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田园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收之后,暴雨就是常有的事了。
   在某个午后的暴雨来临之前,它会给足暗示,譬如天上翻卷的铅云,空中凌乱的烈风,地上焦灼的蚂蚁,水里停食的游鱼。即便粗心的农人没有注意到这些,那么也會有闪电和雷鸣做最后的提醒——当然,这提醒特别的急促,像戏剧里大人物的出场,要在一阵响锣鸣鼓之后。
   豆大的雨滴断珠似的洒下来,砸在地面上弹出灰尘来,屋顶上一阵急促的“啪啪”声,鸟儿叽喳一通乱飞,射入林子里,家禽家畜们早已在圈里噤声。不一会儿,断珠连成了线,从天上的浓云直刺下来,声音变成“飒飒”,密织成雨帘。雨再大一点儿,天地间就像是被蒙在混沌的水雾里了,即便风声再大也听不分明了,仿佛有千军万马在暗里交锋。地面上很快就有了积水,积水与积水汇聚,汪成一股股,汩汩地流向附近的河流;庄稼地和菜园子在风雨雷电中静默着,很难看出它们的轮廓;远方的大伊山像一头累瘫的老牛趴俯在视野的极限,又像山水画上凝固的墨。
   暴雨就这么喧嚣而又安静地瓢泼着。廊下,农夫们抽着劣质的香烟或者旱烟,心事若有若无地望着雨幕;妇人们拿出针线活儿,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从瓦脊汇来的雨水从廊檐川流而下,落入早就备好的盆盆罐罐里,这些水被称为天水,积聚起来,用作此后几天做饭烧菜。孩子们总是忍不住把手伸到廊外去,溅湿了半身衣服,大人们也不呵斥。廊檐下,还有猫和狗,也都安静着,它们之间难得和谐相处。锄头、镰刀、犁铧、铁叉、铁锨、蓑衣、斗篷、雨伞……在檐下无声无息,但更像是蓄积力量。
   浓云越压越低,暴雨也就迟迟没有停的意思,地面上的积水不再寻找河流,它们已经成了河流。男人们扔掉了烟,披上蓑衣——暴雨里雨伞是无用的,卷起裤管赤脚踏出廊檐,手持铁锨深一脚浅一脚地蹚水而过,但他所能做的实在有限,只好期望着暴雨赶快停止。
   终于,云薄一层,天光就亮了,雨就小了一些。慢慢地,雨幕变成雨帘再变回雨珠、雨丝,直到又悄无声息地离去。雨停了好一会儿,林子里才传来一声怯怯的鸟鸣,带着试探的意味,很快,它的同伴们都叫了起来,婉转成劫后余生的欢快合唱,震落了树叶上的滚滚雨珠。蛙鸣不甘示弱,四塞而至,沸腾了近池远河。
   农夫们早就冲了出去,只见大河水浑白一片,与岸齐平。洼地的菜园子里,辣椒、黄瓜、西红柿们只露出一半的身子来,小白菜、韭菜、蒜苗们完全看不到了;田野里雾气未散,大概玉米、水稻、棉花也都深深浅浅地立在水里。农夫们简单地给菜地的田埂加堰放水,便匆匆赶往田野里,毕竟,庄稼要比菜蔬重要得多。只有当确定暴雨没有成灾,烟火和笑意才重新回到他们的嘴角。
   孩子们跃出廊檐,随意地戏着水,河道上有人开始用罾抓鱼,老牛踩着泥泞行于陌上,猫踱过瓦棱,狗奔跑于庭院。农妇们开始准备晚饭,湿掉的柴火久久热不开锅,炊烟凝重得飞不成直线,她们难免要发两句牢骚了。这时候,有老人会说:天老爷真是好着呢!这么大雨,没下在大冬天,没下在麦收时,是可怜农村人呢。
   夕阳骤然挂在西天,黄亮圆润,把每一片未来得及散尽的乌云都照亮了。
  责任编辑:海霞
其他文献
从水韵茶庄出来,是落日晚霞的傍晚,在抬头之际,偶见一缕轻云。  转而,乌云连天。忽然,我不敢直视这样的天空,它竟然如此孤独,忧郁。车还没拐弯,那乌云就从头顶压来,砸向心头。正如闲言碎语一般,让我无法忽略。生活是自己的,何须理会?可是,真的做得到不必理会吗?虽明知不必计较,却又不可能不在意。   在等红绿灯切换之时,心情亦随着那乌云一样,愈来愈沉。   倏而,大滴大滴的雨,从空中坠落。我慌忙冲向
期刊
幼时无知,常常把小豆娘唤作蜻蜓,闹出几许笑话,比如,认定那纤弱的小豆娘就是女蜻蜓,至于真正的蜻蜓,看着它面目凶恶怪异,便界定为男蜻蜓。再比如,我们用男女蜻蜓玩“过家家”“女嫁郎”的游戏,其形式是一群光屁股孩儿在河边地畔上疯跑一圈后,人人手里就多了几只小飞虫,于是凑在一起比对,若恰有女孩子捉了“女蜻蜓”,而男孩子又恰巧捉了“男蜻蜓”的,便成了天定的姻缘,先交换手里愣笃笃的飞虫,而后各上各轿,轿子自然
期刊
