法解释的灵异之事了。
鼓楼东去约5里,是老城东关的东通巷,这就是古时著名的铜驼陌。隋唐时期,这里的黄瓦红墙掩映在如烟的杨柳中,每当暮色降临,袅娜在高低杨柳中的户户炊烟如蒙蒙烟雨,这便是洛阳八大景之一——“铜驼暮雨”的由来。在东关,比铜驼暮雨更能体现老城文化内涵的是巷中的孔子入周问礼碑,这当是老城年代最为久远最有价值的古迹了。当年,老子在周室做“守藏室之史”,孔子千里迢迢跑来,“观先王之制”,考察“礼乐之源”和“道德之归”,问礼于老子,访乐于苌弘。儒道两家开山鼻祖相会洛阳,辉映千古,这是老城人多大的荣耀啊,直到千余年之后的盛唐,两位顶尖的大诗人李白杜甫才重续了先贤双星会洛阳的佳话。
比如洛阳老城,就像一位重情念旧的故人,依依收藏着遥远的过去,以古旧、破败、废墟,甚至荡然无存,抑或修葺、重建、方言、传说、故事等方式,留住了那些已然走遠的岁月,留住了这片土地特有的古韵、内涵和灵魂。
老城人家
老城,是古都洛阳的一处旧宅,虽是旧宅,却不曾废弃,纵横交错的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里,明清风格的古旧破败中,或挤挤挨挨或零零散散,满是老洛阳的烟火人家。
顺着铺地的青石路,我们来到老城的十字大街,两边老宅大门挑着的喜庆灯笼和红底黄字杏黄边的幌子,渲染成冬日的一抹暖色。
进了几家老宅,墙壁大多风化,有的已经开裂,镂空雕花的门窗漆色已旧,斑驳处露出木纹,房梁上落满灰尘和烟火色,房顶上瓦松瑟瑟,坍塌废弃的破房蛛网遍布,幽深的院落偶尔传来恍如隔世的犬吠声。
老宅里多有槐树、枸树、皂角树、花椒树等,年深岁久,这些年轮里记载着世间风云的老树仿佛修禅悟道的高僧深邃地静默着。也有一些枯草样的藤蔓,在黑瓦灰墙的院落间攀附着,卷枯萎缩的叶子间,水落石出地裸露吊挂着橙红色的瓜蒌。
街道纷乱的电线,门口停放的摩托,院落晾晒的衣服,屋内播放的电视,远处林立的高楼,不合时宜蚕食进来的现代文明,给人一种古今交错,文白夹杂的别扭和忧虑。而老宅的主人,见惯了寻古访幽的游客,对我们的来访不喜不愠,不迎不送,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一边从容回答我们的询问,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
老城的民居中夹杂着许多保留至今的明清或民国时的深宅大院,如庄家大院、马家大院等,规模最大的要数鼎新街那座九间宽的武家大院了,那是国民党15军中将军长武庭麟的住宅。
这个武庭麟,是个性格多重颇具争议的人物,残忍暴虐杀人成性却又附庸风雅,曾参加过北伐、忻口会战等多次战役。1944年,日军以5万兵力进攻国民政府行都洛阳,他率1.8万人孤军奋战,坚守21天,以仅余2千人的代价,打死打伤日军2万人。1947年11月,他被陈谢兵团俘虏,四年后,当这位戎马倥偬的暴戾将军被处决时,可否有“恨不沙场死,留作今日羞”之憾?
