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自由之水 息兼容之荫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nu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啰哩啰嗦,之乎者也,早就该弃之不用!”
  “汝等崇洋媚外,置老祖宗于何地?”
  “梁任甫先生要评胡适之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还不快去看看!”
  ……
  这是发生在1919年北京大学午餐时的一幕,那时的北京大学已在蔡元培先生的执掌下度过了两年的光景。其实这场午餐时的激论,早在蔡元培任绍兴中西学堂总理时,便亲自践行过;而北京大学,则给了蔡元培更广阔、也更艰难的舞台。
  面对妄求升官发财的学生、执念专己守残的老师,蔡元培积极改革,聘请新教员,改革学生观念,变革学校风气。短短几年,让教育界中的一潭死水变成激荡中外思想、培育干城之器的圣地。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无疑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办学思想,蔡元培不止一次地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做过阐述。早在1918年11月撰写的《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他这样写道: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络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在与林纾的公开争论中,他又对这一办学方针作了简明扼要的表述:
  “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这种“一己之学说,不得束缚他人;而他人之学说,亦不束缚一己”的办学思想,让北大开风气之先河,汇集国内外大师,激荡东西方思想。
  挥舞思想自由大旗的北大自然招揽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既有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周作人等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新派人物,也有辜鸿铭、黄侃、刘师培、陈介石、陈汉章等著作等身的旧派学者。尽管他们派系不同,意见相左,但他们各本所学,各抒己见,出现了北大历史上百家争鸣、自由讲学的盛况。
  当时求学于北大的校友王昆仑曾回忆说:“蔡先生长北大时,主张百家争鸣,所以会有两位教师唱对台戏的情况。教文字学的有两位老师,一位是新派钱玄同,一位是老派黄侃。我选的是钱玄同的课。一天,我正在课堂听钱老师讲课,不料对面教室里正在讲课的黄侃大声骂起钱玄同来了。钱听了也满不在乎,照样讲课。后来,我就既听听钱玄同的课,也听听黄侃的课,以便两相对照。”要知道,黄和钱都曾师从章太炎,是一起同窗读书的师兄弟。
  这种教师唱对台戏的情况在当时的北大“并非罕见”,甚至互相公开批评。比如胡适就曾指出梁漱溟在中西文化及其哲学思想中的一些可疑之点,而梁漱溟也不甘示弱,在学校大礼堂公开演讲,为自己的简介辩护,并指出胡适批评欠当。梁启超在大讲堂评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满纸荒唐,以至于胡适不得不以晚辈的姿态恳求梁启超嘴下留情……这一切都是蔡元培最想看到的,而这也是对当时北大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最好诠释。
  除了讲课自由外,北大的听课制度也异常自由,学生可以随意选择听课。“两相反对之学说”之所以在北大并存,其目的就是为了“令学生有自由选择之余地”。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术能力。
  而“自由选择”也吸引了大量非北大学生随意听课,以至于“旁听生”的数量远远大于正式生。从湘西初来北平的沈从文也曾有过旁听生的经历,甚至冒充正式生坐进考场,居然考得高分拿到一笔不小的奖金。那时的他一定不曾想到,几年之后,自己竟手执教鞭站在北大的讲台上,还和自己的学生谈了一场旷世恋情。
  不仅如此,蔡元培希望北大“囊括大典,网络众家”,自然也包括对中西文化的兼容并蓄。在1918年北大画法研究会的演讲中,他就明确说道:
  “今世为东西文化融合时代,西洋之所长,吾国自当采用……彼西方美术家,能采用我人之长,我人独不能采用西人之长乎?”
