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透教材、关注学生既是备好课的基础,也是上好课的根本。同时也要求我们钻研教材时要变“解析”为“建构”,在课堂上变“授受”为“对话”,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更具个性和智慧,并取得最佳效果。
一、抓住文本特点,深入研读,准确把握核心价值
教师要想教好课,必须深入解读文本。文本解读越深,含义领悟就越透彻,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也就越强。一篇课文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信息系统,教材作为范例有多重功能:启迪思想、陶冶情操、训练读写、积累词句等。面对教材这篇“大森林”,解读文本时,首先要依据年段目标、课文特点、单元目标、课后思考练习等准确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文本的核心价值是个综合概念,既凝聚在精神、道德、哲理层面,也体现在对学习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特有价值上。教师应围绕核心价值,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取舍、增删、组合等二度开发。研读文本时大致要经历这么一个阶段:文本说了什么,想要说什么,怎么说,能够说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同文体,教学的关注点也不同。例如,叙事要关注情节、结构、人物;写景,要关注画面、情感、顺序;说明文,要关注基本的说明方法。落实到一篇具体的文章,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可把文本的核心价值定为: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时从课题入手,引发阅读期待;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搜集的资料,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唤起捍卫祖国的责任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最后通过讨论交流,感悟本文的写作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立足学生,关注差异性,因材施教
备课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这个客体,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一切都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于生活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各异,学生在学习习惯和方式、学习能力和水平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必然会反映在教学中。成功的教学,在于帮助学生成为有效的学习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智水平与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不要“齐步走”。具体落实在文本中应做到:(1)不同学段学生价值定位不同。(2)不同地区目标定位不同。(3)同一班级学生,不同学力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有不同。
《乡下人家》一课的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从乡村生活中的最平凡景物、最普通场面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生活的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语句。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抓住乡下人家普通事物的特点来抒发情感的方法。4.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写乡下人家的其他动人画面。这样的目标就很有层次性,在保证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又有所提升:第一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基于全体学生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对后进生而言,这是目标达成的底线;第二点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可以完成的;第三点,是对中上学生提出的要求;第四点是提升性目标。
《乡下人家》在农村和城市所要教学的着力点又有所不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想象生动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如果是从未接触农村生活的城市孩子学习本篇课文,不但要把它作为重点还要作为难点来处理。
三、方案设计,课堂实施,力求简约而不简单
把握了教材,了解了学生,教案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应该设计出既符合新课标,又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实施方案,并在所定目标的导引下展开教学。落实在课堂上,应本着“简单教语文”的思想,以简练的教学方式、简化的教学过程,呈现简要的教学内容,构建简单的语文课堂。关键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找准切入点
一堂好课,一定有它内在的发展逻辑。教学时若能将文本的内在结构,转化为课堂的教学结构,不仅能凸显文本的主干,也能使课堂变得疏密有致。教师在研读时要对文本内容聚焦、理线,围绕文本的核心内容,找准切入点,以此辐射全篇。在课堂上,围绕这个点展开教学,整堂课就有了主心骨,有了向心力,就可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例如,教学《掌声》,可抓住题眼“掌声”作为切入点,逐步延伸扩展:“感受掌声”——初读感知,了解课文大意,提出思考问题:同学们为什么给英子掌声?英子得到掌声后心情怎样?“研讨掌声”——抓住重点段落,让学生思考探讨:“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有什么不同?“拓展掌声”——围绕掌声使英子由自卑变得乐观的情感变化,进一步感受掌声的力量,丰富掌声的内涵。“升华掌声”——掌声就是爱,生活中要珍惜别人的掌声,也不要吝啬自己的掌声,要当爱的创造者、传递者。整节课由“感受掌声——研讨掌声——拓展掌声——升华掌声”构建完整严谨的教学链条,由“掌声”贯穿始终。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可紧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隐含中心思想且含义深刻的句子作为主线,围绕文本的两个语言现象——“德国人养的花“和“在德国大街上看到的奇丽景象”进行重锤敲击。通过感情诵读、角色体验、情境想象、随文练笔、延伸阅读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训练,学生感受了德国风情,体会异国文化,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二)构建立体网
文本的意义犹如一张偌大的网络,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部分内容都是这个网络上的“一目”。教学时,我们不但要抓住文本“中心点”“突破点”,还要以点带面连体,整合跟课文主线相关的文化、语言、知识,使课内外信息融通,使课堂立体、丰盈、深刻。例如《桥》的教学,可以先对文本进行梳理,读成一个词——“拥戴”,并以此为支点、为轴心,撬起全文,使全文的语言与情感有了向心力。可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拥戴”,联系生活说说哪些人会得到大家的“拥戴”;讨论交流:文中的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值得大家“拥戴”?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最能体现老汉特点的句子“老汉像一座山,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展开,抓住“盯、揪、推”等词语,引领学生潜入词语的感性世界中。这样,激活想象的教学策略变干瘪枯燥的文字为鲜活的画面,让老汉的形象在文章中鲜活起来;同时,入情入境地读,学生感受了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最后,揭示桥的含义。经过理解“拥戴”→感悟“拥戴”→感受老汉形象→领会桥的内涵这么一个过程,“拥戴”在学生的心中变得有层次、有深度、有厚度、有张力;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形象就会在学生脑海中巍然屹立;同时,学生学会了抓关键词进行品读感悟的读书方法,获取了解读课文的能力,受到了深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达到“言意共生”的目的。课堂的主线也因此变得丰厚、立体、饱满。
