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我本来预备花三个小时查阅资料,花一个小时罗列采访问题,所以我告诉易介中博士的助理Ying,我今晚给你采访提纲。结果,整整过了两天,我才拿出提纲。网络上有易介中在各地演讲的许多语录,实在太有意思,开始读之后根本停不下来。他有许多打破常规认知的观点极为特别,引人深思。例如谈到“人们对建筑空间、城市空间的‘口味’越来越重”,他说:“我有一个幻想,中国政府应该做一件事情:花一笔全世界都觉得冤的钱财,找一个全世界最疯狂的建筑师团队,盖一个全世界最高技术最劳民伤财的建筑。没准有了这个标榜‘最什么什么’的最高难度的建筑,大家就没兴趣再比所谓的高技术了,大家该干嘛干嘛。”
不禁会好奇,会产生这些观点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人生的第一本书,是那套《百科全书》
百度百科对易介中的介绍是这样的:易介中,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博士后,《APACC》亚太财智文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年以上的“台北京人”,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政产学研商一体化”策划人,创意经济跨界整合创意人,城市与建筑设计人,城市文化观察人。从事城市整合行销、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管理、策划与设计、住宅与商业文化地产投资管理、策划与设计,设计品品牌投资管理与策划、影视投资管理与策划等,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与生活形态产业策划与创意核心工作。
他不太喜欢介绍自己,因为很难一句话说清楚,所以当有人问他:“易博士,您主要从事什么工作?”他通常会让对方自己去查百度百科。百度百科是很好用的一个工具,复杂的行业背景让易博士每天要接收巨大的信息量,对于一个脑力工作者来说,百度百科节省了太多脑细胞。“所以百度百科能查到的东西,我从来不放进脑子里!”有趣的是,易介中人生的第一本书,就是童年时代,家里书架上的那套一百多本的《百科全书》。当然,里面的具体知识他早就忘记了,天才一般的脑子里后来装进了建筑设计、创意学、跨界艺术与设计创作、新媒体与影像艺术等等复杂的脉络知识,并在国内顶尖大学担任这些学科的教授。
但儿童时代那套《百科全书》的意义却十分刻骨铭心,《百科全书》真正打开了他的世界,让他感受到世界上每一件事都很有趣,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这种理解万物生长的洞察力,可能真的天生存在于他血液里。
本科的时候,易介中在台北科技大学读建筑学,设计能力超群,被身边的人称为“天才建筑师”。于是他选择到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修读建筑硕士,因为台湾太局限,他要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是最好的。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建筑学院,当所有的学生拿出设计,他知道自己不仅是全台湾最好,也是全球最顶尖的年轻建筑师。所以易介中这么评价自己的硕士生涯:“在美国,最重大的意义就是获得了自信。”
因为崔健、清华美女、拯救人类三大理想,来到北京
入学九个月后,南加州建筑学院通知易介中因为成绩优异,提前毕业。而这个课程,通常是需要两年半。此时清华大学向易介中伸出橄榄枝,希望他到清华大学任教,清华的口号大大戳中了易介中要拯救人类的雄心壮志——到祖国最需要你的地方去!何况橄榄枝旁边,站立着清华的一名绝色美人。
北京吸引易介中的另一个原因是崔健,飞机落地后,他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找地方听崔健唱歌,他说:“兴奋得快崩溃。”
