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时15年的黎巴嫩内战,是阿拉伯地区持续时间最长的内战。由于黎巴嫩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因素,引来了以色列和叙利亚对于其内部事务的干涉,叙以两国也因此而发生了大规模冲突。叙以在黎内战期间对黎的争夺和冲突,不仅给黎巴嫩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也使得黎巴嫩问题进一步复杂化,致使黎巴嫩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地解决。
关键词:黎巴嫩内战;叙利亚;以色列;冲突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69-03
1975年4月黎巴嫩内战爆发。内战从1975年一直持续到1990年《塔伊夫协议》的签订,绵延达15年之久。究其原因,黎巴嫩的长期内战即是其国内基督教与穆斯林各教派与各阶级为国家权力和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结果,又是阿拉伯世界和中东地区各种力量激烈角逐遂导致一系列矛盾迸发的结果,从而使黎巴嫩变成了“多种战争的战场”和“阿以冲突的固定疮口”。[1]其中,叙利亚和以色列因为地缘政治因素而在黎巴嫩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并对黎巴嫩内战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叙利亚对黎巴嫩内战的介入
历史上,叙利亚与黎巴嫩在经济、宗教、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70年代初期以来,叙利亚结束了国内政局动荡不安的局面,实现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便积极介入到了与自身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黎巴嫩事务中。
黎巴嫩内战爆发初期,叙利亚仅仅使用其政治影响,在冲突各派之间进行斡旋,力促各派达成政治和解。在1975年12月之前,叙利亚不仅仅支持黎巴嫩穆斯林改革现行政体的要求,同时也在穆斯林“全国运动”和基督教“黎巴嫩阵线”之间充当“调停人”,其目的是防止黎巴嫩现行的政治制度的彻底崩溃。但到12月,由于冲突的各派之间的分歧难以弥合,此项政策未能奏效,黎内战越演越烈。
1976年1月,叙利亚向黎巴嫩派出了以叙利亚为基地的“巴勒斯坦解放军”支援处于劣势的穆斯林和巴勒斯坦武装,并与1月21日促成了黎巴嫩的冲突双方实现停火。2月,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提出黎巴嫩基督徒与穆斯林和解方案,主要内容为实行5:5的议会席位分配原则,但被穆斯林和巴勒斯坦一方所拒绝。[2]
同年3、4月,穆斯林和巴勒斯坦武装获得了军事主动权,但叙利亚不愿这两股不听话的力量成为黎巴嫩的主导力量,转而支持基督教派。3月31日,叙利亚政府指责穆斯林“全国运动”坚持把总统辞职作为停火条件。5月,叙利亚直接派出军队进入黎巴嫩,支持基督教马龙派武装,攻击德鲁兹派民兵和巴勒斯坦武装,黎巴嫩内战的形势急转直下。[3]
叙利亚起先支持穆斯林,后有转向支持基督徒。这种态度的转变的目的是很明显的。叙利亚既不想使黎巴嫩处于分治的局面,也不愿看到冲突双方的任何一方处于优势,独掌政权。这样其就可以完全操纵和控制黎巴嫩的政治,为叙利亚的利益服务。
1976年10月,以叙利亚为主的阿拉伯维和部队3万人进入黎巴嫩,,驻扎在黎北部和贝鲁特,负责监督月6月在利雅得签署的停火协议。在维持均势的前提下,叙利亚又重新侧重支持穆斯林势力,扩大自身在黎的影响力。1979年,阿拉伯维和部队的他国部队相继从黎撤出,但叙利亚部队却拒绝撤出黎巴嫩。1980年1月,叙利亚宣布重新部署其在黎境内的部队,将大批部队撤至贝卡谷地,以加强自身侧翼的防御力量。
二、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入侵和叙以冲突
黎巴嫩与以色列接壤,从60年代末以来这里一直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生存和抗击以色列的主要基地。1970年约旦的“黑九月事件”迫使巴解主力转移到黎巴嫩,这使得以色列更加惴惴不安,将其视为以色列安全的心腹大患。1978年3月,以色列借口以色列乘客被杀发动了“利塔尼行动”,2.5万以军入侵黎巴嫩,摧毁了利塔尼河以南所有的巴解营地并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的地区。1979年,在以色列的支持下,萨阿德·哈达德领导的希腊天主教民兵在黎以边境成立所谓“自由黎巴嫩政府”,作为黎以边境的缓冲区,俨然是黎巴嫩境内的国中之国。[4]
