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发展。 新《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理念,新教材的使用,还有社会和学生对历史教学的新需求等,都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历史教师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首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实现自身的角色转变。
首先,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实现从教学的主体到教学的主导的角色转变。课堂,就是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场所。历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的弊端。其实质就是主体性在课堂上的流失。历史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诸多因素使得历史教学沦为枯燥无味的记忆教学、知识教学, 乃至蜕变为一种应试训练。对于历史课堂缺乏主体性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四点:
(1)、“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阻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堂上教师说了算,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对历史课失去兴趣。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备受青睐,是由其文化渊源的。中国传统的儒家把教师的传授地位抬得太高,特别是荀子将教师纳入天、地、君、亲的序列。谨遵师命是儒家倡导的人伦观念一脉相承。 师之所传, 弟之所受,一字勿敢出入,就形成“不知难问”的风气。可是教育绝不是按生产线进行批量加工,而是心灵对话的事业。教师也不是知识的“批发商”。是知识走向学生,还是让学生走向知识? 当然是后者,既如此,“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就不适应学生的主动学习了。
(2)缺乏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制度。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个体生来是有探究或创造本能的,这种本能为个体后天的创造性研究提供了生物学的基础。教学时间和空间被分割成无数的小单位,每个小单位都预先为师生设置了任务,没有个性化“选择”的“自由”等。这种制度堵塞了创造性地发展。
(3)、分数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严重压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当今大多数教育部门用“升学率”的指标奖罚教师、学校。老师们埋头于标准化考试中,而学生成了分数的奴隶。一张考卷的分数就判定了一个学生拥有的全部潜质和能力,甚至可以预测并判定了一个学生的终身命运。这样学生只能围绕考试埋头苦读,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挥。
(4)、教师教法死板,学生学习无趣。历史传统的教法是封闭式的讲授法,面对教材一般都是老师念,学生记或画,然后背,缺少探究,教学千篇一律,声调平平,面孔死板,毫无新鲜感和生动感,怎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心情?许多历史教师时常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 ,为什么不从自身找原因,打开门户,大胆拿来,锐意创新,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行之有教法呢?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
教学方式是由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首先教师从主宰的地位上退下来,树立一种为学生学习排忧解难的“服务意识”。建立起学生先想,教师后导,学生先预习提出疑问、师生共同寻求答案的教学法。
(一)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兴趣和个性。
个性,即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其核心内容是主体性与创造性。人才之所以被称为人才,必然有他个人的特色。因此,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培养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兴趣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就意味历史教师必须从自己做起,打破“尽信书”的陈旧观念,从“权威”的位置上走下来,重新为自己的角色定位,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语言和思想,牢牢确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原则,把对学生兴趣和人格的尊重落实到教学实际环节中,而不是流于形式和说教。
(二)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 如果他们之间关系和谐,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三)贵在引导,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叶圣陶说:学习的主体是自己,千古不变。 自己努力,才有进步。教师如同朋友,无论如何高明,只能从旁启发,尽切磋的责任,代替学习是不可能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巧妙的设计教学环节和设疑情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的热情,科学引导学生自觉进入教学境界,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实践的主人。教师应该把功夫用在“导”上,引导、指导、诱导,导方法、导技巧、导规律。凡是通过教师启发诱导,学生思考揣摩能够回答问题,教师尽量不讲。只有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他们参与教学,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其次,从单向提问到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
目前,许多课堂教学虽然有问有答、热热闹闹,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究其原因,是课堂教学的问答双方错位现象严重。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困难,产生疑问的是学生,因此,问题的提出者、发问者理应也是学生。但事实却相反,教师总是提出问题的主角。学生要按教师设计的提问来学习,而不是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来学习。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学生的思维状况好比火花,一旦点燃就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好诱发学生思维的工作,引导他们质疑问难。
最后,教师的教育理念应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传统教学重视知识传授,却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待灌的“知识器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教学理念倡导的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研究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掌握方法。为此我们的课堂学生是主体,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相信、肯定、鼓励、赏识学生。人人都参与,有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有修正补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平等融洽。
总之,历史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是当前基础教育中历史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历史教育改革的各个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历史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中,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历史教师能否实现自身的角色转变制约着历史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的实现,影响着历史教育改革的进程。