易介中籍贯南京,出生台北,有很强的首都情结,他信仰社会主义,喜欢北京,此后的二十年他一直在北京,他称呼自己为“台北京人”。他也喜欢教书,喜欢受邀去演讲,除了受到自己学生的追捧,那些只听一堂课的人们也毫不吝啬在演讲现场给他掌声和欢呼。能够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其他人,让易介中十分有成就感。
为了更好地做建筑设计,易介中会大量阅读、研究相关的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尽管B型狮子座的他说自己凡事只有3秒热度,但在他的专业领域,努力程度与天赋一样令人望尘莫及。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死磕哲学,只要是看不懂的哲学书,他都买回来。死磕的结论就是:“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只是那几个人说话有道理,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了而已。读书其实就是在寻求共鸣,学习那些自己能接受的思维,这个是忘不掉的,其他的小说、百科之类的,我看完就忘了。”
为了更好地教书,他在大量读书的同时“顺便”取得了博士、博士后学位。拿学位的目的是为了发言权,易介中参加博士生答辩的时候,已经在中央美院当老师了。答辩老师说:“易先生,你这么拽,为什么还要来读博士呢?”他回答:“如果我小学毕业也能来中央美院当教授的话,那我就不用念了。”老师想想,挺有道理,竟也让他直接通过了。
虽然无法亲眼见到那时易介中授课的样子,但从现在的他身上也完全可以想象,一个幽默睿智、反应奇快的年轻教授,在讲台上肆意抛洒才华,打破讲台下一个个学生原本固有的对世界的视角,让他们能够看到更精彩的世界。曾经有一个陌生人来到易介中的工作室,告诉他:“我从哈佛毕业了,将要投身建筑行业,所以我特意来告诉你,谢谢你当年的演讲,让我知道用另外的角度看这个世界,让我决定要学建筑。”
对于天生骄傲的易介中来说,这一定是很幸福的时刻。他说那时他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墓志铭:易介中是一个改变人类的,中国的,伟大的建筑教育家。 四十岁的时候,终于明白,哪些事是自己无法做到的
我告诉易介中,网络上鲜少有对他本人的采访,但他被许多机构请去演讲的资料却很多。他可爱地笑了一下,说,对呀,他们对我脑子里的东西比对我感兴趣。
易介中目前主要工作内容可以归纳为“顶层设计”,没有离开建筑。他说:“规划是思想,建筑是文化,室内是品位,景观是艺术。”如果一开始就想好建筑的规划,那使用率更高,所有的设计都将超前发展。易介中基于建筑,衍生出“政产学研商一体化”的策略咨询服务,即政治、地产、学术研究、商业一体化,他只接受“非他不可”的案子,也就是只有他能做的案子。大多数人做30个事情的时候会觉得很痛苦,他却恰恰相反。越创新、越离奇、越要求回报高,他越感兴趣,因为这方面他是绝对的行业第一。
易介中有从骨子里散发出的自信骄傲,我想有太多原因能够支撑他:智慧、学历、受人崇拜、才华、思维、专业领域的绝对地位……根本无法有人能像他一样,他给我看他2016年的资源网,很像一张撒开的网。他的跨界是真正的跨界,艺术跨戏剧不叫跨界,本来就是相似的行业,艺术跨医疗才叫跨界。易介中认为,只有出现大跨界的时候,项目才会有质的改变。
虽然目前国内市场处处高喊着“互联网+”,高喊着“跨界”,看起来一片创新的繁荣景象,但易介中对此却并不乐观,因为跨界需要学术背景。而中国学术界不行,没有批判精神。至少学术环境应该自由到想说什么就敢说,并且,要有试错的能力。社会环境要给一个学者说错话的机会,说错话就道歉,不应该影响学术地位,但中国目前却是越做学术越怕说错。人类的伟大之处就是不知道明天,不知道答案,仍然去做去错去改正,人类才能进步。
两年前他决定不再教书,当他发现自己无法再记住班上每个人的名字。这一刻我觉得他很像一个古士,他在他那张蜘蛛网的金字塔尖行走,自如地跨界,去做很多人无法想象的设计,去解决除了他没有人能解决的问题。但躬身抚卷,面对自己的学生,不愿有一点敷衍,不能给予完整不如决绝离去。