一、抓住文本特点,深入研读,准确把握核心价值
教师要想教好课,必须深入解读文本。文本解读越深,含义领悟就越透彻,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也就越强。一篇课文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信息系统,教材作为范例有多重功能:启迪思想、陶冶情操、训练读写、积累词句等。面对教材这篇“大森林”,解读文本时,首先要依据年段目标、课文特点、单元目标、课后思考练习等准确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文本的核心价值是个综合概念,既凝聚在精神、道德、哲理层面,也体现在对学习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特有价值上。教师应围绕核心价值,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取舍、增删、组合等二度开发。研读文本时大致要经历这么一个阶段:文本说了什么,想要说什么,怎么说,能够说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同文体,教学的关注点也不同。例如,叙事要关注情节、结构、人物;写景,要关注画面、情感、顺序;说明文,要关注基本的说明方法。落实到一篇具体的文章,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可把文本的核心价值定为: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时从课题入手,引发阅读期待;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搜集的资料,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唤起捍卫祖国的责任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最后通过讨论交流,感悟本文的写作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立足学生,关注差异性,因材施教
备课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这个客体,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一切都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于生活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各异,学生在学习习惯和方式、学习能力和水平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必然会反映在教学中。成功的教学,在于帮助学生成为有效的学习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智水平与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不要“齐步走”。具体落实在文本中应做到:(1)不同学段学生价值定位不同。(2)不同地区目标定位不同。(3)同一班级学生,不同学力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有不同。
《乡下人家》一课的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从乡村生活中的最平凡景物、最普通场面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生活的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语句。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抓住乡下人家普通事物的特点来抒发情感的方法。4.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写乡下人家的其他动人画面。这样的目标就很有层次性,在保证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又有所提升:第一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基于全体学生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对后进生而言,这是目标达成的底线;第二点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可以完成的;第三点,是对中上学生提出的要求;第四点是提升性目标。
《乡下人家》在农村和城市所要教学的着力点又有所不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想象生动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如果是从未接触农村生活的城市孩子学习本篇课文,不但要把它作为重点还要作为难点来处理。
三、方案设计,课堂实施,力求简约而不简单
把握了教材,了解了学生,教案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应该设计出既符合新课标,又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实施方案,并在所定目标的导引下展开教学。落实在课堂上,应本着“简单教语文”的思想,以简练的教学方式、简化的教学过程,呈现简要的教学内容,构建简单的语文课堂。关键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找准切入点
一堂好课,一定有它内在的发展逻辑。教学时若能将文本的内在结构,转化为课堂的教学结构,不仅能凸显文本的主干,也能使课堂变得疏密有致。教师在研读时要对文本内容聚焦、理线,围绕文本的核心内容,找准切入点,以此辐射全篇。在课堂上,围绕这个点展开教学,整堂课就有了主心骨,有了向心力,就可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例如,教学《掌声》,可抓住题眼“掌声”作为切入点,逐步延伸扩展:“感受掌声”——初读感知,了解课文大意,提出思考问题:同学们为什么给英子掌声?英子得到掌声后心情怎样?“研讨掌声”——抓住重点段落,让学生思考探讨:“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有什么不同?“拓展掌声”——围绕掌声使英子由自卑变得乐观的情感变化,进一步感受掌声的力量,丰富掌声的内涵。“升华掌声”——掌声就是爱,生活中要珍惜别人的掌声,也不要吝啬自己的掌声,要当爱的创造者、传递者。整节课由“感受掌声——研讨掌声——拓展掌声——升华掌声”构建完整严谨的教学链条,由“掌声”贯穿始终。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可紧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隐含中心思想且含义深刻的句子作为主线,围绕文本的两个语言现象——“德国人养的花“和“在德国大街上看到的奇丽景象”进行重锤敲击。通过感情诵读、角色体验、情境想象、随文练笔、延伸阅读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训练,学生感受了德国风情,体会异国文化,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二)构建立体网
文本的意义犹如一张偌大的网络,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部分内容都是这个网络上的“一目”。教学时,我们不但要抓住文本“中心点”“突破点”,还要以点带面连体,整合跟课文主线相关的文化、语言、知识,使课内外信息融通,使课堂立体、丰盈、深刻。例如《桥》的教学,可以先对文本进行梳理,读成一个词——“拥戴”,并以此为支点、为轴心,撬起全文,使全文的语言与情感有了向心力。可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拥戴”,联系生活说说哪些人会得到大家的“拥戴”;讨论交流:文中的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值得大家“拥戴”?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最能体现老汉特点的句子“老汉像一座山,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展开,抓住“盯、揪、推”等词语,引领学生潜入词语的感性世界中。这样,激活想象的教学策略变干瘪枯燥的文字为鲜活的画面,让老汉的形象在文章中鲜活起来;同时,入情入境地读,学生感受了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最后,揭示桥的含义。经过理解“拥戴”→感悟“拥戴”→感受老汉形象→领会桥的内涵这么一个过程,“拥戴”在学生的心中变得有层次、有深度、有厚度、有张力;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形象就会在学生脑海中巍然屹立;同时,学生学会了抓关键词进行品读感悟的读书方法,获取了解读课文的能力,受到了深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达到“言意共生”的目的。课堂的主线也因此变得丰厚、立体、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