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介中他的人生不可复制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123456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我本来预备花三个小时查阅资料,花一个小时罗列采访问题,所以我告诉易介中博士的助理Ying,我今晚给你采访提纲。结果,整整过了两天,我才拿出提纲。网络上有易介中在各地演讲的许多语录,实在太有意思,开始读之后根本停不下来。他有许多打破常规认知的观点极为特别,引人深思。例如谈到“人们对建筑空间、城市空间的‘口味’越来越重”,他说:“我有一个幻想,中国政府应该做一件事情:花一笔全世界都觉得冤的钱财,找一个全世界最疯狂的建筑师团队,盖一个全世界最高技术最劳民伤财的建筑。没准有了这个标榜‘最什么什么’的最高难度的建筑,大家就没兴趣再比所谓的高技术了,大家该干嘛干嘛。”
  不禁会好奇,会产生这些观点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人生的第一本书,是那套《百科全书》
  百度百科对易介中的介绍是这样的:易介中,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博士后,《APACC》亚太财智文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年以上的“台北京人”,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政产学研商一体化”策划人,创意经济跨界整合创意人,城市与建筑设计人,城市文化观察人。从事城市整合行销、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管理、策划与设计、住宅与商业文化地产投资管理、策划与设计,设计品品牌投资管理与策划、影视投资管理与策划等,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与生活形态产业策划与创意核心工作。


  他不太喜欢介绍自己,因为很难一句话说清楚,所以当有人问他:“易博士,您主要从事什么工作?”他通常会让对方自己去查百度百科。百度百科是很好用的一个工具,复杂的行业背景让易博士每天要接收巨大的信息量,对于一个脑力工作者来说,百度百科节省了太多脑细胞。“所以百度百科能查到的东西,我从来不放进脑子里!”有趣的是,易介中人生的第一本书,就是童年时代,家里书架上的那套一百多本的《百科全书》。当然,里面的具体知识他早就忘记了,天才一般的脑子里后来装进了建筑设计、创意学、跨界艺术与设计创作、新媒体与影像艺术等等复杂的脉络知识,并在国内顶尖大学担任这些学科的教授。


  但儿童时代那套《百科全书》的意义却十分刻骨铭心,《百科全书》真正打开了他的世界,让他感受到世界上每一件事都很有趣,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这种理解万物生长的洞察力,可能真的天生存在于他血液里。
  本科的时候,易介中在台北科技大学读建筑学,设计能力超群,被身边的人称为“天才建筑师”。于是他选择到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修读建筑硕士,因为台湾太局限,他要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是最好的。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建筑学院,当所有的学生拿出设计,他知道自己不仅是全台湾最好,也是全球最顶尖的年轻建筑师。所以易介中这么评价自己的硕士生涯:“在美国,最重大的意义就是获得了自信。”


  因为崔健、清华美女、拯救人类三大理想,来到北京
  入学九个月后,南加州建筑学院通知易介中因为成绩优异,提前毕业。而这个课程,通常是需要两年半。此时清华大学向易介中伸出橄榄枝,希望他到清华大学任教,清华的口号大大戳中了易介中要拯救人类的雄心壮志——到祖国最需要你的地方去!何况橄榄枝旁边,站立着清华的一名绝色美人。
  北京吸引易介中的另一个原因是崔健,飞机落地后,他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找地方听崔健唱歌,他说:“兴奋得快崩溃。”