叙利亚在1976年出兵黎巴嫩时,与以色列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默契。以色列虽然同意叙利亚对黎巴嫩的干预,但必须是一定的范围内:叙利亚不能把部队派往利塔尼河以南,不准使用空军,不在黎巴嫩境内部署防空导弹。这就是以色列通常所说的黎巴嫩的“红线”。起初,叙以双方都十分注意遵守此默契,尽量避免双方直接的对抗。1980年底,受以色列支持的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开始把势力深入到叙利亚控制的贝卡谷地。叙利亚认为这是对叙在黎地位的严重挑战,于是作出强烈回应,叙利亚部队猛烈攻击长枪党民兵,并且使用了直升机。以色列认为,叙利亚使用直升机打击长枪党违背了双方1976年的默契,以色列不会坐视不管。于是,以色列派出飞机对黎长枪党民兵进行策应。1980年4月,以空军轰炸了叙军阵地,并击落了两架叙军直升机。翌日,叙军把增派的几个防空导弹连部署到贝卡谷地。以色列认为,叙利亚在黎部署防空导弹会给以色列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要求叙限期将防空导弹从黎巴嫩撤出。叙利亚则表示这是它的“合法防御权利”,决不撤出。双方剑拔弩张,僵持不下,从而导致了叙以的导弹危机。7月24日,在美国的调停下,叙以导弹危机暂时得到了化解。叙利亚不撤出在黎境内的防空导弹,以色列保证不对叙在黎的防空导弹基地采取军事行动。
导弹危机的暂时解决明显有利于叙利亚,使叙利亚在黎的军事存在得以继续的同时,叙利亚也在与以色列的对抗中赢得了暂时的先机。但是,叙以之间在黎巴嫩的对抗态势并未缓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叙以之间在黎巴嫩的对抗急剧升温。
当雄心勃勃的沙龙就任以色列国防部长后,他敏锐地觉察到黎巴嫩问题是其施展抱负的绝好机会。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巴解组织在黎巴嫩的存在,以及它的武装部队的建设;另一则是叙利亚军队在黎巴嫩东部的存在,叙利亚防空导弹在黎巴嫩贝卡谷地的存在。[5]沙龙相信,削弱在黎巴嫩的巴解组织不仅可以降低以色列所面临的一个军事威胁,还可能促动一个温和的巴勒斯坦领导层出现;削弱黎境内的叙利亚军队,尤其是它的防空导弹部队,不但方便以空军自由进出黎巴嫩领空,也大大削弱了叙利亚在黎巴嫩的影响力。为此,以色列制订了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其中重要的的一个方面就是与亲以色列的黎巴嫩马龙派和长枪党领导人巴希尔·杰玛耶勒建立密切的联系。
1982年6月,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大使在伦敦遇刺,发动了代号为“加利利和平”的军事入侵。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以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深入黎巴嫩境内90公里,占领了黎巴嫩1/4的领土,摧毁了巴解组织大量的军事设施和营地。但是,以军的真正的目标不止于此,而是要彻底摧毁叙利亚部署在贝卡谷地的防空导弹基地。6月9日14时,以色列借口叙利亚增派导弹部队和空袭以地面部队,对叙防空导弹基地实施了大规模空袭。以空军仅用6分钟便全部摧毁了叙利亚19个导弹连,并在此后的大规模空战中占据上风。与此同时,叙利亚的地面部队在以军的打击下,处境岌岌可危。11日,在强大的国际社会压力下,叙以双方宣布停火。但在21日,叙以又在贝鲁特附近发生大规模的坦克战,以军随后完成对贝鲁特西区的包围。8月,西方多国部队进驻贝鲁特,巴解武装和叙利亚军队分别撤出贝鲁特。以色列的军事战略目标至此完成。
以色列的这次入侵导致黎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出现明显的变化,持亲以色列立场的马龙派和长枪党成为黎巴嫩国内最具实力的政治派别,其领导人巴希尔·杰玛耶勒出任黎巴嫩总统。以色列在黎的影响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三、叙利亚挫败黎以撤军协议
