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临床教学是医学专业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在学生临床能力培养与实践经验积累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将结合康复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教学实际情况,从学生自身、带教老师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对影响康复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教学质量的因素及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康复医学;临床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康复医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教学专业之一,由于我国康复医学的教育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教学体制不够规范,导致当前医学院康复医学专业教育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现康复医学专业知识人才培养上表现出一定的不足。而临床教学作为医学专业学生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及临床专业技能锻炼提升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结合康复医学专业学生教学现状,对其临床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一、学生自身因素对康复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质量提升的影响
结合康复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教学开展实际情况,因学生自身因素对临床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为学生受教育背景及其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情况表现。
其中,学生受教育背景对临床教学质量提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临床专业教学开展中,由于不同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背景存在区别,而教育背景影响下学生的固定思维模式以及学习习惯、知识结构形成都会表现出相应的差别,尤其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差异,在临床教学与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影响作为显著。一般情况下,接受较好教育背景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善于思考、具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所接触的知识面广、知识结构合理、心理素养与沟通能力较强等,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对其知识学习以及与患者、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等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反之,则会对教学开展产生一定的不利或制约影响。
而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对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则表现在,在不同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所形成的学习方法存在差异,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例,在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下,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会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临床操作具体情况和理论知识的结合运用以及思考能力不足,不能够在临床教学学习中根据具体病例情况,对特殊问题通过文献查阅等方式进行积极的积累学习,同时,对所学知识的举一反三创新思考和实践运用能力也不足等等,都会导致临床教学进度缓慢且质量效果不佳情况发生。
此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学习的专注能力以及自信心、成就感、思维灵活性、独立性、思考能力等,学生学习能力高低对临床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对于康复医学专业学生来讲,其学习能力就是指各种学习环境下对康复医学知识的自学能力以及康复医学临床实践、研究、思考等各项综合性专业能力,通过简单、快捷、有效的方式进行康复医学知识学习获取,并转化为自身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专注力以及积极性、自信心等,能够通过问题思考解决,进行举一反三,全面总结,并根据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归纳,从而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二、带教老师因素对康复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质量影响
带教老师对康复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表现在带教老师的知识结构以及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带教目的、能否做到因材施教、对临床与康复的把握等,在临床教学质量提升上所产生的影响。
我国康复医学教育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对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体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问题,并且当前高等院校康复医学专业教师多数由其他专业调转过来,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等情况,缺乏相对全面的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专业知识,导致在康复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教学中质量提升不明显。比如,一些康复医学专业临床带教老师缺少康复医学培训经历,只具备临床骨科的有关经历,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因此,在康复医学临床教学中导致教学质量与效果提升不够明显。
此外,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研究及发展,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致,并且临床治疗手术方法与医疗设备更新不断加快,而实际教学开展中,由于教师对临床实际情况与康复医学变化把握不够准确,导致其康复理念以及有关技术、方法等相对滞后,与临床实际情况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极容易在临床教学中出现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情况相互脱节现象,对教学质量提升十分不利。另一方面,带教老师在教學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对带教目的的认识、康复医学基础知识教学开展情况、能否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等,都会对临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产生相应的影响。需要在实际教学开展中,结合教师因素的具体表现进行有效的改善和控制,以促进临床教学质量提升。
三、教学环境因素对康复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
教学环境对康复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表现在,临床教学单位的科研素质以及临床康复能力、教学师资、创新能力等方面。其中,临床教学单位的科研能力又可以从其科研意识以及方法、科研精神等方面进行分析,康复医学专业临床教学开展中,具备较好科研能力的教学单位,在教学中对学生积极探索及研究能力的引导培养明显较好,并且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对选题把握以及资料采集、临床实验、研究分析等各项操作开展支持较为充足,有利于确保临床教学及实践项目的有效开展,从而对提升临床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而临床教学中,教学单位医师的临床康复能力以及教学能力、创造能力等,都对临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学单位在学生临床康复能力培养以及开展临床教学的能力比较显著的情况下,其教学质量和效果明显较好。
四、结束语
总之,对康复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有利于促进对康复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的特殊性进行全面把握,从而结合其教学质量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控制和改进,从而促进康复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质量提升,推动康复医学教育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黎耀东,李亚军,刘凯歌,等.全科医学与临床见习教学的现状及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0):1585-1586.