而现在,他希望他的墓志铭如下:“一个还没有做完世界上所有有趣的事就死掉的可爱男人。”
管理是易介中的短板,数字会让他觉得无聊,因此他有一位长期合作的懂财务的合伙人。他的长板太长,短板太短,但年轻的时候不懂,还要艰难地调整自己。四十不惑的时候,他才知道什么事情自己绝对干不了,也知道什么事情只有自己能干,“这才是一个男人真正的成熟,”易介中说。
做人很成功的怪物
下班之后,易介中不用脑子。他看新闻评论、傻瓜电视剧、喜剧电影,听郭德纲、听苗阜和王声的相声。虽然他长时间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导创意与设计课程,也参与过798艺术区以及许多艺术产业园的前期策划和设计,但他平时不怎么接触艺术。他脑子里的艺术在达达时期,当代艺术还需要考验,而博物馆人太多,看画册就好,原作没有任何意义。他有所看重,有所看轻。他看重的皆是思想,是能够存活于世很久的东西。看清的是腐朽是很快就过去的。他不会崇拜任何事物,因为当事物诞生的下一刻,它就腻了。
易介中称自己是“做人很成功的怪物”,虽然他自己是快乐的人,一点都不仇恨社会。但他的影响力太强,年轻时比较要好的朋友受他的影响颇为偏激,回不到真实世界,变成完全的自由派。
他的教学是破坏式的,要拆了学生的思维条条框框,让他们学会创意地看世界。管理也是破坏式的,他不允许下属犯任何低级错误,一旦发现,不管时间地点,哪怕凌晨三点,也会连环call到当事人,羞辱式骂哭当事人。可以想象以他强大的逻辑能力,必然句句戳到当事人痛点。“就是要痛到他们受不了,杜绝以后再犯。效果很好。”易介中式管理学,也不是常人能够模仿的,他有能力掌控教给下属的东西绝对正确,才让员工们能力突飞猛进,即使被骂走,几年后也都会回头明白、感恩他的教育。
易介中坚定相信外星人的存在,我问:“如果遇到外星人,你要做什么?”他说,要抱一下,因为相信了这么久他真的存在。
所以人生而无意义,死而无意义,终其一生要寻求的就是活的时候的那点意义。他要追求的,不过就是“有一天有人记得我,成为历史人物,赢得尊重,才不算是白活”。赢得尊重,他再三强调。“比如朱旭东(易居中国创始合伙人、观复宝库创始人之一、本杂志出品人),他卖房子我不尊重他的,卖房子人人都会,最多可能羡慕他运气好。但是他做了观复宝库,把博物馆和保险柜跨界,我就非常尊重他了,因为这个我就想不出来,很有意义,很棒。所以我带朋友来参观,这就是他赢得了我的尊重。”
易介中的特别是无法复制的,谁知道呢,也许他就是那个外星人。
不禁会好奇,会产生这些观点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人生的第一本书,是那套《百科全书》
百度百科对易介中的介绍是这样的:易介中,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博士后,《APACC》亚太财智文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年以上的“台北京人”,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政产学研商一体化”策划人,创意经济跨界整合创意人,城市与建筑设计人,城市文化观察人。从事城市整合行销、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管理、策划与设计、住宅与商业文化地产投资管理、策划与设计,设计品品牌投资管理与策划、影视投资管理与策划等,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与生活形态产业策划与创意核心工作。
他不太喜欢介绍自己,因为很难一句话说清楚,所以当有人问他:“易博士,您主要从事什么工作?”他通常会让对方自己去查百度百科。百度百科是很好用的一个工具,复杂的行业背景让易博士每天要接收巨大的信息量,对于一个脑力工作者来说,百度百科节省了太多脑细胞。“所以百度百科能查到的东西,我从来不放进脑子里!”有趣的是,易介中人生的第一本书,就是童年时代,家里书架上的那套一百多本的《百科全书》。当然,里面的具体知识他早就忘记了,天才一般的脑子里后来装进了建筑设计、创意学、跨界艺术与设计创作、新媒体与影像艺术等等复杂的脉络知识,并在国内顶尖大学担任这些学科的教授。