1983年初,黎巴嫩分裂为两大阵营:抵抗以色列军入侵的阵营与支持以色列军占领的阵营。在贝鲁特、黎巴嫩、南部和贝卡谷地,黎巴嫩民族抵抗阵线不断袭击以色列占领军。[6]以军在黎巴嫩的继续驻扎使黎内战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在这一背景下,黎巴嫩和以色列开始举行撤军谈判。
黎巴嫩政府为恢复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强烈要求以色列以及叙利亚等外国军队撤出黎巴嫩,并强调一切外国军队撤离的关键在于以色列军队从黎巴嫩的全部撤出。因为以色列提出的种种苛刻要求,谈判经过4个多月毫无结果。为了打破僵局,美国特使哈比卜提出了分阶段撤军方案,但却遭到了叙利亚的强烈反对。叙利亚表示,它的安全和黎巴嫩安全密切相关,绝不会接受在黎巴嫩作出任何有损于叙利亚安全的安排。为此,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从中斡旋,黎以于5月17日正式签署撤军协议。
撤军协议是黎以双方妥协的产物。黎同意以色列在黎南部建立所谓的“安全区”,接纳以色列扶植的哈达德为“安全区”军队副司令;同意以军军官参加“安全区”治安工作。以方则不在协议中要求叙利亚撤离。协议使以侵黎的目的基本达成,实现了事实上的黎以关系正常化,对叙利亚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该协议遭到了叙利亚的强烈反对。叙外长表态,“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叙利亚政府都拒绝接受这项协议”。叙一再重申,叙军是应黎政府的邀请而进驻黎巴嫩的,同以军是否撤离毫不相关;叙军将继续驻扎在黎巴嫩,即使黎政府提出相应要求,也决不撤军。
7月23日,黎国内的穆斯林组织宣布成立反政府联盟“民族拯救阵线”,要求废除黎以协议,得到了叙利亚的大力支持。由于叙利亚不同意撤军,以色列又一再要求如叙利亚不撤军,以色列也决不会撤军,并威胁要“中止”协议,在黎国内和叙以的强大的压力下,使得该协议搁浅。
1984年初,黎巴嫩局势急转直下,政府军同穆斯林民兵贝鲁特展开激战,政府多位穆斯林高官相继辞职。为了摆脱困境,杰玛耶勒丈夫不得不改变策略,转而寻求叙利亚的支持。1984年2月,杰玛耶勒首次访问叙利亚,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讨论了有关废除黎以协议和解决黎巴嫩危机的问题。3月2日,黎反对派领导人与叙利亚外长会谈,协调同叙利亚的立场。5日,黎巴嫩政府正式宣布废除黎以撤军协议。
黎以协议的废除在黎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黎穆斯林各派欢迎协议的废除,叙利亚和阿拉伯国家普遍表示欢迎,以色列则指责叙利亚破坏黎以协议。黎以协议的废除,对于以色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表明了叙利亚在黎巴嫩的地位逐步增强,以色列在黎巴嫩与叙利亚的争夺处于了劣势。
四、叙利亚与《塔伊夫协议》
1988年,黎巴嫩政治危机加深,出现了以奥恩为首的临时军政府和以代总理胡斯为首的继任政府相互对立的奇特现象。在此背景下,在1989年,阿拉伯国家成立了三方委员会,提出了《全国和解文件》草案。9月30日至10月22日,在叙利亚等多数阿拉伯国家的积极配合下,经黎巴嫩各方的讨价还价,通过了《全国和解文件》,即《塔伊夫协议》。
《塔伊夫协议》有四个部分组成,即总则和改革;在全国行驶国家主权;从以色列占领下解放黎巴嫩;黎巴嫩与叙利亚的关系。叙利亚作为阿拉伯国家中卷入黎巴嫩事务最深的国家,由于它的配合,对协议的签订起到了刺进作用。但是,叙利亚的积极配合是以维护自身利益为前提的。因此,《塔伊夫协议》也与叙利亚的利益密切相关。
《塔伊夫协议》的四项基本内容中,除了第一项总则和改革内容外,其他三项均涉及到叙利亚。[7]首先是关于叙利亚在黎驻军的问题。协议没有制订详细的撤军时间表,也没有明确限制叙利亚的驻军数量,只是含糊其辞地提到在黎选出总统两年后,叙军将在贝卡谷地集结。其次,协议要求以色列撤离其建立的所谓的“安全区”,归还被占的南黎领土的问题上也涉及到了叙利亚。虽然这一点与叙利亚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以色列却一再声称,其设立“安全区”的缘由是因为叙利亚在黎巴嫩驻扎大量军队,严重威胁它的安全利益。如果叙军撤出,以军也将撤离。第三点是协议中最为核心,也是叙利亚最为关心的一点,即协议认为黎巴嫩是阿拉伯国家,与所有阿拉伯国家有着友好亲密的关系。黎叙之间存在特殊而紧密的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黎巴嫩都不应威胁叙利亚的安全,也决不成为任何威胁叙利亚安全的国家、武装和组织的走廊和根据地。