[2]高国栋,赵举,胡强,等.医学模拟培训在体外循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8,05(21):1-3.
(作者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康复医学;临床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康复医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教学专业之一,由于我国康复医学的教育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教学体制不够规范,导致当前医学院康复医学专业教育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现康复医学专业知识人才培养上表现出一定的不足。而临床教学作为医学专业学生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及临床专业技能锻炼提升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结合康复医学专业学生教学现状,对其临床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一、学生自身因素对康复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质量提升的影响
结合康复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教学开展实际情况,因学生自身因素对临床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为学生受教育背景及其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情况表现。
其中,学生受教育背景对临床教学质量提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临床专业教学开展中,由于不同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背景存在区别,而教育背景影响下学生的固定思维模式以及学习习惯、知识结构形成都会表现出相应的差别,尤其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差异,在临床教学与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影响作为显著。一般情况下,接受较好教育背景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善于思考、具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所接触的知识面广、知识结构合理、心理素养与沟通能力较强等,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对其知识学习以及与患者、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等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反之,则会对教学开展产生一定的不利或制约影响。
而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对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则表现在,在不同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所形成的学习方法存在差异,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例,在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下,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会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临床操作具体情况和理论知识的结合运用以及思考能力不足,不能够在临床教学学习中根据具体病例情况,对特殊问题通过文献查阅等方式进行积极的积累学习,同时,对所学知识的举一反三创新思考和实践运用能力也不足等等,都会导致临床教学进度缓慢且质量效果不佳情况发生。
此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学习的专注能力以及自信心、成就感、思维灵活性、独立性、思考能力等,学生学习能力高低对临床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对于康复医学专业学生来讲,其学习能力就是指各种学习环境下对康复医学知识的自学能力以及康复医学临床实践、研究、思考等各项综合性专业能力,通过简单、快捷、有效的方式进行康复医学知识学习获取,并转化为自身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专注力以及积极性、自信心等,能够通过问题思考解决,进行举一反三,全面总结,并根据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归纳,从而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二、带教老师因素对康复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质量影响
带教老师对康复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表现在带教老师的知识结构以及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带教目的、能否做到因材施教、对临床与康复的把握等,在临床教学质量提升上所产生的影响。
我国康复医学教育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对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体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问题,并且当前高等院校康复医学专业教师多数由其他专业调转过来,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等情况,缺乏相对全面的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专业知识,导致在康复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教学中质量提升不明显。比如,一些康复医学专业临床带教老师缺少康复医学培训经历,只具备临床骨科的有关经历,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因此,在康复医学临床教学中导致教学质量与效果提升不够明显。
此外,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研究及发展,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致,并且临床治疗手术方法与医疗设备更新不断加快,而实际教学开展中,由于教师对临床实际情况与康复医学变化把握不够准确,导致其康复理念以及有关技术、方法等相对滞后,与临床实际情况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极容易在临床教学中出现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情况相互脱节现象,对教学质量提升十分不利。另一方面,带教老师在教學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对带教目的的认识、康复医学基础知识教学开展情况、能否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等,都会对临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产生相应的影响。需要在实际教学开展中,结合教师因素的具体表现进行有效的改善和控制,以促进临床教学质量提升。
三、教学环境因素对康复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
教学环境对康复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表现在,临床教学单位的科研素质以及临床康复能力、教学师资、创新能力等方面。其中,临床教学单位的科研能力又可以从其科研意识以及方法、科研精神等方面进行分析,康复医学专业临床教学开展中,具备较好科研能力的教学单位,在教学中对学生积极探索及研究能力的引导培养明显较好,并且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对选题把握以及资料采集、临床实验、研究分析等各项操作开展支持较为充足,有利于确保临床教学及实践项目的有效开展,从而对提升临床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而临床教学中,教学单位医师的临床康复能力以及教学能力、创造能力等,都对临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学单位在学生临床康复能力培养以及开展临床教学的能力比较显著的情况下,其教学质量和效果明显较好。
四、结束语
总之,对康复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有利于促进对康复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的特殊性进行全面把握,从而结合其教学质量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控制和改进,从而促进康复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质量提升,推动康复医学教育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黎耀东,李亚军,刘凯歌,等.全科医学与临床见习教学的现状及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0):1585-1586.
[2]高国栋,赵举,胡强,等.医学模拟培训在体外循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8,05(21):1-3.
(作者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