首先,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实现从教学的主体到教学的主导的角色转变。课堂,就是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场所。历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的弊端。其实质就是主体性在课堂上的流失。历史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诸多因素使得历史教学沦为枯燥无味的记忆教学、知识教学, 乃至蜕变为一种应试训练。对于历史课堂缺乏主体性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四点:
(1)、“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阻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堂上教师说了算,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对历史课失去兴趣。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备受青睐,是由其文化渊源的。中国传统的儒家把教师的传授地位抬得太高,特别是荀子将教师纳入天、地、君、亲的序列。谨遵师命是儒家倡导的人伦观念一脉相承。 师之所传, 弟之所受,一字勿敢出入,就形成“不知难问”的风气。可是教育绝不是按生产线进行批量加工,而是心灵对话的事业。教师也不是知识的“批发商”。是知识走向学生,还是让学生走向知识? 当然是后者,既如此,“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就不适应学生的主动学习了。
(2)缺乏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制度。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个体生来是有探究或创造本能的,这种本能为个体后天的创造性研究提供了生物学的基础。教学时间和空间被分割成无数的小单位,每个小单位都预先为师生设置了任务,没有个性化“选择”的“自由”等。这种制度堵塞了创造性地发展。
(3)、分数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严重压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当今大多数教育部门用“升学率”的指标奖罚教师、学校。老师们埋头于标准化考试中,而学生成了分数的奴隶。一张考卷的分数就判定了一个学生拥有的全部潜质和能力,甚至可以预测并判定了一个学生的终身命运。这样学生只能围绕考试埋头苦读,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挥。
(4)、教师教法死板,学生学习无趣。历史传统的教法是封闭式的讲授法,面对教材一般都是老师念,学生记或画,然后背,缺少探究,教学千篇一律,声调平平,面孔死板,毫无新鲜感和生动感,怎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心情?许多历史教师时常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 ,为什么不从自身找原因,打开门户,大胆拿来,锐意创新,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行之有教法呢?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
教学方式是由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首先教师从主宰的地位上退下来,树立一种为学生学习排忧解难的“服务意识”。建立起学生先想,教师后导,学生先预习提出疑问、师生共同寻求答案的教学法。
(一)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兴趣和个性。
个性,即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其核心内容是主体性与创造性。人才之所以被称为人才,必然有他个人的特色。因此,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培养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兴趣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就意味历史教师必须从自己做起,打破“尽信书”的陈旧观念,从“权威”的位置上走下来,重新为自己的角色定位,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语言和思想,牢牢确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原则,把对学生兴趣和人格的尊重落实到教学实际环节中,而不是流于形式和说教。
(二)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 如果他们之间关系和谐,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三)贵在引导,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叶圣陶说:学习的主体是自己,千古不变。 自己努力,才有进步。教师如同朋友,无论如何高明,只能从旁启发,尽切磋的责任,代替学习是不可能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巧妙的设计教学环节和设疑情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的热情,科学引导学生自觉进入教学境界,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实践的主人。教师应该把功夫用在“导”上,引导、指导、诱导,导方法、导技巧、导规律。凡是通过教师启发诱导,学生思考揣摩能够回答问题,教师尽量不讲。只有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他们参与教学,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其次,从单向提问到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
目前,许多课堂教学虽然有问有答、热热闹闹,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究其原因,是课堂教学的问答双方错位现象严重。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困难,产生疑问的是学生,因此,问题的提出者、发问者理应也是学生。但事实却相反,教师总是提出问题的主角。学生要按教师设计的提问来学习,而不是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来学习。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学生的思维状况好比火花,一旦点燃就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好诱发学生思维的工作,引导他们质疑问难。
最后,教师的教育理念应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传统教学重视知识传授,却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待灌的“知识器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教学理念倡导的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研究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掌握方法。为此我们的课堂学生是主体,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相信、肯定、鼓励、赏识学生。人人都参与,有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有修正补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平等融洽。
总之,历史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是当前基础教育中历史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历史教育改革的各个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历史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中,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历史教师能否实现自身的角色转变制约着历史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的实现,影响着历史教育改革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