叙利亚作为黎境内最大的外部势力和对黎巴嫩事务影响最深的国家,无疑是《塔伊夫协议》最大的受益者。从《塔伊夫协议》形成及内容看,叙利亚多年来追求的目标基本达到,即在政治、军事及对外关系和阿以关系等方面对黎巴嫩实施全面的影响。黎叙之间建立了联系紧密的特殊关系。
叙利亚和以色列均按如黎巴嫩事务都有其特定的目的,为的是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叙利亚的目的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与黎巴嫩建立并保持某种“特殊关系”,实现其“大叙利亚”的宿愿;二是使黎巴嫩部分领土成为抗击以色列缓冲地带;三是利用它在黎巴嫩举足轻重的地位,增加自己在中东问题的发言权。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目的则是解除黎巴嫩境内的巴解武装,迫使叙利亚从黎巴嫩境内撤军,扶植马龙派和长枪党主导的亲以色列政府。
黎巴嫩内战原本为黎国内各教派为国家权力的再分配而发生的冲突,是黎巴嫩的内政问题。但是由于叙利亚和以色列的卷入,使得问题变得复杂化和长期化。叙利亚和以色列在黎巴嫩境内的争夺和冲突,最大的受害者是黎巴嫩。黎叙双方在黎巴嫩的目的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彼此间没有赢家和输家,真正的输家只有黎巴嫩。
参考文献:
[1]彭树智.阿拉伯国家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哈全安.中东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3]Yapp,M,E. The Near East Since the First World War[M].London,1996.
[4]Peretz,D. The Middle East Today[M].London,1994.
[5](英)布雷格曼著,杨军译. 以色列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6]Traboulsi,F. A History of Modern Lebanon[M].London,2007.
[7]王新刚. 中东国家通史:叙利亚和黎巴嫩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第2卷第3期Vol.2,No.3
关键词:黎巴嫩内战;叙利亚;以色列;冲突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69-03
1975年4月黎巴嫩内战爆发。内战从1975年一直持续到1990年《塔伊夫协议》的签订,绵延达15年之久。究其原因,黎巴嫩的长期内战即是其国内基督教与穆斯林各教派与各阶级为国家权力和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结果,又是阿拉伯世界和中东地区各种力量激烈角逐遂导致一系列矛盾迸发的结果,从而使黎巴嫩变成了“多种战争的战场”和“阿以冲突的固定疮口”。[1]其中,叙利亚和以色列因为地缘政治因素而在黎巴嫩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并对黎巴嫩内战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叙利亚对黎巴嫩内战的介入
历史上,叙利亚与黎巴嫩在经济、宗教、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70年代初期以来,叙利亚结束了国内政局动荡不安的局面,实现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便积极介入到了与自身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黎巴嫩事务中。
黎巴嫩内战爆发初期,叙利亚仅仅使用其政治影响,在冲突各派之间进行斡旋,力促各派达成政治和解。在1975年12月之前,叙利亚不仅仅支持黎巴嫩穆斯林改革现行政体的要求,同时也在穆斯林“全国运动”和基督教“黎巴嫩阵线”之间充当“调停人”,其目的是防止黎巴嫩现行的政治制度的彻底崩溃。但到12月,由于冲突的各派之间的分歧难以弥合,此项政策未能奏效,黎内战越演越烈。