  易介中籍贯南京,出生台北,有很强的首都情结,他信仰社会主义,喜欢北京,此后的二十年他一直在北京,他称呼自己为“台北京人”。他也喜欢教书,喜欢受邀去演讲,除了受到自己学生的追捧,那些只听一堂课的人们也毫不吝啬在演讲现场给他掌声和欢呼。能够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其他人,让易介中十分有成就感。
  为了更好地做建筑设计,易介中会大量阅读、研究相关的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尽管B型狮子座的他说自己凡事只有3秒热度,但在他的专业领域,努力程度与天赋一样令人望尘莫及。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死磕哲学,只要是看不懂的哲学书,他都买回来。死磕的结论就是:“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只是那几个人说话有道理,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了而已。读书其实就是在寻求共鸣,学习那些自己能接受的思维,这个是忘不掉的,其他的小说、百科之类的,我看完就忘了。”
  为了更好地教书,他在大量读书的同时“顺便”取得了博士、博士后学位。拿学位的目的是为了发言权,易介中参加博士生答辩的时候,已经在中央美院当老师了。答辩老师说:“易先生,你这么拽,为什么还要来读博士呢?”他回答:“如果我小学毕业也能来中央美院当教授的话,那我就不用念了。”老师想想,挺有道理,竟也让他直接通过了。
  虽然无法亲眼见到那时易介中授课的样子,但从现在的他身上也完全可以想象,一个幽默睿智、反应奇快的年轻教授,在讲台上肆意抛洒才华,打破讲台下一个个学生原本固有的对世界的视角,让他们能够看到更精彩的世界。曾经有一个陌生人来到易介中的工作室,告诉他:“我从哈佛毕业了,将要投身建筑行业,所以我特意来告诉你,谢谢你当年的演讲,让我知道用另外的角度看这个世界,让我决定要学建筑。”
  对于天生骄傲的易介中来说,这一定是很幸福的时刻。他说那时他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墓志铭:易介中是一个改变人类的,中国的,伟大的建筑教育家。   四十岁的时候,终于明白,哪些事是自己无法做到的
  我告诉易介中,网络上鲜少有对他本人的采访,但他被许多机构请去演讲的资料却很多。他可爱地笑了一下,说,对呀,他们对我脑子里的东西比对我感兴趣。


  易介中目前主要工作内容可以归纳为“顶层设计”,没有离开建筑。他说:“规划是思想,建筑是文化,室内是品位,景观是艺术。”如果一开始就想好建筑的规划,那使用率更高,所有的设计都将超前发展。易介中基于建筑,衍生出“政产学研商一体化”的策略咨询服务,即政治、地产、学术研究、商业一体化,他只接受“非他不可”的案子,也就是只有他能做的案子。大多数人做30个事情的时候会觉得很痛苦,他却恰恰相反。越创新、越离奇、越要求回报高,他越感兴趣,因为这方面他是绝对的行业第一。
  易介中有从骨子里散发出的自信骄傲,我想有太多原因能够支撑他:智慧、学历、受人崇拜、才华、思维、专业领域的绝对地位……根本无法有人能像他一样,他给我看他2016年的资源网,很像一张撒开的网。他的跨界是真正的跨界,艺术跨戏剧不叫跨界,本来就是相似的行业,艺术跨医疗才叫跨界。易介中认为,只有出现大跨界的时候,项目才会有质的改变。


  虽然目前国内市场处处高喊着“互联网+”,高喊着“跨界”,看起来一片创新的繁荣景象,但易介中对此却并不乐观,因为跨界需要学术背景。而中国学术界不行,没有批判精神。至少学术环境应该自由到想说什么就敢说,并且,要有试错的能力。社会环境要给一个学者说错话的机会,说错话就道歉,不应该影响学术地位,但中国目前却是越做学术越怕说错。人类的伟大之处就是不知道明天,不知道答案,仍然去做去错去改正,人类才能进步。
  两年前他决定不再教书,当他发现自己无法再记住班上每个人的名字。这一刻我觉得他很像一个古士,他在他那张蜘蛛网的金字塔尖行走,自如地跨界,去做很多人无法想象的设计,去解决除了他没有人能解决的问题。但躬身抚卷,面对自己的学生,不愿有一点敷衍,不能给予完整不如决绝离去。


