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重庆市1997—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Malmqusit指数,实证研究重庆市农业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1997—2011年重庆市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较快,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因,而纯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有负面影响,规模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大。从区域来看,由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小时经济圈”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明显高于“东北翼”和“东南翼”地区。
关键词:Malmqusit指数;全要数生产率;农业资源
中图分类号: F32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06-03
收稿日期:2013-11-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71203088)。
作者简介:郭亮(1980—)
,男,宁夏银川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学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邓晓霞,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农村金融学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发展现代农业,一是依靠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二是依靠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增长,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更为可持续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1]。中国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问题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2]。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3-5]。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显著的区域间和区域内省际间的不平衡[6]。重庆市自1997年直辖以来,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日益提高,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但高消耗、非持续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依然广泛存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2006年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一圈两翼”的区域发展格局,2007年6月重庆市被国务院批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如何抓住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有利契机,促进重庆市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提高重庆市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农业经济的增长可以依靠增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种途径实现,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更重大的意义。本研究通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中的Malmquist指数测算重庆市农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分析重庆市自1997年直辖以来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为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经济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1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1.1DEA效率评价模型
作为一种非参数规划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不需要具体的分布假设和函数形式,无需确定各变量的权重数,也不需要对不同物理量纲的指标转换,通过对一个特定单位的效率和1组提供相同服务的类似单位绩效的比较,力图使服务单位的效率最大化。DEA分析法是当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效率测度研究的新方法[7]。
采用的DEA方法是对包含多个指标和对象的样本测算,可以用于对多个评价单元的横向比较。假设K个评价对象DMUk,每个评价对象含有M种投入要素和N种形式的产出,则每个输入输出变量可以表示如下:
2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2.1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
在农业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中,投入指标主要包括土地投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鉴于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土地投入用实际耕种播种面积来表示;资本投入主要包括化肥、农药使用量、农业机械动力、农用薄膜使用量;劳动力投入用实际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数来表示。产出指标用农业生产总值来替代,农业生产总值为农林牧渔各行业的产值总和。以上各投入产出数据来源于历年《重庆市统计年鉴》。
2.2评价单元
考虑到经济文化水平的地区差异,根据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将重庆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区域、“渝东北翼”区域、“渝东南翼”区域作为评价单元,对各评价单元1997—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一小时经济圈”区域主要是指重庆主城及周边地区,包括江北区、渝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南岸区、北碚区、涪陵区、万盛区、双桥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长寿区、南川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区、荣昌县、璧山县共22区县。“渝东北翼”区域主要指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共11区县。“渝东南翼”区域主要指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共6区县。
3实证分析结果
3.1重庆市农业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
将1997—2011年的投入产出数量输入到Dea Excel Slover软件中得到Malmquist指数,根据模型(6)将Malmquist指数分解,得到重庆市1997—2011年的农业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计量结果见表1、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在1997—2011年间,重庆市农业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5.7%,实现增长的原因是由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自重庆直辖以来的15年间,技术进步年平均增长率为6.5%,规模效率年均增长率为0.4%,而纯技术效率下降了0.9%。从表1结果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的是2007—2008年,增长率高达147%,其后的几个年度里,重庆市农业生产率增长率均超过或接近14%,这个增长率远超过2007年以前的数值,说明重庆市2007年被国务院确认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制度因素促使重庆市的农业有了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率增长最缓慢的是2004—2005年,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负增长,增长率为-2.8%,这正是重庆市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前夕,改革前后农业生产力率的巨大变化,说明良好的制度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全要素增长率的规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3.1.1第1阶段(1997—2000年)