1976年1月,叙利亚向黎巴嫩派出了以叙利亚为基地的“巴勒斯坦解放军”支援处于劣势的穆斯林和巴勒斯坦武装,并与1月21日促成了黎巴嫩的冲突双方实现停火。2月,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提出黎巴嫩基督徒与穆斯林和解方案,主要内容为实行5:5的议会席位分配原则,但被穆斯林和巴勒斯坦一方所拒绝。[2]
同年3、4月,穆斯林和巴勒斯坦武装获得了军事主动权,但叙利亚不愿这两股不听话的力量成为黎巴嫩的主导力量,转而支持基督教派。3月31日,叙利亚政府指责穆斯林“全国运动”坚持把总统辞职作为停火条件。5月,叙利亚直接派出军队进入黎巴嫩,支持基督教马龙派武装,攻击德鲁兹派民兵和巴勒斯坦武装,黎巴嫩内战的形势急转直下。[3]
叙利亚起先支持穆斯林,后有转向支持基督徒。这种态度的转变的目的是很明显的。叙利亚既不想使黎巴嫩处于分治的局面,也不愿看到冲突双方的任何一方处于优势,独掌政权。这样其就可以完全操纵和控制黎巴嫩的政治,为叙利亚的利益服务。
1976年10月,以叙利亚为主的阿拉伯维和部队3万人进入黎巴嫩,,驻扎在黎北部和贝鲁特,负责监督月6月在利雅得签署的停火协议。在维持均势的前提下,叙利亚又重新侧重支持穆斯林势力,扩大自身在黎的影响力。1979年,阿拉伯维和部队的他国部队相继从黎撤出,但叙利亚部队却拒绝撤出黎巴嫩。1980年1月,叙利亚宣布重新部署其在黎境内的部队,将大批部队撤至贝卡谷地,以加强自身侧翼的防御力量。
二、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入侵和叙以冲突
黎巴嫩与以色列接壤,从60年代末以来这里一直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生存和抗击以色列的主要基地。1970年约旦的“黑九月事件”迫使巴解主力转移到黎巴嫩,这使得以色列更加惴惴不安,将其视为以色列安全的心腹大患。1978年3月,以色列借口以色列乘客被杀发动了“利塔尼行动”,2.5万以军入侵黎巴嫩,摧毁了利塔尼河以南所有的巴解营地并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的地区。1979年,在以色列的支持下,萨阿德·哈达德领导的希腊天主教民兵在黎以边境成立所谓“自由黎巴嫩政府”,作为黎以边境的缓冲区,俨然是黎巴嫩境内的国中之国。[4]
叙利亚在1976年出兵黎巴嫩时,与以色列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默契。以色列虽然同意叙利亚对黎巴嫩的干预,但必须是一定的范围内:叙利亚不能把部队派往利塔尼河以南,不准使用空军,不在黎巴嫩境内部署防空导弹。这就是以色列通常所说的黎巴嫩的“红线”。起初,叙以双方都十分注意遵守此默契,尽量避免双方直接的对抗。1980年底,受以色列支持的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开始把势力深入到叙利亚控制的贝卡谷地。叙利亚认为这是对叙在黎地位的严重挑战,于是作出强烈回应,叙利亚部队猛烈攻击长枪党民兵,并且使用了直升机。以色列认为,叙利亚使用直升机打击长枪党违背了双方1976年的默契,以色列不会坐视不管。于是,以色列派出飞机对黎长枪党民兵进行策应。1980年4月,以空军轰炸了叙军阵地,并击落了两架叙军直升机。翌日,叙军把增派的几个防空导弹连部署到贝卡谷地。以色列认为,叙利亚在黎部署防空导弹会给以色列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要求叙限期将防空导弹从黎巴嫩撤出。叙利亚则表示这是它的“合法防御权利”,决不撤出。双方剑拔弩张,僵持不下,从而导致了叙以的导弹危机。7月24日,在美国的调停下,叙以导弹危机暂时得到了化解。叙利亚不撤出在黎境内的防空导弹,以色列保证不对叙在黎的防空导弹基地采取军事行动。
导弹危机的暂时解决明显有利于叙利亚,使叙利亚在黎的军事存在得以继续的同时,叙利亚也在与以色列的对抗中赢得了暂时的先机。但是,叙以之间在黎巴嫩的对抗态势并未缓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叙以之间在黎巴嫩的对抗急剧升温。
当雄心勃勃的沙龙就任以色列国防部长后,他敏锐地觉察到黎巴嫩问题是其施展抱负的绝好机会。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巴解组织在黎巴嫩的存在,以及它的武装部队的建设;另一则是叙利亚军队在黎巴嫩东部的存在,叙利亚防空导弹在黎巴嫩贝卡谷地的存在。[5]沙龙相信,削弱在黎巴嫩的巴解组织不仅可以降低以色列所面临的一个军事威胁,还可能促动一个温和的巴勒斯坦领导层出现;削弱黎境内的叙利亚军队,尤其是它的防空导弹部队,不但方便以空军自由进出黎巴嫩领空,也大大削弱了叙利亚在黎巴嫩的影响力。为此,以色列制订了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其中重要的的一个方面就是与亲以色列的黎巴嫩马龙派和长枪党领导人巴希尔·杰玛耶勒建立密切的联系。