  而现在,他希望他的墓志铭如下:“一个还没有做完世界上所有有趣的事就死掉的可爱男人。”
  管理是易介中的短板,数字会让他觉得无聊,因此他有一位长期合作的懂财务的合伙人。他的长板太长,短板太短,但年轻的时候不懂,还要艰难地调整自己。四十不惑的时候,他才知道什么事情自己绝对干不了,也知道什么事情只有自己能干,“这才是一个男人真正的成熟,”易介中说。
  做人很成功的怪物
  下班之后,易介中不用脑子。他看新闻评论、傻瓜电视剧、喜剧电影,听郭德纲、听苗阜和王声的相声。虽然他长时间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导创意与设计课程,也参与过798艺术区以及许多艺术产业园的前期策划和设计,但他平时不怎么接触艺术。他脑子里的艺术在达达时期,当代艺术还需要考验,而博物馆人太多,看画册就好,原作没有任何意义。他有所看重,有所看轻。他看重的皆是思想,是能够存活于世很久的东西。看清的是腐朽是很快就过去的。他不会崇拜任何事物,因为当事物诞生的下一刻,它就腻了。
  易介中称自己是“做人很成功的怪物”,虽然他自己是快乐的人,一点都不仇恨社会。但他的影响力太强,年轻时比较要好的朋友受他的影响颇为偏激,回不到真实世界,变成完全的自由派。