终于熬到老皮塘的水见了底,荷叶紧紧伏在了淤泥上。   趁大家刚进入午休,我抄起一个空的油漆桶,从村后小路一口气跑到老皮塘。八月正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直往脸上、脖子和一切裸露在外的皮肤里钻。顾不得抹去汗水,凉鞋朝柳树下一丢,提桶便下了塘。   塘边的水仅仅淹没脚脖子。捞过手边最大的一片荷叶,掏空底,往脑袋上一扣,便是一顶天然的遮阳帽子,且可完全遮住头和脸。再往池塘中间蹚两步,水已很少,有时一脚下去
期刊
乡村的田地在渐渐减少,辛勤劳作的农民也在减少。一些得心应手的农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慢慢地被抛弃。   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田分给了各家各户。有了田,镰刀确实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割麦子、割稻子时,是镰刀最显身手的时候。广阔的田野一片金黄,农人们早起,在磨刀砖上“霍霍”地把镰刀磨得锋利,割起麦子、稻子来,只听见“唰唰唰”“唰唰唰”的声音,麦子与稻子齐齐地倒在农人的臂弯里
期刊
订婚   1985年正月十五那天上午,天空中飘飘洒洒地下着小雪,我和几个同学在离家不远的打麦场上学骑自行车。   我们轮换着学,个个都把外边的小棉袄脱了下来,只穿了一件红红的秋衣。正当我们学得汗流浃背时,母亲叫我回去。啥事?我很不情愿地问了一句。回去你就知道了,母亲笑着说。母亲说,咱对门的你杨叔,给你介绍了个对象,人家想见见你,走,回家换一件衣服再去。换啥呢,我去了。说着,我已走进杨叔
期刊
我爱喝酒,这习惯是母亲培养出来的。   以前,母亲是从不喝酒的,之所以后来学会了喝酒,要从我外公说起:父母亲结婚第二年,父亲过生日,便把外公请过来吃饭,母亲杀了一只老母鸡,弄了一桌子菜,爷爷奶奶特意作陪,因爷爷奶奶和父母都不喝酒,所以就忘了去小卖铺打酒,吃饭时外公也没做声,饭一吃完就回去了,爷爷奶奶和父母留他吃晚饭后再走,但是留不住。那天舅舅刚好去公社开会,傍晚到我家吃晚饭了才回去。舅舅一进屋,
期刊
丰衣足食了,都市的居民们有了在陶盆瓦缸里,侍弄花草树木的雅兴。于是,从者众多,业态兴隆。   盆景族从山谷中挖来一株兰草,从山岭上刨出一束映山红,从平原乡下移植来一根葡藤,从苗圃里买回一棵幼松,小心翼翼地植入那些彩绘过的或方或圆、或大或小的盆中缸里,扶正苗木,虔心敬意地培土、浇水,而后摆放于狭小的庭院和局促的屋室里。从此,盆景的主人依四季之更替,将花盆在室内室外搬进搬出;随时令的变迁,适时地对苗
期刊
这儿,是茶峒。   有一“小溪”,下午我去了,真真切切的,是沿着“小溪”边走着的。   是去“三不管岛”的路边,豆蔻年华,手中握的,是我握不动的画笔。因为它们画的是沈从文的《边城》画面。   这画面是诱人的,您看: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户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
期刊
冬至夜里,一辆长长的列车驶过美丽的东北平原。   这节车厢里原本也热热闹闹的,这时突然安静下来。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在车厢内一瘸一拐地慢步行走,所至之处,乘客纷纷拿起手机。他最后停下来了,站在一家三口身旁,开始收拾自己塑料袋里的行李。他应是无钱买坐票,只能站着。这节车厢内的人都沉默不语,似乎什么都没发生,心中波澜不惊,和外面的世界形成强烈对比。列车驶入了一条很长的隧道中,黑漆漆的,让人想起什么。 
期刊
我生长在农村,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菜园,菜园里最常见的也就属大葱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放学回到家,闻到一种清香,心想:“哎!又放葱,虽然闻着很清香但并不好吃啊!”然后,有多慢走多慢,来到厨房,问道:“妈,您做的什么饭啊?”“等会儿你就知道了。”妈妈回答。   “您又放葱了吧!”我说。妈妈自言自语了一句:“居然忘记买面条了,不过没事,我们家有面条机。”“面条!”我很不耐烦地说道,“又是面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