1982年6月,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大使在伦敦遇刺,发动了代号为“加利利和平”的军事入侵。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以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深入黎巴嫩境内90公里,占领了黎巴嫩1/4的领土,摧毁了巴解组织大量的军事设施和营地。但是,以军的真正的目标不止于此,而是要彻底摧毁叙利亚部署在贝卡谷地的防空导弹基地。6月9日14时,以色列借口叙利亚增派导弹部队和空袭以地面部队,对叙防空导弹基地实施了大规模空袭。以空军仅用6分钟便全部摧毁了叙利亚19个导弹连,并在此后的大规模空战中占据上风。与此同时,叙利亚的地面部队在以军的打击下,处境岌岌可危。11日,在强大的国际社会压力下,叙以双方宣布停火。但在21日,叙以又在贝鲁特附近发生大规模的坦克战,以军随后完成对贝鲁特西区的包围。8月,西方多国部队进驻贝鲁特,巴解武装和叙利亚军队分别撤出贝鲁特。以色列的军事战略目标至此完成。
以色列的这次入侵导致黎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出现明显的变化,持亲以色列立场的马龙派和长枪党成为黎巴嫩国内最具实力的政治派别,其领导人巴希尔·杰玛耶勒出任黎巴嫩总统。以色列在黎的影响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三、叙利亚挫败黎以撤军协议
1983年初,黎巴嫩分裂为两大阵营:抵抗以色列军入侵的阵营与支持以色列军占领的阵营。在贝鲁特、黎巴嫩、南部和贝卡谷地,黎巴嫩民族抵抗阵线不断袭击以色列占领军。[6]以军在黎巴嫩的继续驻扎使黎内战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在这一背景下,黎巴嫩和以色列开始举行撤军谈判。
黎巴嫩政府为恢复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强烈要求以色列以及叙利亚等外国军队撤出黎巴嫩,并强调一切外国军队撤离的关键在于以色列军队从黎巴嫩的全部撤出。因为以色列提出的种种苛刻要求,谈判经过4个多月毫无结果。为了打破僵局,美国特使哈比卜提出了分阶段撤军方案,但却遭到了叙利亚的强烈反对。叙利亚表示,它的安全和黎巴嫩安全密切相关,绝不会接受在黎巴嫩作出任何有损于叙利亚安全的安排。为此,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从中斡旋,黎以于5月17日正式签署撤军协议。
撤军协议是黎以双方妥协的产物。黎同意以色列在黎南部建立所谓的“安全区”,接纳以色列扶植的哈达德为“安全区”军队副司令;同意以军军官参加“安全区”治安工作。以方则不在协议中要求叙利亚撤离。协议使以侵黎的目的基本达成,实现了事实上的黎以关系正常化,对叙利亚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该协议遭到了叙利亚的强烈反对。叙外长表态,“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叙利亚政府都拒绝接受这项协议”。叙一再重申,叙军是应黎政府的邀请而进驻黎巴嫩的,同以军是否撤离毫不相关;叙军将继续驻扎在黎巴嫩,即使黎政府提出相应要求,也决不撤军。
7月23日,黎国内的穆斯林组织宣布成立反政府联盟“民族拯救阵线”,要求废除黎以协议,得到了叙利亚的大力支持。由于叙利亚不同意撤军,以色列又一再要求如叙利亚不撤军,以色列也决不会撤军,并威胁要“中止”协议,在黎国内和叙以的强大的压力下,使得该协议搁浅。
1984年初,黎巴嫩局势急转直下,政府军同穆斯林民兵贝鲁特展开激战,政府多位穆斯林高官相继辞职。为了摆脱困境,杰玛耶勒丈夫不得不改变策略,转而寻求叙利亚的支持。1984年2月,杰玛耶勒首次访问叙利亚,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讨论了有关废除黎以协议和解决黎巴嫩危机的问题。3月2日,黎反对派领导人与叙利亚外长会谈,协调同叙利亚的立场。5日,黎巴嫩政府正式宣布废除黎以撤军协议。