  正是鉴于以上观点,蔡元培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中西文化的融合交流。在课程设置上,提倡世界新文学,增设法、德、俄诸国文学课程,吸收世界各国最新科研成果,开设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等等;在师资力量上,积极延聘中国留学生回北大任教,规定北大教师工作满一年即可带薪出国研修等等。
  蔡元培还竭力邀请世界各国著名学者名流来北大讲学。英国哲学家罗素、美国教育家杜威、法国数学家班乐卫、印度诗人泰戈尔都曾来北大交流讲学。
  如此种种,使得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古今兼陈、中西并蓄,“融会中外新旧冶于一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昔日的京师大学堂到而今的北京大学,或许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蔡元培,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影子,仍然依稀可见,孑然长存。
其他文献
罗芙奥尊酿云集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4日至5日在台北富邦国际会议中心举槌。本次拍卖会征集到905个品项,精选来自波尔多的老年份佳酿。同时,威士忌部分扩大至330个品项,无论是炙手可热的日本威士忌,抑或经典的苏格兰威士忌,丰富的品项将满足每一位藏家的收藏喜好。此外,从1943年至2010年共24个品项的罗曼尼·康帝也值得关注。
期刊
在5月20日的这一刻,不论见或不见,爱就在这里。“520”不只是三个音符,更代表了璀璨的爱恋,正如施华洛世奇的光芒,照耀了纯净的爱情。真心是最动人的情话,借萌宠可爱的KRIS小熊投送炙热的心吧。
期刊
来自美国加州的Juicy Couture在今夏延续Juicy女郎的自由奔放,此次的仲夏旅程由摩洛哥移师至巴西里约热内卢,带来南美风情的诱人魅力。栩栩如生的大嘴鸟成为今季的重点设计,演绎出随性的时尚气息。
期刊
2016世界绿色设计论坛扬州峰会于近日举行,“非遗展示馆”成为本次峰会的新亮点。该馆以“非遗传承与创意智造”为主题,共设六大版块,包括展示制宣、雕版等非遗创新项目的“文房雅韵”;展示扬派刺绣、通草花技艺等传统非遗及民间艺术的“指尖灵动”;展示秸秆胚胎漆艺梅瓶等漆器工艺品的“漆彩流光”等。
期刊
Deseo在西班牙语中解作“Desire”,是ARTE最具代表性的系列。这一系列的灵感来自美丽的新娘捧花,设计师以多彩的宝石调和、混搭,大小不一的闪烁晶钻配合优秀的切割及镶嵌技术,在每一角度都如万花筒般闪耀无比,令人沉醉。
期刊
读大学时,老师多在课前点名,却任学生冒替答到、在课上睡觉而不顾;偶有老师从不点名,偏偏到课学生人数众多,且听课认真,生怕错过一言半语。好的教育该是怎样的?很多学生苦读十年都未曾遇到;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很多老师教书廿载都无法理解。  百年前,蔡元培先生给中国教育界上了系统而震撼的一堂课;百年后,这堂课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更显出其远见与高明。今年,适逢蔡元培先生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一百周年,有这样一个机
期刊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此新旧交替的过渡期,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出国留学、放眼看世界,希冀从西方寻求救亡兴国之道。蔡元培就是这股留学热潮的一份子。他先后3次赴德国求学、考察,共计5年多时间,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他在这段时间内学到了哪些先进思想?在就任北大校长后又是怎样实践这些思想的?近日,《中国收藏》记者来到北京大学,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蔡元培研究
期刊
“孑民是时持论,谓康党所以失败,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此后北京政府,无可希望。故抛弃京职,而愿委身于教育云。”  蔡元培在少年时期,已名动公卿,曾被前清宰相翁同龢称赞:“年少通经,文极古藻,隽才也。”一代狂士辜鸿铭也曾这样评价:“现在中国仅有的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是我,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而跑去革命,到现在还革命。”  美国著名
期刊
19世纪末的中国,被东方列强称为沉睡的雄狮,除了精神上的保守与陈旧,身体缺乏锻炼导致的羸弱与胆怯也是弊病之一。多次留学德法的蔡元培,用自己独特的学识和深厚的思想,为中国人找准了被欺凌被压迫的命脉。他在国内教育中大力提倡体育,提出“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说明发展体育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 完全人格 首在体育 |  蔡元培倡导体育运动,始终与他所倡导的“完全人格”联系在
期刊
近期,位于阿根廷首都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财政部展出了40幅布面油画,它们均为跨境警察机构国际刑警组织突击搜查艺术品伪造团伙时查获的伪作,展览旨在引起人们对艺术诈骗的注意。在本案中,警方共查获了240件伪作,如未查没,这些仿品将与其伪造证书配套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