该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增长,TFP增长率从1997年的-2.9%上升到2000年的9.2%,年平均增加4.03%,该阶段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从1997年的1037上升至2000年的1.158,年均增长4.03%。纯技术效率从1997年的0.919上升至2000年的1.003,年均增长28%。规模效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1997年的1.019下降至2000年的0.941,年均下降2.6%。期间规模效率下降的幅度远远小于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上升的幅度,最终表现结果是全要素增长率呈现较大幅度的上涨。这段时间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968,说明在此期间,重庆市资源配置存在资源废置现象。从纯效率的角度来看,1997—2000年的平均值为0.985,说明该时段内重庆市农业资源利用技术水平偏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规模效率的角度来看,该段时间的平均值为1.056,规模报酬递减,说明在1997—2000年期间重庆市农业资源规模投入偏大,应当适当压缩农业资源的投入规模。
3.1.2第2阶段(2001—2005年)
该阶段的全要素增长率为负增长,虽然这段时间TFP增长率为负,但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出现稳定的下降趋势,而是呈现“W”形状波动。2001年期间,TFP出现了负增长,增长率为-1.9%,2002年继续下降为-2.1%,但在2003年期间TFP增长率翻转为正值,为1.7%,2004年TFP增长率再次为负并达到最低值-2.8%,2005年TFP增长率达到该阶段的最大值2.5%。全要素生产率在前2期急速下降,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的大幅度下滑,纯技术效率从2001年的1.031下降至2002年的0.952,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在2003年迅速反弹为1.7%后又降为2004年的 -0.028%,2005年全要素生产率涨幅达到最大值,为2.5%,主要原因是对应期间的纯技术效率呈现“V”形状波动。而规模效率呈现倒“V”形状波动。
3.1.3第3阶段(2006—2011年)
自2007年6月重庆市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重庆市农业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稳定增长。TFP增长率从2006年的45%增加至2011年的14.6%,年均增长2.02%,主要归功于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规模效率从2006年的1.011上升到2011年的1.026,年均上升0.3%,技术进步从2006年的0945上升至2011年的1.198,年均增长5.06%,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快速增长说明重庆成为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效应明显。此阶段的纯技术效率从2006年的1.094下降至2011年的0.929,年均下降3.3%,纯技术效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对农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了抑制作用,总体而言,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上涨的幅度大于纯技术效率的下降幅度,最终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定增长。
3.2重庆市各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
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市自1997年直辖以来,农业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有了较大的进步,重庆市的TFP年均增长率为5.7%,但区域差异明显,“一小时经济圈”区域的TFP年均增长率高达6.7%,明显高于渝东北区域的4.8%和渝东南区域的4.3%。原因可能是“一小时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强于“两翼”地区,技术投入上多于“两翼”地区。重庆直辖以来,“一小时经济圈”区域离重庆主城较近,受重庆主城经济迅猛发展的辐射,农业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两翼”地区,“两翼”地区离重庆主城较远且较多区县为国家贫困地区,如“渝东北”地区是经济落后的三峡库区,而“渝东南”是连片的少数民族聚集地,经济发展的落后使得“两翼”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明显低于“一小时经济圈”。
从技术效率的角度来看,各区域农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较小,“一小时经济圈”的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贡献最大,技术进步的年均增长率高达9.1%,而“两翼”地区也分别为4.5%和3.8%;从纯技术效率来看,只有“渝东北翼”低于1,为0.948,说明该区域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偏低,而其余2个区域均高于1,表明“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南翼”区域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较高;从农业经济的规模效率来看,“渝东北翼”地区较高,数值超过1达到了1.061,呈现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形,表明该地区应当适当缩减农业生产资源的投入规模,而“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南翼”的规模效率分别为0976和0.971,表明这2个地区扩大农业资源的投入规模能进一步有效增加农业产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资源条件的差异,尤其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水平,重庆市三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较大,经济水平、自然条件、交通设施具有优势的“一小时经济圈”区域在提高农业技术投入、技术交流和推广方面强于“两翼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也高于“两翼”地区。
4结论
基于1997—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Malmquist指数法实证分析了重庆市农业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趋势,得出如下结论:(1)重庆市自1997年直辖以来,农业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较快且与重庆近10年农业发展阶段相吻合,特别是2007年重庆市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地位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重庆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增长;(2)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主要因素,技术效率低增长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技术效率的低增长是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影响的结果;(3)“一圈两翼”区域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高于“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区域。各区域农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较小。
基于研究结果,应采取以下对策促进重庆市农业经济增长:(1)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农业科技,增加科研资金投入,不断创新农业新技术,同时注重农业管理制度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力度,合理规划生产规模,注重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2)以“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格局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提高“两翼”区域发展速度,缩小区域差距,统筹城乡发
展,在促进区域农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大高效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速传统农区向现代农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章祥荪,贵斌威.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5(6):111-122.
[2]全炯振.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J]. 中国农村经济,2009(9):36-47.
[3]周端明.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2):70-82.
[4]朱喜,史清华,盖庆恩 .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J]. 经济研究,2011(5):86-98.
[5]赵文,程杰.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新考察——对基础数据的修正和两种方法的比较[J]. 中国农村经济,2011(10):4-15,35.
[6]夏岩磊. 全要素生产率对安徽农业产出的贡献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56-16257,16259.