黎以协议的废除在黎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黎穆斯林各派欢迎协议的废除,叙利亚和阿拉伯国家普遍表示欢迎,以色列则指责叙利亚破坏黎以协议。黎以协议的废除,对于以色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表明了叙利亚在黎巴嫩的地位逐步增强,以色列在黎巴嫩与叙利亚的争夺处于了劣势。
四、叙利亚与《塔伊夫协议》
1988年,黎巴嫩政治危机加深,出现了以奥恩为首的临时军政府和以代总理胡斯为首的继任政府相互对立的奇特现象。在此背景下,在1989年,阿拉伯国家成立了三方委员会,提出了《全国和解文件》草案。9月30日至10月22日,在叙利亚等多数阿拉伯国家的积极配合下,经黎巴嫩各方的讨价还价,通过了《全国和解文件》,即《塔伊夫协议》。
《塔伊夫协议》有四个部分组成,即总则和改革;在全国行驶国家主权;从以色列占领下解放黎巴嫩;黎巴嫩与叙利亚的关系。叙利亚作为阿拉伯国家中卷入黎巴嫩事务最深的国家,由于它的配合,对协议的签订起到了刺进作用。但是,叙利亚的积极配合是以维护自身利益为前提的。因此,《塔伊夫协议》也与叙利亚的利益密切相关。
《塔伊夫协议》的四项基本内容中,除了第一项总则和改革内容外,其他三项均涉及到叙利亚。[7]首先是关于叙利亚在黎驻军的问题。协议没有制订详细的撤军时间表,也没有明确限制叙利亚的驻军数量,只是含糊其辞地提到在黎选出总统两年后,叙军将在贝卡谷地集结。其次,协议要求以色列撤离其建立的所谓的“安全区”,归还被占的南黎领土的问题上也涉及到了叙利亚。虽然这一点与叙利亚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以色列却一再声称,其设立“安全区”的缘由是因为叙利亚在黎巴嫩驻扎大量军队,严重威胁它的安全利益。如果叙军撤出,以军也将撤离。第三点是协议中最为核心,也是叙利亚最为关心的一点,即协议认为黎巴嫩是阿拉伯国家,与所有阿拉伯国家有着友好亲密的关系。黎叙之间存在特殊而紧密的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黎巴嫩都不应威胁叙利亚的安全,也决不成为任何威胁叙利亚安全的国家、武装和组织的走廊和根据地。
叙利亚作为黎境内最大的外部势力和对黎巴嫩事务影响最深的国家,无疑是《塔伊夫协议》最大的受益者。从《塔伊夫协议》形成及内容看,叙利亚多年来追求的目标基本达到,即在政治、军事及对外关系和阿以关系等方面对黎巴嫩实施全面的影响。黎叙之间建立了联系紧密的特殊关系。
叙利亚和以色列均按如黎巴嫩事务都有其特定的目的,为的是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叙利亚的目的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与黎巴嫩建立并保持某种“特殊关系”,实现其“大叙利亚”的宿愿;二是使黎巴嫩部分领土成为抗击以色列缓冲地带;三是利用它在黎巴嫩举足轻重的地位,增加自己在中东问题的发言权。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目的则是解除黎巴嫩境内的巴解武装,迫使叙利亚从黎巴嫩境内撤军,扶植马龙派和长枪党主导的亲以色列政府。
黎巴嫩内战原本为黎国内各教派为国家权力的再分配而发生的冲突,是黎巴嫩的内政问题。但是由于叙利亚和以色列的卷入,使得问题变得复杂化和长期化。叙利亚和以色列在黎巴嫩境内的争夺和冲突,最大的受害者是黎巴嫩。黎叙双方在黎巴嫩的目的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彼此间没有赢家和输家,真正的输家只有黎巴嫩。
参考文献:
[1]彭树智.阿拉伯国家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哈全安.中东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3]Yapp,M,E. The Near East Since the First World War[M].London,1996.
[4]Peretz,D. The Middle East Today[M].London,1994.
[5](英)布雷格曼著,杨军译. 以色列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6]Traboulsi,F. A History of Modern Lebanon[M].London,2007.
[7]王新刚. 中东国家通史:叙利亚和黎巴嫩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第2卷第3期Vol.2,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