如今,武家大院里住有外姓人,让人陡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苍凉。他们流传至今的故事传说,成为老城人茶余饭后“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谈资。
也有几家没人居住的空宅,干枯如柴的树枝上疏落挂着一些无人采摘因失去水分而干瘪灰暗的石榴,瓦楞墙角的荒草摇曳着“庭草无人随意黄,落叶满地不开门”的破败与伤感,老式大门上,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锁着满院的落叶和经年的寂寞。
心上忽然爬满了思绪的藤蔓。现今住在这老街小巷的土著居民,他们的先祖是谁?又来自哪里?是否还有当初商朝的遗民?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又有多少人和鲜卑族通婚?永嘉之乱、五胡乱华等战乱频仍中,又有多少人流离南迁?明朝前期,又有多少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
汉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故乡观念,但许多事却像石碑上漫漶不清的字迹一样,难以辨认和厘清了。
一茬一茬的人故去了,一批一批的人迁徙了,而河洛文化却在这片土地和这些人身上生生不息地传承着。至今,岭南、沿海、以及海外那些自称“河洛郎”的客家人,他们世代沿袭的古老的中原习俗里,包含着内心深处一种浓浓的思乡情结。
许多地方,那些包含着丰富历史人文信息的珍贵遗存,往往在陵谷变迁中消亡殆尽,而方圆五平方公里的洛阳老城,居然能在烽火连天的乱世幸存得古色古香,能在盛世的诱惑中心如止水荆钗布衣保持着旧时风貌,真是难得和幸运。
这些留存着老洛阳记忆的街巷、人家、寺庙、古木、小吃、方言、民俗、传说等,让你感慨,千年帝都的一些悠悠过往,就悄然藏在老城沧桑古朴的幽深小巷里,藏在老城人平淡庸常的尘世烟火中。
老城街巷
丽景门是老城的西大门,始建于隋代,也算有点年头了。重建的丽景门没有修旧如旧的“复原”,它的雄伟壮观再现着它曾经的大气,但它的光鲜亮丽洗涤了岁月的痕迹,像一位早年未知世事艰难却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
丽景门内,是琳琅满目的书画古玩一条街,倒也古风古韵。走进去,仿佛不是走进历史,而是走进艺术。在这里,历史退潮了,只留下那些美好的经典的艺术,粉饰或慰藉着历史原本的残酷与伤痛,让人们忘却曾经的惊涛骇浪。
洛阳,曾是道教和佛教的祖庭、释源,自然城内少不了道观寺庙。东和巷那座重建于清初的九层文峰塔英俊挺拔,可否就是宋朝始建时的样子?再看始建于金元时期的河南府文庙、用来安放关公首级的妥灵宫、奉化街上的石牌坊,一些后世的修葺或重建让你觉得,基本保留了公元1217年金在洛阳设“金昌府”时建筑格局的老城其实也不甚老,老城只老在典籍中。
“不甚老”的还有东街董家祠堂边那棵直径盈米的古槐。树身疤痕遍布,扭曲倾斜,虬枝苍劲,老城人叫它“董宣槐”。董宣是东汉的洛阳令,因不畏强权清廉公正,被光武帝称为“强项令”。古槐只有600岁,却承载着1900多年的历史,它伟岸硕大的躯干树冠上寄托的后人的崇敬和缅怀,更如春夏秋三季如伞的浓荫一般繁茂常绿。
跟“董宣槐”同岁的是东大街那座鼓楼。鼓楼好多地方都有,不足为奇,和北京、西安比起来,尽管洛阳老城的鼓楼刻有“就日”“瞻云”的石匾,但算不得巍峨,却很有说道——名为鼓楼,却没有鼓只有钟。明福王到洛阳后,听信延福宫道士之言,暮鼓设在大门东不吉,对后人仕途不利,就将大门东鼓楼上的大鼓撤去,此后,鼓楼之上再无大鼓,鼓楼,只能叫“钟楼”了。那钟倒是挺神奇的,站在钟下,居然会隐隐听到城外13里处千年古刹白马寺钟鸣的回音。在过去,这自然是无法解释的灵异之事了。
鼓楼东去约5里,是老城东关的东通巷,这就是古时著名的铜驼陌。隋唐时期,这里的黄瓦红墙掩映在如烟的杨柳中,每当暮色降临,袅娜在高低杨柳中的户户炊烟如蒙蒙烟雨,这便是洛阳八大景之一——“铜驼暮雨”的由来。在东关,比铜驼暮雨更能体现老城文化内涵的是巷中的孔子入周问礼碑,这当是老城年代最为久远最有价值的古迹了。当年,老子在周室做“守藏室之史”,孔子千里迢迢跑来,“观先王之制”,考察“礼乐之源”和“道德之归”,问礼于老子,访乐于苌弘。儒道两家开山鼻祖相会洛阳,辉映千古,这是老城人多大的荣耀啊,直到千余年之后的盛唐,两位顶尖的大诗人李白杜甫才重续了先贤双星会洛阳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