[7]王炯,邓宗兵.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及区域差异——基于1978—2008年曼奎斯特指数分析[J]. 生态经济,2012(7):129-133,144.鄢姣,赵军. 中国农业风险评估——基于H-P滤波分析与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09-412.
关键词:Malmqusit指数;全要数生产率;农业资源
中图分类号: F32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06-03
收稿日期:2013-11-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71203088)。
作者简介:郭亮(1980—)
,男,宁夏银川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学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邓晓霞,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农村金融学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发展现代农业,一是依靠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二是依靠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增长,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更为可持续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1]。中国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问题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2]。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3-5]。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显著的区域间和区域内省际间的不平衡[6]。重庆市自1997年直辖以来,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日益提高,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但高消耗、非持续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依然广泛存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2006年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一圈两翼”的区域发展格局,2007年6月重庆市被国务院批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如何抓住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有利契机,促进重庆市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提高重庆市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农业经济的增长可以依靠增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种途径实现,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更重大的意义。本研究通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中的Malmquist指数测算重庆市农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分析重庆市自1997年直辖以来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为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经济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1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1.1DEA效率评价模型
作为一种非参数规划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不需要具体的分布假设和函数形式,无需确定各变量的权重数,也不需要对不同物理量纲的指标转换,通过对一个特定单位的效率和1组提供相同服务的类似单位绩效的比较,力图使服务单位的效率最大化。DEA分析法是当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效率测度研究的新方法[7]。
采用的DEA方法是对包含多个指标和对象的样本测算,可以用于对多个评价单元的横向比较。假设K个评价对象DMUk,每个评价对象含有M种投入要素和N种形式的产出,则每个输入输出变量可以表示如下:
2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2.1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
在农业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中,投入指标主要包括土地投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鉴于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土地投入用实际耕种播种面积来表示;资本投入主要包括化肥、农药使用量、农业机械动力、农用薄膜使用量;劳动力投入用实际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数来表示。产出指标用农业生产总值来替代,农业生产总值为农林牧渔各行业的产值总和。以上各投入产出数据来源于历年《重庆市统计年鉴》。
2.2评价单元
考虑到经济文化水平的地区差异,根据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将重庆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区域、“渝东北翼”区域、“渝东南翼”区域作为评价单元,对各评价单元1997—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一小时经济圈”区域主要是指重庆主城及周边地区,包括江北区、渝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南岸区、北碚区、涪陵区、万盛区、双桥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长寿区、南川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区、荣昌县、璧山县共22区县。“渝东北翼”区域主要指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共11区县。“渝东南翼”区域主要指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共6区县。
3实证分析结果
3.1重庆市农业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
将1997—2011年的投入产出数量输入到Dea Excel Slover软件中得到Malmquist指数,根据模型(6)将Malmquist指数分解,得到重庆市1997—2011年的农业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计量结果见表1、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在1997—2011年间,重庆市农业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5.7%,实现增长的原因是由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自重庆直辖以来的15年间,技术进步年平均增长率为6.5%,规模效率年均增长率为0.4%,而纯技术效率下降了0.9%。从表1结果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的是2007—2008年,增长率高达147%,其后的几个年度里,重庆市农业生产率增长率均超过或接近14%,这个增长率远超过2007年以前的数值,说明重庆市2007年被国务院确认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制度因素促使重庆市的农业有了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率增长最缓慢的是2004—2005年,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负增长,增长率为-2.8%,这正是重庆市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前夕,改革前后农业生产力率的巨大变化,说明良好的制度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全要素增长率的规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3.1.1第1阶段(1997—2000年)
该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增长,TFP增长率从1997年的-2.9%上升到2000年的9.2%,年平均增加4.03%,该阶段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从1997年的1037上升至2000年的1.158,年均增长4.03%。纯技术效率从1997年的0.919上升至2000年的1.003,年均增长28%。规模效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1997年的1.019下降至2000年的0.941,年均下降2.6%。期间规模效率下降的幅度远远小于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上升的幅度,最终表现结果是全要素增长率呈现较大幅度的上涨。这段时间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968,说明在此期间,重庆市资源配置存在资源废置现象。从纯效率的角度来看,1997—2000年的平均值为0.985,说明该时段内重庆市农业资源利用技术水平偏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规模效率的角度来看,该段时间的平均值为1.056,规模报酬递减,说明在1997—2000年期间重庆市农业资源规模投入偏大,应当适当压缩农业资源的投入规模。