但儿童时代那套《百科全书》的意义却十分刻骨铭心,《百科全书》真正打开了他的世界,让他感受到世界上每一件事都很有趣,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这种理解万物生长的洞察力,可能真的天生存在于他血液里。
本科的时候,易介中在台北科技大学读建筑学,设计能力超群,被身边的人称为“天才建筑师”。于是他选择到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修读建筑硕士,因为台湾太局限,他要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是最好的。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建筑学院,当所有的学生拿出设计,他知道自己不仅是全台湾最好,也是全球最顶尖的年轻建筑师。所以易介中这么评价自己的硕士生涯:“在美国,最重大的意义就是获得了自信。”
因为崔健、清华美女、拯救人类三大理想,来到北京
入学九个月后,南加州建筑学院通知易介中因为成绩优异,提前毕业。而这个课程,通常是需要两年半。此时清华大学向易介中伸出橄榄枝,希望他到清华大学任教,清华的口号大大戳中了易介中要拯救人类的雄心壮志——到祖国最需要你的地方去!何况橄榄枝旁边,站立着清华的一名绝色美人。
北京吸引易介中的另一个原因是崔健,飞机落地后,他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找地方听崔健唱歌,他说:“兴奋得快崩溃。”
易介中籍贯南京,出生台北,有很强的首都情结,他信仰社会主义,喜欢北京,此后的二十年他一直在北京,他称呼自己为“台北京人”。他也喜欢教书,喜欢受邀去演讲,除了受到自己学生的追捧,那些只听一堂课的人们也毫不吝啬在演讲现场给他掌声和欢呼。能够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其他人,让易介中十分有成就感。
为了更好地做建筑设计,易介中会大量阅读、研究相关的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尽管B型狮子座的他说自己凡事只有3秒热度,但在他的专业领域,努力程度与天赋一样令人望尘莫及。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死磕哲学,只要是看不懂的哲学书,他都买回来。死磕的结论就是:“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只是那几个人说话有道理,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了而已。读书其实就是在寻求共鸣,学习那些自己能接受的思维,这个是忘不掉的,其他的小说、百科之类的,我看完就忘了。”
为了更好地教书,他在大量读书的同时“顺便”取得了博士、博士后学位。拿学位的目的是为了发言权,易介中参加博士生答辩的时候,已经在中央美院当老师了。答辩老师说:“易先生,你这么拽,为什么还要来读博士呢?”他回答:“如果我小学毕业也能来中央美院当教授的话,那我就不用念了。”老师想想,挺有道理,竟也让他直接通过了。
虽然无法亲眼见到那时易介中授课的样子,但从现在的他身上也完全可以想象,一个幽默睿智、反应奇快的年轻教授,在讲台上肆意抛洒才华,打破讲台下一个个学生原本固有的对世界的视角,让他们能够看到更精彩的世界。曾经有一个陌生人来到易介中的工作室,告诉他:“我从哈佛毕业了,将要投身建筑行业,所以我特意来告诉你,谢谢你当年的演讲,让我知道用另外的角度看这个世界,让我决定要学建筑。”
对于天生骄傲的易介中来说,这一定是很幸福的时刻。他说那时他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墓志铭:易介中是一个改变人类的,中国的,伟大的建筑教育家。 四十岁的时候,终于明白,哪些事是自己无法做到的
我告诉易介中,网络上鲜少有对他本人的采访,但他被许多机构请去演讲的资料却很多。他可爱地笑了一下,说,对呀,他们对我脑子里的东西比对我感兴趣。