  他的教学是破坏式的,要拆了学生的思维条条框框,让他们学会创意地看世界。管理也是破坏式的,他不允许下属犯任何低级错误,一旦发现,不管时间地点,哪怕凌晨三点,也会连环call到当事人,羞辱式骂哭当事人。可以想象以他强大的逻辑能力,必然句句戳到当事人痛点。“就是要痛到他们受不了,杜绝以后再犯。效果很好。”易介中式管理学,也不是常人能够模仿的,他有能力掌控教给下属的东西绝对正确,才让员工们能力突飞猛进,即使被骂走,几年后也都会回头明白、感恩他的教育。
  易介中坚定相信外星人的存在,我问:“如果遇到外星人,你要做什么?”他说,要抱一下,因为相信了这么久他真的存在。
  所以人生而无意义,死而无意义,终其一生要寻求的就是活的时候的那点意义。他要追求的,不过就是“有一天有人记得我,成为历史人物,赢得尊重,才不算是白活”。赢得尊重,他再三强调。“比如朱旭东(易居中国创始合伙人、观复宝库创始人之一、本杂志出品人),他卖房子我不尊重他的,卖房子人人都会,最多可能羡慕他运气好。但是他做了观复宝库,把博物馆和保险柜跨界,我就非常尊重他了,因为这个我就想不出来,很有意义,很棒。所以我带朋友来参观,这就是他赢得了我的尊重。”
  易介中的特别是无法复制的,谁知道呢,也许他就是那个外星人。
其他文献
2015年12月7日至12月18日,来自中国苏州的 “物派”当代艺术展,受维也纳丝绸之路文化中心的邀请,在Mahlerstrasse14,Top2,1010Wien,Austria进行为期12日的展览。同时受邀加入“一带一路”的“艺术100+”青年艺术家扶持项目,开启苏州与欧洲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  2000多年前一条“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往来。从此之后中西方的各种交流频繁影响了整个世
期刊
1955年生于伊朗,Houshiary在70年代早期就前往伦敦切尔西艺术学院学习,并在毕业后与Anish Kapoor和Richard Deacon等一众艺术家被视为“新英国雕塑”运动的代表。从雕塑发展至绘画乃至动画作品,Houshiary从未改变的是其对生命、无穷性和流动感的追求,以及对人类存在的本质的探索。即便Houshiary一贯保持着低调的生活方式,但她在艺术界的地位却毋庸置疑——1994
期刊
1992年,台湾山艺术基金会董事长林明哲先生设立了“罗中立奖学金”,其后,历时七届,共有35位获奖者,他们中的大部分艺术家已成为今天当代艺术领域的中坚力量。2006年,得到海外华人仇浩然先生的大力支持,“罗中立奖学金”重新启动,今年正好是第十年。“罗中立奖学金”旨在奖掖新人,鼓励那些勇于探索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子,为他们搭建平台,致力中国艺术后备新人的推出与培养。在过去的十年中,有4000多名学
期刊
2004年9月3日晚,在德国向来有“古典主义摇篮”之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的德国魏玛“安娜·阿玛丽亚图书馆”发生火灾,三万册珍贵图书焚毁。德国文化部长魏斯称,这是“德国的文化灾难,也是世界历史的重大损失”。2009年中央美院学生宿舍的一场大火,烧掉很多学生作品。2011年7月3日,成都的暴雨洗劫了成都老蓝顶艺术区的四十多间艺术家工作室,全部损失在500万元以上。2012年7月21日,北京的
期刊
每当拍卖场上出现“天价艺术品”,总有两样东西如影随形:现场即时爆发的掌声和随后而至的大众的嘲笑声。前不久中国藏家花10亿买下的莫迪里阿尼的《裸女》、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了4.5亿的汤伯利的“黑板涂鸦”,也照例引来大众与媒体的一片质疑与嘲笑——一个变形的女人、几根乱涂的线条,价值怎么能数以亿计?当然,对于已经丰收的卖家、藏家和拍卖行来说,这些杂音无非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一件天价艺术
期刊
近几年来,因为政体的失灵,在世界各地发生越来越多对当权者不满而发起的抗争,如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运动等,无论立场对错与否,艺术家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介入其中,并创造了许多代表性的对象,作为活动的精神标志。  英国的街头艺术组合Brandalism也在去年年末发动了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与艺术团体,共占领了英国城市中近600处广告牌,他们征集到了各式各样的作品,有的拿大品牌开涮,有的调侃世界各地领导人,有的
期刊
最近几年,我参加了雕塑界一些重要的学术活动,收获很多。今天早上看到本届双年展,觉得是2015年中国雕塑界的一次盛会,参展作品也基本能呈现近年来雕塑界的创作面貌。2013年“大同雕塑双年展”引进了策展人制度,在今年的双年展中能得以延续,说明了雕塑双年展在不断进步,在制度、范式等方面不断在向前推进。今年几个展览板块的设计也很用心,在吕品昌先生策划的当代陶艺,唐尧先生负责的展览单元中,我们能看到一些非常
期刊
北京雾霾一起,艺术家又开始用视觉来抗议了。这也是近年来艺术家和批评家开始从本体论叫嚣到介入社会话题的一种转变,但我看来看去,有关雾霾话题的好作品都不是艺术家在做,我很早就说过了,艺术向艺术家挑战,网络向美术馆挑战,其实是公共生活中的任何行为和视觉呈现都在挑战美术馆里的艺术作品,它们提供了我们拆除美术馆的封闭白盒子的理念的实际证明。  据网上《北京一男子用100天收集雾霾,灰尘制成板砖》的专题报道:
期刊
教育部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留美学生已达40余万,占全美外国学生的30%。在愈演愈烈的留美趋势下,每个家长都希望即将美国留学的孩子能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等这样的美国顶级大学。  在美国名校入学申请中,除了常规的成绩、特长以及英语能力之外,招生官更看重SAT考试成绩、国外生活的经历、美国教师推荐信、社交能力等等。如果学生曾参加过国际交换项目、冬令营或者夏令营,或曾在海外长期居住过,
期刊
《咖啡简史》的作者威廉·哈里森·尤克思在书中写道:就在第一代咖啡客的有生之年,许多咖啡馆纷纷开业,且赢得一定声誉。18世纪早期一位旅行者的记载,使我们得以窥见咖啡馆理念在维也纳的迅速发展。这位旅行者写道:“维也纳到处都是咖啡馆,文人学士和忙于报纸的人们很喜欢在咖啡馆碰头,阅读报纸、讨论报上的内容。有些咖啡馆名声超过其他咖啡馆,因为聚集在这些咖啡馆的‘报纸医生们’(原注: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名称)对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