3.1.2第2阶段(2001—2005年)
该阶段的全要素增长率为负增长,虽然这段时间TFP增长率为负,但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出现稳定的下降趋势,而是呈现“W”形状波动。2001年期间,TFP出现了负增长,增长率为-1.9%,2002年继续下降为-2.1%,但在2003年期间TFP增长率翻转为正值,为1.7%,2004年TFP增长率再次为负并达到最低值-2.8%,2005年TFP增长率达到该阶段的最大值2.5%。全要素生产率在前2期急速下降,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的大幅度下滑,纯技术效率从2001年的1.031下降至2002年的0.952,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在2003年迅速反弹为1.7%后又降为2004年的 -0.028%,2005年全要素生产率涨幅达到最大值,为2.5%,主要原因是对应期间的纯技术效率呈现“V”形状波动。而规模效率呈现倒“V”形状波动。
3.1.3第3阶段(2006—2011年)
自2007年6月重庆市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重庆市农业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稳定增长。TFP增长率从2006年的45%增加至2011年的14.6%,年均增长2.02%,主要归功于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规模效率从2006年的1.011上升到2011年的1.026,年均上升0.3%,技术进步从2006年的0945上升至2011年的1.198,年均增长5.06%,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快速增长说明重庆成为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效应明显。此阶段的纯技术效率从2006年的1.094下降至2011年的0.929,年均下降3.3%,纯技术效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对农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了抑制作用,总体而言,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上涨的幅度大于纯技术效率的下降幅度,最终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定增长。
3.2重庆市各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
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市自1997年直辖以来,农业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有了较大的进步,重庆市的TFP年均增长率为5.7%,但区域差异明显,“一小时经济圈”区域的TFP年均增长率高达6.7%,明显高于渝东北区域的4.8%和渝东南区域的4.3%。原因可能是“一小时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强于“两翼”地区,技术投入上多于“两翼”地区。重庆直辖以来,“一小时经济圈”区域离重庆主城较近,受重庆主城经济迅猛发展的辐射,农业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两翼”地区,“两翼”地区离重庆主城较远且较多区县为国家贫困地区,如“渝东北”地区是经济落后的三峡库区,而“渝东南”是连片的少数民族聚集地,经济发展的落后使得“两翼”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明显低于“一小时经济圈”。
从技术效率的角度来看,各区域农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较小,“一小时经济圈”的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贡献最大,技术进步的年均增长率高达9.1%,而“两翼”地区也分别为4.5%和3.8%;从纯技术效率来看,只有“渝东北翼”低于1,为0.948,说明该区域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偏低,而其余2个区域均高于1,表明“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南翼”区域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较高;从农业经济的规模效率来看,“渝东北翼”地区较高,数值超过1达到了1.061,呈现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形,表明该地区应当适当缩减农业生产资源的投入规模,而“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南翼”的规模效率分别为0976和0.971,表明这2个地区扩大农业资源的投入规模能进一步有效增加农业产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资源条件的差异,尤其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水平,重庆市三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较大,经济水平、自然条件、交通设施具有优势的“一小时经济圈”区域在提高农业技术投入、技术交流和推广方面强于“两翼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也高于“两翼”地区。
4结论
基于1997—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Malmquist指数法实证分析了重庆市农业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趋势,得出如下结论:(1)重庆市自1997年直辖以来,农业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较快且与重庆近10年农业发展阶段相吻合,特别是2007年重庆市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地位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重庆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增长;(2)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主要因素,技术效率低增长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技术效率的低增长是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影响的结果;(3)“一圈两翼”区域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高于“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区域。各区域农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较小。
基于研究结果,应采取以下对策促进重庆市农业经济增长:(1)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农业科技,增加科研资金投入,不断创新农业新技术,同时注重农业管理制度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力度,合理规划生产规模,注重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2)以“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格局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提高“两翼”区域发展速度,缩小区域差距,统筹城乡发
展,在促进区域农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大高效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速传统农区向现代农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章祥荪,贵斌威.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5(6):111-122.
[2]全炯振.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J]. 中国农村经济,2009(9):36-47.
[3]周端明.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2):70-82.
[4]朱喜,史清华,盖庆恩 .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J]. 经济研究,2011(5):86-98.
[5]赵文,程杰.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新考察——对基础数据的修正和两种方法的比较[J]. 中国农村经济,2011(10):4-15,35.
[6]夏岩磊. 全要素生产率对安徽农业产出的贡献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56-16257,16259.
[7]王炯,邓宗兵.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及区域差异——基于1978—2008年曼奎斯特指数分析[J]. 生态经济,2012(7):129-133,144.鄢姣,赵军. 中国农业风险评估——基于H-P滤波分析与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0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