易介中目前主要工作内容可以归纳为“顶层设计”,没有离开建筑。他说:“规划是思想,建筑是文化,室内是品位,景观是艺术。”如果一开始就想好建筑的规划,那使用率更高,所有的设计都将超前发展。易介中基于建筑,衍生出“政产学研商一体化”的策略咨询服务,即政治、地产、学术研究、商业一体化,他只接受“非他不可”的案子,也就是只有他能做的案子。大多数人做30个事情的时候会觉得很痛苦,他却恰恰相反。越创新、越离奇、越要求回报高,他越感兴趣,因为这方面他是绝对的行业第一。
易介中有从骨子里散发出的自信骄傲,我想有太多原因能够支撑他:智慧、学历、受人崇拜、才华、思维、专业领域的绝对地位……根本无法有人能像他一样,他给我看他2016年的资源网,很像一张撒开的网。他的跨界是真正的跨界,艺术跨戏剧不叫跨界,本来就是相似的行业,艺术跨医疗才叫跨界。易介中认为,只有出现大跨界的时候,项目才会有质的改变。
虽然目前国内市场处处高喊着“互联网+”,高喊着“跨界”,看起来一片创新的繁荣景象,但易介中对此却并不乐观,因为跨界需要学术背景。而中国学术界不行,没有批判精神。至少学术环境应该自由到想说什么就敢说,并且,要有试错的能力。社会环境要给一个学者说错话的机会,说错话就道歉,不应该影响学术地位,但中国目前却是越做学术越怕说错。人类的伟大之处就是不知道明天,不知道答案,仍然去做去错去改正,人类才能进步。
两年前他决定不再教书,当他发现自己无法再记住班上每个人的名字。这一刻我觉得他很像一个古士,他在他那张蜘蛛网的金字塔尖行走,自如地跨界,去做很多人无法想象的设计,去解决除了他没有人能解决的问题。但躬身抚卷,面对自己的学生,不愿有一点敷衍,不能给予完整不如决绝离去。
而现在,他希望他的墓志铭如下:“一个还没有做完世界上所有有趣的事就死掉的可爱男人。”
管理是易介中的短板,数字会让他觉得无聊,因此他有一位长期合作的懂财务的合伙人。他的长板太长,短板太短,但年轻的时候不懂,还要艰难地调整自己。四十不惑的时候,他才知道什么事情自己绝对干不了,也知道什么事情只有自己能干,“这才是一个男人真正的成熟,”易介中说。
做人很成功的怪物
下班之后,易介中不用脑子。他看新闻评论、傻瓜电视剧、喜剧电影,听郭德纲、听苗阜和王声的相声。虽然他长时间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导创意与设计课程,也参与过798艺术区以及许多艺术产业园的前期策划和设计,但他平时不怎么接触艺术。他脑子里的艺术在达达时期,当代艺术还需要考验,而博物馆人太多,看画册就好,原作没有任何意义。他有所看重,有所看轻。他看重的皆是思想,是能够存活于世很久的东西。看清的是腐朽是很快就过去的。他不会崇拜任何事物,因为当事物诞生的下一刻,它就腻了。
易介中称自己是“做人很成功的怪物”,虽然他自己是快乐的人,一点都不仇恨社会。但他的影响力太强,年轻时比较要好的朋友受他的影响颇为偏激,回不到真实世界,变成完全的自由派。
他的教学是破坏式的,要拆了学生的思维条条框框,让他们学会创意地看世界。管理也是破坏式的,他不允许下属犯任何低级错误,一旦发现,不管时间地点,哪怕凌晨三点,也会连环call到当事人,羞辱式骂哭当事人。可以想象以他强大的逻辑能力,必然句句戳到当事人痛点。“就是要痛到他们受不了,杜绝以后再犯。效果很好。”易介中式管理学,也不是常人能够模仿的,他有能力掌控教给下属的东西绝对正确,才让员工们能力突飞猛进,即使被骂走,几年后也都会回头明白、感恩他的教育。
易介中坚定相信外星人的存在,我问:“如果遇到外星人,你要做什么?”他说,要抱一下,因为相信了这么久他真的存在。
所以人生而无意义,死而无意义,终其一生要寻求的就是活的时候的那点意义。他要追求的,不过就是“有一天有人记得我,成为历史人物,赢得尊重,才不算是白活”。赢得尊重,他再三强调。“比如朱旭东(易居中国创始合伙人、观复宝库创始人之一、本杂志出品人),他卖房子我不尊重他的,卖房子人人都会,最多可能羡慕他运气好。但是他做了观复宝库,把博物馆和保险柜跨界,我就非常尊重他了,因为这个我就想不出来,很有意义,很棒。所以我带朋友来参观,这就是他赢得了我的尊重。”
易介中的特别是无法复制的,谁知道呢,也许他就是那个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